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子商务安全案例分析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电子商务安全案例分析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电子商务安全案例分析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子商务安全技术案例分析1.网络病毒与网络犯罪2006 年 12 月初,我国互联网上大规模爆发“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一只憨态可掬、颔首敬香的“熊猫”在互联网上疯狂“作案”。在病毒卡通化的外表下,隐藏着巨大的传染潜力,短短三四个月,“烧香”潮波及上千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超过 1 亿元。2007 年 2 月 3 日,“熊猫烧香”病毒的制造者李俊落网。李俊向警方交代,他曾将“熊猫烧香”病毒出售给120 余人,而被抓获的主要嫌疑人仅有 6 人,所以不断会有“熊猫烧香”病毒的新变种出现。随着中国首例利用网络病毒盗号牟利的“熊猫烧香”案情被揭露,一个制“毒”、卖“毒”、
2、传“毒”、盗账号、倒装备、换钱币的全新地下产业链浮出了水面。中了“熊猫烧香”病毒的电脑内部会生成带有熊猫图案的文件,盗号者追寻这些图案,利用木马等盗号软件,盗取电脑里的游戏账号密码,取得虚拟货币进行买卖。李俊处于链条的上端,其在被抓捕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至少获利 15 万元。而在链条下端的涉案人员张顺目前已获利数十万了。一名涉案人员说,该产业的利润率高于目前国内的房地产业。有了大量盗窃来的游戏装备、账号,并不能马上兑换成人民币。只有通过网上交易,这些虚拟货币才得以兑现。盗来的游戏装备、账号、QQ账号甚至银行卡号资料被中间批发商全部放在网上游戏交易平台公开叫卖。一番讨价还价后,网友们通过网上银行
3、将现金转账,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6 页 -就能获得那些盗来的网络货币。李俊以自己出售和由他人代卖的方式,每次要价500 元至 1000元不等,将该病毒销售给120余人,非法获利10 万余元。经病毒购买者进一步传播,该病毒的各种变种在网上大面积传播。据估算,被“熊猫烧香”病毒控制的电脑数以百万计,它们访问按流量付费的网站,一年下来可累计获利上千万元。有关法律专家称,“熊猫烧香”病毒的制造者是典型的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此罪后果严重的,处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 年以上有
4、期徒刑。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利用网络犯罪的行为会大量出现,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法律保障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对我国的网络立法明显滞后,如何保障网络虚拟财物还是个空白。除了下载补丁、升级杀毒软件外,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善的法律来约束病毒制造和传播,更无法来保护网络虚拟钱币的安全。根据法律,制造传播病毒者,要以后果严重程度来量刑,但很难衡量“熊猫烧香”病毒所导致的后果。而病毒所盗取的是“虚拟财物”,就不构成“盗窃罪”,这可能导致李俊之外的很多嫌疑人量刑很轻或定罪困难。2.电子签名法首次用于庭审北京市民杨某状告韩某借钱不还,并将自己的手机交给法庭,以名师资料总结-精品
5、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6 页 -手机短信作为韩某借钱的证据。但手机短信能否成为法庭认定事实的依据?2005 年 6 月 3 日,海淀法院3 名法官合议审理了这起电子签名法出台后的第一案。2004 年 1 月,杨先生结识了女孩韩某。同年8 月 27 日,韩某发短信给杨先生,向他借钱应急,短信中说:“我需要 5000,刚回北京做了眼睛手术,不能出门,你汇到我卡里”。杨先生随即将钱汇给了韩某。一个多星期后,杨先生再次收到韩某的短信,又借给韩某 6000元。因都是短信来往,两次汇款杨先生都没有索要借据。此后,因韩某一直没提过借款的事,而且又再次向杨先生借款,杨先生产生了警惕,于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电子商务安全案例分析 2022 电子商务 安全 案例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