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培训研发管理系列课程之从样品到量产课后资料 06PCBA结构测试策略指南.doc
《华成培训研发管理系列课程之从样品到量产课后资料 06PCBA结构测试策略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成培训研发管理系列课程之从样品到量产课后资料 06PCBA结构测试策略指南.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CBA结构测试策略指南 目 次1 范围和简介51.1 范围51.2 简介52 规范性引用文件53 术语和定义54 测试目标64.1 测试的目标64.2 最优化测试策略64.3 基本原则65 制定结构测试策略的主要因素和原则75.1单板产量与复杂度75.2 产品背景95.2.1 单板相关情况95.2.2重要度、成本与测试期望值95.3 加工路线与工艺难点:105.3.1 五种主流工艺路线:105.3.2 工艺难点125.4 测试覆盖125.4.1 故障谱与测试覆盖率125.4.2 缺陷模式分析145.4.3 超高复杂度单板155.5 测试效率与成本155.5.1 效率与时间155.5.2 测试
2、成本165.6 各种测试手段的应用策略175.6.1 ICT应用策略175.6.2 AXI和AOI的应用策略175.6.3 FLY(飞针ICT)应用策略195.6.4 MVI应用策略195.7 加载应用策略 205.8 测试手段在工艺路线中所处位置225.9 背板Test236 结构测试设备对PCBA的基本要求246.1 5DX 对板的要求246.2 AOI 对板的要求246.3 ICT自动线体对板的要求246.4 ICT对板的要求256.5 飞针ICT对板的要求257 结构测试的其他注意事项258 附录268.1 附录A:公司的测试设备268.2 附录B:结构测试与FT26PCBA结构测试策
3、略指南I. 范围和简介A. 范围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单面/双面板研发、试制阶段单板结构检查方法的选择,并可作为确定单板测试策略等的依据之一。本规范对于批量生产单板结构检查方法的选择只给出一般的确定原则。B. 简介本规范详细地介绍了制定结构测试策略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和各种结构测试的特点给出了一些应用原则。因为测试策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所以使用者在具体制定策略时,要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综合权衡,以制定的一个有正确的覆盖、正确的使用位置、合适的测试成本的最优化生产测试策略。 对本文的理解,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知识背景。 读者应当对生产制造过程、各种测试设备的特
4、点和性能有一定了解和认识。 对策略的制定者要求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因为,不了解制造过程,你就会对测试要求得过多或过少;不了解测试设备,你就不能以最小的花费做最多的测试。对此文的理解,可以结合测试设备与测试策略、在线加载应用等文进行。 此文虽给出了许多原则,但要严谨和科学地制定策略,一些方面需要具体量化,如成本分析、测试覆盖、测试时间等,目前我们有一些小工具可以辅助这些工作的开展。I.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
5、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序号编号名称I. 术语和定义MVI:Manual Visual Inspection 人工目检FLY:Flying Probe ICT 飞针在线测试ICT:In-circuit Test 在线测试AOI: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 自动光学检测AXI:Automatic X-ray Inspection 自动X光检FT:Functional Test 功能测试ESS: Environmental Stress Screening 环境应力筛选,在我司通常指老化结构测试:本文中的结构测试是MVI、FLY、AOI、
6、AXI、ICT的总称全检:指对所有单板及板上所有可检查器件进行检查II. 测试目标A. 测试的目标 通过选择组合测试策略,达100的故障覆盖率。 在制造过程中尽早发现缺陷。 准确的检测报告以促进制造过程的改进。 发货零缺陷。B. 最优化测试策略在总体上以最小的花费,最短的测试时间达最大的测试故障覆盖。 在总体上最小的花费指在产品生命周期而不只是发生在工厂的制造和测试费用。Having the right test at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cost is the key at a good test strategy.C. 基本原则 在制造过程中越早测试越
7、好,缺陷越早发现越好;缺陷越晚发现,发现和剔除它的成本越高,它产生的危害越大。 一个制造的过程或者一个部件只被测试一次。 如果单板的缺陷率很低,FT很完善和可靠,就不要再进行结构测试。焈在系统(整机)测试前必须有一种测试。焈在FT测试前至少有一种结构检测或制造过程控制手段。III. 制定结构测试策略的主要因素和原则单板结构测试策略的制定依据于产品、期望的覆盖率、单板的可测性、可用的测试设备和制造平台等诸多因素,主要从以下方面综合考虑:1)单板的产量与复杂度;2)产品背景;3)加工路线与工艺难点;4)测试覆盖;5)测试成本及效率;其中1)、4)、5)点是主要考虑的因素,其他是重要的参考因素。在制
8、定结构测试策略时,结构测试工程师基于以上因素,务求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达到最高的覆盖率及测试效率。制定测试结构测试策略时,也必须考虑FT测试,考虑FT的测试情况,测试的互补性。对我司生产而言,因单板做库存,也可能单板直接发货,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A. 单板产量与复杂度产量、复杂度与测试策略的关系如图,产量越大,考虑ICT的可能越大;单板越复杂,用AXI的机会越大。单板的测试策略中,ICT/AXI一般可以作为唯一的工艺测试手段,而通常FLY/AOI需要与其他手段配合使用。按照上述原则细化,可以得到下表粗放的测试策略对应关系。表中,以红色表示主要测试手段,蓝色表示次选的测试手段,“/”表示从多种测试
9、手段中选择一种,也可组合使用。高产量HICTICT /AOIICT/AXI/AOI中等产量MICTmAOIAXI低产量LMVI/FLY/AOIAXI/AOIAXI产量V/复杂度Ci低复杂度L中等复杂度M高复杂度H产量V定义:低产量: V1500pcs中等产量: 1500 pcsV 4000pcs高产量: V4000pcs产量:一个稳定版本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产量。策略制定时,通常产品人员会难以给出较准确的预测,应该以乐观的市场预测来进行。生命周期较难估计的,一般可按一年计算。单板的产量同时要考虑如借用关系、拼板情况,祥见5.2.1的描述。复杂度定义:公式:Ci = (#C + #J)/100) *
10、 S * M * D其中#C Number of components,板上元件总数 #J Number of joints,焊点总数 S Board sides,单面板 S=0.5; 双面板, S=1.0 MMix器件的混合程度。(制造角度以封装进行考虑,测试以程序难度进行考虑)低混合度0.5 ;高混合度1.0;D Density,单板焊点密度D= (#J /(L*W 平方英寸)/100) or (#J / L*W 平方厘米 / 15.5),L 单板长度 ,W单板宽度。 低复杂度L: Ci50,中等复杂度M: 50Ci 125高复杂度H: Ci125单板的复杂度可以用上面的公式进行计算,而要
11、更准确的评估单板的复杂度,实际上还应参考其他一些因素。如单板上网络数、节点数、单板尺寸、器件封装、布局情况、局部密度等,从制造和测试角度,一般复杂度也有一定差异。基本原则: 1)单板总产量40000pcs,所需测试点1280点(网络数可能略大于此数)的,优先考虑ICT自动线测试。2)高产量的单板,原则上一定要做ICT。当Ci=L&M,一般只做ICT,AOI或AXI可作为工艺控制手段抽检。当CiH,若ICT测试覆盖不够; 单板器件密度、网络密度高,经过DFT设计也不能将测试点控制在2600点以内;此时应考虑组合测试,保证覆盖,降低DFT要求。3)中等产量的单板,参考其它因素,产量越大,则做考虑I
12、CT的可能就越大;在线加载需求强烈,则优选ICT。除此外,对中高复杂度单板,AXI测试有效性高,策略可为AXIFT。若测试覆盖差异不大,则优选顺序为AOIAXIICT。若单板生命周期短(从TR4开始计算,1年;TR6后,2600点的ICT夹具,接触导致的误测也是很头痛的事情,因此需用边界扫描手段、AXI/XOI的组合测试互补覆盖来省略些测试点,提高ICT测试的稳定性。一般这样的单板成本高,应用层次高,可靠性要求高,所以AXI是必选的手段,是否AXI全检需要参考其他因素。策略制定需要进行覆盖的分配,权衡总体的覆盖和效率,进行分布式测试。B. 测试效率与成本1. 效率与时间通常,用AOI和针床IC
13、T的测试效率高,5DX稍长,飞针ICT时间最长。但ICT开发周期长,且主要针对稳定的版本进行;其他手段程序开发周期短。 一般情况,各种测试手段的测试时间对比如下 :5DXAOI飞针ICT针床ICT(不含加载)测试时间/板2-5分几十秒3分2-15分几秒-几十秒速度1600个焊点/分生产线速0.15S/步(一个电阻),IC测试慢很快,毫秒级双面板一次测试两次测试两次测试一次测试夹具制作不需不需不需要专门夹具编程周期13天13天13天1530天(含夹具周期)从测试效率的角度来衡量,另外还要考虑FT测试时间,由于FT时间一般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假如FT时间太长,可以考虑增加针床ICT测试,用以替代老
14、化前FT,节约整个测试时间和成本。考虑测试时间,还应考虑以下一些时间,一般以x小时/100单元(hours per 100 units)进行对比评估。 项目设置时间上下板时间测试时间重测率宽放直通率故障诊断时间通常情况及考虑因素程序夹具切换时间,一般计5分钟In-line与off-line的不同应提供0缺陷的理想时间ICT对高中低复杂度的单板重测率一般对应为30%20%/10%一般按20%计算直通率不影响AOI/AXI测试时间AOI=2分AXI=2分ICT=5分FT10分一般情况下,无需进行精确的测试时间计算。若需要,可按照下附123表格进行预测。 测试夹具或装备根据预测情况进行复制。测试时间
15、一般由感兴趣的部门(IE)发起并进行准确的测量,提出新增设备需求。对测试需要增加新型号设备,测试部门也应及时提出需求,进行采购。误测的不同,测试时间预估及测量需注意各测试手段误测的不同。对AOI/AXI,设备一次测试,报出的10个缺陷中可能只1个是故障中,需要确认,设备只测试一次。而对ICT/FT,通常是一次测试Fail,而下一次测试PASS,表现为设备的Retest rate高。1. 测试成本成本分析,需要考虑NRE费用、设备投资、每板测试费用、重测(retest)、误测(Faluse call)、维修、报废、漏测导致的现场维修费用等多方面因素。 不同的加载方式对加工成本的影响也较大,一般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成培训研发管理系列课程之从样品到量产课后资料 06PCBA结构测试策略指南 培训 研发 管理 系列 课程 样品 量产 课后 资料 06 PCBA 结构 测试 策略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