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医儿科学复习提纲题库(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完整word版)中医儿科学复习提纲题库(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中医儿科学复习提纲题库(9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完整word版)中医儿科学复习提纲题库-第 8 页中医儿科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提出“纯阳”理论。儿科称为专科是在宋代。 钱乙被誉为“儿科之圣”著有小儿药证直诀。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 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清谢玉琼麻科活人书是一部麻疹专著,详细阐述了麻疹各期及其合并症的辨证和治疗。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提出指纹诊法“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风轻、气重、命危”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分期)(1)胎儿期受孕分娩,共40周;(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定为围产期。)(2)新生儿期出生28天;(3)婴儿期出生后28天满1周岁;(4)幼儿期1
2、3周岁;(5)幼童期37周岁,即学龄前期;(6)儿童期712周岁,即学龄期。(7) 青春期第三节 :小儿生长发育(生理常数)生长发育的顺序: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有简单到复杂、有低级到高级一、体格生长1、体重:清晨空腹排便尿仅穿单衣 初生:3公斤16个月: 体重=3+0.7*月龄712个月:体重=7+0.5*(月龄-6)=4+0.5*月龄212岁: 体重=(年龄-2)*2+12=8+2*年龄2、身长:初生:50厘米,第一年增长25厘米。212岁:身高=70+7*年龄3、囟门: 前囟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后囟在部分小儿出生时就已闭合,未闭合者应在生后24月内闭合。(囟门早闭且
3、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头小畸形;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常见于解颅(脑积水)、佝偻病;囟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之失水;囟门凸出多见于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等)4、头围:初生:33-34厘米,出生前三个月和后六个月各长6cm,一周岁约46cm,两周岁48cm,五周岁50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头围小者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则提示解颅。5、胸围:初生32厘米。1岁时,胸围接近头围,约44厘米;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佝偻病及营养不良者胸围较小。6、牙齿:出生后410 个月开始出牙。22.5 岁出齐。2岁以内:牙齿数=月龄-4(或6)。7、呼吸:年龄愈小,呼吸愈快。 脉搏:年龄愈小,
4、脉搏越快。8、血压:年龄愈小,血压愈低。收缩压mmhg=80+2*年龄;舒张压=收缩压*2/3二、智能发育1、感知发育2、动作发育:由上而下,由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10个月可扶走,12月能独走第四节:生理及病因病理特点(含义)变蒸学说:我国古代医家用来解释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阐述婴幼儿生长发育期间生理现象的一种学说。变着,变其情志,发起聪明;蒸者,蒸其血脉,长其百骸。32日一变,320日十变吴晓蒸,64大蒸、64复大蒸、128再复大蒸。一年七个。一、(一)小儿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学说;(三不足:肺脾肾,心肝有余)(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学说;稚阴稚阳:阴:物质基
5、础,即精、血、津液等物质;阳:脏腑的生理功能。是指小儿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肺、脾、肾三脏较为突出: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此外,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肝常有余:不是指小儿“肝阳亢盛”,是指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具有升发疏泄全身气机的功能。心常有余:不是指小儿“心火亢盛”,是指小儿发育迅速,心气旺盛有余,呈生气蓬勃之象。纯阳一词来表述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这里的纯指小儿先天所禀赋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犹如旭日之初升,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稚阴稚阳”和“纯阳”学说概括小儿生理两个方面:1、“稚阴稚阳”学说是用静止的观点论述小二的脏腑形态、功能较幼稚不
6、足;“纯阳”学说则是从动态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概括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的过程中,表现出生机旺盛、发育迅速、欣欣向荣的生理特点。 (二)病因特点:外感因素、乳食因素、先天因素、情志因素、意外因素、其他因素;二、小儿时期的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迅速传变;迅速传变:“易虚易实”、“易寒易热”。(2)脏气清灵,易趋恢复。 易虚易实:小儿一旦患病,则邪气易实,正气易虚,实证可迅速转化为虚证,虚证也可夹实或转为虚实并见。 易寒易热:小儿“稚阴未长”,故易见阴伤阳亢,表现为热证;小儿“稚阳未充”,故易见阳气虚衰,为寒证。婴幼儿喂养:1、母乳喂养,生后六个月2、混合喂养。3、人工喂养。4、添加辅食 添加
7、辅食原则:1,由少到多2、由稀到稠3、由细到粗4、由一种到多种5、天气炎热和婴儿患病,暂停第五节、儿科诊法概要(儿科特征性诊法、囟门、指纹)一、望诊:分总体望诊(望神色、望形态)分部望诊(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一)望神色指望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1、 五色主病 面色白,多为寒证、虚证。阵阵发白,啼哭不宁,常为中寒腹痛;面色惨白、肢冷汗出,阳气暴脱,可见于脱证;面白少华,唇色淡白多为血虚;面色晃白多为阳气不足。 面色赤,多为热证。面红耳赤、恶寒发热、脉浮为风热外感;虚热颧红潮热、低热起伏;面赤气粗,高热烦渴,实热;两侧颧红如妆、面白肢厥、冷汗淋漓为虚阳上越,是阳气欲脱的危重症候。新生
8、儿面色嫩红,或小儿面色白里透红。 面色黄多为脾虚或有湿浊。面色萎黄、是脾胃气虚;面黄浮肿,脾虚湿滞;面目色枯黄,气血枯竭;色黄鲜明,湿热内蕴之阳黄;面目黄而晦暗,湿热阻滞阴黄;小儿生后不久有黄疸:生理性和病理性。 面色青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惊痫。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惊痫。若面色青灰晦暗为阳气虚;乍青乍白为里寒盛;痛症色青多见里寒腹痛;惊风癫痫,面色青而晦暗;面青唇紫,呼吸急促为肺气闭塞,气血瘀阻。面青一般较重,赢多 面色黑,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水饮证。若面色青黑、手足逆冷多为阴寒里证;面唇黧黑,心阳久衰;唇指紫黑心阳虚衰,淤血阻滞;面色灰滞黑暗为肾气衰竭。面色浅淡虚浮,常是肾阳亏虚,水饮
9、内停。2、 五脏配五色小儿药证直诀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颌为肾。”(二)望形态望动态小儿喜俯卧者,为乳食内积;喜倦卧者,多为寒证腹痛;颈项强直,手指开合,四肢拘急抽搐,角弓反张,为惊风;若翻滚不安,呼叫哭吵,两手捧腹,多为盘肠气痛所致;端坐喘促,痰鸣哮吼,多为哮喘;咳逆鼻煽,胁肋凹陷如坑,呼吸急促,多为肺炎喘嗽。(三)、审苗窍1、察舌 正常小儿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自如,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1)舌体:弄舌:舌伸出唇外,来回拌动,调转不灵,多为大病之后,心气不足,或属惊风先兆,舌体萎软,脾气衰弱;吐舌:舌吐唇外,缓缓收回,常为心经有热所致;(2)舌质 正常舌质淡红。
10、 舌起粗大红刺,状如草莓者,常见于猩红热。(3)舌苔 苔黄腻为湿热内蕴,或乳食内积;舌苔花剥,状如地图,时隐时现,经久不愈,多为胃之气阴不足所致; 若舌苔厚腻垢浊不化,伴便秘腹胀者,为宿食内积,中焦气机阻滞。(四)辨斑疹皮肤发斑,形态大小不一,不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皮肤之出疹,高出皮面,抚之碍手,压之退色。斑色紫暗,面色苍白,肢冷脉细,为气不摄血,血溢脉外。疹细小状如麦粒,潮热34天出疹,口腔颊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者为麻疹;皮疹细小,呈浅红色,身热不甚,常见于风疹;肤红如锦,绸布疹点,身热,舌绛如草莓,常见于猩红热;丘疹,疱疹、结痂并见,疱疹内有水液色清,见于水痘。斑丘疹大小不一,如云出没,瘙
11、痒难忍,常见于荨麻疹。(五)察二便新生儿出生后34天内,大便呈粘稠糊状,褐色,无臭气,为胎粪;单纯母乳喂养之婴儿大便呈卵黄色,稠而不成形,稍有酸臭气。婴幼儿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哭闹,常为肠套叠;大便色泽灰白不黄,多为胆道阻滞。尿色红如洗肉水或镜检红细胞增多者为尿血,大体鲜红为血热妄行,常见于尿道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米泔水样便为积滞疳积。(六)察指纹指纹分三关,自虎口向指端,依次为风关、气关、名关。正常小儿指纹多为淡紫隐隐不显于风关以上。“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四、切诊(一)脉诊小儿脉象,分 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三岁以下小儿一般不
12、切脉,而以指纹诊法代替;三岁以上小儿用一指定三关,小儿寸口部短食指或者拇指同时按压三部。第六节 儿科诊法概要(内治法、捏脊、雾化)一、 内治法用药原则: 1、 治疗要及时,正确;药物选择需审慎;处方精准,药量适度;重视给药途径和药物剂型的选择;汤药的减负方法;合理运用药物的内服与外治。 凡大寒、大热等“中病即止”或“衰其大半而止”给药方法:口服给药;鼻饲给药;蒸气及气雾吸入(适用于治疗肺炎喘嗽、哮喘、感冒、咳嗽等,注意只能用注射类药剂,如穿珀宁注射液);吹鼻法;直肠给药;注射给药。常用内治法:疏风解表;止咳平喘;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安蛔驱虫;消食导滞;镇惊开窍;利水消肿;健脾益气;培元补肾;活
13、血化瘀;回阳救逆。外治法:捏脊疗法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按摩,调和阴阳,疏理经络,行气活血,恢复脏腑功能以防治疾病针灸疗法:刺四缝,四指中节横纹中点,清热除烦、畅通百脉、调和脏腑,用于小儿厌食、疳证。肺系病证第三节、肺炎喘嗽(治法)定义:常见肺系疾病,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发病季节:全年皆有,冬春季多见。发病年龄:婴幼儿多见。病机:肺气郁闭 病位:肺经。诊断:1、起病急,有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等症,或有发绀 2、病情严重时,常见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或高热不退 3、新生儿患肺炎常以不乳,精神萎靡、口吐白沫等症状为主治疗原则:以宣肺开闭、化痰平喘为基本治
14、则。分证论治:2变证心阳虚衰:气为血之帅,肺气郁闭,宗气不足突发呼吸急促,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及心,血行不畅,脉道涩滞,出现唇甲发绀、舌有瘀斑等,甚或心失所养,心气不足,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甘草)邪陷厥阴:平肝熄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第四节、哮喘定义:以反复发作,喘促气急,喉间痰鸣音,呼吸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子,口唇发自为主要特征的肺系疾病。发病季节:四季皆有,春秋两季多见。发病年龄:婴幼儿及学龄前期。病因病机:内因:伏痰以及先天禀赋遗传为哮喘之宿根;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外因:感受外邪;接触异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word 中医 儿科学 复习 提纲 题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