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儒家哲学的根本精神.docx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儒家哲学的根本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儒家哲学的根本精神.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儒家哲学的根本精神儒家哲学的精神是儒家哲学“精微的内在动力”。这种精微 的内在动力,常常表现于一些具有驱动性、范导性的观念上。这 些观念包括以和为贵、刚健有为、天人合一、内圣外王、极高明 而道中庸、仁义中和、以民为本、以生命为中心等。那么,儒家 哲学中是否存在着能够统领、范导上述诸观念的更基本的观念? 答案是肯定的,笔者认为这个更基本的观念是“万物并育而不相 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儒家哲学根本精神的观念表达, 是源自儒家哲学最高范畴的要求。儒家重“仁”,但仁只是儒家 伦理的最高范畴,而不是儒家哲学的最高范畴。儒家哲学的最高 范畴是“道”。从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2、游于艺”的 主张来看,道在孔子思想中占据最高地位;宋明理学重“理”, 而万理之“总稽”是“道”,就此而言,新儒家的最高范畴也是 道;现代新儒家虽强调心性之学,但也承认性是由天命(道)下 贯而来。儒家所谓道,不同于道家之道。道家之道是“有”与“无” 的联结者一一老子之道是联结有无的“路径”,庄子之道是联结 有无的“枢纽”。而儒家所谓道,则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 是一条“无过无不及”于某种边界的道路,这个边界,就是中 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庸之道是无过无不及于“万 物并育而不相害”这一终极边界的道路,这意味着,“万物并育 而不相害”是源自“道”的要求,是儒家思想中最具范导性的原 理。基
3、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不仅“以和为贵” “刚健有为” 等观念能得到系统说明,儒家哲学的诸多特点,如伦理学上对万 物一体之仁的强调、认识论上对价值与行动的重视、政治学中对 “大同”“道治”的追求等,也能得到统一的、根本性的理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所范导的伦理学“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这一范导性原理,落实到伦理领域, 形成的是一种以“万物一体之仁”为基本原则的、超越人伦关系 的伦理学。仁是儒家伦理的核心范畴,孔子对仁有多角度的阐发,但孔 子之仁的核心之意是“爱人”。孔子之后的思孟学派,开启了对 儒家之“仁”的转进。这种转进的关键,是将仁置于天之所“命” 的视域之下。天之所命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万
4、物并育而不相 害”。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原则的范导下,儒家之仁的范围 和内涵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思孟学派那里已初见端倪,而 在宋明理学中,不仅仁所指向的对象由亲、民扩展到万物,仁的 内容也有多维扩展。宋明儒者中,有以“觉”“感”论仁者,有 以“生意” “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论仁者,有以“公”论仁者。 这些关于仁之内容的新论断,看似松散无绪,实则统一于“万物 并育而不相害”。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所统摄的“仁”,宋 儒称之为“万物一体之仁”。万物一体之仁要求“仁”应以“万 物共生”为念。以万物共生为念,仁的对象就要从人扩展至万物; 以万物共生为念,仁就要重视知觉能力的扩展;以万物共生为念,
5、仁就要重视化育万物、重视生生;以万物共生为念,仁就要克服 一己一类的利、欲之蔽,强调公而不私。“万物一体之仁”对孔 子之仁的推进,使得儒家伦理超越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与当代 的责任伦理、生态伦理、技术伦理产生了共鸣,而这种共鸣由以 产生的精神基础,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所范导的认识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这一范导性原理,落实到认识领域, 形成的是一种重视“价值”与“行动”的认识论,它与强调事实 认知的狭义认识论不同,是一种广义认识论。对儒家而言,认识的最高目标是求“知道”,而其所谓“知 道本质上就是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中庸之道。这种“知 道”,包含三个维度:第一,“知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万物 不相害 儒家 哲学 根本 精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