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题库含历年真题.docx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题库含历年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题库含历年真题.doc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题库含历年真题1.在危险度评价中,进行危险度特征分析的目的是()oA.确定化学毒物能否产生损害效应B.确定人体接触化学毒物的总量和特征C.测算化学毒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的估计值及其不确定度D.阐明化学毒物剂量与接触群体(实验动物或人)反应之间的定量关 系E.阐明待评化学毒物所致毒效应的性质和特点【答案】:C【解析】:危险表征(危险度评价)是定量地确定在特定的暴露条件下一种化学 物在给定的机体、系统或(亚)人群中已知和可能有害作用的发生概 率以及伴随的不确定性。危险表征是危险评定的第四步。危险表征的 目的主要是决策建议,包括发生的概率、严重性、给定的人群和伴随
2、的不确定性。【解析】:电焊弧光主要是紫外线、红外线、强可见光。其中波长为250320nm 的紫外线可大量被角膜上皮和结膜上皮所吸收,发生光电性损害,这 种由电弧光发射的紫外线所致的急性角膜结膜炎,称为电光性眼炎, 多见于电焊辅助工。10.4个月的女婴,冬季出生,足月顺产,单纯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 近半个月来较烦躁,夜间哭闹不安、多汗。体检:体重6kg,有颅骨 软化。最可能的诊断是()。A.营养不良B.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症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D.婴儿肠痉挛E.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冬季出生,日照不足,未及时添加辅食,说明存在维生素D不足。4个月、烦躁、夜间哭闹不安、多汗是佝偻病初
3、期特点。11.以下对常用儿童行为指导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oA.以逐步消除紧张、焦虑、恐怖等情绪反应为目的的“系统脱敏法”B.以奖励方式鼓励出现期望行为方式为主的“正性强化法”C.以帮助摆脱某种不愉快刺激,促使良好行为出现频率增加为主的“负性强化法”D.通过逐步增加进入个体大脑的视、听、触等感觉刺激信息,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有效组合的“感觉统合训练法”E.以确定靶目标为主制订的行为矫治法【答案】:E【解析】:目前常用并取得良好实效的儿童行为指导方法有“系统脱敏法” “正 性强化法”“负性强化法”和“感觉统合训练法”四种。ABCD四项, 分别对其目的、原理进行了简单归纳。E项,确定靶目标只
4、是建立行 为指导的主要目标并提供量化的干预手段,是过程而不是方法。12.(共用备选答案)A.血压升高、心率加快B.对工作不满意、感情淡漠、易怒C.过量吸烟、酗酒、频繁就医D.皮肤生物电反应增强E.脑诱发电位幅度和潜伏期改变紧张引起的心理反应可表现为()o【答案】:B【解析】:B项,紧张引起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对工作不满意、躯体不适感、 疲倦感、焦虑、感情淡漠、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兴奋增强、易怒等。紧张引起的行为改变可表现为()o【答案】:c【解析】:C项,紧张引起的行为改变可表现为怠工、缺勤,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过量吸烟,酗酒,频繁就医,药物依赖等。13.下列维生素中几乎不能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
5、中的是()。A.维生素AB族维生素C.维生素CD.维生素DE.以上皆不是【答案】:D【解析】:A项,维生素A能部分通过乳腺,但膳食中维生素A转移到乳汁中的 数量有一定限度。BC两项,水溶性维生素大多可通过乳腺,但乳腺 可调控其进入乳汁的含量,达到一定水平时不再增高。D项,维生素 D几乎不能通过乳腺,故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很低。14 .某农村地区,农民家庭电视拥有率为20%,家家户户都可以收听 到有线广播,广播内容有农村环境卫生、疾病预防等健康信息。如果 主要选择电视为健康传播媒介即违背了媒介选择的()oA.保证效果原则B.针对性原则C.速度快原则D,可及性原则E.经济性原则【答案】:D【解析】:
6、可及性原则的意思是要根据媒介在当地的覆盖情况、受众对媒体的拥 有情况和使用习惯来选择媒介,既然该地区家家户户都能从有线广播 获取健康信息,就应首选有线广播为传播媒介,否则就是违背了可及 性原则。15 .(共用备选答案)A.引入率B.续发率C.发病率D.病死率E.累积死亡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 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为()。【答案】:B【解析】:续发率也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是指在一个家庭、病房、集体宿舍、托 儿所、幼儿园班、组中第1个病例发生后,在该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 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因受其感染而发病的续发病例占所有 易感接触者总数的比例
7、。续发率可反映传染病的传染力强弱,分析传 染病的流行因素,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静态队列中,一定时间内某人群死亡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为()o【答案】:E【解析】:如果研究人群的数量较大且比较稳定(静态队列),则无论其发病强 度大小和观察时间长短,均可用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作分母,以整个 观察期内的发病(或死亡)人数为分子,计算某病的累积发病率(或 累积死亡率)。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为()o【答案】:D【解析】:病死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 例。病死率表示确诊某病者的死亡概率,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也 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治能力,常
8、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用病死率作为评价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要注意可比性。16 .罐头食品的“胖听”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除了()oA.细菌污染B.真菌污染C.罐内容物结冰D.罐内壁腐蚀E.加热温度过高【答案】:E【解析】:罐头的底盖向外鼓起的胀罐称为胖听,分为:物理性胖听:多由于 装罐过满或罐内真空不足引起。化学性胖听:金属罐受酸性内容物 腐蚀产生大量氢气所致。生物性胖听:杀菌不彻底残留的微生物或 因罐头有裂缝从外界进入的微生物生长繁殖产气的结果。AB两项, 属于生物性胖听。C项,属于物理性胖听,罐内容物结冰导致内容物 体积增加。D项,属于化学性胖听。17 .以下关于结核病流行状况的
9、说法错误的是()。A.结核病的流行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B.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B. 98%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发达国家D.目前全球约有1/3的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E.结核病在贫困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流行严重【答案】:C【解析】:结核病流行状况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医疗卫生 服务的发展,结核病发病率在西方发达国家快速下降,近20年来, 西方发达国家结核病流行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是,结核病在贫困落 后的国家和地区流行尤其严重,95%的结核病患者及98%的结核病死 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8.能引起变态反应的粉尘是()。A.沥青粉尘B.石棉粉尘C.谷物尘D.大麻尘E.水泥粉
10、尘【答案】:D【解析】:D项,某些粉尘,如棉花和大麻的粉尘可能是变应原,能引起支气管 哮喘、上呼吸道炎症和间质性肺炎等。19.根据DNA损伤牵涉范围的大小,突变可分为()oA.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B.体细胞突变,性细胞突变C.基因突变,点突变D.碱基置换,移码突变E.转换,颠换2.(共用题干)1970-1974年,英国医生中每年的肺癌死亡率如下:重度吸烟者为 160/10 75,非吸烟者为防0万,所有英国医生中为80/10万。假设肺 癌死亡率可反映肺癌发病率。与非吸烟者相比,重度吸烟者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多少?()152A. 9072B. 202【答案】:D【解析】:相对危险度为暴露组死亡率与
11、非暴露组死亡率之比。相对危险度(RR)=(160/10 万)/ (410 万)=20o【答案】:A【解析】:突变的基础是遗传物质DNA的改变,根据DNA改变牵涉范围的大小, 可将遗传损伤分为三大类,即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组突变。 20.男女生长曲线的两次交叉现象的特征不包括()。A.两次交叉之前女孩比男孩高3厘米B.在1315岁男孩平均身高超过女孩C.在曲线图上910岁女孩身高超过男孩,形成第一次交叉D. 9-10岁女孩生长突增开始时平均身高超过男孩E.在910岁前男孩平均身高超过女孩【答案】:E【解析】:女孩生长突增开始早于男孩,故910岁左右身高超过男孩,出现第 一次交叉;女孩突增高
12、峰后生长速度减慢,而男孩的突增却正处于高 峰,故1315岁时男生平均身高再次超过女生,生长曲线出现第二 次交叉。2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可分为()0A.统计研究调查、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B.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统计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统计研究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答案】:C【解析】: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包括四步:统计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 析资料。这四个步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ABDE四项,统计研究调 查属于收集资料的一部分;统计描述(是运用统计指标如平均数、标 准差、率等,以及统计表和统
13、计图,反映数据的综合特征)和统计推 断属于分析资料。22.队列研究中,样本含量的确定与下列哪项无关?()A.研究因素的人群暴露率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C.研究因素的相对危险度D. I型错误大小e. n型错误大小【答案】:A【解析】:A项,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人群的暴露率与样本量有关。B项,在 暴露组发病率P1PO,且Pl与P0之差一定的条件下,所研究疾病 在一般人群的发病率P0越接近0.5,则所需样本量就越大。C项,可 通过研究因素的相对危险度(RR)计算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 差(d值),d值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小。D项,I型错误(假阳性错误) 常用a表示其概率,a值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大。E项
14、,第H类错误 概率为B, (1B )为检验假设时能够避免假阴性的能力,即功效。 功效(1-3 )越大,即B值越小,则所需样本量越大。23制定室内微小气候标准时,应主要考虑()oA.气流B.气湿C.气压D.气温E.热辐射【答案】:D【解析】:D项,在制定微小气候卫生标准时,要研究影响室内微小气候和机体 适应能力的各种因素。气温变化既是影响体温调节的主要因素,又较 易受外界气象因素的影响,所以制定室内微小气候标准应以气温为 主。24.(共用备选答案)A.红外线B.可见光C.紫外线D.微波E.X射线(1)何种射线可致皮肤癌?()【答案】:c【解析】:C项,波长297nm的紫外线对皮肤作用最强,可引起
15、皮肤红斑并残留 色素沉着。由于结缔组织损害和弹性丧失而致皮肤皱缩、老化,严重 者诱发皮肤癌。何种射线可致白内障?()【答案】:D【解析】:D项,大强度微波辐照可致微波白内障,其特点是晶状体后极部混浊。此外,还可引起男性性功能减退,女性月经周期紊乱等。何种射线可致白血病?()【答案】:E【解析】:E项,电离辐射可引起白血病、肺癌、皮肤癌、骨肉瘤等,包括X射 线、丫射线、宇宙射线、。射线、B射线、质子射线、中子射线等。25 .中小学生体育课的密度以多少为宜?()2030%A. 3040%4050%B. 5060%6070%【答案】:B【解析】: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取决于课程的强度、密度和时间等三大因素
16、的综合 作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受负荷大小、项目性质等 影响;密度,是指一节课内实际运动练习的时间占全课总时间的比 例,以30%40%为宜;时间,是指一节课的总时间。26 .流行病学实验中盲法是指()oA.研究对象不知分组情况B.观察者不知分组情况C.研究控制人员不知分组情况D.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和/或研究控制人员不知分组情况E.研究对象均是盲人【答案】:D【解析】: 盲法包括单盲、双盲、三盲。其中单盲指调查对象不清楚分组情况; 双盲指调查对象和调查员均不知道分组情况;三盲是研究对象、观察 者和资料整理分析者均不知道研究对象分组和处理情况,只有研究者 委托的人员或是药物的制造者知
17、道病人分组和用药情况。27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是重视哪种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A.心理因素B.生物因素C.社会因素D.生态因素E.遗传因素【答案】:B【解析】:生物医学模式是指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健康和疾病,反映病因、宿主和 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医学观和方法论。因此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生物因 素对人健康的影响。28 .(共用备选答案)A.简单扩散B.滤过C.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E.膜动转运白细胞吞噬微生物、肝脏网状内皮细胞对有毒异物的消除方式属于()o【答案】:E【解析】:通过细胞膜的流动将某些固体颗粒、液态微滴或大分子物质包绕并吞 入细胞的过程称为吞噬作用或胞饮作用,属于膜动转运。铅、锦、镉、铭
18、等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属于()o【答案】:c【解析】:主动转运是化学毒物在载体的参与下,逆浓度梯度通过生物膜的过 程。主动转运具有以下特点:转运系统对于化学毒物的结构具有特 异选择性,只有具备某种结构特征的物质才能被转运;载体具有一 定的容量,在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转运系统可被饱和;使用同一 转运系统转运的化学毒物之间可发生竞争性抑制;需要消耗能量。 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重金属通过生物膜需要借助载体。 重金属往往具有蓄积性,其蓄积部位的离子浓度较高,因此透过细胞 膜时为逆浓度梯度,属于主动转运过程。水溶性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并由血液进入神经组织的一系列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属于()o每年每
19、10万由于重度吸烟所致肺癌的特异危险度是多少?()152A. 9072B. 202【答案】:A【解析】:特异危险度为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AR = (160/10 万)一(8/10 万)=15”10 万。该人群中由于吸烟所致肺癌的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PAR%)是 多少(以百分比表示)?()【答案】:D【解析】:水溶性葡萄糖在胃肠道中的浓度比血液中的高,属于顺浓度梯度转 运;其脂溶性不高,无法简单扩散,只能借助生物膜上的载体,该方 式称为易化扩散,又称为载体扩散。凡是分子量小的(100200)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属于()o【答案】:B【解析】:滤过是化学毒物透过生物
20、膜上亲水性孔道的过程。借助于流体静压和 渗透压使水通过膜上的微孔,溶解于水的分子直径小于膜孔的化学毒 物随之被转运。颗粒和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属于()【答案】:E【解析】:膜动转运是指细胞与外环境之间进行的某些颗粒物或大分子物质的 交换过程。包括: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胞吐作用。(6)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型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属于()。【答案】:A【解析】:脂/水分配系数大且处于非解离态的物质极性弱,脂溶性好,容易通过简单扩散跨膜运输。29.使用一种新疗法可减少某病的死亡人数,但不能使该病治愈,则会发生()oA.该病的发病率减少B.该病的发病率增加C.该病的患病率减少D.该病的患病率
21、增加E.只减少发病率,不减少患病率【答案】:D【解析】:患病率=发病率X病程,发病率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死亡人数,但无 法治愈疾病会使病程延长,从而引起患病率的增加。30 .可能接触铅的作业是()oA.喷漆B,温度计生产C.铸字D.炸药生产E.染料生产【答案】:C【解析】:铅的主要接触机会有:铅矿开采(如硫化铅、碳酸铅及硫酸铅开采) 及冶炼:混料、烧结、还原和精炼过程中均可接触铅矿。在冶炼锌、 锡、睇等含铅金属和制造铅合金时,亦存在铅危害。熔铅作业:常 用于制造铅丝、铅皮、铅箔、铅管、铅槽、铅丸等,旧印刷业的铸版、 铸字,制造电缆,焊接用的焊锡,废铅回收等,均可接触铅烟、铅尘 或铅蒸气。铅化合物
22、常用于制造蓄电池、玻璃、搪瓷、景泰蓝、铅 丹、铅白、油漆、颜料、釉料、防锈剂、橡胶硫化促进剂等。31 .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行为是与艾滋病患者或HIV感 染者()oA.共同进餐B.共用马桶C,共用注射器D.共用游泳池E,共用拖鞋【答案】:C【解析】: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血液传 播:输血、静脉注射、共用刮胡刀等器具、高危职业者;母婴传播。 注射毒品者常共用注射器和针头,可导致艾滋病、肝炎等通过血液传 播的疾病在吸毒者间传播。故静脉注射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有静 脉吸毒行为的人不要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以减低感染HIV的危险 性。32.生物转运过程是指()
23、。A.吸收、分布、代谢B.吸收、分布、排泄C.分布、代谢、排泄D.吸收、代谢E.代谢、排泄【答案】:B【解析】:化学毒物穿越机体的各种生物膜,进行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称为 生物转运。在生物转运中,化学毒物自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 33.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用正态近似法的条件是()。A. n30B. n40n50C. n25【答案】:D【解析】:当n50时,近似程度较为满意,故当n50时可以采用正态近似法进行分析。34.生命质量测量中相对稳定的指标是()oA.认知功能B.角色功能C.情绪反应D.活动受限E. 一般性感觉【答案】:A【解析】:认知功能包括时间与地点的定向、理解力、抽象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卫生 执业 医师资格 考试 题库 历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