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质量控制措施.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质量控制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质量控制措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质量要点按照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Q/GDW 1183-2012) 2 单位工程定位放线”、“3 土石方与基坑工程”、“7混凝土结构工程”进行质量验 收。1.1单位工程定位放线应全数检查,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如表1所示:表1单位工程定位放线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表1.2 土方开挖工程类 别序 号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单位检验方法及器具主 控 项 目1控制桩测设根据构筑物的主轴线设控制桩。桩 深度应超过冰冻土层。各构筑物不 应少于4个观察检查和检查测 设记录2平面控制桩精度应符合二级导线的精度要求经纬仪和钢尺检查3高程控制桩精度应符合三等水准的精度要求水准
2、仪检查4全站仪定位精度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测量记录主控项目中基底土性按全数检查。边坡检查则每20nl取1点,每边不应少于 1点。柱基、基坑,每20nl2抽查1处,但每个基坑不应少于1处;长度、宽度检 查均为每20m取1点,每边不应少于1点。一般项目中平整度检查:基坑,每20nl2抽查1处,但每个基坑不应少于1 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如表2所示:表2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表类 别序 号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单位检验方法及器具主 控 项 01基底土性应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检查及检查试验 记录2边坡、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表面坡度设计无要求 时,应向排水沟方向 做不
3、小于2%。的坡度。观察或坡度尺检查8. 2.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 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 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 行处理。对处理的部位,应重新 检查验收。外观检查, 处理方案混凝土养护后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外观检 查、实测检查和强度检查。现浇结构拆膜后,应由 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 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 对缺陷进行处理。当混凝土结构构件拆模后,应对构件逐一进行 检查。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 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 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
4、 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现浇结构的外观无 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 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现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拆模后,应对构件的轴 线、标高、垂直度、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预埋 件和预留洞口位置进行实测检查。现浇结构尺寸允 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 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 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 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 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8. 3.1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 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 构性能和设备
5、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 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 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 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 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 位,应重新检查验收。尺寸偏差, 处理方案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 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 影响的严重程度。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 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檬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 能和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 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 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执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13)强制性条文内容执行要素2
6、. 1. 2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 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外加剂品种针对性措施加外剂材料组成中有的是工业副产品、废料, 有的可能是有毒的,有的会污染环境。如某些早强 剂、防冻剂中含有有毒的重铭酸盐、亚硝酸盐,有 的使洗刷混凝土搅拌机排出的水污染的周围环境。 又如以尿素为主要成分的防冻剂,在建筑物使用中 有氨气逸出,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要求 外加剂在混凝土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能损害人体 健康、污染环境。执行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 504962018)强制性条文内容执行要素针对性措施4. 2.2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 泥进场时应检查水泥品种、代 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编号、 出厂
7、日期等,并应对水泥的强 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 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的相关规定。水泥原材质 量证明文件商品混凝土质量证明文件应包含所用水泥质量证 明文件及检测报告。由施工单位向监理报审,确认 合格后方可浇筑施工。3.1大体积混凝土模板和支架 应进行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 性验算,并应根据大体积混凝土 采用的养护方法进行保温构造 设计。模板和支架 承载力、刚 度和整体稳 固性计算计算混凝土模板和支架应进行承载力、刚度和 整体稳固性,计算结果应满足支撑强度要求。计算混凝土温度参数,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大 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4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 1
8、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当需要采用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性能时,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 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0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规范检查入模塌落度,塌落度值按施工规范采用。外露部分应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表面不得进行二次粉刷或贴面砖。基础施工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禁止留设垂直施工缝,未经设计认可,不得 留设水平施工缝。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 证施工所必须的稠度。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进行跟踪测量,保证预埋铁件与混凝土面平整, 埋件中间应开孔并二次振捣,防止空鼓。埋件应采用热浸镀锌处理,不得采用普 通铁件。主变基础的养护,
9、应进行温控计算确定其保温、保湿或降温措施,并应设置 测温孔测定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使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当无设计要求时,温差不超过25O5标准工艺应用1现浇混凝土设备基础(主变基础)标准工艺施工实施细则工艺编号工艺名称应用部位0101020203现浇混凝土设备基础(主变基础)1000kV主变基础1工艺标准:(1)长度超过30nl的基础应设置后浇带。(2)基础露出地面部分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3)电抗器基础预埋铁件及固定件不能形成闭合磁回路。(4)外露基础阳角宜设置圆弧倒角。(5)当基础混凝土上下层分期浇筑时,应采取措施减小下层混凝土对上层混凝土的约束, 避免上层混凝土出现温度
10、裂缝。(6)基础顶面预留洞口或预埋件四角增加温度钢筋,防止应力集中出现裂缝。(7)允许偏差:1)基础水平偏差总偏差在5mni范围内。基础预埋件中心偏差W5mm,水平偏差土 相邻基础预埋件水平偏差W2nlln,整体水平偏差W5mm。2)如施工图纸和产品说明书有更高要求,应予满足。2施工实施细则:(1)材料: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242.5,质量要求符合现行GB 175。粗骨料采 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 W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W2%。 细骨料应采用中砂,当混凝土强度NC30时,含泥量W3%;当混凝土强度VC30时,含泥量 W 5%,其他质量要求符合现行JGJ
11、 52。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达到现行JGJ 63的规定。掺和料宜采用二级以上粉煤灰。(2)模板采用15mm厚度以上胶合板或其他大模板,表面平整、清洁、光滑。若模板表面 光洁度无法达到要求时也可贴1mm厚PVC板。(3)模板拼缝处加海绵条,板缝间要用腻子补齐后粘贴2050mm宽透明胶带防止漏浆。(4)设备地脚螺栓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前按照安装图定位精确,固定牢固。(5)混凝土控制配合比,调好水灰比。(6)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或全面分层法浇筑。分层厚度为300500nlm,并保证下层混凝土 初凝前浇筑上层混凝土,以避免出现冷缝。振捣时尽量避免与埋件或地脚螺栓接触,严禁与模板 接触。(
12、7)混凝土顶标高用水准仪控制,表面用铁抹原浆压光,至少赶压三遍成活。(8)基础阳角做圆弧倒角时宜使用塑料角线。(9)大型埋件制作安装要点:1)钢板宜用等离子切割机下料,以控制变形,下料完毕用角向磨光机将钢板四周打磨光滑 平整。2)焊接锚筋采用中间向四侧扩散的顺序,并分次跳焊,以控制焊接变形。3)埋件安装用专用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要牢固可靠,有埋件微调措施。4)为防止埋件下空鼓,埋件钢板必须按要求设置排气孔(小边2300mm的埋件均应设置,排 气孔中心距埋件边缘距离W200mln,排气孔纵、横间距W200mni,排气孔须设于相邻锚筋中间部位, 排气孔需用电钻打眼,直径230mm)。5)混凝土浇筑时
13、从埋件四周振捣,直至埋件下气体及泌水排除干净。(10)混凝土应进行热工计算,并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及降温措施,冬期施工 应采取防冻措施。(11)做好测温工作,以便及时采取养护措施,确保内外温差不超过25,内底温差不超 过 20。(12)接地体穿越伸缩缝时应采取防止接地体断裂的措施,对接地体在混凝土与回填土界 面处加强防腐保护。效果图:2普通预埋件标准工艺施工实施细则工艺编号工艺名称应用部位0101020301普通预埋件1000kV主变基础预埋件1工艺标准:(1)外露埋件采用镀锌件(锚筋部分不应镀锌),表面洁净无锈蚀。(2)埋件外露面刷防锈漆,边缘整齐美观。(3)预埋件与锚固钢筋焊接牢固
14、。(4)预埋件严禁有空鼓现象。(5)允许偏差。1)配电盘柜下预埋件:中心偏差全长W5nm1;表面平整度偏差Wlnun/m,全长偏差 5mm;不平行度偏差W5mni,与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偏差W3nlm。2)其他设备预埋件质量标准符合Q/GDW 183中相关要求。2施工实施细则:(1)钢板采用低碳钢,其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GB/T 700碳素结构钢规定, 一般采用Q235B。焊条应符合现行GB/T 5117碳钢焊条规定,一般采用E43。(2)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质量证明书;焊条应有产品合格证。钢筋进场时应抽样 做力学性能检测。(3)各种焊接材料应妥善保管,防止锈蚀、受潮变质。(4)钢板
15、切割整齐,尺寸正确,下料完毕用角磨机将钢板四周打磨光滑平整。(5)焊接锚筋采用中间向四侧扩散的顺序,并分次跳焊以控制焊接变形。(6)埋件钢板检查变形超标时,用火焰结合机械方法校正。(7)埋件安装用专用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要牢固可靠,有埋件微调措施。(8)为防止埋件下空鼓,埋件钢板必须按要求设置排气孔:1)小边2300mm的埋件均应设置,排气孔中心距埋件边缘距离W200nlm。2)排气孔纵、横间距W200nlm,排气孔须设于相邻锚筋中间。3)排气孔需用电钻打眼,直径三30mm。4)混凝土浇筑时从埋件四周振捣,直至埋件下气体及泌水排除干净。(9)在埋件周围留置10mm宽的变形缝,深度与埋件厚度一致,
16、并采用硅酮耐候胶封闭, 防止设备安装焊接过程中,因埋件变形引起的混凝土面层裂缝。效果图:3沉降观测点标准工艺施工实施细则序号工艺编号工艺名称应用部位230101011801沉降观测点主变基础1工艺标准:(1)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点,保护完好,标识清晰、规范。(2)安装高度统一离室外地坪0. Imo2施工实施细则:(1)材料为不锈钢或铜,端部采用球形或锥形。(2)沉降观测点事先在浇筑柱子混凝土时进行预埋,统一安装高度。(3)表号牌在施工完毕后进行统一安装。(4)沉降观测点安装完毕后应加保护措施。效果示意图3标高偏差基坑、基槽0-50mm水准仪检查4长度、宽度 (由设计中 心线向两边 量)偏差基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积 混凝土 专项 施工 质量 控制 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