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风险管理计划”指导意见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风险管理计划”指导意见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风险管理计划”指导意见 .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1 页药品风险管理计划指导意见(2009.11.6)一、概述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上市药品风险管理机制,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从通报到药品召回、撤市等一系列措施以保护公众健康。但是企业是药品安全责任人,对产品有着更深刻与全面的了解,企业尽早参与上市药品的风险管理对于减少患者伤害具有重要意义。药品风险管理计划指导意见旨在指导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根据本指导意见,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在收集整理各种药品安全性资料的基础上,评估药品风险,制定和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在保证药品疗效的同时实现药品风险的最小化,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本指导意见是根据我国国情,并参照了欧美关
2、于风险控制的主要思想而制订的。本指导意见适用于那些存在严重药品安全风险的药品。其他药品也可参照本指导意见实施。二、主要内容药品风险管理计划包括产品基本情况、药品安全性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研究、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必要性评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1 页 -第 2 页 共 11 页估、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汇总表六部分。(一)产品基本情况企业应当系统梳理药品信息,包括药品名称(包括商品名、通用名)、药品编码(如有)、批准文号、生产企业名称、中国首次获得上市许可和上市销售的时间、全球首次获得上市许可和上市销售的时间(如有)、药品药物类别与作用机制简述、适应
3、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剂型、规格等基本信息。对于未经系统上市前研究而上市的药品,企业还需要梳理药品历史沿革,简要的研发情况、生产情况,以及目前所执行的国家标准等补充信息。(二)药品安全性评价企业应当系统梳理药品的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以及药品上市后的使用与监测资料。在对资料进行系统梳理、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企业需要总结出上市药品的突出安全性问题,包括药品的已知严重风险和潜在严重风险,以及高危人群1.非临床研究资料。企业需要在系统梳理药品非临床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按照附件 1 要求完成非临床研究综述。在综述最后,企业需要总结:现有非临床研究资料提示了临床需要关注哪些安全性问题;现有非临床研究资料
4、可以解释临床存在的哪些安全性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1 页 -第 3 页 共 11 页问题。对于未经系统上市前研究而上市的药品,企业可以总结为保证公众继续获得质量可控安全有效的药品,需要补充哪些非临床研究。2.临床资料。企业需要在系统梳理药品临床资料的基础上,按照附件2 要求完成临床资料综述。在综述最后,企业需要总结:现有临床研究资料提示了临床需要关注哪些安全性问题,哪些得到了非临床研究的支持,哪些需要重点关注并进一步研究,实际使用人群中哪些是未经上市研究的人群。对于未经系统上市前研究而上市的药品,企业可以总结为保证临床继续安全有效地使用,需要补充哪些临
5、床研究。3.不良反应/事件资料。企业需要在系统梳理药品上市后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按照附件3 要求完成不良反应/事件资料综述。在综述最后,企业需要总结:新的不良反应/事件与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相关流行病学信息,以及同类药的不良反应信息,其中哪些是已知风险,哪些是潜在风险,哪些风险需要重点关注并进一步研究,这些风险是否存在高危人群。对于未经系统上市前研究而上市的药品,企业可以总结为保证药品的临床安全使用,需要在药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等项目补充哪些信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1 页 -第 4 页 共 11 页4.其他资料。如果有食物-药物
6、和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或文献资料,企业需要总结相关物质、相互作用效应、证据来源、可能的作用机制、潜在的健康风险,并讨论不同适应症人群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风险。如果有可能的药物过量、病原体污染、滥用、超说明书使用(尤其是儿童超说明书使用)等资料,企业也需要总结。5.总结突出安全性问题。企业应当在综合分析评价前述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上市药品的突出安全性问题,包括药品的已知严重风险和潜在严重风险,以及高危人群。(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研究针对每一个突出安全性问题,企业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不良反应监测以及相关研究。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对严重药品不
7、良反应/事件主动开展调查,妥善处置,及时报告。企业应当规定:(1)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的组织体系和报告程序,说明企业内部组织体系及实施概况,如何实现AE的收集与报告,向管理部门(快速)报告的程序与要求;(2)定期汇总报告(如PSUR)程序;(3)不良反应调查与处置程序,明确企业在发现问题后如何组织调查评价、如何处理、如何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1 页 -第 5 页 共 11 页与管理部门沟通等。2.研究。只有通过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企业才能确认药品是否存在安全性问题、总结出药品安全性问题的特征。企业需要针对每一突出安全性问题,确定是否需要开展研究、研究的目标
8、与理由、研究方案的名称、研究期间发生重大安全事件的评价和处理程序等。企业需要汇总拟计划或已开展的研究信息,包括研究名称、方案版本、实施状况以及预期提交研究报告的时间。对于已完成的研究,企业需要汇总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相关安全性数据(研究报告作为附件),以及企业依据该研究所采取的措施。(四)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必要性评估企业应当评价并判断药品标准、包装和说明书的修订是否已经足以控制某一突出安全性问题,是否有必要开展其他风险控制措施。如果企业认为某一突出安全性问题不需要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企业还需要评价可能因药品名称、特征(制剂和包装的大小、外观和颜色)、使用说明、不正确给药方式、不同
9、规格间视觉(或物理性状)的差异、儿童意外服用等原因所致的用药错误,同时提出减少错误用药的方法。(五)风险控制措施企业在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必要性评估的基础上,确认需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1 页 -第 6 页 共 11 页要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产品,提出拟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对于某一突出安全性问题,风险控制措施可以包括药品标准、包装和说明书的修订,宣传教育,药品获得各环节的提醒以及限制药品获得等措施。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的风险管理目的,决定采取一种或多种风险控制措施。所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种类多少与产品的风险大小无关,只为在特定条件下实现产品的风险控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风险管理计划”指导意见 2022 风险 管理 计划 指导 意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