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7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智慧校园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7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校园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76页).doc(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慧校园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第 73 页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云服务解决方案 目 录一、教育背景3二、发展现状3三、方案概述53.1 建设目标53.2 业务架构73.3 技术架构71应用云服务层72分布式平台层93基础设施服务层93.4 云计算网络架构103.5 实施流程11四、产品及功能介绍134.1 云服务平台174.1.1公共数据管理中心174.1.2资源共建共享管理中心194.1.3应用系统推送中心214.1.4开发者中心224.1.5动态门户群管理244.1.6云端监测中心254.1.7运营服务平台264.2 教育云门户274.2.1云端桌面系统274.2.2教育信息门户294.3 应
2、用空间314.3.1教师空间314.3.2学生空间334.4 教学应用解决方案344.4.1网络课表计划344.4.2网络备课系统364.4.3集体备课系统384.4.4课例打磨系统394.4.5教育资源网414.4.6题库组卷系统434.4.7教师研修系统454.4.8教师培训系统464.4.9名师工作室484.4.10教师评价考核系统494.4.11家校互通系统504.4.12 全自动智能云录播系统514.5 学习应用解决方案554.5.1班级空间554.5.2家庭作业系统574.5.3教育问答系统584.5.4自主学习系统604.5.5综合素质评价系统614.6 教育管理解决方案624.
3、6.1行政管理系统624.6.2教务管理系统644.6.3办公管理系统674.6.4 一卡通系统684.6.5信息发布系统71五、硬件配置76六、方案优势80七、疑难问答82八、总结85一、教育背景2012年5月28日,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指出,要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首先要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的精髓,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紧密融合”,二是纲要的关键思路是“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结合。王延觉司长部署了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要求一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二要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方向,三要围绕重
4、点工作进一步充实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1.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2. 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3.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政策中研究重点同样提到: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与评价研究,加强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建
5、设与应用研究。二、发展现状根据我国教育部对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纲要,可以将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综合上述阶段来看,我国的教育目前正处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应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度的的阶段,此阶段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在此阶段我们有以下几点需要加以关注:1. 软硬件结合利用率低:前期注重硬件的建设,轻视硬件与软件管理相结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率等情况,以致于这些问题造成了教育投资达不到预期效果。2. 各级应用系统整合难度大:目前辖区内已有众多子系统的综合性信息平台,并涉及对现有系统平台的平滑升级,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建设有各自独立的系统,这写系统它们相互独立且分散
6、,存在着“信息孤岛”的问题,造成了大量的数据重复和不同步;实现资源数据相通,需要专业人员维护多套系统,维护工作巨大。3. 原创和创新性优质资源匮乏:随着“班班通”、“农远工程”的实施,中小学网络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资源和各类应用较少,存在着“有路无车”的问题;为加快教育资源信息化进程,需利用新型的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随时随地的实现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共享。4. 网络教学创新的挑战:新课标下,探究网络环境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网络教学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它是适应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学会质疑、学会探讨、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5.
7、 办公自动化管理加快进程:缺乏统一的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缺乏信息的过滤和安全保障;缺乏实时便捷的移动办公应用;缺乏高效的行政办公管理;缺乏及时有效的决策支持。所以目前急需建成集电子政务、教学资源和办公平台为一体的整体化教育信息应用网。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科学、高效的信息化基础数据与资源中心应用平台,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的应用系统,实现统一信息标准、统一管理,避免资源浪费,使得教育资源共享、信息公开、多方互动、全员参与等问题成为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三、方案概述3.1 建设目标在云服务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我们联手信息化技术知名服务厂商,基于智慧校园产品的基
8、础上,以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作为切入点,以高效快捷、开放服务为原则,以全面构建智慧校园综合服务体系为目标,设计了基于“云服务”的应用数据中心和应用服务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基于云服务的应用数据中心建设将遵循简化、共享、动态的原则,利用虚拟化、负载均衡和多级存储等技术,来建设一个动态资源基础平台,从而实现整合计算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应用复杂性,增强存储资源的共享能力、节约能耗等目标,最终使得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的智慧校园业务应用管理更简单、更全面,运行更可靠、更稳定,并能更加灵活便捷的为师生提供“随需而变”的应用服务。构建智慧校园云服务平台目标,总结如下: 1) 提高信息化设施应用构建一个教学、科研
9、、办公、生活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2) 各级系统的无缝整合构建统一门户,集中信息资源管理、应用服务管理和内容整合。3) 优质资源整合与共享构建基于云服务的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推进资源共建共享。4) 促进网络教学的创新构建一个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5) 建设教育电子政务服务体系构建统一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和所有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均在网络上实现。3.2 业务架构3.3 技术架构1应用云服务层应用云服务层(SaaS)又称为:软件运营服务模式。它面向最终用户,将不同应用系统托管到同一平台上进行统一管理,实现隔离和共享,以达到减少系统硬件重复建设、减少系统维护量的目的
10、,并且随着数据的集中,建立数据仓储。软件云服务关键技术也是在高层对数据中心进行虚拟化,即在区域级数据中心为每个学校建立一个学校级的虚拟数据中心,这种虚拟数据中心技术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虚拟数据中心可以支撑大量的应用系统,无需像传统开发方式,每开发一个系统进行数据隔离,虚拟数据中心结合平台服务层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更加有效实现分布式存储和并行计算。在向客户提供联网应用的同时,也提供软件的离线操作和本地数据存储,让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其定购的软件和服务。对于教育单位来说,SaaS是采用先进技术的最好途径,它消除了单位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需要。在这种模式下,不再像传统模式那样花费大
11、量投资用于硬件、软件、人员,而只需要支出一定的服务费用,通过互联网便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硬件、软件和维护服务,享有软件使用权和不断升级,这是网络应用最具效益的模式。具体来说saas可以为客户带来如下的价值:a) 服务的收费方式风险小,灵活选择模块,备份,维护,安全,升级b) 让客户更专注核心业务c) 灵活启用和暂停,随时随地都可使用d) 按需定购,选择更加自由e) 产品更新速度加快f) 实现年息式的循环收入模式g) 有效降低成本h) 准面对面使用指导i) 在全球各地,7*24全天候网络服务j) 不需要额外增加专业的IT人员k) 大大降低的投入成本2分布式平台层分布式平台层技术以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
12、储和数据挖掘为核心,可以架构在基础设施层之上,也可直接架构在大量廉价的物理硬件上,分布式平台层是以多单位租用、集中管理、多级级联为特征的软件平台(如果学校数据中心托管到区域级数据中心)的基础支撑,主要为独立软件开发商和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服务,不直接面对最终用户。平台服务层从软件虚拟化角度屏蔽物理硬件的物理位置和差异,以统一的文件系统方式来访问不同物理位置、不同性质的设备,达到管理大规模网络就像管理一台计算机一样简单,并且提供在大规模网络上提供并行计算、灾难容错的编程模型。目前比较成熟的平台服务层系统有谷歌的GFS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开源的Hadoop分布式系统。目前淘宝网、雅虎等公司的大型计算、存储
13、平台均架构在Hadoop平台上。3基础设施服务层基础设施服务层(IaaS)云技术是通过硬件资源虚拟化技术实现,即将所有物理服务器、存储设备集中到资源池,通过虚拟化软件把一个物理服务器虚拟化成若干个虚拟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系统软件运行与虚拟机上,从而解除应用系统与硬件服务器绑定,以达到对硬件资源动态分配,按需使用、统一管理、动态迁移、负载均衡等目的。基础设施服务层建设目的主要是通过虚拟化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管理性和降低建设成本,但是以牺牲性能为代价,并且目前虚拟化平台软件对于高CPU,高速磁盘IO性能损失高达20%左右。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云服务技术在应用层进行虚拟化,将传统部署在学校或教
14、育部门服务器终端的教育应用集中部署在“教育云”上,为区域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职工、家长和学生提供“一站式”、“个性化”教育服务。3.4 云计算网络架构l 层次架构云计算服务中心网络建设主要包含三个层次,包括:应用驱动、云翼平台和存储灾备。1. 应用驱动由应用服务器实现不同系统应用。应用服务器通过VM虚拟机将系统不同功能进行隔离,有效保护不同系统的应用,防止一个应用出现问题后波及其他系统正常使用情况的发生。2. 云翼平台由平台服务器实现平台资源应用。平台服务器主要实现为基础数据和系统资源搭建稳定科学的应用平台,一方面与应用服务器进行良好的结合,获取不同应用系统对平台基础和资源信息的应用需求;
15、另一方面与存储服务器进行连接,实现应用服务器所需资源的对应获取。3. 存储灾备由存储服务器实现资源存储应用。存储服务器完成对系统涉及数据、资源等信息的安全存储,提高系统存储能力,规避因系统崩溃导致资源丢失的风险。l 系统访问1. 用户通过云计算中心对系统进行访问,通过交换机访问应用驱动,通过应用服务器自动锁定对应VM虚拟应用;2. 应用服务器和平台服务器连接,通过平台服务器锁定用户需要的基础数据及资源信息内容;3. 平台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连接,通过存储服务器找到对应的基础数据和资源信息的具体存储内容,依次反馈平台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从而完成用户对应用系统的访问和信息的获取。3.5 实施流程1)
16、 云计算平台的搭建该阶段主要是要为市教育局设计搭建一个物理上可以工作的云计算平台。主要涉及的工作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的设计、安装、调试,并辅以相应平台软件的安装、设置。该阶段完成以后,市教育局的云计算平台已经基本可用,可以在云计算平台上以手工方式逐一实现一些简单的原子操作,如虚拟资源的创建、更改、维护等。2) 云管理平台的部署该阶段工作主要是在已经搭建的云计算平台上,根据市教育局自身的业务特点,为其安装云计算平台的管理软件。该阶段完成以后,市教育局将能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操控整个云计算平台。对云计算平台的操作也将被封装成不同的业务集合,不再仅仅以原子操作为单位。3) 应用迁移在云计算平台平稳投
17、入运行以后,可以考虑进行第三阶段,即将原先运行于纯物理平台的应用,分期分批地向云计算平台迁移,并做业务切换。在这个阶段里,云计算平台将逐渐地原先完全基于物理机平台,在企业的业务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持。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逐步将应用被迁走的物理机纳入云计算平台的管理范围,使其成为资源池的一部分。这样,企业可以以相对较小的代价逐渐起步,推进其云计算平台的建设。四、产品及功能介绍l 智慧校园云服务整体概览智慧校园云系统服务解决方案可根据规模大小程度和具体需要建立云服务基础平台或者虚拟服务平台,我们与国际知名厂商共同建立的智慧校园云服务解决方案,可将学生、家长、教师、学校、教育管理者、社会、社
18、区等互通互联。具体如下图所示:l 产品整体内容 产品名称产品模块摘要说明云服务平台公共数据管理中心实现单点登录、统一认证、sso管理机制、高兼容、高扩展。将分散、异构的教育应用和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汇总,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用户在任何一个系统登录后可在授权应用系统中畅行访问,并能够实现统一的消息推送机制。实现跨区域、跨部门多系统的统一角色管理、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资源管理、统一授权访问、统一消息推送控制。资源共建共享管理中心为校、区县、省市、厅提供资源维护管理的一体化模式,实现跨校际、跨地域的资源共享。细致人性的权限划分,实现“大工作细分化简执行”的机制,满足优质资源的轻松管理。以资源平台为核心,联
19、通各项教与学应用系统,形成“动态资源云”,构建资源的持续生长的有机机制。通过优化整合以及共享教育资源,建立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库,利用开放的资源应用接口,可方便的与其它业务系统合并或提供关联应用服务,缩小区域教育差距,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应用系统推送中心应用中心,是新型的网络服务模式。松耦合集成各项业务系统,又可以根据不同政策、不同地域特点,实现业务系统的“接入卸下”“灵活调整”“按需所配”,构成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发者中心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管理信息(系列)标准建立教育信息化统一的基础数据标准,开放开发所需的SDK,以提供第三方开发者获取标准的基础信息数据。可实现省市、
20、区县、学校、第三方数据的轻松整合联通共享,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动态门户管理系统动态教育门户群是教育局、学校各管理、教学、科研单位的业务网站以及对外的窗口。动态门户管理系统可以摆脱对技术人员的依赖,自主构建网站框架,自定义栏目结构和多媒体内容,实现网站建设与维护的大众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展示效果。云端监测中心通过虚拟化云集群系统低层提供的强大API接口,结合上层应用系统的数据分析,云端监测中心将平台整体软硬件及网络情况进行全方位立体监控预警。通过站点服务器运行情况、用户在线情况、应用运行状态监测分析云翼平台软件层运营情况,当业务系统出现高负载或故障时,及时通过消息中心上报反馈;通过
21、VmWareServices中心,将物理服务集群的硬件情况进行定时检测,当存储、内存等高负载达到预警时,能够通过策略机制,进行反馈,或对高需求的应用系统的服务器云配置进行动态扩容,保障整体平台有一个动态检测、实时扩展的稳定运行软硬件环境。运营服务平台通过运营服务平台,将云翼平台的各方面数据进行立体维度分析,将用户数据与业务系统数据进行结合分析,使平台业务系统运营使用情况有一个全面直观的展现,并对平台各应用的上线及推进及运行状况进行可视化的图表展现,提供权威有效的业务系统价值报告分析,并且通过用户在各业务系统的业务操作数据及资源的流通数据情况,建立行为及资源生态分析模型,针对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
22、提供极具本地化特色的业务决策分析及指导。教育云门户教育云桌面单点登录漫游、智能推送教学管类应用、及时消息通讯、第三方应用整合、智能系统升级、平板操作界面交互、系统个性化桌面配置,消息精灵、桌面助手;用户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安装教育盒子,实现多终端支持,如平板、智能手机等终端,实现统一的消息处理和单点登录、教学应用软件智能推送,满足用户的教育云桌面需求。学校教育云门户教育网站门户,信息发布和应用系统进行管理和整合,统一控制用户对信息和应用系统的访问,为用户提供集成的访问入口,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无缝接入和集成,提供一个支持信息访问、传递、以及协作的集成化环境,实现个性化业务应用的高效开发、集成、部署与
23、管理。包含教育网站门户、市区县门户、校园门户、内网门户、教研门户 应用空间教师空间符合教育部政策“人人通”的倡导理念,依据“六度理论”打造的专属教师的教育社区交流平台。空间集成满足不同权限的应用系统,智能推送教学应用、软件应用等,实现单点登录互连互通,“即看即所想”。这也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交流分享的天地。在这里可以展示日志、相册、分享、留言、日历、个人档案、资讯,让教师、学生、家长心贴心的交流,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平台还提供个性化定制等云服务。学生空间符合教育部政策“人人通”的倡导理念,依据“六度理论”打造的专属学生的虚拟班级空间。在这里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可以自主参与班级的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校园 服务 平台 解决方案 7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