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战略管理案例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战略管理案例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战略管理案例 .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 VCD行业的战略管理中国的第一台VCD机出自“万燕”之手,世界上第一台家用VCD机也诞生于此。“万燕”让中国百姓认识了VCD并开创了中国的VCD 行业。因此, VCD的同行们送“万燕”一个当之无愧的荣誉称号“开国元勋”。但时至今日,万燕却像一个疲惫不支的老农,倒在了自己辛勤开垦的沃土上,其市场份额从100%跌到了 2%,于是, 同行们又送给万燕一个颇为悲壮的称号“革命先烈” 。万燕的总经理姜万勐,他大学毕业后分到安徽电视台搞技术工作,他将自己概括为“索尼的维修工”。1987 年,他从“教授卖馅饼”得到启示,创办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1992 年 4 月,姜万勐前往美国参加国际广播电视技
2、术展览会,他最强烈的感受是:世界的趋势从模拟技术转向数字技术。正是在这次展览会上,美国C-CUBE公司展出的一项不起眼的技术-MPEG解压缩技术引起姜万勐的注意。由于图像信息在存储时所占空间较大,不经过压缩就必须用比较大的光盘来存储,成本昂贵,这就是LD大影碟迟迟走不进百姓家庭的主要原因,而12cm 的 CD盘存储量,只能存储5 分钟的图像,或74 分钟的声音,不能满足人们一边听一边看的需求。姜万勐敏锐地感受到:MPEG技术意味着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存储在一张比较小的光盘里,创造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C-CUBE公司的董事长孙燕生是美籍华商,两人一拍即合, 将 MPEG技术开发为电子消费产品,
3、而当时世界根本没有VCD 这个概念。姜万勐当即投资7 万美元,请C-CUBE公司做一种板卡。当年12月份, 又投资 50 万美元, VCD影碟机诞生了。看到实验室成果,双方共同投资1700 万美元成立了万燕公司。1993 年底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的VCD可行性报告中,非常准确地描绘了 VCD 的发展前景:这是在本世纪末消费类电子领域里,中国可能领先的唯一机会,而在此之前本领域没有一个中国人创造并形成产业。经过市场调查,姜万勐得到一系列数字:1993 年中国市场上组合音响的销售量是142 万台,录像机的销售量是170 万台, LD影碟机是 100 万台, CD激光唱机是160 万台。当时LD光
4、盘是 400500 元一张。姜万勐想:如此昂贵的东西在中国都有这么大的市场,那么我们做出的盘片比录像带便宜,价格只有LD十分之一的VCD 产品,每年销售量会达到200 万台左右。“万燕”的第一代产品在1993 年 9月面市了,通过国家鉴定。“万燕”生产的第一批1000 台 VCD几乎被世界和国内各家电公司买去当作了样机,成为解剖对象。1995 年 11 月, “爱多”广告跳进中央电视台。随后,又以420 万元的价格请影视巨星成龙拍广告,后期制作又投入了近百万。最近又以2.1 亿元巨资夺取中央电视台广告标王。如果把 “爱多” 与“万燕” 作比较, 两家同样投资1 亿生产 VCD,但效果截然不同。
5、 “万燕”创造了 VCD,但资金沉淀于技术开发和开拓市场阶段;“爱多”卖出了VCD,销售的丰厚回报又滚滚回到了 “爱多” 腰包。1996 年 10 月,靠卓有成效的营销壮大的“爱多” 先发制人,每台 VCD降至 2000 元左右,拉开了中国VCD行业降价的序幕。1997 年 6 月, “爱多”经过严密策划,推出了“阳光行动”。经过A 计划和 B 计划两轮降价, “爱多” VCD系列产品的价格累积降幅已迫近45%。据电子部一位官员透露, “爱多”的“阳光计划”的直接起因是:“爱多” 一度产大于销, 仓库里积压了20 多万台成品, 压占了 2 亿元的资金。“爱多” 此举,不仅把积压产品销售一空,还
6、在市场淡季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火爆局面,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在 VCD 行业,还有一家颇具战略眼光的企业,这家企业就是电子部直属的天利公司,它是一家搞软件开发的高科技企业,1993 年开始跟踪MPEG解压缩技术。 当“万燕” 在 1993年底搞出第一台VCD影碟机后,“天利”总经理程振国意识到这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此时此刻,摆在程振国面前有两种选择:一个凭借天利公司的技术实力,突破VCD 核心技术而迎头赶上,和“万燕”一拼;二是静观事态,待“万燕”打开VCD市场后,再乘虚而入,分一杯羹。但是,程振国哪条路也未选择,他的决策出人意料;迅速突破VCD 核心技术解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
7、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 页 - - - - - - - - - 码板。当时,只有很少的人意识到程振国的算计何等精明:“天利”既要肩负开拓市场的使命,又要与“万燕”竞争一场,两头作战。如果静观不动,待市场成熟后,以组装整机杀入市场,虽然可获利丰厚,但没有技术支撑,企业做不长远。程振国的如意算盘是,在技术开发上保持与最先进的水平同步,又不冒开拓VCD市场的风险。他在1996 年,假如在1994年攻克 VCD核心技术解码板,那么这新技术并不会闲置,因为在家用电脑和家用CD机中,都可用解
8、码板改装VCD。当 VCD市场全面启动后, “天利”已能生产系列解码板,并首家通过电子部鉴定。就这样, “天利”解码板进入电脑、CD机和 VCD三块市场,在1995 年销售额就突破1.5 亿元,成为中国涉足VCD领域最先获利丰厚的企业,并且占据国内解码板市场40%。 “天利”不仅成为解码板第一生产大户,更重要是成为掌握VCD核心技术最成熟的企业。1996 年,程振国决定进军整机市场。这时,天利公司已财大气粗且技术成熟。但业内人士劝戒程振国,此时生产整机为时已晚。程振国则认为“长虹”上马彩电时,引进的生产线是中国最后一条,但后来居上成为彩电大王。关键在于是否有明确的长期的发展战略,以及出奇制胜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战略管理案例 2022 战略 管理 案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