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学习参考资料-幼稚产业保护理论.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1 学习参考资料-幼稚产业保护理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学习参考资料-幼稚产业保护理论.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1.1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幼稚产业(Infant Industry Theory) 是指在本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又面临国外强大竞争 的产业。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形成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些国家保护本 国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 一、一、汉密尔顿汉密尔顿的制造业保护论的制造业保护论 专栏 1-1 汉密尔顿及其思想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7571804) :美国独立后的首任财政部 长。当时美国经济凋蔽,工业落后。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实行保护贸易,南方的种植园 主则反对。汉密尔顿代表工业资本家的利益,向国会提出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阐述保护 制造
2、业的必要性。他认为,制造业对国家利益关系重大,发展制造业可促进社会分工,推广 机器使用,扩大就业,诱使移民流入,发挥个人才能,提供开创各种事业的机会,保证农产 品的销路等。这份报告反映了美国工厂主为了防止外来竞争,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敦促国 家在市场和劳动力方面提供保障的要求。 汉密尔顿最早提出了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在向国会提交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汉米 尔顿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的发展,就很难保持其独立地位。美国工业起步晚,技术 落后,生产成本高,根本无法同英、法等国家的廉价商品进行自由竞争。因此,美国应实行 保护关税制度,帮助新建立起来的工业生存、发展和壮大。 汉密尔顿还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发
3、展制造业的直接和间接利益。他认为,制造业的发展 有利于推广机器使用,提高整个国家的机械水平,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 促进移民流入,加速美国国土开发;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开创各种事业的机会,使个人才能得 到发挥;有利于消费农业原料,保证农产品的销路和价格稳定,刺激农业发展等等。 汉密尔顿的具体政策主张主要包括: (1)向私营工业发放政府信用贷款,为企业提供发 展资金; (2)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国内新兴工业; (3)限制重要原料出口,免税进口极 为紧缺的原料; (4)为必需品工业发放津贴,为各类工业发放奖励金; (5)限制改良机器输 出; (6)建立联邦检查制度,保证和提高制造品质量
4、。 2 汉密尔顿的制造业保护理论对美国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开创了后起国家保护 新兴产业的先河。 二、二、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 19 世纪的德国经济学家,他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进行了全面的 阐述和发展。李斯特认为当时的德国与法国和英国相比,是一个政治上分裂、经济上落后的 农业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期,德国国内对实行何种贸易政策意见尖锐对立: 一派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其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 较优势理论;另一派主张实行保护关税政策,这主要是德国工业资产阶级的愿望,但缺乏有 利的理论支持。李斯特代表德国工业资产
5、阶级的利益,在 1841 年出版的著作政治经济学 的国民体系提出了系统的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 专栏 1-2 李斯特小传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 :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历史 学派的先驱者,德国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倡者。出生于符腾堡雷特林根一个富裕的制鞋匠家 庭,就学于图宾根。1817 年被聘为图宾根大学教授,讲授经济学和政治学。1819 年由他倡 议在法兰克福成立了目的在于取消德意志各邦之间的关税, 实行全德保护关税制度的德国工 商业协会。1825 年,他因抨击时政遭容克贵族迫害,不得不离开德国,移居美国。在美国, 他受到美国经济学家汉密尔顿的著作和美国
6、保护关税制度实践的影响, 加深了他的保护主义 的信念。他在美国曾印行国民时报并在报上不断发表文章,阐述关于贸易政策原则的观点。 1832 年,他以美国驻莱比锡领事身份回到德国。1846 年 11 月 30 日自杀身死。他的主要经 济著作有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 (1827) 、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1841) 、 德国政治经 济的国民统一 (1846) 。 1 1主要理论观点主要理论观点 (1)指责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经济发展的民族性特点。 李斯特认为,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完全忽视了国家的存在,不考虑如何满足国家利益, 而以所谓的推进全人类利益为出发点,是世界主义经济学。现实中,国家之间利益、分
7、歧和 冲突的存在,使贸易保护政策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2)强调发展生产力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出发点。 3 李斯特强调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重要得多。 一国实行什么样的外贸政策, 首先必须考虑 国内生产力的发展, 而不是从交换中获得多少财富。 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是抵御外国竞争、 促进国内生产力成长的必要手段。 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在短期内会造成本国 福利的损失,但未来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利益能够弥补这种损失,使本国工业得到发展。因 此,这种暂时的牺牲是必要的、值得的。 (3)认为贸易政策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 李斯特将各国经济的成长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期、农
8、业时期、农 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在不同的时期应当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处于农业时期的国家,应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引入工业品,刺激国内工业的建立;处于农工业时期的国家,工业刚刚 建立,缺乏竞争力,应该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处于农工商时期的国家,工商业十分发达,具 备对外自由竞争的能力,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李斯特认为英国处于农工商时期,因此应该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但德国处于农工业时期,应该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2 2政策主张政策主张 (1)保护对象 李斯特不主张对所有的工业都实施保护, 需要保护的是那些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而又面临 外国强大竞争的有发展前途的工业。 (2)保护手段 李斯特认为关税是作为保护国
9、内工业的主要手段,但关税的征收应因时间、产业而异。 并主张逐步提高关税税率。因为突然征收过高的关税会割断原来存在的与各国的商业联系, 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反而对本国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3)保护程度 李斯特认为,对不同行业要采取不同程度的保护。对奢侈消费品,只需征收很低的保护 关税。这类产品进口总值不大,影响较小,征税过高反而刺激走私。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部门 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其建立和经营需要大量资本、技术和人力投入,需要通过高关税给 予充分保护。 对国内不能生产的各种复杂机器的进口应当免税或征收很低的关税, 对这类产 品的过分限制会影响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 (4)保护期限 李斯特认为,对国
10、内某项工业的保护不能永久持续下去,保护只能在一定期限内进行。 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后发展起来, 能够与外国竞争时, 就不再需要保护。 他认为,对工业部门的保护最长不能超过 30 年。在此期限内仍不能成长起来的产业,政府 不应继续对其给予保护。 4 专栏 1-3 美国的机车行业一个取得成功的幼稚产业 20世纪80年代初, 由于进口的冲击美国机车行业仅剩下一家名为哈里-戴维森 (Harley- Davidson)的生产厂商,主要生产活塞排气量超过 1000 立方厘米的中型机车,进口的是排 气量较小的机车,且进口厂商的市场份额急剧上涨,1982 年,哈里-戴维森向美国国际贸易 委员会
11、(USITC)请求进口保护。USITC 的调查小组证实进口确实严重所害了哈里-戴维森的 利益,从 1983 年起,在原有的配额之外,开始以较高的税率对进口产品征收为期 5 年的关 税,USITC 允许提高保护水平的原因之一是:哈里-戴维森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并打算引进 一条新的小型机车生产线(800-1000cc) ,USITC 想给该厂商一个机会让他实施自己的生产 计划,从其引进的(小型机车)新生产线来看,哈里-戴维森确实具备了幼稚产业的特征。 征收新的关税以后,进口产品在美国机车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从 80 年代的 60%-70%跌倒 了 1984 年的 31%,哈里-戴维森自身开始转换管理战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