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阶段性测试七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2022年阶段性测试七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阶段性测试七 .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阶段性测试七(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本试卷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 100分。第卷(选择题共 45 分)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 分,共45 分)1(2012 黄岗)下列关于 DNA 分子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有丝分裂过程中DNA 合成受到抑制,但合成DNA 所需蛋白质的形成不会受影响BDNA 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这种差错一定会传给子代个体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交叉互换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畸变D处于减数第一、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与DNA 的数目比分别为 1:2 和 1:1 答案A
2、解析DNA 的复制受到抑制,使有丝分裂处于分裂间期;但在间期发生的其他生理变化(如蛋白质的合成)不受影响,A 正确。突变的细胞是生殖细胞时才能将其突变基因传给下一代,B 错误。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交叉互换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C 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姐妹染色单体没分开,染色体与DNA 的数目比也是 1:2,D 错误。2(2012 北京)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基因突变,翻译出的蛋白质的第 6 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27 页 -A患者血红蛋白mRNA 上的密码子与正常人不
3、同B患者携带谷氨酸的tRNA 与正常人不同C患者血红蛋白所使用的tRNA 种类与正常人相同D血红蛋白基因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贫血症答案A 解析B 错误,患者携带谷氨酸的tRNA 与正常人相同;C 错误,mRNA改变,tRNA 种类跟着改变;D 错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一个碱基发生替换不一定改变翻译成的氨基酸序列。3(2012 衡阳)家鸡的无尾(M)对有尾(m)是显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交配产生的受精卵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乙群体)表现无尾性状。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B甲群体
4、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C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D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答案C 解析为确定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应让乙群体与乙群体进行杂交,孵化早期不再注射胰岛素,若后代中出现无尾个体,则发生了基因突变,若全为有尾个体则未发生基因突变。4(2012 衡阳)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Ee、Ff 和 Hh,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eeffhh的果实重 120 克,然后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就使果实增重15 克。现在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EEffhh,F1的果实重 165 克。则乙的基因型最可能
5、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27 页 -AffFFHHBEeffhh CeeFFhh Deeffhh 答案A 解析F1果实的基因型中应该含有的显性基因个数为:45/153,由甲的基因型可知,由甲传递给子代的显性基因只有一个,因此,另一个亲本传递给子代的显性基因个数为2,A 项中的基因型符合要求。5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 N 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 序列中 GC 转换成 AT。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 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
6、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EMS 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其作用时期是细胞分裂的间期B经过EMS 处理后得到的变异植株自交后获得两种表现型,说明EMS 诱发隐性个体中的一个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C经过 EMS 处理后往往获得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D根据 EMS 的作用原理可以推测,EMS 不仅会使水稻发生基因突变,还可能发生染色体缺失答案D 解析由题干可知EMS 的作用是引起碱基对的替换(GC 转换成 AT),属于基因突变,而不会引起染色体缺失,故D 项错误。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DNA 复制过程中。根据变异
7、类型自交后发生了性状分离,可以判断是隐性个体中的一个基因变成了显性基因(即突变个体为杂合体)。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27 页 -6(2012 北京东城)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况的产生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答案D 解析从图可知,甲图表示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的交叉互换,即等位基因发生了互换,结果如图丁所示,A、C 项错误;乙图表示
8、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染色体片段互换(即易位),最终导致非等位基因发生互换,结果如图戊所示,D 项正确。7(2012 潍坊)某高等植物的配子中含有4 条染色体,则该植物的种子的胚在形成过程中,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数最多为()A8 条B12 条C24 条D16 条答案D 解析高等植物的配子中含有4 条染色体,则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8 条,种子的胚在形成过程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最多时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的数目是16 条。8(2012 北京东城)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据图所示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
9、,共 27 页 -A该实验不能说明植物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B植株 B 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植株 A 的细胞内没有等位基因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 的过程都必须在无菌条件进行答案C 解析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A,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单倍体植株A 体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而没有等位基因。植株A 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植株B 是纯合的二倍体,但并非所有的细胞都含2 个染色体组,如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组织培养阶段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9(2012 南京)下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时间内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细胞畸变率(%)
10、畸变细胞数细胞总数1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27 页 -A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越高B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C浓度为 0.05%和 0.25%的秋水仙素均有致畸作用D秋水仙素引起细胞畸变的时间为细胞分裂的间期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不断增高,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并不是一直升高,并且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不呈正相关;在不同处理时间内浓度为0.05%和 0.25%的秋水仙素均有致畸作用;秋水仙素引起细胞畸变的时间为细胞分裂前期。10下列对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是交
11、叉互换,图乙是染色体易位B前者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后者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前者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后者只发生在真核细胞中D前者和后者都对生物本身产生不利的影响答案D 解析分析两图,甲图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乙图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易位,交叉互换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使生物产生众多变异类型,利于生物的进化,而染色体易位发生在真核生物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一般对生物是不利的,甚至会导致生物死亡。故D 项错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27 页 -11(2012 潍坊)
12、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来诊断C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D近亲结婚可使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答案D 12(2012 洛阳)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B生产上通常采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获得无籽番茄C诱变育种可以快速获得具有新基因的纯合子D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答案D 13有科学家尝试在实验室里“将狗的卵细胞发育成囊胚”,若能实现则下列预测中不可能的是()A该囊胚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不能生育后代B若使囊胚细胞中染色体
13、数目加倍,得到的将是一个纯合的二倍体C该囊胚发育成的小狗表现为雌性,可产生含X 染色体的配子D若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发育成的个体患遗传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答案C 解析据题意,该囊胚由卵细胞发育而来,形成的个体为单倍体,由于卵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故高度不育;卵细胞发育成的囊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经染色体加倍后形成的是纯合的二倍体,使隐性基因纯合的几率增大,会增大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概率。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27 页 -14下图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14、)染色体异常胎儿50%以上因自发流产而不出生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成人很少新发染色体病,但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群体中随着年龄增加快速上升新生婴儿和儿童容易表现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染色体病在胎儿出生以前受累个体数量逐渐减少,到出生时已经降到较低水平,可见在胎儿期流产;青春期时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都处于较低水平;新出生婴儿和儿童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都较高,而染色体病较低;成人染色体病不增加而是下降,说明没有新发染色体病,而成人以后的中老年个体多基因病的发病率上升较快。15(2012 南京)下列关于遗传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5、A父亲通过儿子将其染色体传至孙子体细胞中最少可能有0 条,最多可能有 23 条B基因组成为AaB 的正常绵羊,产生的配子名称和种类可能为:精子;AXB、AY、aXB、aY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27 页 -C让杂合体 Aa 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1/8 D从某种生物中提取的一个核酸分子,经分析A 占 a%,G 占 b%,且 ab50,C 占 20%,腺嘌呤共 150 个,鸟嘌呤共 225 个。则该生物肯定不是 T2噬菌体答案A 解析儿子的体细胞含有父亲体细胞的一半染色体,孙子的体细胞最多含有爷爷体细胞的一半染色体,最少含有爷爷体细胞的一
16、个染色体,为Y 染色体;若绵羊的基因型为AaXBY,其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为AXB、AY、aXB、aY;杂合体 Aa 连续自交三代,后代杂合体所中比例为(1/2)31/8;若该生物为 T2噬菌体,DNA 为双链,则 GC20%,b 为 20,因此 a 为30,则 A 与 G 的比例为 3:2,而 150 个腺嘌呤与 225 个鸟嘌呤的比例不等与 2:3,因此推测该生物不为T2噬菌体。16(2012 潍坊)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答案B 解析单倍体育种是在水稻原有的遗传物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改变细胞内原有的遗传物质。17(2
17、012 潍坊)人类的 TSD 病是由某种酶是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该酶主要作用于脑细胞中脂质的分解和转化。病人的基因型是aa,下列哪项可以解释基因型为Aa 的人可以像基因型为AA 的人那样健康生活()A基因型为 Aa 的人的细胞内,基因A 可以阻止基因 a 的转录B基因型为 Aa 的人的细胞内,基因A 诱导基因 a 发生突变C基因型为 Aa 的人体内所产生的此种酶已足够催化脂质的正常代谢D基因型为 Aa 的人体内,脑细胞中脂质的分解和转化由另一种酶催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27 页 -化答案C 解析基因 A 控制合成的酶能使脑细胞中脂质分解和转化,基因a
18、控制合成的酶不能使脑细胞中脂质分解和转化,基因A 和 a 都能转录,只不过形成的酶不同。基因A 对基因 a 为显性,因此AA 和 Aa 均表现显性性状(健康)。18(2012 南京)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据兰州晨报报道,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出了两个家族的25 匹普氏野马被放归到保护区中。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B野外的普氏野马有助于保护恢复力稳定性的增强C野外的普氏野马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其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
19、离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是在某些诱变因素的诱发下发生的,不能判断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放归普氏野马,增加了物种的种类,保护区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在自然选择的情况下,不适应环境的普氏野马被淘汰,导致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根据题干信息不能判断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之间发生了生殖隔离。19(2012 临沂)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 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 n 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 的频率为(1/2)n,AA 和 aa 的频率均为(1/2)1(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A没有发生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
20、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27 页 -B没有发生生物进化C发生了隔离D发生了自然选择答案B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生物没有进化。20(2012 江苏)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 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 TT 为 20%,Tt 为 60%,tt 为 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 的频率分别是多少()A50%和 50%B50%和 62.5%C62.5%和 50%D50%和 100%答案B 解析感染锈病前,T
21、的基因频率 20%1/260%50%;感染锈病后,TT 与 Tt 的比例为 20%:60%1:3,因此 T 的基因频率 1/41/23/462.5%。21(2012 济宁)果蝇的体色毛色(G)对黑色(g)为显性,在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 GG 的个体占 60%,Gg 的个体占 30%,gg的个体占 10%,则 g的基因频率是()A10%B25%C60%D75%答案B 解析g的基因频率是(10230)/20025%。22(2012 聊城)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1 页,共 27 页 -A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地理
22、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答案B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3(2012 浙江)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表所示,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年数AA(%)Aa(%)aa(%)1 30 40 30 2 25 50 25 A.该种群将朝着 Aa 增多的方向进化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
23、大的变化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基因频率计算得出,第一年 A 的基因频率是 50%,a 的基因频率是 50%;第二年 A 的基因频率仍是50%,a 的基因频率也是50%,说明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24(2012 潍坊)小麦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下图表示培养矮杆抗病品种的几种途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2 页,共 27 页 -A过程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育种周期短B过程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间期发挥作用C过程为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过程的子代中
24、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 答案D 25(2012 潍坊)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猫叫综合征是基因中碱基发生了变化所致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答案C 26(2012 陕西)对下列示意图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正确的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3 页,共 27 页 -A图甲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 的个体的概率为1/4 B图乙所示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 条C图丙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图
25、丁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aXWY 答案D 解析含图甲细胞的生物的基因型AaDd,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占 2/41/41/8,A 错误;图乙所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可判断出其产生的子细胞为体细胞,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B 错误;图丙中有双亲患病却生了一个正常女孩的现象,所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 错误;图丁中存在X、Y 两条性染色体,且 Y 染色体上无 W 基因,故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XWY,D 正确。27下图中甲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2022年阶段性测试七 2022 阶段性 测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