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9页).docx
《兵车行(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兵车行(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9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兵车行(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第 9 页兵车行(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在比较阅读中对李白和杜甫两大诗人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诵读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把对诗歌的理解通过诵读表现、传递出来。 (三)过程安排: 1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在朗读中挖掘诗歌中的信息,对其进行补充空白、细节,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使诗歌形象化,加深
2、对诗歌的理解。 2体味诗歌语言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人的创作风格,通过听录音朗读让学生自己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四)方法、手段: 1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慢慢品味,教师作适当引导和点拨。 2学生互相评价朗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3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进行角色扮演。假设学生是诗人或者是诗中人物,发表感想或进行其他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二、教学实施 (一)导入:解题、简单介绍杜甫及作品背景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
3、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这使得杜甫对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兵车行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兵车行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752)年困守长安时候所作。关于诗的背景,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玄宗用兵征讨吐蕃,一说是征讨南诏,多取后一说。资治通鉴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
4、死者六万,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 (二)课文诵读,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兵车 人教版高二 必修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