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总)(28页).doc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总)(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总)(28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总)-第 27 页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 1、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夸张手法虚写大海,表现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这是诗人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宏伟意境,更显示出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宏大抱负和博大胸怀。2、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此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同时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写出了新旧事物之间相互交替的辩证关系,表现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3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
2、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4、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四句是此诗的核心部分,也是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用“乱花”、“浅草”来写西湖早春的美景。“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出事物在发展变化之中。5、天净沙 秋思
3、-“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则描绘了一种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刻画了这样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
4、法来渲染气氛,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道尽天涯游子之悲”。6、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字将大自然写的有情。“割”字突出了山高大。用字“奇险”,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7、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8、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5、。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9、归园田居“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句话看似平淡,但对“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蕴含了不要在那浑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10、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
6、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11、渡荆门外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随”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短短十字,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画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1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之侧千帆竞过,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以物喻人,一改前面低沉的情调,表现了诗人坚
7、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13、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反说其事,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讨寄希望于侥幸,暗含自己生不逢时、才能无法施展的怨悵之情。14、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报国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1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词人把酒问月,问人生,借月之盈亏终于得到人生哲理的启
8、迪:世事自古就难以完美无缺,人们应当以豁达的胸襟去面对。1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诗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及祝愿。“道尽千载离人之心”,是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17、山坡羊 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此三句描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慨与议论。18、山坡羊 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作者对历史
9、的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19、饮酒:“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也僻静了。这句诗妙就妙在它所包涵的哲理:人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处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嘈闹是客观上的存在,谁也无可回避。要逃避它惟有从自我心灵上摆脱它,只要心灵脱俗,主观上便能够超脱现实,闹中取静。20、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时无意间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表现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21、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10、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的个性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22、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这两句诗至今还被人们广泛用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2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在这狂风暴雨袭击的秋夜,诗人不仅仅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他发出的是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疾呼。表现了作者忧
11、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伟大品质。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写雪后美景。以梨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忽”字表现了诗人之喜。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25、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诗被人广为传诵。意思是说落花并非无情物,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诗中的“落红”分明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然仕途失意,但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表现诗人甘愿奉献,牺牲自己的
12、情怀。26、斜晖脉脉水悠悠。(梦江南)表面写水,实际上暗示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的注目的眼神,情景交融。27、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这两句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凄凉萧条的意境。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境界开阔。“孤城闭”三字反映了宋朝守军军事力量的薄弱。28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杯浊酒,怎能排遣这离家万里的乡愁呢?但自己还没有像窦宪那样打败匈奴勒石记功,所以还没有回家的打算,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写出了边防将士以国事为重,勇敢保卫边疆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宋朝“安内虚外”忍辱求和政策的
13、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29、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通过拟物,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以奇特的夸张手法表现浓重的哀愁。3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作者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3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句作为诗经首篇首句,流传千古,尽人皆知。 “好”字为第三声,是美好优秀的意思,并不是喜好;“逑”是配偶,并不是追求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雎鸠在水中欢快鸣叫,成双成对。容貌美丽、品德善良的女子,正是君子的好伴侣。以
14、雎鸠鸣叫起兴,引出所咏内容;以“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统摄全诗。32、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这两句是作者身在巴山设想回长安、晚上与妻(一说友)剪烛夜谈的情景,表达了相思之情。“剪烛西窗”已作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成语。33、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即使有千丝万缕的离愁,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是离别愁情。这几句话直抒离愁之苦,抒发了作者一腔怀旧之情。现在多用来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34、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
15、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用“来”与“去”对比,以“来”反衬“去”,表现诗人惜春的心理,也让人他生活的空虚、无聊。此二句用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很细腻,很生动。35、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是动中即景,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后常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比喻人在困难时会出现新的转机和希望)36、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诗含蓄委婉而感情炽热,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创作出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此二句一说内心状态,一说外部表情,以形象语言来表达
16、海枯石烂而矢志不变的爱情。同时,也用来讴歌无私奉献的精神。3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借月传情。深切的抒发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3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这是诗人劝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悲伤,而要心胸豁达,坦然对待。这两句诗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于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39、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山村风光。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写出了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抒发了
17、一种愉快的心情。40、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由上联的写景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41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批评歌女,实际上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批评了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42、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年老力衰的千里马虽伏在马槽上,但它的志向仍是日行千里;怀有雄心壮志的人虽到晚年,但雄心壮志不改,慷慨依旧。用“老骥”作比喻,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
18、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气慨。后人常用这几句比喻人面对暮年,仍保持一种生命不息、斗争不止、奋发有为的精神境界。43、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诗句通过明净的池塘和流动的活水之间的关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思想观念才能不断更新,头脑才能保持清醒,才能取得新成绩。4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
19、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和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与坚强意志。4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这实则表达了诗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盲目崇古守旧。4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一反过去描写秋景萧瑟的感伤情调,以为秋日胜过生气盎然的春天,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4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人生衰老叹息,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胸襟。5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幽”、“深”引发人丰富
20、的联想与思绪,描绘出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二句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不仅描摹景物精美,而且表现了华夏文化那种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易于唤起了读者的生活体验。4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有身家无寄的渺茫感,有被逐于朝廷失意感。而后一句则是借景以寓深情,表面看,好象马不愿前行,实际正是人不愿前行的外化描写。这两句将眼前景与心中情完美统一。49、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别云间)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5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道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生活哲理,给人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
21、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唤起了人类普遍情感体验。51、莫道不消魂,帘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5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黑”、“金”等凝重的色彩,渲染了危机将至,背水一战、戒备森严的悲壮气氛。第一句可引申为情况危急。5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风吹雨”既指自然界中的风雨,也象征着风雨飘摇的宋王朝,“夜阑”指夜深,标志了“思”的时间长度。表达了诗人日夜不
22、忘恢复国土,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5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蒸”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这两句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因此,它被世人誉为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并举的吟咏洞庭湖的名句。5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两句诗把愁苦的心情通过比喻表达得非常生动形象。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暗示愁绪难消: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而更引发内心的愁苦、愤懑,5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无
23、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意境凄清。5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诗人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58、滁州西涧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古诗词 名句 赏析 2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