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诈骗罪客体新论.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信用卡诈骗罪客体新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卡诈骗罪客体新论.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理论研究】 当代法学 2003 年第 3 期 信用卡诈骗罪客体新论 信用卡诈骗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 这 一观点在理论上的认识是共同的 , 只是对具体的 构成尚存在不同的见解 。 有的学者认为侵犯的是 信用卡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有的学者 认为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 银行金融管理制 度和商业经营管理制度 ;有的学者认为侵犯的 是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的所有 权 ;有的学者认为信用卡诈骗罪是以信用卡结 算秩序为主要客体 , 以公私财产所有权为次要客 体 。 由此可见 , “ 公私财产所有权是信用卡诈骗 罪侵犯的客体之一 ” 是一种普遍的观点 。 因此 , 信 用卡
2、诈骗罪具有侵财犯罪的性质 。 笔者不同的观 点是 : 应该将信用卡诈骗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分为 主要客体和次要客体 , 并认为信用卡诈骗罪以国 家对信用卡业务的管理秩序为主要客体 , 以公私 财产所有权为次要客体 。在这里, 我要重点提出一 个新的客体 “ 信用度 ” , 即将 “ 信用度 ” 作为 另一个次要客体纳入到信用卡诈骗罪所侵犯的复 杂客体中来 , 其地位同公私财产所有权一样重要 。 信用 一 卡 一 车骗罪首先是一种金融诈骗罪 , 这在 立法上是明确规定的 , 并且具有明显的侵财犯罪 的特征 。 将本罪所侵犯的复杂客体按照刑法理论 分为主要客体和次要客体 , 可以彻底地分析犯罪 行为的
3、社会危害性 , 从而更加有效地打击犯罪和 预 防犯罪 。 主要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侵犯的 、 刑法重点予以保护的社会关系 ; 次要客体是指某 一犯罪行为所侵犯的 , 刑法附带保护的社会关 系 。 将国家对信用卡业务的管理秩序作为主要 客体是必然的 。 首先 , 国家对信用卡业务的管理秩 序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 。 198 8 年 , 中国人民银 行改革了银行结算制度 , 把信用卡列为一种新的 结算方式纳入到银行结算体系当中 ,形成以汇票、 支票 、 本票和信用卡为核心的 “ 三票一卡 ” 的银行 结算制度 。 随着信用卡业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 信 60 用卡作为一种重要的结算方式 , 以其
4、方便 、 快捷的 特质 , 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 国家在加强对信用卡业 务管理的同时 , 还制定了相应的管理秩序 。 中国人 民银行作为国家中央银行 , 于 19 96年发布了信 用卡业务管理办法 , 1999年发布了银行卡业务 管理办 法 , 规范了国家对信用卡业务的管理 ; 其 次 , 信用卡业务的管理秩序得到刑法的重点保护 , 可以使国家的金融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 促进国家 经济的快速发展 . 将公私财产所有权作为次要客体 , 体现了信 用卡诈骗罪所具有的侵财犯罪的性质 , 也是刑法 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的必然要求 。 以上客体的特 征已有很 多学者论叙 。 下面将重点论叙本文提出 的信用
5、卡诈骗罪行侵犯的次要客体 “ 信用度 ” 。 (一) “ 信 用度 ” 的概念 。 “ 信用 ” , 仅从字面上的词义 , 可理解为 遵守 诺言 , 实践成约 , 从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 ” 。 从 经济学的角度 ,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中指 借贷活动 , 是以偿还为条件的商品或货币等价值 物的贷与借的活动 ;在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中 ,信 用则是掌握在国家银行手中的 。 从法律的角度 ,信 用是指采取借贷货币资金和延期支付方式的商品 买卖活动的总称 。 包括实际的资金及其他信用工 具借贷和商品借贷 , 以及附条件或无条件借贷的 承诺 。 本文中所说的 “ 信用 ” 除了上述的概念以外 ,
6、还包括一个抽象的概念 , 即信用是持卡人的财产 、 人格的体现 , 是其在社会上的 “ 信用度 ” 和地位的 具体表现 。 这里的 “ 信用 ” 是特殊地由信用卡作为 载体所抽象出的概念 , 其代表的是信用卡合法持 有人的利益 。 所谓 “ 信用度 ” 是指从社会信誉 、 经 济状况 、 商品交易的履约情况等方面反映出来的 发卡对象的遵约守信程度 。这是狭义的概念. 是针 【理论研究】 当代法学 20 03 年第 3 期 对信用卡的合法持有人而言的 ; 广义的概念就是 指通过社会信誉 、 资信状况 、 个人经济情况等详细 周密的调查后所得出的个人的信守合约的程度 。 本文中所说的 “ 信用度
7、” 指的是狭义的概念 。 ( 二) “ 信用度 ” 作为信用卡作编罪所便犯的次 要客体的可能性 。 首先 , “ 信用度 ” 是一种社会关系 , 它的具体 表现形式就是信用 ,就是由信用卡所承载的, 具有 特殊抽象概念的信用 , 是信用卡的合法持有者人 格和财产的体现 。 应该说 , “ 信用度 ” 在更多的方 面体现了持卡人的社会信誉和个人声誉 。 因为 , 财 产或者财富完全可以通过更多直接的方式表现出 来 。 比如 , 金钱支出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 , 而一 个人的个人声誉和社会信誉的评估是综合的 、 复 杂的 , 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当一个人的财产和信 誉都集中在一张小卡片上时 ,
8、 信用卡所承载的 “ 信 用度 ” 的特殊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 即这里的 “ 信用 度 ” 是一种社会关系 , 甚至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关 系 。 其次 , “ 信用度 ” 是刑法必须保护的一种社会 关系 。 我国刑法总则的第 2条明确规定 了刑法 的任务 , “ 信用度 ”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 , 必 须纳入刑法的保护范围 , 原因有 3点 : 一是 “ 信用 度 ” 具有财富的性质 。 无论对于单位还是个人 , “ 信用度 ” 都是极其重要的 , 只有具备较高的信用 度 , 才能够在经济活动中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 才能够有机会在经济活动中获取利益 。“ 信用度 ”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
9、有财富的性质 , 其地位甚至 要高于财富 ; 二是 “ 信用度 ”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是 一种权利 。作 为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体 , 都具备 这种权利 , 只是由于各种条件的不同 , 存在很大的 差异 。 但是从根本上说是平等的 , 只有个体的条件 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够拥有较高的信用度 。 而这 种权利应该同公民的人身权利 、 民主权利一样受 到刑法的保护 ; 三是 “ 信用度 ” 是一种秩序 。 在现 代经济生活中 , 无论在哪个方面 , 只要是涉及信用 问题 , 必然要考虑到 “ 信用度 ” 如何 。 而 “ 信用 度 ”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秩序 , 只有这种秩序维 护正常 , 呈现出一
10、种公正 、 透明的态势时 , 才能够 有一个真实可信的评估标准和评估结果 , 才能保 证经济秩序的正常有序和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 最后 , “ 信用度 ” 具备作为信用卡诈骗罪侵犯 的次要客体所要求的法律地位 。 次要客体指某一 犯罪行为所侵犯的 , 刑法附带保护的社会关系 , 是 实施某一类具体犯罪时不可避免遭受犯罪侵犯的 犯罪客体 。 最初想到 “ 信用度 ” 这一概念时 , 一直 认为其是信用卡诈骗罪侵犯的随意客体 , 但是经 过分析后发现 , “ 信用度 ” 完全具备作为信用卡诈 骗罪侵犯的次要客体的一切要件 。 “ 信用度 ” 是信 用卡所必然承载的一种社会关系 , 在信用卡诈骗
11、罪所规定的 4 种犯罪行为方式中 , 无论哪一种犯 罪行为都必然会对 “ 信用度 ” 造成侵害 , 只是程度 不同罢了 。 在承认 “ 信用度 ” 这一概念的情况下 , 一旦发生利用信用卡诈骗犯罪 , 首先或者说主要 侵害的是国家对信用卡业务的管理秩序 , 同时也 侵害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和 “ 信用度 ” , 即 “ 信用 度 ” 也同样具备作为刑法附带保护的社会关系的 法律地位 , 同样是实施信用卡诈骗罪时 , 不可避免 地遭受犯罪侵犯的犯罪客体 。 (三) “ 信用度 ” 作为信用卡作编罪所使犯的次 要客体的必要性 。 根据直接客体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 , 可以 将其分为主要客体 、 次要客
12、体和随意客体 。犯 罪的 次要客体是实施某一类具体犯罪时不可避免遭受 犯罪侵犯的犯罪客体 , 因此必然对其行为的定罪 量刑发生影响 。 首先 , 次要客体影响犯罪的社会危 害性的严重程度 , 从而也影响犯罪的性质 ; 其次 , 次要客体的存在 , 使该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应 增大 , 立法者往往规定这种犯罪较其他类似的犯 罪较高的法定刑 ;再次 , 根据犯罪对次要客体的侵 害程度以及次要客体的重要性 , 刑法将对其规定 加重法定刑 。 因此 , 次要客体是直接影响定罪量刑 的基本因素之一 , 是该类犯罪构成的一个必要要 件 。 根据上述关于次要客体的理论 , 我认为 , 将 “ 信用度 ,作为
13、信用卡诈骗罪所侵犯的次要客体之 一是完全必要的 。 主要有以下几点理 由 : (一)将 “ 信用度 ” 作为本罪所使犯的次要客 休之一 , 可以更清廷地分析 犯罪行为的社会危 害 性 , 进而更全面地分析犯罪的性质 。 社会危害性是我国刑法中犯罪的本质特征 , 是我国刑法对犯罪的否 定的社会政治评价 。 要 61 【理论研究】 当代法学200 3 年第3期 准确地分析犯罪的性质 , 必须从分析犯罪行为的 社会危害性入手 、 因为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的本 质特征 , 是被法律认可了的东西 , 是一个法律范 畴 , 是评价标准 。 “ 信用度 ” 在本罪中作为一种 由信用卡所承载的社会关系 , 体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生活与数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