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探索——以四川省为例.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探索——以四川省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探索——以四川省为例.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2 2018 年 第 04 期 金 融 与 经 济 引言 绿色金融是指利用绿色信贷、 债券、 保险、 股票产品、 基金、 碳金融等金融工具, 支持应对气候变化、 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环 境改善的经济活动, 即对节能、 环保、 清洁能源、 绿色交通、 绿色 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 项目运营、 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 服务。发展绿色金融旨在通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激励和动 员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投入到绿色产业, 同时抑制污染性 投资,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目标。气候变化与环境资 源约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问题, 绿色可持续发展逐渐成 为当今全球时代潮流。在国内,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
2、, 实现 “十三五” 时期发展目标, 破解发展难题, 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 “创 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的发展理念, 发展绿色金融则是我国 落实 “五大理念” 的重要内容。我国 “十三五” 规划提出 “发展绿 色金融, 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已上升为我国的 国家战略。2016 年 8 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 系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 ) , 强化了对绿色投融资 的激励机制, 涉及绿色金融领域的多项创新。随着 指导意见 的出台, 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绿色金融政策体 系的经
3、济体。 一、 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 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经验 1. 美国模式: 绿色金融发展突出金融创新和制度保障。美 国能源部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支持清洁能源技术商业化, 对高端 车辆制造和清洁能源项目提供融资担保。美国绿色金融创新产 品包括绿色信贷、 保险、 债券等, 涉及生产和消费诸多环节, 丰富 了绿色金融资金投资渠道, 使资金需求与供给形成相互促进的 良性循环。1970 年以来, 美国通过了 20 多部涉及废物管理、 水 环境、 污染场地清除、 大气污染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 地方政 府也制定了多部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 明确了对产业 部门、 个人、 市场中介和金融
4、机构等主体的规范, 促进了绿色金 融资金优化配置。如 1980 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 全面环境响 应、 补偿和负债法案 规定, 银行必须对客户造成的环境污染负 责, 并支付修复成本, 且这种责任可追溯, 政府不仅约束银行, 还 对投资者和第三方评级机构设立了环境条款。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和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等政策的深入实施, 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 重视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环境状况取得阶段性改善, 但当前四川省局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 护环境的关系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
5、, 在绿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功能, 因此绿色金融 的发展对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和四川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绿色发展实际, 提出发展绿色金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绿色金融 绿色信贷 绿色投融资 碳交易 绿色保险 绿色产业 环境保护 环境信息披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绿色转型 可持续发展 课题组组长: 梁勤星; 课题组成员: 秦丽、 罗爱明、 马雯雯、 徐志明。 参考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 中图分类号: F832.5; 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6、4350-2018(04) -0032-07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探索 以四川省为例 33 2018 年 第 04 期 金 融 与 经 济 2. 欧盟模式:积极运用政府资金引导绿色金融发展。欧 盟通过政府少量的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绿色项目。一是 向绿色环保项目提供政府激励。如英国政府采用 “贷款担保计 划” 支持环保类中小企业, 德国政府对绿色项目贷款给予一定 的利率优惠和贴息, 欧盟规定绿色信贷及证券化产品可以享受 税收优惠。二是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带动私人资本投入绿色经 济。2012 年, 英国政府出资 30 亿英镑成立 “英国绿色投资银行” (GIB) , 主要投资具有商业价值的绿色基
7、础设施项目。作为全球 首家 “绿色投资银行” , GIB 每年向低碳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 8 亿英镑, 迄今已为 100 个可持续项目提供了支持。英国绿色投资 银行每投资 1 英镑可带动近 3 英镑的私人资金, 有效解决了英国 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的市场失灵问题。2017 年, 澳大利亚金 融巨头麦格理银行集团收购了英国绿色投资银行, 但为确保收购 方始终履行绿色投资义务, 英国绿色投资银行在收购条款中增加 了一条 “黄金股东” 的要求, 即涉及投资时拥有绝对否决权。 (二)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 近年来, 我国绿色金融快速发展, 绿色金融市场逐步形成。 一是绿色信贷发展迅速。近年
8、来我国绿色信贷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银监会披露的数据, 自 2013 年末至 2017 年 6 月末, 国内 21 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从 5.20 万亿元增至 8.22 万亿元, 平均 每年增长近 8000 亿元。二是绿色债券发展迅猛。2016 年中国 境内 “贴标” 绿色债券累计发行 53 只, 境内主体在境外发行 5 只 绿色债券, 合计共 2369.7 亿元, 约占同期全球发行规模的 39.9%, 成为全球绿色债券的最大发行国。三是绿色保险政策日益完善。 2008 年, 全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江苏等地试点; 2013 年, 保 监会与环保部联合发布 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工
9、作的指导意见 , 对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提 出了指导性意见, 明确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试点企业范 围。截至目前,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范围已覆盖重金属、 石化、 危险化学品等环境高风险行业, 累计提供 1300 余亿元的风 险保障。四是绿色股票市场逐步丰富。目前在我国主板上市的 绿色企业数量约为 150 家, 占上市公司总数的 6%, 其市值总和占 上市公司总市值的 5%。国内以中证环保等绿色股票指数为投资 标的的指数基金约为 19 只, 总规模约为 96 亿元。五是绿色基金 规模不断扩大。2016 年末, 全国已设立并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 案的绿色基金共 265 支。六是
10、碳排放交易权交易活跃。2013 年, 我国在北京、 上海、 广东、 重庆等 7 个省市开启碳交易试点, 探索 搭建起碳交易机制。截至 2016 年末, 试点地区累计交易 1.6 亿 吨二氧化碳, 交易金额 25 亿元。 2017年, 国务院决定在广东、 江西、 浙江、 贵州、 新疆5省 (区) 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探索可复制、 可推广的经验。目 前, 各试验区实践进展不同, 把握重点也有所区别。 1. 浙江。主要做法: 一是成立绿色金融机构。2015 年, 安 吉农商行率先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 2016 年, 衢州市成立首个 绿色银行; 2017 年, 湖州市成立全国银行业首家绿色金
11、融专营 机构南浔银行练市绿色支行。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 式。积极开展 “五水共治” 绿色银团、 培育特色小镇的绿色基金 等模式, 实施建设美丽乡村综合授信模式以及厂商租赁、 售后回 租等融资租赁服务; 创新推出房票贷、 园区贷、 农村土地开发贷 等绿色信贷产品。三是探索发行绿色债券。2016 年, 浙江嘉化 能源化工在交易所公开发行全国首例绿色公司债券。四是积极 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2009 年, 浙江省成立浙江省 排污权交易中心, 正式启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 湖 州市积极探索排污权初始分配机制。五是完善配套机制。建立 “绿色金融资金风险池” , 首期资金池规模为 1
12、500 万元, 覆盖绿色 项目贷款 3.38 亿元, 构建起政府与市场绿色金融债权风险分担 机制; 建立绿色信贷信息共享平台, 支持银行获取企业环境行为 信息; 健全绿色信贷监测机制, 设置绿色领域、 绿色风险、 绿色信 贷、 绿色运营 4 个维度 308 个指标, 且融入地方特色指标; 建立 绿色银行监管评级体系, 将绿色金融评级结果与监管评级、 机构 准入、 高管人员履职评价、 绿色金融债发行等挂钩。 2. 江西。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绿色信贷发展规划及绿色信 贷业务制度, 明确了绿色信贷归口管理部门。二是积极开展金融 产品创新。推出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质押产品, 大力支持节能减 排的光伏发电
13、项目。三是健全考核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将绿色 信贷实施成效纳入机构监管评级, 将绿色信贷工作与机构高管 履职评价、 监管评级、 资本要求、 市场准入、 约见谈话等挂钩。 3. 广东。主要做法: 一是完善绿色发展组织机制。组建花 都区绿色发展领导小组, 统筹协调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 重大事项。二是出台 “1+4” 配套政策。制定 花都区促进绿色 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及绿色产业创新发展、 绿色企 业上市发展、 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专项 资金管理这四个实施细则, 每年安排不低于 10 亿元资金支持绿 色金融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三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探索开展排
14、污权、 水权、 用能权等环境权益交易, 试点开发碳汇 项目, 推动碳资产抵押贷款业务发展。四是打造 “一街一城一 镇” 。积极建设产、 融、 研一体化的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发展聚集 区, 即绿色金融小镇、 绿色金融城以及绿色金融街。五是设立绿 色产业基金。成立花都区城市发展基金、 广州绿色科技投资中 心 (有限合伙) 等 4 支绿色产业基金, 总规模达百亿元。六是加 大激励措施。对落户花都的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交易平台、 经认 定的重大绿色企业、 上市的绿色企业等给予不同幅度的奖励。 4. 贵州。主要做法: 一是率先出台绿色金融发展支持政策。 2016 年, 贵州省政府印发 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
15、的意见 , 出台 了当地绿色金融发展具体政策。二是积极推动地方绿色金融支 持体系建设。发展绿色信贷, 推动绿色企业上市, 发展绿色产业 基金, 推动发行绿色债券。三是加快成立绿色机构。2016 年, 成 立贵安普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主要围绕 “绿色票据交易中心” 34 2018 年 第 04 期 金 融 与 经 济 和 “贵安普兰艺术金融村” 项目展开工作; 成立中国第一家聚 焦绿色金融主题的交易中心贵州绿色金融交易中心有限公 司。四是积极举办绿色金融论坛。2013 年以来 , 贵州省连续举 办四届有关绿色金融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2017 年, 秉持生 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宗旨和理念,
16、 举办了 “2017 生态文明试验 区贵阳国际研讨会” 。 5. 新疆。主要做法: 一是明确绿色项目入选标准。克拉玛 依市出台绿色项目投资正负面清单; 昌吉州制定绿色项目入库 标准; 哈密市制定绿色项目筛选程序、 入选标准等制度, 为绿色 金融提供明确方向和目标。二是推动发行绿色债券。新疆金风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金额 10 亿元的新疆首单绿色债务融资 工具; 乌鲁木齐银行成功发行西北五省首单绿色金融债 5 亿元。 三是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研发节能减排专项贷款、 能源效率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 探索项目收益权、 特许经营权、 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担保融资; 创新开展首台 (套) 重大技术装备
17、 保险、 绿色企业贷款保证保险、 光伏及风力发电指数保险等创新 险种。 二、 四川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一) 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体系逐步建立 一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意见。近年来, 四川省委、 省政 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意见, 开展大规模 绿化全川行动。加快推进绿色信贷制度完善、 绿色发展基金设立、 绿色金融业务提升、 绿色债券以及碳交易发展、 绿色金融体系构建 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 2017 年 4 月底, 四川省 21 个市 (州) 中已有 15 个出台了有关推进绿色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 其余几个 市 (州) 委政府也将绿色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 二是
18、绿色信贷管理政策框架和制度基本形成。近年来, 人 民银行成都分行、 银监局四川分局、 四川环保厅等部门先后出台 了 关于推进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四川银行业 支持建设美丽四川推进绿色信贷工作措施 关于落实环保政 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等政策实施意见, 通过 “窗口指导” 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加大支持力度,“两 高一剩” 行业信贷余额逐步降低。辖区金融机构逐步树立绿色 理念, 不断加强自身内部绿色金融组织、 流程、 制度和能力建设。 其中较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部分国有银行已将绿色信贷政策融 入信贷操作流程。 (二) 绿色信贷投放较快 从七市州近年的绿色信贷投放规模来
19、看, 信贷投放总额总 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绿色信贷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基本持平 在 25% 左右。20132016 年绿色信贷 (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 余 额平均增速10.85%, 2016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达到881.52亿元 (见 下图) 。各银行积极贯彻落实总行绿色信贷政策, 严格落实 “环 保一票否决” 制, 绿色信贷产品优先满足生态保护、 清洁能源、 节 能减排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企业或项目融资需求。如阿坝 金融机构支持高耗能企业尾气循环利用和余热发电等项目的投 资, 南充金融机构支持城市垃圾发电, 广元金融机构支持秸秆发 电等项目的投资, 等等。 从绿色信贷投向分类看, 20142
20、016 年, 七市州绿色信贷始 终集中于可再生资源及清洁能源项目与绿色交通运输项目, 其 中, 可再生资源及清洁能源项目贷款占比维持在 90% 左右。 四川七市州绿色信贷 (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 情况统计 (三) 绿色投融资和保障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一是绿色债券实现零的突破。2017 年 3 月, 四川省首只绿 色金融债券乐山市商业银行 40 亿元绿色金融债获批, 主要 投向绿色环保、 清洁交通、 清洁能源、 生态保护等绿色项目。二是 绿色投资初具规模。截至 2016 年末, 四川省绿色板块上市企业 33 家、“新三板” 挂牌企业 92 家, 涵盖环保设备、 新能源、 循环能 源等低碳环保产业。
21、绿色基金尚在起步阶段, 2012 年成立了四 川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 目前四川正积极推动成立 “城乡绿色发 展基金” , 重点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地方政府产业发展基金针对 辖区的绿色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三是绿色发展保障体系初步 形成。四川逐步形成了符合发展实际的绿色保险和环境风险防 范机制, 截至 2016 年末, 全省 21 个市州 350 家企业参保, 提供风 险保障金超过 3400 亿元, 涉及石化、 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绿色担 保机制不断完善, 2013 年 11 月, 四川德阳绿色融资担保有限公 司成立, 标志着四川省绿色担保正式起航。 (四) 碳交易市场发展已先行开展探索 清洁发展机制
22、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是 京 都议定书 设定的交易机制之一。2016 年 12 月, 四川联合环境 交易所成功获得国家碳交易机构备案, 四川因此成为继七个碳 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之后, 全国非试点地区首个拥有国家备案 阿坝、 广元、 遂宁、 达州、 凉山、 雅安和甘孜。 35 2018 年 第 04 期 金 融 与 经 济 碳交易机构的省份。四川省 CDM 开展情况位于全国前列 (见 下表) , 发展碳金融优势明显。绿色低碳资源丰富的阿坝州, 批准 项目数量和估计年排放量分别为 70 个、 1284.5 万吨二氧化碳当 量 (tCO2e) , 分
23、别占全省的 16.9%、 16.5%。近年来阿坝州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签发进度相对较快, 已签发项目数量和签发 交易量分别为 11 个、 837.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tCO2e) , 分别占 全省的 11.2%、 19.6%, 签发量在全省占比较已批准项目年估计排 放量在全省占比高 3.2 个百分点。2011 年, 广元成立了四川省首 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广元环境交易所, 累计申报和受理的 碳交易总额达 1.75 亿元。 四川 CDM 项目开展情况 数据来源: 中国清洁机制网, 数据统计截至 2016 年 8 月 23 日。 项目数量 (个) 全国排名估计年减排量 (tCO2e) 全国排
24、名 批准项目565188,847,0821 注册项目368173,399,4551 签发项目109325,623,0784 (五) 绿色消费与服务模式逐渐延伸 2016 年 2 月, 国家发改委、 科技部等十部委联合出台的 关 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 对绿色产品消费、 绿色金融扶持、 绿色交通工具使用、 绿色服务供给等进行了部署。根据该意见, 四川省在绿色消费服务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实践。绿色交 通方面, 广元累计发展 CNG 汽车 1773 辆, 投放自行车 1000 辆, 修建了长约 4000 米的自行车骑游绿道, 设置 33 个公共自行车 投放点; 成都绿色企业 “一步单车” 成为全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金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