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利率与公司金融理论研究综述-文献综述.pdf
《第6讲 利率与公司金融理论研究综述-文献综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讲 利率与公司金融理论研究综述-文献综述.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利率与公司金融理论利率与公司金融理论研究综述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利率与公司金融理论是金融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较为完善 的理论体系,包括利率决定与传导机制理论,利率市场化改革理论与实践,以 MM 定理为开 端及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公司金融理论。 在理论基础上, 又引发了一系列的关于中国企业融 资行为的探讨。本文将对上述内容的理论发展进行详细梳理。 关键词:关键词:利率 公司金融 融资特色 一、利率决定与传导机制理论梳理 (一)利率决定理论文献梳理 利率决定问题的探讨,可以说与金融借贷关系的出现相伴而生,拥有很长过程。如早期 的威廉配第、约翰洛克等提出利息报酬论,认为利息
2、是因暂时放弃货币使用权而得到的 报酬,达德利.诺斯的利息租金论,将利息与地租类比,约瑟夫马西的利息利润论把利息 当作利润的转化。 但基本能够成体系的利率决定理论则主要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后期, 先后经历了古典利率 决定理论,凯恩斯学派利率决定理论和新古典利率决定理论。 亚当斯密作为古典学派的早期代表,在过去观点的基础上,于1776年国富论中较 完整地论述了利润与利息的关系及利率的决定条件, 认为利息是放弃使用产业资本而获利的 出借人应得到的一种报酬,是产业利润的一部分,而借贷中的实际利率则受到市场中资本的 供求影响。 这种利率由借贷资本供求所决定的实物利率理论为大部分人接受, 而在此之后奥 地利学
3、派的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1883)、以及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1890)、瑞典学 派的威克赛尔利息与价格(1898)以及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利息率(1907)等 在研究利率决定理论中则进一步开始探讨利率决定及借贷资本供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分别 对时差利息论与迂回生产说、自然利率说、等待说与资本收益说、时间偏好与投资机会说等 理论进行解释。古典的利率决定理论也基本形成和完善,马歇尔最先将利率、储蓄和投资三 者结合起来,表现为利率为资本供求所决定,资本的供求又表现为储蓄和投资, 因此利率与 储蓄正相关,与投资负相关,均衡利率由储蓄与投资的均衡点所决定。该时期的理论大都继 承了古典经济学家强调实物因
4、素,从储蓄投资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利率的决定,因此被称为古 典利率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强调储蓄与投资的实物因素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而一定程度忽视了货币因 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1936年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 了新的利率理论货币利率理论(也称“流动性偏好理论”)试图否定古典利率理论的利 率决定基础,凯恩斯认为,利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的高低应由货币供求所决定,货 币供给是外生的有一国货币当局控制,货币需求则取决于人们对货币流动性的偏好,和利率 呈负相关, 货币供求的均衡点确定了均衡利率。 凯恩斯学派利率理论批评古典利率理论探讨 利率决定中忽视货币因素基本是正确的,但其
5、却过分强调货币的作用,以至于将利率完全看 作是一种货币因素,这存在着同样的不足。 凯恩斯利率理论引发了人们的新的探索, 为补充之前理论的不足, 新古典学派的罗伯逊、 俄林(1937)提出了可贷资金理论也称新古典利率理论,他们认为利率并非纯粹是一种货币 现象,而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所决定,一方面受到储蓄投资实际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贷 资金理论承认了货币的非中性,并提出货币供求在利率决定中的重要作用。但该理论中仅考 虑可贷资金总供求均衡,不能一定满足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存在不稳定性。 随后为探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希克斯(1937)在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 派:一个尝试性解释一文中
6、,将流动性偏好,消费、投资、储蓄与收入同利率之间的相互 关系运用简单几何图形来表示,提出了ISLL曲线。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在货币理 论与财政政策一书中,将希克斯的LL曲线改称为LM曲线,形成ISLM模型理。IS曲线表示 商品市场储蓄和投资的均衡, 曲线上表示的利率r与收入Y负相关, 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货币 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曲线上表示的利率r与收入Y正相关, 曲线的交点对应了均衡利率和均衡 收入, 较系统性阐述了其如何决定利率。 该理论综合了凯恩斯和新古典利率理论因此被称为 新古典综合派。随着ISLM模型理论的提出,利率决定理论实现从局部均衡分析向一般均衡 分析转化,基本成为现代
7、经济学中主流利率决定分析模型。 而ISLM模型理论提出后, 很多经济学家考虑了更多的因素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 其 中梅尔泽(1951)等认为ISLM模型理论的价格不变假设存在缺陷,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 分析了物价变动对利率的影响。 托宾 (1980) 在传统的ISLM模型中引入资本市场均衡问题, 从而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分析理论。而蒙代尔(1963)和弗莱明(1962)则建立了开放经济下 的宏观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将贸易和资本流动引入到封闭经济的ISLM模型。 (二)利率传导机制文献梳理 凯恩斯(1936)的利率传导机制认为社会总产出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由边际消 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
8、动性偏好决定。当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时,利率下降,当利 率小于资本边际效率时,刺激投资增加,通过乘数作用,使得总需求和产出增加。具体可以 表述为: 货币供给利率投资总产出货币需求利率。 这一理论强调利 率的作用,能够进而影响到投资、产出等实际变量,而关键在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在极 低利率的特殊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变得非常大,出现“流动性陷阱”,货币供给的 增加无法进一步降低利率。该理论为政府采用货币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詹姆斯托宾(1969)提出利率传导机制理论,定义公司的市场价值比资产的重置价值 为Q,当Q值高的时,即公司的市值相高于重置成本,公司更愿意通过发行股票融资增加投资 支
9、出,满足投资需求。当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利率的降低,同时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数量超 出了均衡状态下的意愿需求, 在利率较低的情况下债券的价格偏高, 人们更倾向于投资于与 股票资产,使得股票价格P上升,Q值增大增加企业的投资支出与总产出。具体利率传导途径 表示为:货币供给利率股价Q投资总产出。 莫迪利亚尼 (1963) 提出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利率进而影响人们的消 费和储蓄进而影响总需求与总产出。 在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模型消费支出取决于消费者毕 生资财。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下,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下降,这使得储蓄的购买力下降削弱 人们储蓄意愿,增加当期消费,增加社会总产出。该种方式可以表
10、述为:货币供给利率 财富消费产出。 伯南克和格特勒(1989)的利率传导机制理论,在代理成本,企业净值与周期波动 中提出了“净值”和“金融加速器”的概念。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下,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 下降,贴现率下降企业的净值提升,使得企业更易获得贷款,进而提高投资与总产出。该种 传导途径可以表述为:货币供给利率净值贷款投资总产出。 麦金农(1973)和萧(1973)的金融深化理论认为利率传导机制方面,利率通过资金价 格利率的市场化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利率传导灵活有效,提高经济效率。通过对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状况研究, 金融抑制制约着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发展, 提高实际利率水 平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11、的关键,实现金融深化。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展, 利率传导效果是否得到改善也有不同的观点。 有些学者通 过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投资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没有显著改善,利率仍难以传导至投资(方先 明、熊鹏,2005),主要由于国有企业在实体经济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缺乏市场激励和 约束, 对成本和风险不敏感, 不能够灵敏应对利率变动, 利率也无法对资金有效配置 (江春、 刘春华,2006)。出于对贷款质量的关注,金融机构也会因信息不对称控制中小企业的贷款 规模(王小霞、陆东艳,2015)。 不过, 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整体上是畅通的, 利率市场化能够优化利 率对投资的调节作用。 利率市场
12、化推动了实际利率上升, 实际利率上升又通过储蓄促进了改 善了投资数量和质量,契合了麦金农和肖的观点(庞晓波等,2008)。 此外也有研究 (张克菲、 吴晗, 2008) 关注了与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传导机制, SLF操作对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水平引导作用不显著,MLF和PSL操作对货币市场中期利率的引 导作用在短期较为显著,PSL操作对债券市场长期利率水平在短期内也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进一步研究发现, 在中央银行运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流动性的背景下, 货币市场与债 券市场的利率传导在短期内较为有效。在我国当前转向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李艳丽 (2018)基于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分解,分析了
13、价格型中介目标(以R007为代表)向国债收 益率曲线传导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R007向长期收益率具备一定传导效率,但传导效率还不 高。 在M2高企的货币政策环境中,价格型中介目标很难影响长期收益率,尤其是无法影响其期 限溢价部分。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文献梳理 (一)中国经济渐进式改革与金融支持 利率市场化是指从市场中获得资金的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 主要包括利率的决定、 传导、 结构和管理四个方面的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货币当局完全不对利率进行管理和调 控,只是表明其不是单纯的通过行政手段对利率进行严格限制,而是作为市场参与者,通过 在货币和资本市场上买卖金融工具来影响资金供求, 同时通
14、过影响基准利率来引导市场的总 体利率水平(张景茜,2018) 。 我们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判断一国是否存在利率管制:一是基准利率是否由市场形成; 二是对利率的浮动是否存在着人为的限制; 三是是否存在利率配给现象。 目前绝大多数发达 国家和有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 印度等。根据他们的经验,一国利率市场化完成最重要的标志是完全放开存款利率,而据此 来看,我国距离实现利率市场化还有一段路要走。 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我国不断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 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有效配置方式。 不管是我国逐渐完善的国内市场还是金融一体化
15、的国 际市场, 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罗艺婷, 2018) 。吸取了美国、日本、韩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的经验以及拉美三国与俄罗斯利率市 场化改革失败的情况, 中国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渐进式改革而非激进式改革 (休 克疗法) 。 闫素仙、陶建新(2002)指出尽管日本、韩国在历史条件、经济结构等方面与我国不尽 相同,但是相比于西方国家,这两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对于我国更具有参考意义。这两 国的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是单纯的利率问题,它实际上是整个金融自由化改革的 组成部分,是和货币市场建设、取消信贷限制、放松外汇管制、健全货币政策传导
16、机制等密 切相关的, 这些改革的进行都以完善的金融市场为基础, 因此我国也必须采取渐进的方式稳 妥有序的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基础与政策情况决定的。 我国实行过很长时间的利率管制, 由此导致了资金市场的严重分割: 银行体系存贷款保 持低利率, 高通胀时期存款利率甚至为负值, 发行审核制度下企业成功上市意味着低成本甚 至零成本圈钱;而与体系内极低的融资成本所对应的是民间借贷及市场化融资极高的利率, 资金紧张时甚至有高利贷化倾向。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银行存贷款利差较大,同时国企有 着国家的隐性担保,因此银行没有动力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中间业务等创新不足,风险承 担意愿低。在
17、这种情况下,利率的传导机制也就受到了阻断(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 2001) 。 易纲(2009)认为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利差 将逐步由市场竞争决定,我国商业银行应做好准备。在市场化条件下的利率传导机制主要有 两种:一是货币市场利率通过信贷市场的传导,由于我国进行利率管制,控制存款利率位于 较低水平,使得银行享有较高的存贷款利差,在体制内企业有着国家隐性担保的情况下进, 其不愿意承担风险为体制外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 进而形成了体制内保持低利率, 体制外高 利率的情况, 阻断了货币市场利率在信贷市场的传导; 二是货币市场利率通过资本市场的传 导。 我国证券
18、市场存在着供给垄断现象并实行发行审核制度, 这使得证券市场成为了一个绝 对的卖方市场, 股票发行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 实际是一种将资金从投资者手中向上市企 业输送的机制, 因此货币市场利率在资本市场的传导也受到阻碍。 这种货币市场利率双阻断 下形成的商品价格的双轨制与要素价格的双轨制本质上都是向国企或者上市公司利益输送 的一种机制, 是极其不利于我国正常的经济运行和生产力发展的, 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 必行(纪洋等,2016) 。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与利率市场化 马胜祥(2012)认为,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 完善, 特别是小微企业很难有进入资本市场进行
19、直接融资的机会; 二是我国小微企业由于缺 少抵押品、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寿命短等原因,使得银行不愿意为其提供贷款,再加上我 国利率并未完全实现市场化, 银行享有较高的存贷款利差, 自然更愿意把资金投向风险小并 享有国家隐性担保的大型国企,造成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难。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 2013 年的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中强调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 李妍娜 (2005) 认为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决策时往往将成本收益分析结果作为重要指标, 而小微企业具有资产 总额较小的特点, 其资产负债率因此时常大于
20、银行授信标准, 所以容易被银行判定为风险过 高而拒绝授信。黄勃、刘俊岐(2017)通过行为金融学的模型对于我国银行信贷集中和小微 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在固定利率条件下小微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 而利 率市场化改革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信贷资金集中于大中型企业的问题。 随着利率 市场化放开, 银行能够按照客户信用水平进行定价, 商业银行能够从小微企业贷款中获得足 够的利润, 使其改变信贷向大中型企业倾斜的贷款发放策略。 同时利率市场化也是一种倒逼 银行转型的策略, 存贷款利差的缩减也使得银行不得不强化其定价能力, 使其选择收益更高 的项目进行投资(孟扬,2013) 。 (三
21、)金融脱媒促进利率市场化发展 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离不开影子银行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推动,同时 IPO 注册制实质也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一种方式, 国家近期推出的科创板就是注册制的一种试点。 王悦(2018)指出:影子银行与金融市场之间密不可分,金融抑制催生影子银行的发展,反 过来影子银行的发展又倒逼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 而金融改革的首要关键任务便是推进利率 市场化。 影子银行与银行间利率差较大, 加剧了利率双轨运行体制向利率价格决定市场化方 向的转变。郭田勇(2014)提出余额宝“鲶鱼效应”会倒逼利率市场化,在控制风险的情况 下给投资者远高于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的回报, 在让百姓福利得
22、到提升的同时, 加剧了金 融业的竞争, 加速利率市场化的进行, 这也是互联网金融促进利率市场化前进的一个比较典 型的例子。 三、公司金融理论的梳理与回顾 公司金融理论起源于 MM 定理,从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完美资本市场假设下的公司决策出 发,探讨最优公司资本结构以及公司决策,之后逐步引入不对称信息、不确定性因素、有限 理性等因素,力求在一个更符合实际经济环境的背景下研究企业行为。 (一)资本结构相关理论 公司金融理论源起于美国经济学家 Modigliani & Miller(1958)所提出的著名的 MM 定理。MM 定理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公司的总价值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即同类风险公 司的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金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