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红外自动感应门设计(27页).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红外自动感应门设计(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红外自动感应门设计(27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红外自动感应门设计-第 20 页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毕业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红外自动感应门设计姓 名: _ _ _学 号: 专业班级:_ 自动化132602 _指导教师:_ _日 期:_2017年6月1日_ 晋城校区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 1.1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1 1.2自动化的产生和发展.1 1.3 课题设计要求.1 1.4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2 1.5课题的设计思路.2第二章 系统的主要器件的介绍.3 2.1单片机.3 2.2 时钟电路.6 2.3 复位电路
2、.7 2.4程序下载.8 2.5 PL2303串口烧录程序步骤.8 2.6红外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11 2.7步进电机简介.13 2.8斩波驱动.14 2.9系统总体硬件结构.15第三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18 3.1系统软件设计的要求.18 3.2系统软件设计的流程.18 3.3系统安装及调试.18 3.4门行程检测及故障检测.19 3.5 程序框图.23总结与展望.25致谢.26参考文献.27附录.28摘要人们对安全感的追求,对舒适,现代化科技的应用的习惯,对生活品质的不断增长的要求,让自动门在现代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动门的设计,就显得很有必要。自动门在人走近时自动打开,人进入或者
3、离开时自动关闭,而且应该运行稳定,有延时等待功能,需要有故障检测和处理程序,以保障进出人员的安全。这次设计的相关题目就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红外自动感应门控制系统。关键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单片机,BIS001芯片,AT89C51,自动门控制Abstract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tomatic technology has been gradually applied in huamanitys daily life. And out of the security and convenience requi
4、rements, automatic door becames the high-tech product under this request. Because SCM has great advantages including low price, perfect operability and splendid stability, the automatic door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 with T89C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This system uses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
5、r to detect the human bodys infrared energy change, and this change is converted into an electrical signal input to the MCU,which generates a controllable signal to control the speed and direction of motor,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performance of automatical door. The automatic door should open autom
6、atically when a person approaches and shut down automatically with one entering or leaveing, and should be stable. With a delay function, it needs fault detection and handling proced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staff. This topic mainly points at how to make the infrared inspection and the micro
7、-single-chip automatical gate controlling system .Key words: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microcontroller, bis001 chip, at89c51, automatic-door control第一章 绪论1.1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人们对安全感的追求,对舒适,现代化科技的应用的习惯,对生活品质的不断增长的要求,让自动门在现代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动门的设计,就显得很有必要。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轻,运行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在类社会中越来越得到了青睐。这次设计就是
8、主要利用单片机来设计一个和大家在人生活中见到的具有相似功能的自动控制门系统。本次设计的核心控制单元是单片机,步进电机和传感器构成了核心元件。 1.2自动门的产生和发展 自动门理论上可理解为是一种高级的无人操纵的门,是一种发展和完善了的门控系统。自动门就是当人靠近门时自动打开,当人离开时自动关闭,而且整个过程都是无人操作便可实现的一种自动化技术。 自动门开始在建筑上投入使用,要追溯到20世纪初叶,到了后期,美国的超级市场被打开,自动门开始正式投入应用。1930年,美国著名工程师Stanli首先推出世界上的第一种自动门(这一事实被登载在了Time of NewYork)。然后到了1962年,电气设
9、备初步出现在市场上,同时由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由于生产力的增长和需求也在增长。当时,要控制建筑物供给电源的电机转速很困难,只能用空气压力、石油压力来控制和转换,但是能源的使用效率很低。然而通过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努力,数字控制的自动化水平和技术不断地日益增进,在科技浪潮中涌现出的自动门受到越来越多的好评。期间发展了很多门类,比如:各种识别控制的自动门,如刷卡自动门、感应自动门等。1.3课题设计要求 (1) 查阅和课题相关的资料与书籍,熟悉回顾相关的知识。 (2) 复习所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和自动门有关的知识和资料。 (3) 理论联系实际,构思好设计方案,设计好应采取的步骤等。1.
10、4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自动门有很多种,有弧形门、旋转门、平移门、折叠门、上拉门以及下落门和消防隔离门等很多种形式,我们这里所指的是平移门。一般的都是单片机和红外传感器和其他电路组合成整个系统的硬件,当红外探测器检测到人员的接近时,随即产生一个反馈信号给主控制单元,接着主控制器产生一个控制信号给步进电机,电机驱动机开门的机械装置开门。当人通过门后,再关门。由于自动门可放风防尘、隔离噪音、运行高效稳定,而且只消耗很少的电力便可以实现无人操作自动控制门的运行,因此,在很多公司和企业大门都选择自动门。1.5课题的设计思路(1) 当人靠近门的行为被红外传感器探测到时(人离门不远于1米),控制步进电机开
11、门;(2) 当红外检测装置发现离门一米的范围内没有人时,则等待1秒后再驱动步进电机关门;(3) 如果在关门过程中突然有人靠近(在离门1m范围内),则立即无条件强制停止关门,并驱动步进电机朝反方向开门。人体信号红外传感器 单片机 自动门 总体结构框图如下图1-1所示。 图1-1 总体结构框图第二章 系统的主要器件的介绍2.1单片机 单片机是一种微型简易计算机,是包含了运算器、控制器、I/O口寄存器或存储器等主要元件的一个小芯片,这样的芯片可被用于对运算速度和容量要求不高但对体积要求苛刻的工业设备中。其中常见的如MCS-51系列,其内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MCS单片机内结构 (1) 微处
12、理器(CPU); (2)数据存储器(RAM); (3)程序存储器(ROM/EPROM); (4)4个并行I/O口(P0、P1、P2、P3口); (5)1个串行口; (6)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7) 中断系统; (8)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其引脚如图2-2所示。 图2-2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图 单片机有40个管脚,其中I/O口有4组,每组8位,总共32个。其他的是特殊功能管脚,如图1-3单片机管脚图。 (31管脚),一般接高电平(内部已上拉到VCC),因为它是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控制端,而且是低电平有效,此系统所用程序很小,单片机自带8K Flash程序存储区足够用,让单片机
13、只访问内部存储器就够了。 ALE/(30管脚)和地址锁存(29管脚):而且它们都可以用来扩展外部程序存储器,前者能锁存地址信号,后者能决定是否允许程序进行存储。 XTAL1/XTAL2(18,19管脚),这两个引脚分别接晶振的两端,和内部反相放大器一起构成为CPU提供内部时钟的功能。 P0口,如图2-3所示,P0口较其他I/O口特殊,是OD门。如果P0口用作输出口,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才能驱动负载。它输出低电平时没问题,但无法输出高电平,因为它是一个漏极开漏电路,无法作为电压输出。必须外接上拉电阻才能输出高电平。 图2-3 P0漏极电路 T0/P3.4(14管脚)计数器T0脉冲信号输入端。 T1/
14、P3.5(15管脚)计数器T1脉冲信号输入端。 /P3.2(12管脚),外部中断0输入端。 /P3.3(13管脚),外部中断1输入端。 RXD/P3.0(10管脚),全双工串行通信接收端,reserve。 TXD/P3.1(11管脚),全双工串行通信发送端,transmission。 单片机有4个8位双向I/O口,P0、P1、P2、P3。即可作为输入口也能作为输出口。每个I/O口既能进行字节操作,也可按位寻址。在这里我着重简绍一下I/O端口的驱动能力。输出端口的高低电平可以通过程序来决定,但是电流大小就取决于所连的负载阻抗大小了。当引脚输出低电平时,当引脚向负载输入电流时,负载端是高电平,流入
15、负载的电流叫做拉电流(和接上拉电阻相似)。类似上拉电阻);当引脚向负载输出电流时,负载端是低电平,此时的负载称为拉电流负载(类似下拉电阻的情况)。 通常驱动能力用可以带动的TTL型负载的个数来计算,TTL型负载输入基极的电流很小(10uA-100uA)。但是单片机P1-P3端口每一个口输出电流都不小于400uA,所以可以带动4个TTL型负载。P0端口是漏极开路输出,驱动能力稍微大一点,可驱动8个TTL型负载。2.2时钟电路 晶体振荡器是适应薄片上镀上金属后封装起来的一种能提供脉冲的东东。晶振具有压电效应,就是在俩侧施加压力,会在两个电极处产生电动势。交变电压加在它两面,晶体就以固定的频率进行机
16、械振荡,振荡的频率与典雅的变化快慢成正比例关系。此单片机用的是12M晶振,其实此单片机晶振适用范围很广,从0M-90M都能稳定运行。晶振产生的叫振荡时钟,经过分频电路2分频,形成状态周期。即一个机器周期在时间上是振荡周期的两倍,也就是CPU执行一个指令的时间。6个状态周期分别用S1、S2S6来表示,12个振荡周期亦可以表示为S1P1、S1P2、S2P1、S2P2S6P2。所以1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振荡周期,根据产生振荡信号的不同硬件电路,分为内部振荡和外部振荡。本次设计采用内部振荡来产生脉冲,如下图2-4所示。 图2-4晶振时钟电路但是为什么晶振两端要使用微调电容(起振电容)呢?因为要想使它的
17、振荡的频率保证在标准频率的误差值左右,必须在晶振两端接和它相匹配的匹配电容。其实直接把晶振接在CPU相应的端口,CPU也能正常工作。但是会有运行不稳定,而且CPU的时钟频率也不精确保证。而且在电路中会产生谐波,谐波是电力运行中会产生干扰的波动,所以通常在晶振的外端接两个陶瓷做的电容并连起来并把它门一起接地来减少谐波的干扰,从而增强时钟频率的稳定性。 外部振荡方式:一般是一个系统使用多个CPU时,为了使各个CPU或其他硬件电路的时钟信号同步,只使用一个振荡器,经过放大后分别接到各个CPU的时钟信号输入端,(XTAL1或者XTAL2,视不同单片机而定)。2.3 复位电路复位电路要求:系统加电一瞬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单片机 红外 动感 应门 设计 2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