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研读哲学史、科学史可以看出,自然科学脱胎于自然哲学,社会科学则蕴孕于道德哲学之中。伴随着 现代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社会科学从道德哲学中分化出来并获得了自身的独 立形态。在进入工业文明、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前,人类社会既没有独立的社会科学,更谈不 上独立的社会科学方法,人们对社会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套用道德哲学的方法,二是套用自 然科学的方法。套用道德哲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这主要是古代的社会研究
2、方法。这种方法的根本特点,就是用“性 善” “性恶”等来规范社会,描述理想的社会形态。著名历史学家萨拜因在分析柏拉图的国家理论时指出: “这个理论从这样一个概念开始,即必须从事有条不紊的研究来了解善,然后根据这善的观念, 通过阐明一切社会所包含的相互需要这一原则,来作出对社会的构想。”套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这主要是近代的社会研究方法。近代牛顿经典力学确立了成熟的自 然科学的两大原则:一是重复性原则,即重复性是自然规律的根本特征;二是精确性原则,即自然规律不 仅可以被认识,而且可以用精确的量的关系去把握。牛顿经典力学构成了近代社会理论变革的一般理论背 景,它造成的强烈的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
3、情绪,促使一大批社会科学家相信社会运动“在各个方面都符合 由牛顿和莱布尼茨阐明的物质引力规律”,认为社会科学可能也应该成为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精确的科学, 并力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从而构造出“社会物理学”“社会引力学”等学说,形成了社会科学 史上的“自然科学时代”。一般说来,自然科学本无意向社会科学“献媚”,但它往往又决定了社会科学 的面貌。社会研究套用道德哲学、自然科学的方法,表征着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这就是,“自然的关系”在社 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本身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尚未独立并显示出来。只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 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后,“社会的关系”占据统治地位,社会与个
4、人处于形式上的对立,人们 需要从整体上规划社会发展进程时,社会才真正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社会事实如何描述、如何抽象、如 何解释,才成为争论不休的问题。只是在这个时候,社会科学及其方法的独立化才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 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显现出来。社会科学的独立化是一个力图发现社会运动规律及其特殊性的过程,它历经文艺复兴的“人文科学”、 维科的“历史哲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科学”、黑格尔的“哲学科学”、狄尔泰的“精 泪,体现出人们对哑孩大无畏精神的赞颂,“我”在墓地所抒发的情感,也体现出后来人们对哑孩的纪念, 深化了文章主题。在人物上,通过人们对他的怀念表现哑孩的英勇无畏。【解析】【
5、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 “意味着他只是想吓唬王帅傅”错误。“微笑”这一细节展示了桥本阴险歹毒,让人不寒而栗的心理。故选Co【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小说中对人物塑造的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本文中对哑孩的描写首先是正面描写。“这时不知哑孩从哪里拿起一根劈柴,顺势就往狼狗的臀部狠狠敲去”中“拿” “敲”这一系列动作描写 体现出哑孩面对师傅被狼狗吞下了师傅的手时想要解救师傅的机智。“王师傅被吊在了出操的单杠上,哑 孩用手比划着哇哇向师傅扑去,想解下师傅臂膀上绑的绳子”中“扑”这一动词的运用可以看出哑孩想要 解救师傅的心情,体现出对
6、师傅的深情和他的知恩图报。所以对哑孩的塑造首先是通过动作描写。“师傅和哑孩的眼睛里布满恐惧”这一神态描写体现出哑孩对敌人的恐惧。“师傅死掉了,炮楼的厨房里 只剩下了哑孩,孤单单做好饭,就站在厨房的门口,向吊过师傅的单杠望去,一连几天,哑孩都是这样的 神情”这一神态描写体现出哑孩对敌人的愤恨。所以通过神态描写来塑造哑孩这一形象。侧面描写(衬托),文中除了有对哑孩的直接描写外,还通过石远来和父亲对哑孩的态度来刻画哑孩。文 中写到“80岁的老中医石远来把哑孩埋掉了,用一只木匣子,他称哑孩为小义士,在石碑的背面,石远来 先生用遒劲苍老的魏碑写了一段话:呜呼!故国神州,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如此毒杀倭
7、寇者,有几 人欤? ”“父亲是亲见过哑孩的,父亲曾亲手为哑孩成殓,父亲说老中医石远来对流泪的成殓的人说,不 要把泪珠滴在哑孩的身上,那样,哑孩归去的路上,就走得不安稳”,所以以老中医称其小义士或我父亲 的叙述表现哑孩的英勇无畏,属于侧面描写(衬托)。【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从情节上来看,文章开篇首先交代墓地的环境“乡间的墓地上兀立着一个石碑”。文章中间插叙了父亲对 经过那一吓,就卧病在床再没能起来的王士臣的介绍,所以文章的结尾再次写到墓地的环境以及父亲亲手 为哑孩成殓的情节,和文章的开篇和中间相呼应,使情节发展更合理。文章前半部分是以第三人称的口吻来叙述的,是全知
8、全能性视角,告诉读者事情发生的始终,而最后一段, 用了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叙述,从表达效果上来看,这样的结尾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最后一段写到父亲亲手为哑孩入殓,当时的人们为哑孩掉下了眼泪,老中医石来远的话都体现出人们对哑 孩大无畏精神的赞颂,“我”总是用手抚去这墓碑的杂草和牛羊的粪迹,“我”在墓地所抒发的情感,也 体现出后来人们对哑孩的纪念,深化了文章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宋文帝元嘉三年正月,严道育之亡命也,上分遣使者搜捕甚急。道育变服为尼,匿于东宫,又随始兴 王浚至京口,或出土民张日午家。浚入朝,复载还东宫,欲
9、与俱往江陵。丁巳,上临轩,浚入受拜。是日, 有告道育在张峰家者,上遣掩捕,得其二婢,云道育随征北还都。上谓浚与太子劭已斥遣道育,而闻其犹 与往来,惆怅惋骇,乃命京口送二婢.,须至检覆,乃治劭、浚之罪。潘淑妃抱浚泣日:“汝前祝诅事发, 犹冀能刻意思愆,何意更藏严道育!上怒甚,我叩头乞恩不能解,今何用生为!可送药来,当先自取尽, 不忍见汝祸败也。”浚奋衣起日:“天下事寻自当判,愿小宽虑,必不上累!帝欲废太子劭,赐始兴王 浚死,先与侍中王僧绰谋之,使僧绰寻汉魏以来废太子、诸王典故,送尚书仆射徐湛之及吏部尚书江湛。 武陵王骏素无宠,故屡出外藩,不得留建康。南平王锦、建平王宏皆为帝所爱。铳妃,江湛之妹;
10、随王诞 妃,徐湛之之女也。湛劝帝立银,湛之意欲立诞。僧绰日:“建立之事,仰由圣怀。臣谓唯宜速断,不可 稽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愿以义割恩,略小不忍;不尔,便应坦怀如初,无烦疑论。事机虽密, 易致宣广,不可使难生虑表,取笑千载。”帝日:“卿可谓能断大事。然此事至重,不可不殷勤三思。且 彭城始亡,人将谓我无复慈爱之道。”僧绰日:“臣恐千载之后,言陛下惟能裁弟,不能裁儿。”帝默然。 江湛同侍坐,出阁,谓僧绰日:“卿向言将不太伤切直! ”僧绰日:“弟亦恨君不直! ”钱自寿阳入朝, 既至,失旨。帝欲立宏嫌其非次是以议久不决每夜与湛之屏人语或连日累夕常使湛之自秉烛绕壁检行虑有 窃听者(节选自资治通鉴宋纪
11、九)【注】严道育:南北朝刘宋时期女巫师,得到刘浚与刘劭信任,让她做法用巫蛊之术诅咒父亲刘义隆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欲立宏/嫌其非/次是以议久不决/每夜与湛之屏人语/或连日累夕/常使湛之自秉烛/绕壁检行 /虑有窃听者/B.帝欲立宏/嫌其非次/是以议久不决/每夜与湛之屏人语/或连日累夕/常使湛之自秉烛/绕壁检行 /虑有窃听者/C.帝欲立宏/嫌其非次/是以议久不决/每夜与湛之屏人语/或连日累夕/常使湛之/自秉烛绕壁检行 /虑有窃听者/D.帝欲立宏/嫌其非/次是以议久不决/每夜与湛之屏人语/或连日累夕/常使湛之/自秉烛绕壁检行/虑有窃听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
12、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宫,古代宫殿,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西汉也指称皇太后。B.京口,古城名,东吴孙权筑铁瓮城,置京口镇;为古代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C.祝诅,祝告鬼神,使加祸于别人;文中是指女巫严道育行巫咒蛊惑之事。D.吏部,官署名称,东汉始置吏曹,后沿其制,掌赋税、土地、考课之政。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文帝派出人马到各地严加搜捕女巫严道育,严道育先是扮成尼姑躲藏在太子宫里,后来又随刘浚到了 京口,藏在土民张H午家。B.宋文帝一直以为刘浚和太子刘劭已经赶走了严道育,后听说他们仍然和严道育秘密往来,又是叹息又是 骇异,打算废了太
13、子刘劭,赐刘浚自杀。C.潘淑妃在巫咒蛊惑的事情败露后,希望儿子刘浚能反省自己,当知道刘浚把严道育窝藏起来时,自杀身 亡,因为她不愿看到儿子身败名裂。D.在废太子刘勋和赐死刘浚之事上,宋文帝和王僧绰商量,让其查找汉魏以来这方面的先例,可是在封立 哪个为太子的问题上,内心却非常纠结。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事寻自当判,愿小宽虑,必不上累!(2)建立之事,仰由圣怀。臣谓唯宜速断,不可稽缓。【1013题答案】【答案】10.B 11. D 12. C13. (1)天下大事都要靠自己来解决裁断,我希望您能稍放宽心,我肯定不会连累您。(2)封立太子这件事,应由陛下作主决定。我以为
14、应该立即决断,不能再等待拖延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文帝打算封立刘宏为太子,可是,他又担心不符合长幼次序,因而,商议许久也决定不下来。每天 夜里,文帝都要跟徐湛之秘密商谈,有时甚至是整天整夜。文帝还经常让徐湛之亲自举着蜡烛,绕着墙壁 进行检查,唯恐有人窃听。“是以”是表结果的连词,一般用于句首,排除AD;“秉烛”为“湛之”的谓语,“湛之自秉烛”作“使”的宾语,故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故选B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D. “吏部,掌赋税、土地”错误,户部掌赋税、土地之政。故选D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15、C. “自杀身亡”错误,文中只是说“可送药来,当先自取尽,不忍见汝祸败也”,并没有交代潘淑妃最后 自杀身亡。故选C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 “判”,裁断;“小”,稍微;“累”,连累。(2) “圣怀”,皇上的心意;“谓”,认为;“断”,决断;“稽缓”,等待拖延。参考译文:宋文帝元嘉三年正月,女巫严道育逃走之后,文帝派出人马,到各地严加搜捕,形势很紧迫。严道育 把自己打扮成尼姑的样子,一直躲藏在太子宫内,后来又随始兴王刘浚到了京口,有时,她也出入当地居 民张眸家里。刘浚进京朝见文帝,又把她偷偷带回到了太子宫,打算携她一道前往江陵。丁巳(十一日), 文帝
16、升殿,刘浚入殿,接受荆州刺史之职。当天,有人向朝廷告发严道育藏在张峰家,文帝派人突然前去 搜捕,抓到了严道育的两个婢女,供说严道育已经跟着征北将军刘浚回到了京都。文帝一直认为刘浚和太 子刘劭已经赶走了严道育,现在忽然听说他仍然和严道育秘密来往,不禁大为惊异叹惋,非常伤心。他命 令京口官府把两个婢女押送到京师,等到调查完后,再决定如何定刘劭和刘浚的罪过。潘淑妃抱住刘浚, 哭着说:“你上次与严道育一起进行巫咒蛊惑的事情败露,当时我还希望你能仔细反省自己的过失,哪里 想到你还把严道育窝藏起来了!皇上气得不得了,尽管我跪下叩头乞求他开恩,都不能使他平息愤怒,现 在这样,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你可以先把毒
17、药给我送来,我该先行一步自杀,因为我实在不忍心看见你 自己闯祸,弄得身败名裂啊。”刘浚听完,立刻挣脱开母亲,跳起来说:“天下大事都要靠自己来解决裁 断,我希望您能稍放宽心,我肯定不会连累您。”文帝打算废黜太子刘劭,并要赐始兴王刘浚自杀,事先 和侍中王僧绰商议。文帝让王僧绰查找汉魏以来废黜太子、诸亲王的事例,分别送给尚书仆射徐湛之和吏部尚书江湛。武陵王刘骏平时得不到宠爱,他总是到外地藩镇做官,而不能留在建康任职。南平王刘银、 建平王刘宏二人都受文帝的宠爱。刘锦的妃子是江湛的妹妹,随王刘诞的妃子是徐湛之的女儿。江湛鼓动 文帝立刘锦为太子,徐湛之则想立刘诞为太子。王僧绰说:“封立太子这件事,应由陛下
18、作主决定。我以 为应该立即决断,不能再等待拖延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但愿陛下您能用国家大义去割舍您的骨 肉亲情,不要在小事上不忍。不然您就应该像当初那样以父情对待儿子,不再不厌其烦地怀疑谈论这些事。 决定重新封立太子一事虽然是在极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最终也还是容易泄漏出去,不应该让灾难发生在 您的意料之外,而被后世所耻笑。”文帝说:“你真可以说是能够决断大事的人。可是,这件事事关重大, 不能不非常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而且,彭城王刘义康刚刚去世,我这样做,别人将会说我是不再有慈 爱之心的人了。”王僧绰说:“我恐怕千年以后,人们会说陛下您只能制裁弟弟,而不能制裁儿子。”文 帝沉默无语。当时、江
19、湛也一同陪座,出了宫门后,他对王僧绰说:“你刚才说的那些话,恐怕过于直切 些了! ”王僧绰回答说:“我也很遗憾你太不直切了。”刘铢从寿阳回朝,到京之后,很令文帝失望。文 帝打算封立刘宏为太子,可是,他又担心不符合长幼次序,因而,商议许久也决定不下来。每天夜里,文 帝都要跟徐湛之秘密商谈,有时甚至是整天整夜。文帝还经常让徐湛之亲自举着蜡烛,绕着墙壁进行检查, 唯恐有人窃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书愤二首(其一)陆游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注】
20、写作此诗时,陆游73岁,闲居镜湖边已多年。张巡,安史之乱中,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 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舌,不屈而死。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的一个“卧”字形象地表现出自己孤居山野,无所作为的状态,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B.诗歌颔联写苏武的“厄穷”,张巡的“忧愤”。这是运用典故来含蓄地表达诗人自己的困境与忧愤。C.诗歌颈联对仗精工,细腻地描画出“上林苑”“洛阳宫”这些皇家园林宫殿在春雨夜月中美好的景象。D.诗歌尾联一吐胸臆,直点主题,语气激昂,情绪悲壮,表现出“亘古男儿一放翁”的英雄本色。15.陆游曾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渭南文
21、集,试结合全诗,分析诗中积累了陆游怎样的“悲愤”。【1415题答案】【答案】14. C 15.首联以“白发萧萧”的外貌描写,一个“卧”字的动作描写,表达出诗人因年迈力 衰,远离朝廷而生的悲愤;颔联运用典故,以苏武忠心不改,却遭遇长久的困厄,张巡的矢志不渝也只能徒然地死去而感伤自己也空 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悲愤;颈联虚写沦陷区的皇家园林与宫殿已经如此荒凉与颓败,朝廷却没有收复的行动与打算,让诗人悲愤不已。 总之,这首诗歌抒发的是自己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悲愤。【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 “细腻地描画出上林苑洛阳宫这些皇家园林宫殿在春雨夜月中美好的景
22、象”错误。这里是虚写 想象中的沦陷区皇家园林宫殿荒凉颓败的景象。故选Co【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写到作者这白发稀疏的老头幽住在镜湖旁,只有公正的天地能洞察我报国无门的忠肝义肠,其中“白 发萧萧”为外貌描写,写出作者白发稀疏的情景,表现诗人的年迈力衰。“卧”字为动作描写,作者幽住 在镜湖旁,远离朝廷生活,而作者对朝廷的忠肝义胆只有天地能洞察,却报国无门,所以首联表达出诗人 因年迈力衰,远离朝廷而生的悲愤。颔联写到遭难的苏武熬住了十数年吞毡咽雪的风霜,忧愤的张巡面对叛贼恨得把牙齿咬碎嚼光,这里面运 用苏武和张巡的典故,以苏武忠心不改,却遭遇长久的困厄,张巡的矢
23、志不渝也只能徒然地死去来感伤自 己也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悲愤。颈联写到丝丝的春雨飘洒在上林苑的乱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见了洛阳宫的断砖破墙。因作者现在居住在镜 湖旁,所以这里对皇家园林和宫殿的描写为虚写,想象沦陷区的皇家园林与宫殿已经如此荒凉与颓败,朝 廷却没有收复的行动与打算,让诗人悲愤不已。尾联写到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直接抒发了作者的 壮志和忠心,但自己的壮志和忠心却不被理解的悲愤。(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一句写蚯蚓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具体原因,“” 一句说出了蟹虽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贵州省 遵义市 第四 中学 下学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