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案例(一)(1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学案例(一)(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案例(一)(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学案例(一)-第 15 页案例一:我不再羡慕 从山沟沟里跨进大学那年,我才岁,浑身上下飞扬着土气。没有学过英语,不知道安娜卡列尼娜是谁;不会说普通话,不敢在公开场合讲一句话;不懂得烫发能增加女性的妩媚;第一次看到班上男同学搂着女同学跳舞,吓得心跳脸红上铺的丽娜从省城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口发音吐字皆佳的英语。她见多识广,安娜卡列尼娜当然不在话下,还知道约翰克里斯朵夫。她用白手绢将柔软的长发往后一束,用发钳把留海卷弯,她只要一在公开场合出现,男同学就前呼后拥地争献殷勤。 那时,我对自己遗憾得要命,对丽娜羡慕得要命。 有一次,丽娜不厌其烦地描述她八岁那年如何勇敢地从城西换一趟车走到城东,我
2、突然想到,我八岁的时候独自翻过几座大山,把我养的一头老黄牛从深山里找回来,从此我不再羡慕丽娜。 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女同学好像什么事都羡慕男生,“下辈子再也不做女人”这句话挂在口头学习成绩差了,知识面窄了羡慕男同学,软弱时哭了就骂自己是个女人没出息,连失恋也怪自己是个女人,甚至连男人可以在夏天穿短裤、背心、理短发都羡慕得要死。有一次一个男同学跟我推心置腹地谈了一个晚上。我知道了男人的好成绩也免不了要死记硬背,男人的知识面也不一定宽;知道了男人也哭,知道了男人常常追求女人却又追求不到;知道了男人也羡慕女人可以穿裙子,知道了男人觉得自己活得累,男人也说“下辈子不再做男人” 于是我不再为自己是个女人
3、而遗憾。点评 第一次读到这篇散文时,就曾为文中带有普遍性的女性心理描述所吸引,也许在每一个女性的成长中,都曾有过类似的心理路程,文中的“我”在心理挣扎与对同性、异性的了解中走出困境,其实,“我”的转变过程就是她对诸多问题的认知的改变过程。案例二:老太太的愁与乐 一位老太太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因为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开洗衣店,一个开伞店,晴天时老太太担心一个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又担心另一个女儿洗衣店的衣服晒不干,于是,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太都忧心忡忡。后来,有人对老太太说:“你为什么看不到,无论晴天还是雨天,你都有一个女儿的生意好,你应该高兴才对呀!”老太太恍然大悟,从此,快乐起来。点评
4、个例子说明了一个简单但又常常让人忽略的道理,同样的情境,同样的认知主体,但由于认知观念的改变,竟会带来如此不同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案例三:对女教师的偏见 小君是我上公共课时遇到的一个女生,从上课第一天起我就发现了她对我或者是对我的课的反感,上课时会以打呵欠、摔书等方式弄出响声来干扰我,这种异常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无意注意,我有意识地关注、关心她的学习情况,对她表示友好,可她似乎无动于衷。可能是因为职业的敏感我感觉到了她的问题,我不管她的反应,坚持对她的友好。终于有一天我在咨询室接待了她,她一进门便说:“老师,你做什么都没有用,我不会改变我对你的看法的,因为那不是我对你一个人的看法,是对女教师群体的看
5、法。”我感到诧异:“为什么?”她回答:“我不喜欢女教师,尽管同学们都说你的课很好听但我还是不能集中精神来听。”在倾听她诉说的过程中,我发现她并没有我预想的童年伤痛,但非常任性,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会坚持,她对女教师有严重的偏见,认为女教师的心胸狭窄,知识面相对较窄,而且唠叨琐碎,缺乏男教师的幽默、渊博和大气,所以只要是女教师上课她都想当然地认为不会有她想要的收获。结果,所有补考的学科的任课教师都是女性,有时自己也挺难过,也曾想过改善但都没有奏效。我说服她认真听两节我的课,无论多么难受都坚持做到,听完后再与我交流,就这样半学期后,她开始改变自己的看法,并从中得到了一个对自己一生都有意义的启示:不
6、应固执地以自己的喜好来对人或事做绝对化的判断,因为那是许多错误的根源。点评 小君是一个任性的女生,就因为自己的喜好对女教师群体形成了一个偏激的认知,为此,失去了聆听女教师上课的机会,对自己客观地认知人和事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在认知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情绪,对于建立准确而合理的认知是十分重要的。案例四:恐惧情绪的治疗 有一个女大学生对即将举行的一个大会发言感到恐惧,认为自己肯定不行,会出丑,会砸锅,一切都会因为此而变得非常之糟。 治疗者:好,闭上眼睛,想办法使自己坐得很舒服。现在请你想象你到了会场,要想的象真的似的 来访者:好的 治疗者;想好了吗?(来访者点头)好,现在轮到你发言了,你有点紧
7、张,讲得有点磕磕巴巴,你在想吗? 来访者:是。 治疗者:现在你感觉怎么样,是不是真正要达到像你所说的那样恐惧、困窘了? 来访者:恩,我已经觉得要不行了,要讲不下去了 治疗者;对,这正是你担心的情形。现在我要求你把这个场景保持在脑中,同时,请你把那种觉得要不行的感觉变成只是有点紧张,想象你仍在会场上发言,只是有点紧张 来访者:恐怕不行 治疗者:要坚持这样做。 来访者:恩,差不多了。 治疗者:很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来访者:我要是逃走会更糟,反正我得在这坚持讲完。 治疗者:还想了些什么吗? 来访者:我已经站在这儿开始讲了,虽然讲得不好人家会笑话我,但我要是中间停下来不讲跑掉了,人家会更看不起我。
8、不管别人说我什么,我也得讲完该讲的话 治疗者:说得对,你现在所做的事情正是在用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东西。这会使你的情绪不再那么坏。不管别人怎么想你,你现在要做的最关键的事,是要完成这次大会发言。而且不管别人会怎样看你,你还是你,可能发言不如某些人讲得好,但并不代表你是个一无是处的人,是吗? 来访者:(点头)点评 有时来访者谈到某一事件时,往往只记得自己当时多么气恼,却说不上自己当时的想法,想不起来为何如此气恼了。治疗者可帮助对方想象当时的情景,重新进入那种最坏的情绪体验之中,此时再进一步探查来访者当时的想法,从而找到其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来访者改变情绪体验,认清信念B与情绪反应C的关
9、系,帮助来访者找出他对某事所待有的不合理的信念。案例五:自我认识的误区 一次一位班主任带来中文系一个大二的女生,说该女生长期营养不良而导致全身长满了紫癜,精神不济,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与该女生详细谈话后得知,该生家庭十分贫困,无钱供她读书,她靠做家教挣来的工资做生活费,还要养活一个在读高中的弟弟,因此,很自卑,总觉得同学都瞧不起她,感觉很痛苦。其实,该生成绩不错,大一时曾获二等奖学金获,同学对她评价还可以。可她却固执地认为同学都因她家庭困难而“鄙视”她,最令她苦恼的是没有男生追求她。为了改变现状,她常常连续一个月不吃肉,节约伙食开支,去购买漂亮衣服,甚至,买新上市的水果,在寝室吃给别的
10、同学看,以获得同学的羡慕与“尊重”。这样的“牺牲”,并没有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处境有任何好转,反而发现同学投来异样的眼光,心情越来越糟,由于长期缩食,她患上了严重贫血,常常头晕目眩,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大滑坡,以致补考多门而成为班上的“困难”学生,烦恼、自卑、懊恼时刻在吞噬着她不甘人后的自尊心,但此时的她已感力不从心。点评 其实,这样的女生在大学里并不鲜见,只是表达形式与程度不同而已,由于自我认识的偏差而导致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体验,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常常拒绝帮助、语言尖刻、防御多疑、封闭自我,就其内心体验而言,是痛苦不堪的,外表的自尊无法欺骗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她们在自卑与自尊
11、的矛盾中挣扎,最后以偏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使自己越陷越深。就如上例中的女生,偏颇地以为穿上几件漂亮衣服,吃点新上市的水果,就能得到同学的尊重,事实上,在她采取这些在同学看来“可笑”的办法之前,同学们对她的评价还是不错的,是她的自我认识走入了误区,导致了后来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自我认识基础上的自我体验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案例六:盲目的自我悦纳 某女大学生,因用卑鄙的手段盗取同学卡上的钱而进了监狱。可这位女生声称她并不难过,因为她是有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己对未来彻底绝望。她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无论外表还是能力,她都认为自己是周围人中的佼佼者,心存宏伟的抱负。可进大学后,面对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案例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