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3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3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33页).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第 32 页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一、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估侧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50gB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C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0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s2小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5cm、2.37cm,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则这次错误的数据为()A2.35cmB2.36cmC2.65cmD2.37cm3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的示数为38.5B它的
2、最小分度值为0.1C它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4下列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B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的雾是凝固形成的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华形成的5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C利用次声波可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D女高音的“高”和引吭高歌的“高”都是指音调高6在体育比赛中,规定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时计时,这是因为()A防止场地声音嘈杂听不到枪响B发令枪可能会出现“哑”火现象,只冒白烟而没有响声C听声计时不准,会使运动
3、员成绩偏低D听声计时不准,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7如图甲、乙、丙、丁四幅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生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9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
4、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10小亮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BC D11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B小明C岸边的树D妈妈12下列现象是描述一定质量的酒精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酒精蒸发快慢跟它们的表面积有关的是()A温度不等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相同位置,蒸发快慢不同B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位置,蒸发快慢不同C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
5、的容器中,放在相同位置,蒸发快慢不同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位置,蒸发快慢不同13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4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15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C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16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南宁市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
6、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17一杯水倒掉一半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质量不变,密度变小B质量变小,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密度变小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18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19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
7、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20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判断2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a的4倍D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无关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2分)22为了改善大气环境,减少雾霾,大力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公交车,车头标
8、志灯异常醒目据了解,新公交车长度约10.5(填长度单位),净质量12吨,限制最高行驶速度为60(填速度单位),当遇到高峰运行时,约每15(填时间单位)一个班次23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可以听到声音,这说明可以传播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虚”了,这是因为橡皮筋在24身高为1.7m的小明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的像高(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m25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请在如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发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6超
9、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时(填物态变化名称),要(选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27常用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已知酒精和水银的熔点和沸点如表所示,北方漠河地区冬季最低温可达54,测此地冬季最低气温应选温度计,测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应选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28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29小敏对眼球成像原理进行模拟实验如图,将蜡烛放在A处时,光屏上成一个
10、清晰的像,把此时凸透镜和光屏模拟成正常人眼球模型,光屏相当于眼球的在原位置上,换一个凸透镜后,发现要将蜡烛移动到B处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和光屏相当于模拟(选填“近”或“远”)视眼眼球30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中,从其中的T14次列车时刻表可知火车从蚌埠到济南的时间为h,平均速度是km/h 停靠站到达时刻开车时刻里程/km上海18:000蚌埠22:0722:15484济南03:0303:12964北京08:00146331某金属块的质量为5.4g,将其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该金属块体积为2cm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kg/m3三
11、、我会探究(每空1分,共29分)32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填“大”或“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若秒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3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组装好仪器后如图甲所示,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
12、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8min后停止读数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选填“C”或“D”)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溫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3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与A大小相同的但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
13、动(如图甲所示),人眼应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A”或“B”)测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将(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4)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5)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3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2)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14、实验前应将光屏向调整,使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3)实验过程中蜡烛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4)在(3)小问的基础上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6小冯在实验室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请同学们根据正确的操作过程及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冯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过程中:第一步应该是将天平放在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领刻度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
15、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冯在加减砝码是添加最小砝码后指针所指位置又如图甲所示,则小冯接下的操作是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头的质量为g;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cm3(2)该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3)假设小冯在完成实验后发现有一个砝码底部粘有污垢,则测得小石块的密度比小石块真实密度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四、我会计算(共7分,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37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
16、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0.4kg的水求:(水的密度水=1.0103kg/m3,石块密度石块=2.6103kg/m3)(1)瓶中水的体积V1;(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估侧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50gB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C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0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s【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需要根
17、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常识的了解,作出合理的估计,然后逐一分析各选项并作出判断【解答】解:A、小袋牛奶的体积100mL左右,大袋牛奶的体积可达到250mL,约为200ml,根据m=V=1g/cm3200cm3=200g,故A不符合实际;B、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故B符合实际;C、普通绿色蔬菜保鲜要求温度较低,适宜温度约为4,30属高温,蔬菜容易变质,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1min呼吸次数在20次左右,所以呼吸一次的时间在3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小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5cm、2.37cm,
18、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则这次错误的数据为()A2.35cmB2.36cmC2.65cmD2.37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准确值不同的读数是错误的【解答】解:观察4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2.65cm的准确值为2.6cm;其余3次记录的数值的准确值都是2.3cm,所以数据2.65cm是错误故选:C3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的示数为38.5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0.1C它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考点】体温计的使
19、用及其读数【分析】本题要从体温计的读数、分度值、读数时能否离开被测物体以及温度计原理来解答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分度值和液面位置可以读出温度值,由于体温计液泡上方有缩口,所以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解答】解: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图中液面位置可知温度为37.5,故A错误;B、体温计分度值可以从3536之间有10个小格得出,每个小格为0.1,这就是分度值,故B正确;C、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有缩口),它是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正确;D、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故D正确故选:A4下列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
20、象B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的雾是凝固形成的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华形成的【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冰吸收热量熔化成为水,故A正确;B、湿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水汽化成为水蒸气,故B正确;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D正
21、确故选:C5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C利用次声波可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D女高音的“高”和引吭高歌的“高”都是指音调高【考点】声音的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3)超声波的破碎力强,可以用来碎石;(4)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不会发出声
22、音,故A错误;B、自己很熟悉的人,即使没有看到他,只听他的声音也可以辨别出来,依据就是不同人的发声部位特征不同,发出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C、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C错误;D、“女高音”中的“高”指的是音调高;“引吭高歌”中的“高”的意思是指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B6在体育比赛中,规定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时计时,这是因为()A防止场地声音嘈杂听不到枪响B发令枪可能会出现“哑”火现象,只冒白烟而没有响声C听声计时不准,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D听声计时不准,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考点】声速;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光的传播速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物理 年级 上册 期末考试 试卷 答案 3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