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叠合梁施工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钢混叠合梁施工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混叠合梁施工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钢混叠合梁施工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一、本工程的特点1、施工时要保证现场道路共5条主车道和2条非机道正常通行,因此钢主梁分段及吊装需要尽量减小对交通的影响。2、钢梁线性控制,其分段后制造运输单元较大,制造运输过程中要保证钢主梁的结构不发生变形。3、钢主梁结构板厚主要为40mm和28mm,焊接时需要控制内应力和变形。4、钢梁跨越既有线道路,现场焊接安全和质量需要保证。5、叠合梁的混凝土桥面板的施工要求较高,需要对现场支架的变形和混凝土裂缝采取控制措施。二、本工程的难点及对策1、为尽量减小施工过程对交通的影响,钢主梁安装采用少支架法安装,在道口处搭设满堂贝雷架支撑,中间支撑设置在隔离带中间,钢主梁
2、吊装在行车量较小的夜间进行,吊装时进行局部封道,原5条主车道改为2条主车道,晚上吊装完成白天恢复5条主车道;2、对钢梁的线性控制,主要根据设计线性,在设计线性的基础上增加制造预拱(45米跨增加50mm,40米跨增加45mm)后的线性放样下料,然后工厂总成时采取全桥匹配胎架制造,以保证钢梁的线性。钢梁分段后制造运输单元较大,在梁段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对临时支墩采用三排临时支墩进行支垫,分别布置在L/5、L/2和4L/5处,可保证钢梁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变形;3、本工程上翼板板厚达40mm,腹板与底板厚度28mm,板厚较大,其焊接质量控制是焊接控制的主要项点。为保证该中厚板的焊接质量,消除内部残
3、余应力,避免焊接裂纹的产生,控制变形,保证焊接接头的各项性能满足桥梁的设计要求,采取以下措施以保证焊接质量: 进行严格的中厚板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确定中厚板采用不同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参数时的焊接的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根据设计要求和焊接试验结果选择焊接材料,确保焊缝强度、塑性各项指标与母材匹配,且不低于母材标准。 采用焊评实验选择焊接工艺参数和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和焊后加热保温措施,控制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控制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保证焊接接头的各项机械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实际情况制定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定位焊及施焊时焊接环境温度5以上,湿度不高于80%。 尽量的采用自动焊的焊接方法,避免人为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控制焊道的排列和焊缝的成型系数。 确定装配焊接顺序,尽可能的控制和减小变形,减小内应力。在装配过程中,主要采用铁锤敲击和机械振动的方法来释放应力;焊接完成后,对焊接残应力和变形大的位置,主要采用外力和火焰矫正的方法来消除应力和变形。火焰矫正稳定控制在600800,不允许用水冷,只能在室温条件下自然冷却。4、本工程钢梁跨越既有道路,需要做好焊接防护措施,在焊缝两侧设置铁皮接火铲,防止焊渣掉落至行车道;现场焊接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根据需要搭设防风防雨棚。5、叠合梁的混凝土桥面板的施工要求较高,需要对现场支架的变形和混凝土裂缝采取控制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叠合 施工 工程 重点难点 分析 对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