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形势下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于土壤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在工农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土壤环境污染范围逐渐扩大,污染程度越来越高,污染物含量与种类也不断加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土壤环境污染修复与防治的重要性,全国各地针对土壤污染情况采取了多种措施。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引言我国近年来对于环境污染,能源节约加大力度进行改善,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和成果。土壤污染是指有毒有害物质侵入土壤后造成的污染。具有污染来源复杂、农业种类繁多、影响目标多样的特征。土壤污染后,有毒有害物质经生物体的
2、吸收而富集,人类食用这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后,一时难于除去。1土壤污染的危害土壤污染的危害,可从三点说起:第一,土壤污染会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不仅造成农作物本身重金属超标,重金属的富集造成农作物的不可食用,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重金属也会造成粮食减产,只要农作物重金属超标就会给群众带来舆论恐慌,如新乡大米镉超标,就严重影响到整个豫东地区的粮食销售;第二,土壤污染会降低农作物的质量,土壤污染除了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外,还会降低农作物的质量,如在城市近郊一旦土壤污染,就会影响到附近的蔬菜种植业,这不仅会
3、导致蔬菜种植业的产量、质量下降,也会在人们食用这些蔬菜后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第三,土壤污染会危害人体的健康,毕竟土壤一旦遭受污染,就会给人体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这是因为污染的土壤含有重金属,会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2土壤污染的成因1.化肥污染,化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物资,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种植户过于追求高产,长期超量施用,而农作物对N、P、K的吸收有限,产生化肥施用量过剩,造成土壤板结酸化,耕作层变薄等问题,使得土壤质量的严重破坏,造成土壤污染。2.农药污染,农药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工具,对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危害取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农药的使
4、用过程中,由于缺乏农药的科学选用品种和使用方法,农药使用剂量过多、浓度过高、时间不当,造成农药部分残留,使得土壤的自身生态系统的破坏,而土壤对残留的农药缺少吸收、降解能力,破坏了土壤的调节、载体功能。3.农业废弃物污染,农业废弃物包括种植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等包装物,养殖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等垃圾。农业废弃物属于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资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理,而是乱扔乱排,对空气、水、土壤造成污染,破坏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土壤的本身的质量。4.工业和生活污染,我国是工业发达国家,工业发展迅猛,加上又是一个人口密集型的大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工业、生活污水和垃圾,此类污
5、水和垃圾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病原菌等有毒、有害物质。由于环境意识不强,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将会对土壤质量产生严重的破坏性的污染。3土壤污染防治技术3.1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在物理、化学原理的支持下运用物理手段修复土壤污染,主要包括翻土法、换土法、隔离法、清洗法、热处理法等。翻土法指的是将表层污染物翻入到土壤深层以稀释污染物,该法适用于土层深厚的土壤。换土法指的是用清洁土壤替换污染土壤,该法适用于小面积污染严重且有放射性污染物的土壤。隔离法指的是用水泥、塑料板等具有防渗功能的材料将污染土壤与清洁土壤隔离开,以防止污染扩散,该法适用于大规模事故性农药污染的土壤。清洗法指的是用清水或稀盐酸、ED
6、TA等将污染物冲到根外,再用特定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反应形成稳定络合物或沉淀,该法适用于重金属污染的轻质土壤,但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试验表明,用EDTA清洗一次可减少土壤铬含量50%,二次清洗可减少81%。热处理法指的是通过加热分解污染物,对分解产物进行回收处理,该法适用于可热分解的有机污染。总的来看,在大多土壤条件下均可使用工程措施,但由于该措施使用中投资大、工程量多,仅适用于小面积重污染区。3.2优化施肥采取有机、无机肥料的合理施用,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氮肥增施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磷肥以钙镁磷为主,钾肥以硫酸钾为主。有利于提高土壤pH值,降解重金属的活性,有利提高土壤有机质,促进耕地耕作带
7、来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3尽可能地大力推广科学的生物防治病害虫采用生物防治病害虫,既能从根本上减少土壤污染,也能实现病害虫的有效治理,如多养殖一些益鸟和益虫,或者是利用病原微生物治理一些病害虫,重点保护益鸟,如蜘蛛、赤眼蜂等,从根源上防治病害虫,生物治理病害虫这一方法不仅经济安全,还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土壤的污染.3.4严格准入,确保建设用地土壤安全高度重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多部门联动管理机制的建设,有效建立起生态环境、经信、国土自然资源与规划、住建等多部门在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上的联动监管流程。规定对列入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的,生态环境部门若未提供可以开发利用通知的,规划部门不得出具规
8、划条件文件,已出具规划条件文件的,规划部门不得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已办理规划用地许可证的,建设部门不得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责任由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未完成调查评估、风险评估、治理修复、效果评估的,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不得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对于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租赁使用的,应在租赁合同中明确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责任,相关责任人应及时开展相关活动。”定期召开不同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集中对拟收储、出让地块进行分析判断,从源头控制污染地块收储率和出让率。3.5坚持修复与预防并重土壤环境污染物大部分会残留在土壤中,少部分会随着地下径流迁移或通过大气环境进行大范
9、围传播。目前我国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的土壤面积仍有220万公顷,整体来看,历史遗留土壤环境治理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在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已经将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放在了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要实现对土壤环境污染的有效防治,必须坚持修复与预防并举,既要在修复中预防,又要在预防中修复。对于土壤修复,我国多采用异位修复技术,倾向于快速修复。因此,在土壤修复中往往存在如下问题:地块后期开发规划与现状脱离,难以实现资源最优利用;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造成潜在环境风险;土壤修复并未与地下水治理有机统一,修复效果难以持久;修复技术耗能高,经济性低。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土壤修复效果,真正做到对土壤环境污染的预防,我们应当多采用原位修复技术,尤其是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结语综上所述,我国在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对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工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对土壤修复研究现状来看,任何一种修复方式都具有一定的不足,难以广泛推广和应用,因此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保证土壤修复工作的普适性,促进修复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