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 .pdf





《2022年2022年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 .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案例本学期听了我校一位教师的一节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课,本课的教学要体现学校教学模式“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创新发展”的核心理念,教师从备课到上课,也是有学校的教学模式的影子。不过,还有的地方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例如:在教学的合作探究环节,有这有这一个环节:师: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怎么知道1 号烧杯与 2 号烧杯里面的液体不同呢?生:我可以闻一下。师:来吧。请学生到讲台上闻两个烧杯里的液体 生:恩,怎么闻不出来呢?生:可以尝一下。全班发出不的声音 师:我们对不知道的液体可不可以随便去尝?生:不行。师:很好。做科学实验还是应该注意安全。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生:我想我们可以调制一
2、杯其他的液体,把马铃薯放进去,如果浮起来了,就可以说明1 号杯与 2 号杯就不同。师:为什么这样想?生:因为可能加了其他的东西水就不一样了。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0 页 -2 学生没有说出教师想要的用火去烧的方法,教师只好自己介绍用蒸发的方法:把水蒸发完了,看留下来物质没有。如果有物质,说明水里加了东西。如果没有物质留下来,说明液体里没有加东西。,课后思考:1、现在,全区上下都在开展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不同。不同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模式也不同。不管教学模式如何去设计,到要体现本学校的核心理念: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创新
3、发展。而根据学校的教学模式的流程:激情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流程我认为应该是导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因为本课如果设计一个自主学习环节,就会与后面的探究活动有重复,并且学生的没有经历,自主学习应该效果不大。合作探究环节教师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探究过程。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的运用教学模式,不能生搬硬套的执行教学模式。2、本课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交流“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怎么知道 1 号烧杯与 2 号烧杯里面的液体不同呢?”有 2 名学生说了我们听课教师认为可以的方法,其他同学不知道的方法时,教师没有把这好的学习、鼓励的“创新亮点”扩大化,是本课的一个
4、遗憾。说明教师对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创新发展”没有落实到实处。本节科学课虽然教师让学生经历了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也知道了比较液体的不同的二种方法:烧和调制。但是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0 页 -3 如果教师把学生的“创新亮点”扩大化,学生在今后的科学课上才会有更精彩的表现,才会对科学课越来越喜欢。所以我想科学课对模式的运用,就是要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效,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特别是要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科学教学应该更关注以下几方面:善待学生的想法,生成课堂的“亮点”。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是每
5、个孩子的天性。课堂上,不乏学生突然冒出一些课前预设之外的希奇古怪的想法,大多数想法都流露出学生的探究心理、创造性思维,如果老师能及时发现并巧妙引导,很有可能这个想法就将生成课堂中新的亮点,在使学生受益匪浅的同时,无形中也提高了其参与课堂的兴趣。2、聚焦学生的“兴奋点”,点燃课堂的激情。在今天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合作讨论,自由表达,多种活动的即时变化、探究问题的难以预测,都不一定让教师能运用确定的知识和预设的程序去主宰课堂,而是经常会发生一些我们老师意想不到的偏差。这偏差往往会因为“偏”而成为全体学生的“兴奋点”,教师若能及时点化引导,就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3、巧用学
6、生的“误点”,深化课堂的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轻视”学生细微的错误,而未能及时用心去理会或纠正,结果导致学生一错再错或理解偏差。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这些“误点”,用心生成细节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0 页 -4 教学,加以纠正,不仅能帮助学生拨正偏差,而且能让学生茅塞顿开,深化理解。随着新课标理念的逐渐深入,课堂中的交流呈现出多向化的趋势:重视了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人与文本之间的交流,而我认为课堂上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科学课堂有效交流的灵魂,它建立在人与文本之间的交流的基础之上,又作为师生交流的基石。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
7、重视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习更快乐、收获更大!“磨你千遍也不厌”记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成长纪实在我的眼里,自己创作的教案是有生命有灵性的。这正如画家之于他的画、音乐家之于他的谱子、作家之于他的小说、设计师之于他的时装,于是,从我的马铃薯第一次开始滚动,它就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生命节律缘起不经意间马铃薯的第一次跳动我县为选拔选手参加科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组织了一次选拔,我抱着学习的态度参加了选拔活动。其实,我接触科学这门学科也仅为一年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课新兵,对于教材的选择和处理极为陌生。当时,自己正为选择哪一课而焦头烂额之时。也就在参加评比活动的前三天晚上,我上了自己的QQ,不想网上科学备课
8、室这个群里的众多网友正在组织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的备课活动。就在那一刻,我产生了以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个课题参加活动的冲动。当晚,我乘着自己的兴致,沐浴着清凉的夜风开始创作。到子夜时分,在一片如潮的蛙声中,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在我的笔下诞生了,并且准备第二天到学校试教。这个版本的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的大体思路如下:1、创设情境,观察马铃薯的沉浮。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0 页 -5(1)推测一大一小马铃薯放入水槽是沉还是浮?(如果学生说大的觉则放入盐水;说大的浮则放入清水中。反之。)(2)猜想,试解释两个马铃薯沉、浮的不同?(让学生自由猜想
9、,探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一些意义建构。)(3)观察:把二个马铃薯同时放入相同的水槽观察沉浮的情况。(4)质疑:同样的马铃薯放在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沉浮情况呢?根据你的观察你可以判断这种原因主要和什么因素有关?(通过质疑,把探究中引入到对液体的研究和实验中来。)2、观察比较两个水槽里的液体(1)谈话:分析水槽内液体的原因。(2)学生讨论研究方案。(3)确定研究方案:从两个水槽里各取一滴液体,滴在铁片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4)提问:从留下的痕迹看,两种液体一样吗?(5)提问: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是什么液体?(6)实验实证: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观察马铃薯在盐水中能浮吗?3、马铃
10、薯在盐水中为什么能浮(1)为什么马铃薯在清水中沉,在盐水里却变浮呢?(2)怎样比较同体积盐水与清水的轻重?4、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1)把物体分别放在比水轻的油中和比水重的糖浆中,物体的沉浮会怎样变化?(2)以上研究说明什么?(3)小结: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系。5、巩 固: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有什么收获?第二天,我早早赶到学校准备好课上要用到的各种实验器材。具体步骤下来,整堂课有条不紊,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学目标是完成了,学生通过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0 页 -6 观察判断实验验证作出结论,达成了探究的目标。但总觉得学生们始终外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这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2022年2022年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 2022 年教科版五 年级 科学 下册 马铃薯 液体 中的 沉浮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