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数据的分析与比较知识 .pdf
《2022年数据的分析与比较知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数据的分析与比较知识 .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10 年上期1 第 6 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第 1 课时课题:6.1.1 从平均数到加权平均数一教学目标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2.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二教学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三教学难点: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四、教学过程:(一)、前置性预习:自学课本 P147-150(二)学生课前完成前置性练习1.学校小记者团在八年级招聘一名小记者,招聘办法是:每人提供上学期期末考试各科平均成绩,进行现场作文比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测试.应聘者的三
2、项成绩按 4:4:2 的比例计算出个人总分,招聘按成绩录用,下表是小莹、小亮和大刚3位应聘者的各项成绩,他们测试的个人总分分别是多少?招聘者姓名期末各科平均成绩分作文比赛成绩分口头表达能力测试成绩分小莹88 96 95 小亮91 90 95 大刚82 82 93 提示:在例题中,每个应聘者的期末各科平均成绩,作文比赛成绩和口头表达能力测试成绩是三个数据,在选聘小记者时,这些数据的重要程度(比重)是不同的2、在学校的卫生检查中,规定各班的教室卫生成绩占30,环境卫生成绩占 40,个人卫生成绩占 30.八年级一班这三项成绩分别为85 分,90分和 95 分,求该班卫生检查的总成绩思考:你能说出算术
3、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吗?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5 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10 年上期2 跟踪训练:(1)某学校规定:在计算每学期的总成绩时,期末考试成绩占 60,期中考试成绩占 20,平时作业成绩占 20.小亮的数学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和平时作业成绩分别为 92 分、95 分、89 分,求他全学期的数学总成绩(2)某公司 8 名员工的月薪如下(单位:元):2 500,2 750,2 200,1 800,1 600,2 000,3 100,3 200.求这些员工的平均月薪能力提升:(1).某次歌唱比赛,进入总决赛的 3 名选手的成绩统计
4、如下表所示:1 号2 号3 号唱功98 95 80 舞台形象80 90 100 歌曲难度80 90 100(1)若按三项的平均成绩,则冠军、亚军、季军分别是几号选手?(2)若依次按三项得分的6:3:1 确定最后成绩,则冠军、亚军、季军分别是几号选手?课时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感想?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5 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10 年上期3 6.1.2 加权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2、通过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
5、的数学应用能力。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加权平均数中权对结果的影响及与算术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难点: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教学过程:一、定向自学课本p150-152 二、前置性练习1、某纺织厂订购一批棉花,棉花纤维长短不一,主要有3 厘米、5 厘米、6厘米等三种长度随意地取出 10 克棉花并测出三种长度的纤维的含量,得到下面的结果:纤维长度(厘米)3 5 6 含量2.5 4 3.5 问:这批棉花纤维的平均长度是多少?在计算加权平均数时,权数有什么具体涵义?2、谁的得分高?下表是小
6、红和小明参加一次演讲比赛的得分情况:项目选手服装普通话主题演讲技巧小红85 70 80 85 小明90 75 75 80 计算结果:小红:85708085320 小明:90757580320 两人的总分相等,似乎不相上下?动脑筋:作为演讲比赛的选手,你认为小明和小红谁更优秀?你用什么方法说明谁更优秀?分析:从得分表可以看出,比赛按服装、普通话、主题、演讲技巧等四个项目打分,根据比赛的性质,主题和演讲技巧两个项目比其他两个项目显得更重要,为了突出这种重要性,通常的做法是:按这四个项目的不同要求适当地设置一组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5 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7、)教案2010 年上期4 权数,用权数的大小来区分不同项目的重要程度,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总分,然后进行比较。解:若评定总分时服装占5%,普通话占 15%,主题占 40%,演讲技巧占 40%,则两名选手的总分是:小红的总分:_ _;小明的总分:_ _。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总分,可认为_ _比_ _更优秀。想一想:如果改变四个比赛项目的权数,还会得出一样的结论吗?在这个问题中,权数有什么实际意义?三、练习提高(小组交流)1.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 元,7 元,8 元,若将甲种 8 千克,乙种 10 千克,丙种 3 千克混在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多少元;1 某广告公司欲聘广告策划人
8、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测试项目测试成绩 A B C 创新 72;85;67 综合知识 50;74;70 语言 88;45;67(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誰将被录用?(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 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誰将被录用?1、P152练习第 1 题2、思考:学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5%、10%、35%、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卫生成绩,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四、布置作业P152练习第
9、 2 题P153A 组第 3 题课后作业:配套练习P150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5 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10 年上期5 课题:6.2.1 极差(第 3 课时)一、学习目标: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3、在观察、对比、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耐心仔细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三、学习难点:极差的意义。四、学习方法:三主五步教学法五、学习过程:(一)预习课本第154 至 156 页,明确学习重点、难点,完成
10、以下前置练习。1、统计活动:(课前布置操作,按学生座位分成8 个小组)分组统计各组同学的年龄(精确到月):(1)最大年龄是多少?(2)最小年龄是多少?(3)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相差多少?(4)填写下面的表,其中d本组最大年龄本组最小年龄(5)哪一组算出的 d 的值最大?哪一组最小?2、填写下表:组别1 2 3 4 5 6 7 8 最大年龄最小年龄d3、动脑筋:d 的大小有什么实际意义?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极差的大小反映了数据的或的程度。4、根据大家统计的数据,全班同学年龄的极差是多少?(二)小组交流,互评前置练习;(三)全班交流,共同进步;交流环节:1、前置练习2、
11、例 1 3、说一说4、课后练习第 157页(四)归纳小结,提炼知识1、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2、我认为重点:;3、我的学习难点:。(五)巩固提升,当堂检测。1、一组数据的 _ _ 与 _之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极差的大小反映了数据的或的程度。2、5 名同学目测同一本教科书的宽度时,产生的误差如下(?单位:cm):2,-2,-1,1,0,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_cm 3、一组数据-8,-4,5,6,7,?7,?8,?9?的极差是 _。4、完成基础训练同步练习。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5 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10 年上期6 第 4 课时课题:6.
12、2.2方差一、学习目标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4、经历探索极差、方差的应用过程,体会数据波动中的极差、方差的求法时以及区别,积累统计经验。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认识数据处理的实际意义。二、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其求法,三、难点:理解方差公式,应用方差对数据波动情况的比较、判断。四、学习方法:三主五步教学法五、学习过程:(一)预习课本第157 至 160 页,明确学习重点、难点;完成以下前置练习;1、一组数据 5,8,x,?10,?4?的平均数是
13、2x,?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_2、一组数据-8,-4,5,6,7,?7,?8,?9?的极差是 _,?方差是 _。3、6计算一组数据:8,9,10,11,12的方差为()A1 B2 C3 D4 4、甲、乙二人在相同情况下,各射靶10 次,两人命中环数的平均数x甲=x乙=7,方差S甲2=3,S乙2=1.2,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A甲 B乙 C一样 D不能确定5、若样本 x1,x2,xn的平均数为 x=5,方差 S2=0.025,则样本 4x1,4x2,4xn的平均数 x=_,方差S2=_6、已知一组数据 0,1,2,3,4 的方差为 2,则数据 20,21,22,23,24 的方差为_(二)小组
14、交流,互评前置练习,确定学习重点、难点;(三)全班交流,共同进步;交流环节:1、前置练习2、动脑筋3、例 2 4、动脑筋5、例 3(四)归纳小结,提炼知识1、一组数据中的数与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偏离程序是数据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反映一且数据的分散程度。2、如何反映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偏离程度呢?3、如何才能找出反映它们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偏差与总偏差的大小呢?3、归纳(方差的概念):一组数据中的各数与其平均数的的平均值,称为这组数据的方差。4、求方差的方法:(五)巩固提升,当堂检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15 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10 年上期7 1
15、、数据 2,-1,1,3,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数是 1 B、中位数是 1 C、众数是 1 D、方差是 1 2、已知一个样本 1,3,2,5,x,它的平均数是 3,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3、为了考查一个养鸡场里鸡的生长情况,从中抽取5 只,称得它们的重量如下(单位:千克):3.3,3.0,3.4,3.1,3.2,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方差2S。4、甲、乙两运动员在10 次百米跑练习中的成绩如下(单位:秒):甲10.8 10.9 11.0 10.7 11.2 11.1 10.8 11.0 10.7 10.9 乙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6、 10.9 10.8 如果根据这 10 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认为哪一位较为合适?(六)课外拓展1、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农作物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了10 株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cm):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如果你也经过了这次考察,请你经过计算后回答下列问题:(1)哪种农作物的 10 株苗长的比较高?(2)哪种农作物的 10 株苗长的比较整齐?2、甲、乙两个小组各10 名同学进行英语口语会话练习,各练5 次,他们每个同学合格的次数分别如下:甲组:4,1,2,2,1,3,3,1,2,1 乙组:4,3,0
17、,2,1,3,3,0,1,3(1)如果合格 3 次以上(含 3 次)作为及格标准,请你说明哪个小组的及格率高?(2)请你比较哪个小组的口语会话的合格次数较稳定?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15 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10 年上期8 第 5 课时课题:6.2.3 用计算器求数据的方差一、学习目标:1、学会和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平均值和方差的方法。2、在对所获数据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同时,从中获取信息,在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新习惯。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二、学习重点:用计算器计算方差三、学习难点:用计算器计算方差四、学习方法:三主五步教学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数据的分析与比较知识 2022 数据 分析 比较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