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复习提纲(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复习提纲(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2复习提纲-第 5 页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1、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60亿,现平均每年增长7000多万。2、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农业革命前:缓慢农业革命后:加速工业革命后:飞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对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增强)3、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增长快 (原因:亚、非、拉国家见课本P4-5)发达国家:增长变慢,甚至负增长4、人口增长模式:(课本P6图1.6)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
2、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中国: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世界: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的迁移:居住地的改变达1年以上2、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殖民扩张,欧洲向美洲、大洋州二战后:务工、经商、求学,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西亚、北非因开发石油,人口迁入)迁出变为迁入:西欧迁入变为迁出:拉美一直为迁入;北美3、国内人口迁移:古代:政治、战争、灾害等因素(永嘉之乱、安史之乱,课本P11)新中国成立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有计划、有组织支援内地、边疆建设;80年代中期以后,自发性,内地向沿海、乡村向城市。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因素)政治因素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人口容量:(世界100亿,中国16亿)概念:环境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人口合理容量:(世界60亿,中国8-9亿)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团块状、条带状、分散状(分布地区及典型城市见笔记)2、城市功能分区:住宅区:分布最广泛(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布)商业区: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点状、条状);CBD-中心商务区(商业中心、服务中心)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
4、路(行政区、文化区)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地租高低(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远近),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课本P23图)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宗教,历史等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的等级:按人口规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集镇)2、城市的服务范围:(无明确界线)包括城市本身、附近的小城镇、广大农村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3、影响城市等级高低的因素: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丰富的资源4、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高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
5、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第三节 城市化1、城市化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城市化水平表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城乡人口迁移的因素:推力、拉力(课本P32图2.18)3、世界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减慢)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加快)城市化进程曲线“S”型:(课本P33图2.20)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了解两类国家分别处于何阶段)发达国家逆城市化原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大气、水、噪声、垃圾污染(环境污染)社会环境:交通拥挤
6、、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治安解决措施:合理规划城市,分散城市职能,建设发展生态城市。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1、农业区位的概念: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等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3、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生产地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种植业(小麦)、畜牧业(绵羊)分布:东南(墨累-达令盆地)、西南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1、 分布:亚洲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2、 农作物:水稻(中国为世界最大稻米生产国)
7、3、 区位条件:气候、地形、产量、劳动力等(详见笔记)4、 生产特点:(见笔记或课本P48)二、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1、 主要分布:美、加、阿、澳、俄、乌(家庭经营),我国东北、西北(国营)2、 主要作物:小麦、玉米3、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4、 美国 中部平原(课本P50图3.14)区位条件:(课本P49图3.13或笔记)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大牧场放牧业(面向市场)1、 分布:美国、阿根廷(牧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2、 条件:草原(干旱、半干旱气候)3、 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4、 阿根廷 潘帕斯草原区位条件:气候、土地、交通(详见笔
8、记或课本P51)改善措施:(见笔记或课本P51)二、乳畜业1、 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2、 生产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其制品3、 分布:经济发达地区,如北美洲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市场需求大);大城市市郊(牛奶及其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宜靠近消费市场)。4、 西欧乳畜业:区位条件:西欧气候温和多雨,有利于养牛业需要的多汁牧草的生长(温带海洋性气候);西欧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且有饮食牛奶的习惯,市场大。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
9、导向型、技术导向型(五种工业布局的原则、位置及典型的工业部门详见课本P58-59)(和农业相比,工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相对较小)二、工业的的区位选择:1、 市场、交通、科技因素鞍钢:靠近原料、燃料和市场宝钢:靠近市场、海运便利钢铁区位的三次转变:靠近燃料(煤炭)靠近原料(铁矿)靠近市场(港口)2、环境因素(课本P61图4.6)大气污染企业布局于主导风的下风向或与冬夏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水污染企业布局于河流的下游噪声、垃圾污染企业远离居民区3、政策、情感因素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1、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联系(投入产出);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2、工业集聚:优点:加强企业间的
10、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利润;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3、工业地域: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发育程度高:钢铁、汽车、石油等(工业城市)发育程度低:食品加工等4、工业分散:(跨国公司)表现: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的生产与组装;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的生产目的:利用各地区的优势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条件:现代化的交通与通讯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1、 形成基础:丰富煤、铁资源2、 主要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3、 代表:德国鲁尔区、
11、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4、 德国鲁尔区(“德国工业的心脏”):形成于19世纪中叶,早期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电力工业为主区位优势:煤炭、水源、交通、市场等(详见笔记)衰落原因:(见笔记)整治措施:(课本P67图4.13)二、新工业区1、 形成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后2、 形成地点:无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3、 企业规模:中小企业4、 代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工业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英国苏格兰、日本九州岛等5、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第三意大利”)生产特点:(见笔记或课本P69)区位条件:(课本P69图4.15)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生产-销售-服务网
12、络6、 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位于旧金山东南,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区位条件:环境、气候、交通、科技、市场、创新等(详见笔记或课本P72)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特点比较见笔记)2、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3、交通运输的布局:交通运输网的基本要素:点(港口、车站、航空港)、线(铁路、公路、航道)南昆铁路:(南宁昆明)(课本P81)区位因素:经济:开发沿途资源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加强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技术:先进科技是保证(沿途地质、地形复杂)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3、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 形成:聚落沿交通干线扩展(如湖南株州“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筑波“科学城”)2、 变化:扬州、济宁的兴衰(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二、对商业网点的影响1、 商业网点的密度:(课本P84图5.8 、5.9)山区平原 (受地形、交通、人口等因素影响)2、 商业网点的位置:交通最优: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市场最优:布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1、 原始社会:崇拜自然(保持原始平衡)2、 农业社会:改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3、 工业社会:征服自然(人地关
14、系恶化)二、环境问题1、 人类与环境的两层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2、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3、 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污染:大气、水、噪声、垃圾、土壤、放射性、海洋等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4、 环境问题的分布:、城市:环境污染乡村:生态破坏发达国家:24%人口、75%消耗排放发展中国家:更加严峻(面临人口和发展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转移污染严重的工业)5
15、、 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6、 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三、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 提出:1987我们共同的未来2、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3、 内涵:(课本P96图6.12)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4、 原则:(详见课本P96)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 庞大的人口压力2、 自然资源相对短缺3、 自然环境面临极大危机二、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评估产平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具备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北京留民营村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的农业为农、林、牧、副、鱼五业并举。 实行综合循环利用(课本P104图6.15) 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