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 (10) 教案.docx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 (10)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 (10) 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三个课时教材概述本文所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前发生的一场外交斗 争。此前两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曾经大败楚国,成为中原霸 主。郑国在战争中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是晋、秦联合围郑的直 接原因。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大夫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 说服秦穆公撤围。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说服秦伯撤 走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 国的危机。本文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 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平安的爱国精神,赞扬他善于利用矛盾,分
2、化瓦解敌人的 外交才能。本文组织严密,前后照应,情节起伏跌宕,详略得当,生动活泼,说 理透辟,学习时要仔细品味,这是学习的重点。思路方法1 .对?左传?在先秦文学 史上的地位可作适当介绍,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2 .引导学生切实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文言词语,尤其是练习中涉及的词语。在理解的 根底上背诵全文。3 .可用“解题导入法,先解释?烛之武退秦师?这个题目,抓住“退字,帮助学生 把握课文的关键;然后提问:为什么要“退?怎样“退 ? ”退的结果如何?安排 一课时。制作局部多媒体课件。三维目标1 .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 意义和用法。4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根本情
3、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5 .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6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设计第 一课时导语设计故事导入同学们,还记得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战争吗?直到现在双方的 冲突仍在持续,残酷的战争使得多少无辜的人流血死亡,骨肉别离!然而有这样一场 战争:它没有炮火、没有硝烟;它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就使强大的敌军不战 而退,继而化敌为友。那就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弱小的郑国与强大的秦国之间的一场 特殊战争:烛之武退秦师(板书课题及作者)。关于这场战争,左丘明在?左传?中用很 少的笔墨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文本
4、解读知识积 累1 .作家作品(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 明。但由于文献缺乏,迄今尚无定论。文化常识诸子百家。?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 “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 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 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 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史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 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20万,超过?春秋?本文10倍)。?
5、春 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 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 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 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作者在选材工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 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 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 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 令,记事条理清楚,表达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 而有致
6、,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经典名句。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邻之厚,君之薄也。假设舍郑 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 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背景分析。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 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 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 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使出使晋国,与晋 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
7、也没能感 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 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 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 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那么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 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 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 就自然形成了。2.根底知识一、重点实词贰“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假设之何?(?左传隐公元年?)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少年中国说?)不专
8、一。例:“贰那么疑惑。(?荀子解蔽?)离叛,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那么诸侯贰。(?左传?)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附属二主。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鄙遥远的地方。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庸俗,鄙陋。例:“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看不起,轻视。例:“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六年?)许容许,听从。例:“许之。”许君焦、瑕赞同。例:“杂然相许。(?愚公移山?)约数。例:“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表处所。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微卑贱。例:“参如微时,与萧何善。(?史记曹相国世家?)
9、幽微,精妙。例:微言大义(成语)隐蔽,不显露。例:恒公微服而行于民间(?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如果没有。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5)敝坏,破旧。例:“使史更敝衣草屐。(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谦词。例:敝人。疲惫。例:“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损害,衰败。例:因人之力以敝之。二、虚词以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夜缱而出表修饰,连词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焉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
10、什么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永之人争奔波焉兼词,于此三、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驻军,名词作动词) (2)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3邻之厚,君之薄也。(加 强;削弱,形容词活用作动词)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 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状语)(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 作动词,作疆界)四、通假字 共其乏困共,通“供 何厌之有厌,通履, 满足3)秦伯说说,通脱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五、古今异义 行李之往来(
11、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至U)六、文言句式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信息筛选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总结烛之武的形象特点, 梳理故事开展脉络。明确:这篇文章记叙了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 郑国被两大强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师。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了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的联盟。秦 伯不但不再围郑,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 10 教案 2021 2022 学年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第二 单元 武退秦师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