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doc





《2021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一】_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一年来,我们以“村情民意直通车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紧扣“根底设施、产业扶持、民生保障”三项重点,科学制定开展规划,积极争取工程扶持,多方筹措帮扶资金,建立健全扶贫机制,强化落实扶贫责任,走出一条脱贫攻坚新路子。一、根本情况_镇位于玉山县西大门,距县城5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534户,人口32800人,经评议、两次公示、镇村再次审核,国家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710户2236人,其中脱贫44户208人;上饶市大数据采集系统666户2
2、028人,其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人员4户6人,贫困发生率6.18%。按贫困属性,扶贫开发户245户799人,扶贫低保户276户964人,纯低保户75户183人,五保户70户82人。按贫困成因分,因灾、因病、因残致贫占72%,因学致贫4%,因缺资金、技术、产业致贫占24%。其中莲湖、乌鹰、毛塘、珠湖等村贫困户基数较大。二、工作成效(一)严把“四道关口”,精准识别到户。精准扶贫首先要找准扶贫对象并建档立卡,重点是要解决“扶谁的贫”问题。在贫困户识别上,我们重点把好了“四道关口”:一是严把政策宣传关。通过镇村政务栏、村情民意微信群、群众代表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确保群众知晓率;
3、二是严把培训指导关。加强对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组成员、支部书记、主任在工作要求、民主评议、识别认定、公告公示等关键环节的业务指导;三是严把公示公开关。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初选对象对次公示,并记录在案,承受群众监视;四是严把核查验收关。由第一书记、支部书记、镇扶贫工作站成员层层把关,重点核查贫困对象是否经过民主评议、是否公示公告、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违规的现象,确保扶贫对象的精准性。目前,全镇扶贫对象596户1725人已全部精准识别到户,并建立了贫困户档案,录入上饶大数据系统。(二)破解“三大难题”,民心工程到户一是施行道路硬质化工程,解决出行难问题。投资600余万元对乌鹰、毛塘、六亩、姜宅等村组
4、施行道路硬化,全长16.6千米,以往的狭窄泥洼路变成干净康庄道,直承受益贫困群众199户568人;二是施行小农水工程,解决灌溉难问题。投资60余万元完成莲湖村小水机排灌工程;投资65万元对毛塘、珠湖、金桥三个村灌溉渠进展提升改造;投资120余万元对枫树湾、三叉坞、杨梅弄小型水库进展维修加固,彻底解决下游农田在旱期灌溉得不到满足,影响农作物收成问题,也防止了不必要的纠纷,直承受益贫困群众312户873人;三是施行农村平安饮水工程,解决饮水难问题。投资600余万元的农村平安饮水工程主管道已全面铺设,预计年底可入户投入使用,实现自来水户户通,让群众都能喝上放心水。(三)推行“二大形式“,产业扶持到户
5、一是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姜宅、六亩、乌鹰等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开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蔗糖基地、苗木基地、马家柚,规模均达500亩以上。其中,姜宅村红砂糖、红芽芋、菜籽油种植面积已达120_亩,土蜂养殖户28户,年产值达2720万元,带动周边140户贫困户。二是互联网+农户形式。大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今年,全镇成立了7家农村淘宝店并投入运行,打通了农副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其中姜宅村电商效劳占线上交易额已达20_余万元。(四)打造“一个平台“,社会帮扶到户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以“村情民意直通车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为抓手,全镇13个村
6、党支部牵头创立 “微党建”效劳平台-村民互动微信群,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全员参与到精准扶贫行列。其中乌鹰村党支部成立的微信平台-“乌鹰乡情群”,自组建以来,已收到捐赠资金、物资总计价值人民币18万元,惠及贫困学生家庭50余户。三、存在问题(一)贫困户素质偏低。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二)贫困户开展“三缺”。通过建档立卡发现,大局部贫困家庭开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金融扶贫可以解决当前开展缺资金问题,但缺劳力和缺技术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难马上解决的问题。(三)贫困户因灾因病返贫。贫困户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
7、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四、下步工作结实树立扶贫先扶志的工作理念,实在增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信心和决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根底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保障扶贫和社会扶贫“五大工程”,继续以“村情民意直通车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为抓手,全面建立“核定对象、因户施策、责任帮扶、限期摘帽”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力争20_年脱贫400人。(一)大力施行根底扶贫,打造“造血式”大环境。结合实际,着力谋划“十三五”扶贫和移民规划,在20_年有方案有步骤施行20个民生工程。
8、一是施行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工程,改善贫困家庭居住条件,力争惠及100户贫困对象;二是施行村庄整治建立,对贫困比重大的村优先安排新农村建立村点,同时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力度,扎实开展村居环境整治;三是施行农村平安饮水入户安装工程,力争实现自来水户户通;四是加大对交通不便、贫困发生率高的村组在水利、电网、路网等方面的提升改造力度。(二)大力施行产业扶贫,培育增收内生动力。一是围绕我镇已初具产业特色和规模的红芽芋、土榨红糖、果蔬、花卉苗木产业开展,结合村情和贫困家庭人口资、技能、贫困原因和产业开展意愿,大力支持、鼓励、引导贫困户参加到富民产业中来,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体系;二是建立产业开展
9、合作组织,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市场+农户”等形式,进步贫困户的参与度和受益度,鼓励贫困农户以土(林)地承包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参与开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力争2-3年覆盖带动当地农户1000余户;三是积极对接县信誉联社,施行“产业扶贫信贷通“。摸实摸清建档立卡对象自主创业意愿,帮助贫困对象争取产业贷款工程,实在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开展资金缺乏的困难。(三)大力施行科技扶贫,提升就业创业才能。充分发挥毗邻县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对接县就业局等培训机构,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雨露方案”、“金蓝领工程”、“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等培训工程,施行“订单式”培训,
10、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掌握1-2项就业创业技能,积极为扶贫对象提供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效劳,让在“家门口”就业成为现实。(四)大力施行保障扶贫,实现开展成果共享。加强特困扶贫对象救助,施行精准特惠救助扶贫。一是建立长效的助学方案,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二是积极争取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达标建立工程,及时提供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医疗政策;三是加大应急救灾力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它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根本生活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及时给予救助;四是施行民政托底保障,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民政托底,实现
11、“应保尽保”,确保贫困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房住、有医疗”。(五)大力施行社会扶贫,合力推进扶贫攻坚。充分发挥“10。17中国扶贫日”平台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微党建”效劳平台-村民互动微信群,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扶贫开发;二是搭建社会志愿者互动平台,适时成立志愿者协会,引导和鼓励在外创业文成籍成功人士关心、关注家乡开展,关爱、帮扶贫困家庭走脱贫奔小康路,激发社会潜在扶贫资向贫困群众有效直接供应,实在强化社会合力,全力推进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再上一个台阶。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二】今年特别是近期以来,我市以总书记视察金寨和李锦斌省长在我市召开脱贫攻坚工作调度督查座谈会为动力,以
12、“两查”活动(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精准核查、驻村扶贫工作队履职情况检查)为抓手,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获得了阶段性成效,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的,为确保打好脱贫攻坚年度战役奠定了坚实根底。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一)以目的为引领,着力筑牢责任体系。市委、市政府实在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明确脱贫目的,层层压实责任。一是锁定目的抓攻坚。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集中攻坚、两年稳固提升”总体目的,结合我市实际,确立了我市前三年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3万人左右,20_年实现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到达5万元以上;20_年实现贫困县区全部“摘帽”,所有贫困人口
13、全部脱贫的目的任务。围绕这一总体目的,细化分解滚动方案,倒排完成时间节点,逐项明确推进措施,确保攻坚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广泛发动抓攻坚。围绕年度目的责任,先后召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县区委书记扶贫谈话会、全市科技人员结对帮扶视频发动大会、“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启动会,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精准绘制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开展“精准扶贫在六安系列采访活动”,开通六安扶贫微信、微博,着力营造全市各级干部支持脱贫、各类资聚焦脱贫、各界人士共助脱贫的浓重气氛。三是完善政策抓攻坚。制定出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六安市脱贫攻坚滚动方案。完善六安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启动
14、施行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光伏扶贫工程的施行意见、农村道路畅通施行意见等“1+N”配套政策体系,截至目前已出台政策12个。成立全市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五个作战部和两个工作组,统筹指挥协调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四是压实责任抓攻坚。狠抓脱贫攻坚效能检查、扶贫资金监视管理、领导干部脱贫绩效考核等,实在把压力和责任传导到每个层级,真正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促进精准扶贫工作公开公正、透明标准,有效防范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真正把精准扶贫工作建成民心工程、廉洁工程、德政工程。(二)以精准为准那么,努力夯实工作根底。坚持把精准识贫作为脱贫攻坚最根底的工作
15、、最关键的环节,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等关键问题。一是围绕对象精准,扎实开展精准识别。按照“贫困人口一个不漏、非贫人口一个不纳”的要求,对建档立卡工作开展了两次“回头看”,严把申请、核查、评议、公示、审批等环节,力求把扶贫对象搞准确、把致贫情况搞明白、把动态进出搞实在。通过精准识别,全市要清退的贫困人口数3.6万人,新纳入的贫困人口数3.58万,贫困人口总规模根本不变。二是围绕派人精准,扎实推进驻村帮扶。按照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到人的要求,扎实推进“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进一步加强全市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对不符合工作要求和不适应当前脱贫攻坚任务需要的驻村第一书记进展了调整,截止目前,
16、全市442个贫困村全部落实了驻村第一书记,非贫困村也都确定了一名专兼职扶贫专干。三是围绕信息精准,扎实推进平台建立。对贫困村、贫困人口进展建档立卡的同时,逐村逐户制定四项清单、研究脱贫方案、填写脱贫手册,实现挂图作战。同时,制定县乡村户四级扶贫档案资料标准要求,加强对各类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分门别类装订成册、专人保管、集中存放,留下永久的扶贫烙印。(三)以产业为支撑,实在提升开展才能。坚持把推进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实在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完成全市442个贫困村产业开展规划,实现了由千篇一律向“个性化定制”的转变,重点施行“四项工程”:一是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围绕资优势,开展“一村一品”,引导贫
17、困地区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农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至少参与1项增收工程。开展农技人员结对帮扶,农技推广人员每人包保3-5户贫困户,并将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纳入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和技术指导效劳对象,截止目前共施行科技工程635项,辐射带动农户21万户40多万人。二是光伏扶贫工程。大力推广光伏扶贫,年方案完成户用建站1万个、村级建站132个。截止目前,已完成户用建站2232个、村级建站26个,户均年增收3000元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收6万元。三是电商扶贫工程。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推动农副产品、消费生活资料、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开展,霍邱县入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成
18、电子商务进农村县(区)级效劳中心8个,在建1个,筹建1个;建成村级效劳站点668个,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推动全市脱贫攻坚的新生力量。四是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成功为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申报省级旅游扶贫重点村,带动贫困人口8万人。加大旅游产业开展资金投入,在省财政下达旅游产业开展资金546万的根底上,市本级投入600万,支持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制定六安市旅游强县、优秀旅游乡镇、旅游示范村、星级农家乐评定管理方法(试行),出台六安市旅游强县(区)评定规程等规程,加快贫困人群脱贫,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四)以“水电路”为打破,不断完善根底设施。根底设施薄弱是制约我市贫困地区开展的重要因素。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
19、视,强力推进“水电路”三项工程,奋力补齐短板。在水利建立方面。按照“多用地表水、修养地下水、治理污染水、节约使用水、保障三生水”的思路,突出抓好建档立卡贫困村“八小水利工程”建立,解决13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2.73万人的平安饮水问题。在电力改造方面。施行农网改造晋级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低电压”“卡脖子”等问题。完成农网改造晋级投资38258.7万元,建改35千伏变电站17座,新增主变容量11.96万千伏安;建改35千伏及以下线路2902.3公里,新建及更换配变771台,新增配变容量17.331万千伏安,改造惠及97个乡镇、756个村农村居民用户。在路网建立方面。完成施工图设计评审县乡村级公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精准 扶贫 工作总结 脱贫 攻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