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国际贸易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6国际贸易学.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贸 易自由化成为贸易政策的主流。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时会出现新的贸 易保护政策和措施。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5.6.1 贸易自由化 (1)含义: 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消减关税,抑制非关税壁垒, 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与生产。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5.6.1 贸易自由化 (2)贸易自由化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对外扩张的需要 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 国际分工向广化与深化发展 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加强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
2、策 5.6.1 贸易自由化 (3) 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GATT主持的8轮多边贸易谈判使缔约方之间的进口关税大幅度降低,非关税壁垒 逐步减少或受到约束。 贸易集团内部逐步取消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 一些经贸集团给予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优惠关税待遇。 普惠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提供普遍、非歧视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 发达国家主动放松进口数量限制,放松或取消外汇管制。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5.6.2 新贸易保护主义 (1) 产生背景: 1973-1974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出现新贸易保护主义。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5.6.2 新贸易保护主义 (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
3、要特点: 保护商品品种不断增加 保护措施多样化 保护更为法制化 保护程度不断提高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5.6.3 战略性贸易政策 (1)产生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慢,欧洲国家失业率不 断增加。一种新的要求国家干预,通过对某些所谓战略产业的扶持,以刺激经济 增长的新理论观点,战略性贸易理论产生。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5.6.3 战略性贸易政策 (2)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含义 指从战略性的高度,用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对现有和潜在的战略性部门、 产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获得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福利。 战略性贸 易理论由“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
4、论”构成。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5.6.3 战略性贸易政策 (3)“利润转移”理论 在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寡头竞争市场上,寡头厂商可以凭借其垄断力量获得超额 利润。在与这类国际寡头竞争时,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出口补贴帮助本国厂商夺取更 大市场份额,或以关税迫使外国厂商降低价格,或以进口保护来促进出口,从而实 现外国利润向本国转移,增加本国的福利。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5.6.3 战略性贸易政策 (4)“外部经济”理论 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产业应该成为战略产业。例如,某些高科技行业,其研 发活动本身具有技术外溢效应,对相关产业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对具有 显著外部经济效应的产业应该给予适当
5、的保护和扶持,使之能够形成国际竞争力 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5.6.3 战略性贸易政策 (5) 战略性产业构成 投入少而产出价值高的高附加值产业。 产品和生产过程快速革新而获取成功的高科技产业。 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市场结构集中的产业,例如飞机制造业。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举例:“利润转移”理论中政府出口补贴选择的博弈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表1:波音和空客没有补贴时的支付矩阵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表2:空客存在补贴时的支付矩阵 5.6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 表3:两国存在补贴时的支付矩阵 一些发达国家倡导的贸易行为是对多边体制的回退,它们更多地通过 区域性贸易安排,寻求地区性贸易自由和保护。 美国对外贸易的双重标准与单边主义。 贸易保护措施更多地采用贸易救济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形式。 2008年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