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心理学》复习要点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心理学》复习要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心理学》复习要点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认定心理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P4):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生物节律(P29):生物节律是指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3、感觉适应(P50):感觉是指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4、社会知觉(P72):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5、晕轮效应(P76):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6、图式(P90):图式是指一种心理网络结构,它表示的不是许许多多的具体事物,而是各种知识要素的
2、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7、学习(P99):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另:学习是由经验产生的在行为或知识方面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改变。)8、创造性思维(P122):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9、问题解决(P115):问题解决是指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10、逆向工作法(P117):逆向工作法也称目标递归策略,它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的工作方法。11、智力测验(P131):智力测验是通过一定的测量
3、工具和手段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12、社会性动机(P167):社会性动机是以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它涉及个人的工作、交往、对成就的追求等诸多方面。13、成就动机(P170):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它包含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两种成分。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6 页 -14、情绪情感(P175):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15、人格(P185):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16、认知方式(P188):认知方式
4、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17、从众与服从(P244):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18、心理健康(P251):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19、挫折(P265):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
5、反应。20、关键期(P281):关键期是指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最容易获得和形成的特定时期。二、问答题:1、简述测验法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有何注意事项?(P16)2、结合实际谈谈引起失眠的原因。(P33)3、注意和意识有何关系?(P26)(1)区别:概念的内涵不同: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是指个人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两者的功能不同:注意的功能是选择、维持和调节;意识的功能是(2)联系: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注意集中,意识清晰。在自动化的意识状态下,注意很少,意识参与也少。在睡眠状态
6、下,即无意识状态,注意基本停止。4、结合实际谈谈社会性知觉是怎样形成的?(P74)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6 页 -5、简述记忆的三个存储系统。(P87)根据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提出了记忆的三存储模型;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保持 0、25-1;视觉表象和听觉表象;容量无限)(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保持 20-30;声音代码;容量有限:72)这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而复述是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复述分两种: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3)长时记忆(保持 30以上;语义代码和视觉代码;容量无限)6、简述学习与记忆的关系。(见
7、 P99!)学习是由经验产生的在行为或知识方面的一种相对持久的改变。它既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包括各种行为习惯、态度、人格特质的形成。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区别: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记忆是一种知识、信息的保持过程。学习是通过行为及能力变化得以体现;记忆主要是知识经验的积累。学习使人的行为及能力的变化具有相对持久性;记忆保持知识信息的时间有长有短。联系:记忆是学习发生的基础学习是记忆深入与发展。学习是高于记忆的心理活动,是通过知识经验的积累而促进能力素质的提高。7、论述常用而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P102)(1)复习策略:复习策略解决如何对所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复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2022年心理学复习要点 2022 复习 要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