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2.pdf
《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2.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及使用条件速度公式:tsv公式变形:求路程vts求时间 vst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合力公式:F=F1+F2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F=F1-F2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密度公式:Vm浮力公式:F浮=GF浮=G排=m排gF浮=水gV排物理量单位v速度m/s km/h s路程m km t时间s h 物理量单位G重力N m质量kg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物理量单位密度kg/m3g/cm3m质量kg g V体积m3cm3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3=1 103kg/m31
2、m3=106cm31L=1dm31mL=1cm3物理量单位F浮浮力N G 物体的重力N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单位换算: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1min=60s 物理量单位F浮浮力N G 物体的重力N提示:当物体处于 漂浮或悬浮 时物理量单位F浮浮力N 密度kg/m3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m3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kg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5 页 -2 F浮=G F压强公式:p=SF液体压强公式:p=g
3、h帕斯卡原理:p1=p2 2211SFSF或2121SSFF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或写成:1221LLFF物理量单位p压强Pa;N/m2液体密度kg/m3 h深度m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面积单位换算:1 cm2=10-4m21 mm2=10-6m2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1、L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物理量单位p压强Pa;N/m2F压力N S受力面积m2 物理量单位F1动力N L1动力臂m F2阻力N L2阻力臂m 提示:应用帕斯卡原理解
4、题时,只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5 页 -3 滑轮组:F=n1G总s=nh对于定滑轮而言:n=1 F=Gs=h对于动滑轮而言:n=2 F=21Gs=2 h机械功公式:W=F s功率公式:物理量单位F 动力N G总总重N(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总=G)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物理量单位s动力通过的距离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m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物理量单位W动力做的功J F动力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m 物理量单位P功率W W功J t 时间s 单位换算:1W=1J/s 1 马力=735W1kW=103W 1MW=106W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名
5、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5 页 -4 P=tW机械效率:总有用WW 100%热量计算公式:物体吸热或放热Q=c mt(保证t 0)燃料燃烧时放热Q放=mq电流定义式:tQI欧姆定律:RUI电功公式:物理量单位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 c 比热容J/(kg)m 质量kgt温度差物理量单位Q放放出的热量J m 燃料的质量kg q 燃料的热值J/kg提示: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Vq;物理量单位机械效率W有有用功J W总总功J 提示:机械效率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提示: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2高于初温 t1,t=t2-t
6、1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2低于初温 t1。t=t1-t2物理量单位I电流A Q电荷量库 C t时间s 物理量单位I电流A U电压V R电阻提示:电流等于 1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物理量单位W电功J U电压V I电流A 提示:(1)I、U、t 必须对 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2)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1 度=1 kWh=3.610 6 J。同一性:I、U、R 三量必须对应 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同时性:I、U、R 三量对应的是 同一时刻。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5 页 -5 W=U I t W=U I t 结合 U I R W=I2RtW=U I
7、t 结合 IU/R W=RU2t如果 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如电热器。电功率公式:P=W/tP=I U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分压原理:2121RRUU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121RRPP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分流原理:1221RRII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1221RRPP补充公式速度:v=
8、s/t 密度:m/v 重力:G=mg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物理量单位单位P电功率W kW W电功J kWh t通电时间s h物理量单位P电功率W I电流A U电压V P=RU2P=I2R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5 页 -6 压强:p=F/s(液体压强公式不直接考)浮力:F 浮 G 排液 gV 排漂浮悬浮时:F 浮 G 物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功:W=FS 功率:P=W/t Fv 机械效率:W 有用/W 总 Gh/Fs=G/Fn(n 为滑轮组的股数)热量:Q
9、cm t 热值:Q=mq 欧姆定律:I=U/R 焦耳定律:QI2RtU2/Rt=UIt=Pt(后三个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电功:WUIt PtI2Rt U2/Rt(后 2 个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电功率:P=UI W/tI2RU2/R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一)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15 页 -7 光、电、热、力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靠介质传播,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
10、动的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4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防止和减小噪音的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耳边。5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的速度是3x108 m/s。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6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分居法线(ON)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在
11、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2)漫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7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根据光的反射成像。成像作图法: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8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12、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9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如老花镜。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如近视镜。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 表示。凸透镜的光学性质: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b、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c、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典型光路图:凸透镜
13、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10凸透镜成像规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15 页 -8 11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成虚像时物距越远,像距越远,像越小。一倍焦距分虚实:F 以内成虚像,F 以外成实像。二倍焦距分大小:2F 以内成放大的像,2F 以外成缩小的像。12.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13物体的冷热
14、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14温度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摄氏温度,另一种是国际单位,采用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 度,0 度和 100 度之间分成100 等分,每一等分为 1 摄氏度。15使用温度计之前应:(1)观察它的量程;(2)认清它的分度值。16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
15、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17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要放热)。18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19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0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提高液体的温度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2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大沸点高,气压小沸点低。22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
16、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23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液化的例子:云、雨、雾、露的形成;夏天自来水管“冒汗”;冬天在室外说话时的“呵气”;烧开水时的“白气”。24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吸热),升华的例子:卫生球的消失;冻衣服晾干;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放热)。凝化的例子:雪、霜、雾淞的形成;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电学部分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15 页 -9 25两种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两种电荷规定: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电荷
17、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提示: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26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电荷的符号是Q,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符号 C 表示。27.导体和绝缘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提示: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水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常见的导体有金属、大地、人体、碳(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28.电流:电流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18、电流。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有电源和闭合电路(通路)。电源:能够提供持续供电的装置叫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干电池、铅蓄电池都是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提示:电流的方向除了规定以外,还要知道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及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等化学电池及发电机。绝对不允许用导线直接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否则会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源。29.电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15 页 -10 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
19、开关和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路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连在电源两端叫短路。用符号表示电路的连接的图叫电路图。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提示:第一,要求会画各种电路元件规定的符号。画电路图的基本要求:导线是直线,弯折处一般成直角;各元件连接紧密,分布合理,无断离;导线交叉连接处要注意打上黑圆点。第二,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要求:把导线的两端接在相应的元件的接线柱上,避免导线交叉;认真检查,电路图和实物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情况要一致,连实物时
20、,可采用“先干路后支路法”或“先通一路后补充法”均可。30.电流:定义:1 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安培。1A=1C/s。其它单位有毫安和微安。1 安(A)=1000 毫安(mA);1 毫安(mA)=1000 微安(A)。I=Q/t I 表示电流,Q 表示电荷量,t 表示时间。测量仪器:电流表。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 0-3A 最小刻度分别是0.1A 和 0.02A。用电流表测电流时,要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线出。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实验及结论:串
21、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31.电压:作用:电压使电路中产生了电流。电压用符号“U”表示单位:伏特,用“V”表示。其它单位有千伏、毫伏和微伏。1 千伏(kV)=1000伏(V);1 伏(V)=1000 毫伏(mV);1毫伏(mV)=1000 微伏(V)。常见电压:1 节干电池1.5V,铅蓄电池每个2V,家庭电路 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测量仪器:电压表。实验室用的电压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和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03V 和 015V;接 03V时最小分度为0.1V;接 015V 时最小分度为0.5V。电压表使用时:电流
22、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接线柱接法要正确;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测出电源的电压值。实验及结论:串联电路中U=U1+U2,并联电路中U=U1=U2。32.电阻: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的符号是“R”单位:欧姆。其它单位有兆欧和千欧。1 兆欧(M)=1000 千欧(k);1 千欧(k)=1000 欧()大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电阻的大小和温度有关。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电阻。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使用滑动变阻器时要注意阻值范围及最大电流两个重要参数。
23、使用前应将滑片调到电阻最大的位置。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就可以逐渐改变电阻,从而逐渐改变电流。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33.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使用公式时注意公式中的I、U、R 必须是同一导体(或同一电路)和同一时间的电流、电压、电阻。串联电路规律:I=I1=I2,U=U1+U2,R=R1+R2,几个相同的电阻串联时R 串=nR,串联分压分式。34并联电路的规律: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推荐文档 2022 年中 物理 知识点 总结 推荐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