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猪养殖技术培训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生猪养殖技术培训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生猪养殖技术培训 .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猪养殖技术目录一、实用简易养猪技术二、生猪养殖技术方案、工艺流程与技术参数三、生猪繁育四、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五、常见猪病的五个药方第一章实用简易养猪技术一、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或者封闭式圈,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二、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 0.8 平方米猪舍养 1 头育肥猪,夏季 1 平方米猪舍养 1 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三、育肥猪超 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
2、销售;不足90 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 公斤屠宰最适四、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 天可达 110 公斤,瘦内率 66,料肉比 28:1。五、栏舍要简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六、饲料要廉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在此,我建议大家使用全价料,也是生猪养殖的发展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
3、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7 页 -趋势,饲料生产企业的配方都比较成熟,都能分到五个阶段左右,营养均衡,适合换季节等要求。如资金充裕,最好不要赊账,那样就会有一大块利润被经销商拿走了,能到饲料生产企业的当地办事处订货或者厂家直接发货,会省去一部分中间费用,从而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七、防疫要严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八、出栏要适时如二元猪体重达到 70 公斤、内三元 8085 公斤、外三元 95 公斤、英国PIC 猪 105 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
4、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九、“倒喂法”养猪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 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 25,粗饲料 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十、饲养管理1哺乳仔猪保温防压。哺乳仔猪适宜温度:l 7 日龄为 3228,8 35 日龄为2824,舍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 50 70,保持空气新鲜。仔猪应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
5、,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 厘米处挂一只 250 瓦的红外线灯泡。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吃足初乳及固定乳头。仔猪生后1 小时内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生后23 日龄内要固定好乳头。固定乳头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补铁与过仔并窝。仔猪生后 23 日龄内,肌肉注射铁制剂,每头剂量 100150毫克铁。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 头,对窝产超过 12 头或不足 7 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母猪过仔的原则,把过哺的仔猪过给产期相差不超过3天、产仔少的母猪代哺。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对产仔过少的母猪,可
6、按过仔的原则,将两窝仔猪合并1 窝,由一头体质好。乳量充足的母猪哺育。仔猪并窝前必须吃足初乳。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7 页 -开食与补料。仔猪生后5 日龄训练饮水,7 日龄训练开食,至2O日龄应全部开食。一仔猪开食后,补喂全价配合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 1:0.5),日喂 56 次。去势与断奶。仔猪生后25 日龄去势,35日龄断奶。卫生与消毒。每天清扫圈舍除粪2 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剂消毒 1 次。疫病防治。仔猪生后20 日龄接种猪瘟疫苗。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2断奶仔猪进猪前准备。仔猪
7、培育舍在转入仔猪前1 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 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饲养。仔猪入舍后,2 周内仍喂给原仔猪料,l 周内控制采食,日暖56次,自由饮水。2 周之后逐渐过渡到肥有前期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 1:0.5),日喂 45 次,自由饮水。管理。仔猪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舍,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舍内温度控制在2520,相对湿度 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 2 次,每周会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 次。仔猪生后 5560 日龄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仔猪在转群前用驱虫精、四咪吐等驱
8、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或用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当仔猪在仔猪培育舍饲养5 周时转入生长肥猪育舍。3.生长肥育猪进猪前准备。生长猪肥有舍在转入断奶仔猪的前1 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饲养。断奶幼猪入舍后,采用生干粉料或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肥有前期,日喂 34 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肥育后期,日喂23 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管理。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育舍,按猪的品种、体重、体质强弱等相近的原则组群,每群 1020头。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有舍后,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
9、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舍内温度控制在2116,相对湿度 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和除粪2 次,每周舍内通道用 2火碱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 次。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当肥猪体重达90100 公斤时出栏。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7 页 -第二章 生猪养殖技术方案、工艺流程与技术参数:(一)品种:1 父本纯种(D或Y)或二元杂交猪用作父本,纯种公猪必须来自有种猪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一级种猪场,二元杂交公猪需选自良种双亲的后代,血缘来源清楚,血统记录齐全。生产性能要求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饲料
10、转化率高。2 母本原则上采用二元以上的杂交母猪,可以二个外来品种间杂交或一外一本杂交。母系生产性能要求繁殖性能强、母性好、仔猪育成率高。3 商品猪生产应选用适合本地的优良猪种,原则上采用三个以上品种的高效杂交组合,提供规格化的商品肉猪。(二)饲养管理.1 猪群结构1.1 各生产阶段的猪群结构按GB T17824.21999执行。1.2 不同规模猪场猪群存栏头数与结构按GB T17824.21999执行。2 猪群管理2.1 全场的猪按品种、性别、年龄、体重及不同生理生产阶段,进行分群管理、分段饲养,喂给各种配比适宜,营养均衡,满足各生产阶段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保证各类猪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2.2
11、 根据猪种特点、生产性能及生产规模确定繁殖节律,商品猪生产实行连续、均衡和全进全出的工艺流程。2.3 配种和妊娠前期母猪,应抓好母猪发情配种,提高受胎率和分娩率。母猪产仔期抓好母猪泌乳,使仔猪吃好初乳,过好出生、补料、断奶关。保育期抓好仔猪旺食期的饲养,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仔猪体重。2.4 初生仔猪应作好挂耳标、称出主体重、断尾、防疫注射、补铁、补硒等工作。断奶前作好驱虫、公猪去势、称重等工作。2.5 商品肉猪第一次转群时,应按体重大小强弱分群,分别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3 分阶段饲养3.1 后备母猪3.1.1 后备母猪 120日龄(体重 60kg)前的生长期,应充分调动一
12、切营养和管理手段,提高增重速度。体重达 60kg以后进入后备猪阶段应实行限饲,60kg90kg,日粮为体重的 2.5 3.0、90kg以上,日粮为体重的 2.0 2.5。第二次发情后至下一次配种前10天-14天,实行短期优饲,日粮每天3.5kg 4.0kg。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7 页 -3.1.2 后备母猪限饲期间可补充粗饲料,以增加猪胃的重量和大肠的长度,日推荐量每头补充干草粉或稻草粉100g300g,如补充青草为 300g1000g。3.1.3 后备母猪应控制生长速率,约180日龄第一次发情时体重达到90kg。3.1.4 分群饲养,从 120日龄
13、起通常 5头-6头为一群,注意充分运动与日光浴,以培育健壮的体格和强健的腰腿,调节激素分泌,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3.1.5 后备母猪 210240日龄(体重达 120130kg)时初配。发情至排卵时间2438小时,稳定发情时间 24小时 48小时。适时的配种时间在允许公猪爬跨后12小时 18小时,第一次配种后隔 12小时再复配一次。3.2 经产母猪3.2.1 抓好母猪产后的配种工作,提高母猪繁殖率。通常哺乳母猪在仔猪断奶后 7天内发情时进行配种。3.2.2 经产母猪发情到排卵时间 36小时 48小时,稳定发情时间 24小时36小时。3.3 妊娠母猪3.3.1 母猪配种受胎后饲喂妊娠料(营养供给
14、参考GR 标准),日粮视母猪膘情酌定。3.4 哺乳母猪3.4.1 哺乳母猪饲喂哺乳母猪料(营养供给参考GR 标准)。日粮视哺乳仔猪数酌定,建议产仔 10天后每减少 1头仔猪日粮相应减少 0.5kg。3.4.2 哺乳母猪所带仔猪断奶后,母猪进入待配期,该阶段母猪仍喂哺乳母猪料,日喂料推荐量 5kg,直至配种结束。3.5 仔猪3.5.1 仔猪出生后 5天一7天开始引自,仔猪哺乳期内的补料量(营养供给参阅附录 B)与仔猪饲料配方(饲粮)及母猪的泌乳量等因素有关。3.5.2 仔猪断奶后在原圈留养 5天7天转入保育舍,饲养至 56日63日龄(营养供给参考 GR 标准)再转入生长育肥舍。3.6 生长育肥猪
15、3,6.1 生长育肥猪的日粮(营养供给参考GR 标准)是体重的 0.04 土0.005倍,0.04 是采食量系数,0.005是采食量系数的修正值。3.7 种公猪3.1 种公猪饲喂原则按不同体重确定一个适中的日粮饲喂水平。公猪的日粮配制可参照哺乳母猪期日粮。3.2 后各公猪经过性能鉴定后在180日210日龄编入种群,并进行配种前的调教。初配年龄通常为300日360日龄,体重达 125kg150kg。3.3 配种频率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公猪的繁殖力,l 岁以上的成年公猪配种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7 页 -频率为每周 3次5次,1岁以下的为 1次2次。3.4 成
16、年公猪应单圈饲养。5 优质肉猪与产品安全生产5.1 商品肉猪在适宜的饲养期内,二外一本杂交肉猪上市体重在82 kg-90kg,胭体瘦肉率达 56以上;外来品种间杂交及四品种杂交肉猪上市体重在90 kg 100kg,胭体瘦肉率达 60以上。5.2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对人体有害的产品作为饲料添加剂促生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的便用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休药期。5.3 防止自肌肉,在饲料中缺少维生素E和硒元素时,或肉猪骨骼变性,肌肉发白时应及时予以纠正。(三)繁殖配种母猪品种分为长大(长白大约克)、长本(长白本地)。外本(长白、大约克、皮特兰或杜洛克本地)、终端父本均采用外来品种。(四)兽医防疫1
17、防疫管理1.1 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GB T178231999的各项规定,落实动物防疫措施。1.2 提倡“全进全出”的猪群流动模式,建有隔离猪舍。1.3 建立场长、兽医技术人员和饲养员防疫卫生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l.4 猪场应具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更衣消毒室、兽医诊断室、药房等防疫设施,有条件的场应开展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监测工作。1.5 建立免疫接种、抗体监测、疾病诊疗、检疫、消毒、疫苗和药品的进货、保管和使用记录以及病死猪剖检(送指定单位)、无害化处理记录等资料档案。记录应保持完整、整洁,并有相关人员的签名。1.6 落实灭鼠、灭蚊、灭蝇工作计划和措施,禁止其它家畜、禽、犬、猫
18、等动物进入场内。1.7 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区(县)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尽快控制、扑灭疫情。1.8 规范引种程序,必须进行隔离饲养并加以疫情监测,经检查确定为健康猪后,方可混群饲养。1.9 猪只出场,必须经所在地兽医部门的检疫员按照规定实施产地检疫,检疫合格后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凭证上市或运输。1.10 场内饲养、技术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17 页 -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在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1.11 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场内应遵守本场的防检疫规章制度。
19、疫病流行期间或受疫病威胁期间,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2 疫病控制2.1 猪场应制定相应的控制疫病的实施方案和措施。2.2 日常健康检查对于群饲和舍饲猪,饲养员和兽医每天必须对所有的猪只进行检查。所有疑似发病或受伤猪必须立即接受诊断、治疗。对疑似发失传染病的猪只,必须立即隔离,通知动物防疫机构,并将疫病确诊所需样品送往指定实验室进行诊断。2.3 日常清洗和消毒房舍、圈舍、设备和器皿必须易于清洗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积聚。粪、尿和饲料残渣必须经常清除,以防异味以及苍蝇和啮齿动物革生。2.4 制定猪常见寄生虫的驱虫方案和驱虫程序,应选用高效、安全、广谱、低残留的抗寄生虫药定期对不
20、同猪群实施驱虫灭虫。2.5 严禁出售、加工染疫病死和检疫不合格的猪只及产品。3 免疫3.1 确定免疫接种内容、方法和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猪群应作详细记录和标记,并仔细观察免疫反应情况。3.3 接受有关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的免疫监测、疫病监测和监督检查。3.3 按照四川省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的要求,对猪只实施免疫标识制度。3.4 养猪场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免疫接种结合其他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3.5 免疫用具在免疫前后应彻底清洗和消毒,疫苗应现用现配,剩余或废弃的疫苗以及使用过的疫苗瓶要作无害化处理。4疫病监测4.1 由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农业部颁布的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及每年动物疫
21、病的流行状况制订疫病监测方案,养猪场和农户必须配合进行疫病监测用样品的采集工作。4.2 养猪场常规监测疾病的种类至少应该包括: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和布鲁氏杆菌病。对于上述疾病的检测、应定期进行,怀疑发病时,应尽快报告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将病料送达指定的兽医疾病诊断中心确诊。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17 页 -4.3 引进的猪只必须来自非疫区,隔离观察45天以上,并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选择所需监测的疫病项目,证实无病后才可混群饲养。5 疫病的扑灭5.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的疫病种类和所
22、辖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要求分别做好染疫猪群的封锁、扑杀、隔离、消毒、防治和净化工作。5.2 封锁期间严禁所有猪只及其产品的流动,限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出。病死猪按 GB1658 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技GB T16569 1996规定进行。封锁的解除应严格按规定执行。6 消毒6.1 凡进人生产区的所有工作人员应洗手、定点消毒。6.2 场内应建立必要的消毒制度并认真实施,应定期开展场内外环境消毒、猪只体表喷洒消毒、饮水消毒、夏季灭源消毒和全场大消毒等,并观察和监测消毒效果。疫病流行期间,应增加消毒次数。6.3 使用的消毒药应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且配制方便,应根据消毒药的特性和场内卫生状况等选用不
23、同的消毒药,以获得最佳消毒效果。6.4 每批猪调出后,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扫、冲洗和严格消毒,至少空圈5天7天后再进猪。6.5 产房要定期实施消毒。母猪进入产房前,要对体表、外阴和乳房进行清洗和消毒,仔猪断脐也应严格消毒。7 饲料和兽药使用7.1 使用的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应来源于非疫区,无霉烂变质,未受农药或某些病原体污染,符合GB13078 及农业部 105号公告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7.2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使用兽药及饲料药物添加剂,严禁采购、使用未经兽医药政部门批准的或过期、失效的产品。7.3 建立药品使用兽医负责制,实施处方用药,并接受动物防疫机构的检查和指导。疫苗、生化药品和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生猪养殖技术培训 2022 生猪 养殖 技术培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