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浪涛刑法笔记(9页).doc





《柏浪涛刑法笔记(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柏浪涛刑法笔记(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柏浪涛刑法笔记-第 9 页解释效力: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解释方法扩大解释(注意与类推解释的区分)缩小解释当然解释补正解释反对解释刑法的解释扩大解释是允许的, 不违反刑法定原则。类推解释是不允许的,违反罪刑法定原则解释后的含义是否明显超出国民预测可能性。Eg:把自动取款机解释为银行机构。解释后的含义是否在原来文义的射程范围之内。缩小解释是正当的缩小,eg为境外方法提供情报罪。情报指关于国家安全的情报当然解释(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补正解释:减轻处罚是法定刑以下刑罚(不包括本数)属于刑法中的例外。反对解释:已满十八岁的从轻处罚,不满十岁的不从轻处罚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2个思想基础:民主主义
2、,自由主义4项基本内容罪刑法定成文的罪刑法定:法律主义,禁止习惯法事前的罪刑法定:禁止溯及既往(或禁止事后法)严格的罪刑法定:禁止类推解释确定的罪刑法定:明确性要求,禁止绝对不定刑及绝对不定期刑,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不均衡、残虐的刑罚要贯彻罪刑法定原则,要赋予国民充分的预测可能性。刑法要保持谦抑性。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均衡原则)第5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刑罚的尺度 = 客观危害性 + 主观罪过性 + 人身危险性。犯罪概念的阶层化理解受贿罪也是真正身份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贪污罪的实行犯真正身份犯:定罪身份不真
3、正身份犯:量刑身份单位犯罪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为少数人谋取利益的为个人犯罪处罚:原则双罚,例外单罚(只罚领导,不罚单位)现实紧迫直接的危险因果关系判断既遂未遂的标准介入因素(自然事件,被害人自身行为,第三人的行为)介入因素三标准:判断先前行为与最终结果有无因果关系,存在介入因素时,先前行为 介入因素 = 结果,判断标准是:(1)先前行为对结果发生所起的作用大小。作用大者,先前行为与结果有因果关系;反之无。(2)介入因素异常性的大小。过于异常,先前行为与结果无因果关系;反之有。(3)介入因素本身对结果发生所起的作用大小。作用大者,先前行为与结果无因果关系;反之有。上述三点需综合判断,根据少数服
4、从多数原则得出最终结论。正当防卫成立条件具体内容起因条件不法侵害性和现实性时间条件适时性和紧迫性意思条件具有防卫意识限度条件必要性和相当性1. 不法侵害性和现实性:(1)过失的不法侵害(2)动物侵害问题,(3)假想防卫问题。2.适时性和紧迫性:(1)财产犯罪的特例,(追击过程)(2)设立防卫装置问题,(3)事后防卫。3. 防卫意识:防卫挑拨,相互斗殴,偶然防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4. 必要性和相当性:防卫过当。(法益侵害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判断)动物被饲主唆使侵害他人的,其侵害属于不法侵害;但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是不法侵害(因为不法侵害只能针对人的行为)罪过形式的区分罪过形式认识因素意志因素直接
5、故意认识到必然或可能发生积极追求(赞成票)间接故意认识到可能发生放任,发生不违背意愿(弃权票)过于自信过失认识到可能发生,本应避免不想发生,发生违背意愿(反对票)疏忽大意过失没有预见到,但应当预见到不想发生意外事件没有预见到,但无法预见到不想发生不可抗力预见到,但无法避免不想发生对象错误不影响直接故意的成立对象错误打击错误因果关系错误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具体的错误):故意犯罪既遂不同犯罪构成间的错误(抽象的错误):想像竞合,择一重罪论处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具体的错误):故意犯罪既遂不同犯罪构成间的错误(抽象的错误):想像竞合,择一重罪论处狭义的错误:故意犯罪既遂事前故意:故意犯罪既遂结果的
6、提前实现: 如果着手,就成立故意犯罪既遂;如果未着手,就成立故意犯罪预备事实认识错误2.甲欲杀乙,向乙开枪,但未瞄准,子弹从乙身边穿过打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08年.四川卷二.53题)ABA根据具体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罪,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B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罪,对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官方立场,司法考试的观点即是法定符合说)75岁以上老人故意犯罪,可以从宽处罚,过失犯罪的,应该从宽处罚违法性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法律认识错误(违法性认识错误)以为犯罪,实际无罪:幻觉犯。以为无罪,实际有罪:违法性认识错误认识错误若有违法
7、性认识可能性,则有罪。若无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则无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未遂与预备的区分。“着手”的判断标准:行为对法益是否造成现实、紧迫、直接的危险。甲教唆或帮助乙犯罪乙着手实行,并既遂 甲犯罪既遂乙着手实行,但未遂甲犯罪未遂乙着手实行,但中止甲犯罪未遂乙预备阶段,犯罪预备甲犯罪预备乙预备阶段,犯罪中止甲犯罪预备乙根本未去犯罪,无罪甲无罪共同犯罪与犯罪形态:一人冲锋陷阵他着手进入实行阶段,则整体进入实行阶段;他既遂,则整体既遂。一人中止他只有阻止其他人中止,则整体中止。共犯关系的脱离
8、共同正犯欲成立中止,须有效阻止其他人犯罪。教唆犯欲成立中止,须有效阻止实行犯犯罪。帮助犯欲成立中止,只需消除自己帮助行为的作用。共谋共同正犯欲成立中止,须向对方明确表示退出意思,并让对方意识到。如果是主谋或谋划的是重罪,则需要阻止对方犯罪。教唆犯(1)教唆的故意(2)教唆的行为(3)独立罪名。煽动分裂国家罪(第103条第2款);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第105条第2款);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第373条);妨害作证罪(第307条)。引诱、教唆他人吸毒罪(第353条);注意:引诱、教唆未成年吸毒,不是独立罪名,而是引诱、教唆他人吸毒罪的从重处罚情节。引诱卖淫罪(第359条);引诱幼女卖淫罪(第359条
9、第2款);注意:引诱幼女卖淫是独立罪名,不是引诱卖淫罪的从重处罚情节。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第301条第2款);注意:引诱未成年聚众淫乱是独立罪名,不是聚众淫乱罪的从重处罚情节。但在给行为人定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后,在量刑时,应比照聚众淫乱罪从重处罚。5.帮助犯(1)帮助的故意(2)帮助的行为(3)独立罪名资助恐怖活动罪(第120条);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第229条);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第306条);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第307条第2款);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第320条);协助组织卖淫罪(第358条第3款);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第405条第2
10、款);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第407条);放纵走私罪(第411条);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第414条);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第417条)。注意: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第363条第2款),该罪名貌似故意犯罪,实际上是过失犯罪,就更不属于帮助犯。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要具有牵连关系。牵连关系要具有类型化的特征。这是指,不是任何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结合起来就构成牵连犯,只有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在实践中经常结合在一起,具有了类型化的特征,才能构成牵连犯。例如,为了诈骗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具有类型化特征,属于牵连犯。而为了杀人而抢劫他人的杀猪刀,不具有类型化特征,不是牵连犯。(3)处理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浪涛 刑法 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