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后习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后习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后习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上述材料所体现的观念,最早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前期C.西汉后期D.宋朝前期2.太平御览中记载:“晋阳秋曰: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品格,登用皆由中正考之簿册,然后授任。”材料所述的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级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
2、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最有可能是()A.世官制B.察举制C.皇帝制D.科举制5.旧唐书记载:“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这说明御史对地方的监察()A.破坏了地方的行政秩序B.威胁了中央集权C.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震慑了地方官吏6.万历年间,利玛窦在中国澳门登陆后惊讶地发现,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他告诉西方人一件重大的事实:“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作哲学家的人治理的。”利玛窦感慨的“事实”主要得益于()A.君主制 B.内阁制C.行省制 D.科
3、举制7.明朝对任职到一定年限的官员都要进行考核,根据官员的实际表现,分别给予称职、平常、不称职的评定。这一考核制度被称为()A.考满B.京察C.考察 D.外察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全后汉文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材料四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
4、,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唐)杜佑通典(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概括科举制的影响。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的考课制度是考核在职官吏的一种制度。周礼云:“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廉洁而又善于行事),二曰廉能(廉洁而又能推行政令),三曰廉敬(廉洁而又勤勉努力),四曰
5、廉正(廉洁而又处事公正),五曰廉法(廉洁而又执法无误),六曰廉辨(廉洁而又明辨是非)。”“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摘编自唐代考课制度与吏治的关系材料二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考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目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看法。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据史料记载,秦朝的官吏须经过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
6、而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朝()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的程序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2.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这表明察举制()A.促进了汉朝教育制度的发展B.有利于官僚政治的迅速瓦解C.有利于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D.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3.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察举制的推行B.九品中正制的实施C.科举制的实施
7、D.社会统治基础的扩大4.汉书载:“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据此可知,汉朝()A.御史大夫职权广泛B.御史大夫掌控军政大权C.御史大夫权力膨胀威胁皇权D.中央官制变革创新唯上5.“唐朝是个火热的年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寒门出宰相,士兵成将军。”这里“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主要途径是()A.世袭爵位B.察举征召C.科举考试D.高官举荐6.有研究发现,在唐朝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
8、有6人,占8.22%。这反映出当时()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7.唐朝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材料表明唐朝御史台()A.具有司法性质B.分割相权C.职广位重D.能够抑制腐败8.宋朝司马光曾说:“凡择言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包拯也曾说,监察官“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这说明古
9、代()A.选拔监察官程序复杂B.监察官直接服务于皇帝C.监察官选任重视德行D.皇权加强依赖监察制度9.据记载,顺治十六年(1659年),命“考官于论题间出孝经”雍正元年(1723年)规定“自雍正元年会试为始,二场论题宜仍用孝经”。清朝在科举考试中强化孝的主要目的是()A.形成敬老的社会风气B.选拔忠于清朝统治者的官员C.得到不平等条约的庇护D.结合了传统教育的内容10.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皇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这说明两人的选官原则是()A.德才兼备,以德为先B.德才兼备,以才为先C.熟读经书,唯命是从D.厚德薄才,文艺次之11
10、.西晋开始允许监察官“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奏者不必署名,即使奏事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具有()A.谏诤权 B.弹劾权C.司法权 D.审计权12.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该制度()A.提高了官吏的素质B.完善了地方监察制度C.杜绝了地方的吏治腐败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
11、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朝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一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改为自由报考。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科举制度在宋朝有了重大的发展,宋太祖确立殿试制度,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使科举及第者直接成为“天子门生”,进一步摧毁考官和考生之间的座主、门生关系。针对唐科举门资取士的弊病,逐步取消资格限制,贯彻“取士不问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972827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