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版六年级《思想品德》用关于《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精神》的创新教学设计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上海版六年级《思想品德》用关于《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精神》的创新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上海版六年级《思想品德》用关于《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精神》的创新教学设计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关于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精神的创新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方案(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年版教材思想品德(六年级用)第四课热爱科学学会学习第二框。本课旨在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品德教育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精神的思想感情。教材的内容是逐层深入的,体现从感性到理性,从认知到实践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特点: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心理特点有好奇、冲动、轻信、偏执等,因此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属于经验型,而辩证逻辑思维尚未处于优势地位,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教学方法
2、注意设计情景,为学生提供感性经验的支持。六年级孩子的学业求助对象更多地由教师转向同学,不服从于权威,对于空洞的说教和违背他们特点的强制性做法,很容易产生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进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认知起点:“热爱科学”对学生来说是个常规性教育的课题,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通过各种途径对热爱科学已有一些初步认识,对现代科技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社会上占卜、算命、星座等神秘现象对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中各种星座、算命、看相、电脑预测等荒诞内容在相关网站随处可见,造成学生甚至影响
3、着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六年级学生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对于科学精神教育是一种挑战。其次,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而科学精神是蕴藏在具体科学知识背后的精神性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要靠在感性经验基础上的理性思考来把握,而要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有一定难度。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教材为载体,深入挖掘学生资源,实现教材与生活积累的整合,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有效地组织教学。(二)教学设计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精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热爱科学是国家对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2 页 -2 一;
4、懂得热爱科学就要相信科学、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初步培养以科学的态度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案例分析讨论、活动体验等,引导学生感悟热爱科学就要相信科学的道理,感悟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提高学生培养科学精神的自觉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重事实、质疑、严谨的科学精神,努力培养热爱科学的优良品德。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努力培养热爱科学的优良品德教学难点: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3、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相关时事热点,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完成学案。4、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视频:网上世博行网上世博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创新,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基于互联
5、网技术打造了“永不落幕的世博会”。“科技,让世博更精彩”,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公民的科学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什么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怎样培养热爱科学的优良品德?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讨论的话题。【出示课题】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精神(板书)教学环节一:师生互动,领悟具备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学生活动】讨论:有同学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科学家的事、是国家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观点对吗?请从国家发展和自己成长的角度谈谈你的想法。(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引导)一、热爱科学是国家对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之一(板书)【多媒体显示】为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国家的相关举措我国具备基本
6、科学素养的公民的比例二、努力培养热爱科学的优良品德(板书)教学环节二:师生互动,感悟热爱科学就是要相信科学【学生活动】校园“星座”痴迷现象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2 页 -3【多媒体显示】美国反伪科学斗士詹姆斯兰迪对占星术真伪的验证1、热爱科学,要相信科学(板书)教学环节三:师生互动,感悟要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多媒体显示】案例:小钱同学的选择(钱伟长故事改编)【学生交流】成功的秘诀【多媒体显示】不畏艰苦、刻苦钻研、坚忍不拔、虚心好学2、热爱科学,要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板书)教学环节四:热点讨论,感悟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多媒体】小实验 大
7、争议六年级学生张皓和他的荧光增白剂在食用菌中存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学生活动】你觉得张皓同学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引导)【多媒体显示】科学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想问题、办事情学以致用,把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探究新现象、解决新问题【多媒体显示】视频:跟随记者镜头,见证事实真相【多媒体显示】张皓回应:1、我的试验方法是科学的2、在实验中不足的是3、媒体现在传得最多的是“九成蘑菇被漂白”,可我的试验报告里根本没有这个结论。【学生活动】结合P48页相关知识,议一议张皓的回应给我们的启示?(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引导)【多媒体显示】坚持正确意见、纠正错误意见在学习和生活
8、中,要说老实话、做老实人4、热爱科学,要努力培养科学精神(板书)【课堂小结】对个人来说: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质,生活中才会有科学的态度,必然受用终身;对于国家来说,公民的科学素质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在生活中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学会用科学的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科学探索的旅程永远没有尽头,追求智识,让我们共同感受科技的魅力。【多媒体显示】视频:科学启示录【课后探究作业】任选一个科学之谜进行探究: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2 页 -4 1).怪坡之谜2).鸡蛋之谜3).花瓣之谜4).落叶之谜(三)
9、课堂观察的重点1、对教材的处理是否科学、艺术?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评判:学生的目光是否追随教师或发言者的一举一动;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情况;观察学生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否善于质疑、是否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捕捉学生的表情变化。二、教学实践的开展(一)第一轮教学实践(问题与修正方案)在第一轮教学实践后,“普陀区吴永玲政治特级教师工作室”进行了集体研讨,发现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上存在着较大问题。工作室领衔人吴永玲老师特别指出,创造性使用教材并不是简
10、单地“更换内容”。在没有深入钻研教材,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学生思想上的现有实际问题没有深刻理解的情况下,急于从教材中“跳出来”,盲目地把所有的精力几乎都放在了更换教材内容或活动设计上,与有效教学存在差距。工作室所有老师针对第一轮教学实践中的三个教学环节“科技之光”、“科学启示录”和“探索之旅”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修改方案:问题一:第一环节“科技之光”“努力培养热爱科学的优良品德”本课的教学重点。教材上的阅读天地是“小学生和高中生的发明创造”,通过这个事例要让学生理解“热爱科学是国家对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之一”是有难度的。因此,跳出教材,用最热门的热点“十一五科技成果”替换教材阅读天地。视
11、频“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我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上海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升级改造工程”等一系列科技成就确实能带给学生一定的震撼,但是这些科技成就对国家的影响与我们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和未来成长到底有何联系,学生没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对理解“热爱科学是国家对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之一”还是很难有思想上的共鸣。也许,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经历,对科技发展的感触会更深。修正方案:2010 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几乎所有学生都参观了世博会,“科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2 页 -5 技世博”每个学生都有亲身体验,在资源的选择上,“科技世博”更具有“典型性
12、”意义,作为连接学生生活的桥梁也许更有效。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如下:【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如,今年的世博会,我们除了亲临世博园区参观外,还可以用哪些方式观赏世博会?生:答略。师:目前网上世博入园人次已超过8100 万,下面,就让我们和“网上世博”来一次“亲密接触”。【多媒体】视频:网上世博行师:网上世博会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创新,开创了100 多年来世博会的先河,基于互联网技术打造了“永不落幕的世博会”。本次世博会展示了最先进的科技发展成果,你能说说你所了解的世博科技吗?生:答略。师:“科技,让世博更精彩”,通过世博会的平台,
13、中国更了解世界,世界也看到了中国的进步。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公民的科学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什么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怎样培养热爱科学的优良品德?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讨论的话题。【学生活动】讨论:有同学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是国家和科学家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观点对吗?请从国家发展和自己成长的角度谈谈你的想法。生:学生前后四人讨论。归纳:一方面,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只有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提高了,我国未来公民的科学素质才能总体提高。另一方面,即使你对科学不感兴趣,但科学对你却很感兴趣,它在全面包围你、影响着你
14、。科学素养,无论是对国家发展,还是对个人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爱科学”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五爱”社会公德之一,是国家对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之一。【多媒体显示】2000年,国家开设了科技活动周(每年 5 月第 3 周)、科普日(每年 9 月第 3 个双休日)两大公众科普活动;(营造了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2002年,颁布科学技术普及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科普法律;2006年 2 月,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这是我国第一个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2 页 -6 师:由于全社会的重视,我国的科学技术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十几
15、年来,公民的科学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大家从这个数据也可以看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的比例还很低,加强科普教育已迫在眉睫,我们要努力培养热爱科学的优良品德。问题二:第二环节“科学启示录”在“热爱科学,要相信科学”的教学时,教材在操作平台上有很好的实例:学生对算命、星座等现象如何看待。但是,由于星座现象在学生中非常普及,怕难以驾驭课堂,转而寻求一些更简单、便于操作的实证:一是采用科学已经揭露的骗局“耳朵识字”揭秘,二是通过科技擂台让学生分成四组揭示“怪坡之谜”、“鸡蛋之谜”、“花瓣之谜”和“落叶之谜”。为了回避教学难点而跳出教材另辟蹊径,能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吗?教学实践的结果是,学
16、生确实比较感兴趣,但在好玩、有趣之后,学生思想上对科学的可信度有多少?对改变学生对算命、星座预测命运的热衷现象毫无帮助。修正方案:直面难点,“钻进”教材,与教材和学生对话,了解课程标准、了解编者意图,再“跳出来”,寻找科学的论证方式,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误区,要让思想品德课真正在生活中尽显它的价值。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如下:师:记者在一些校园调查,却发现另外一番景象:星座运程、星座算命在学生中非常流行:有同学每天晚上都要上网,根据自己所属的星座去查看第二天有没有好的“运程”;也有同学在考试前都要查查星座,看看自己有没有考试运;甚至有同学因 我是巨蟹座的,感情内敛,可我的同桌是金牛座的,性格火暴,星
17、座不合,所以整天吵架 这样的原因而要求老师换座位等。【学生活动】讨论:对于校园“星座”痴迷现象,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师: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这是老师从一本“星座运程”的书上摘录的:【多媒体】天秤座的优点:值得信赖,不怕艰难、有耐性,做事谨慎;缺点:严于待人,遇事举棋不定,容易一成不变。(9 月 24 日10 月 23日)师:哪些同学是天秤座的,举举手?你是否觉得这番话正是对你性格的描述?生:答略。师:很神奇是不是?不过抱歉,老师好像弄错了,刚才的那段话其实应该属于摩羯座(12.221.19),而不是天秤座。星座算命就是用这种似是而非的预言来欺骗你。如果这段描述正好对了你的胃口,你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品德 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精神 2022年上海版六年级思想品德用关于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精神的创新教学设计 2022 上海 六年级 关于 热爱 科学 崇尚 精神 创新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