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论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马克思主义转向_无产阶级新人思想 .pdf
《2022年2022年论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马克思主义转向_无产阶级新人思想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论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马克思主义转向_无产阶级新人思想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 5/摘 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严重的后果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重大制度缺陷,致力于效仿西方近代国民形象而用以改造中国国民性的“立人”思想遭到根本质疑,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结合中国的国情,陈独秀等初步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批判中国传统国民性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建构了“无产阶级新人”的崭新形象和结构,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国民性改造的几个重大问题,揭示了中国人的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关键词无产阶级新人;个性解放;大同团结;物心两面的改造;自我改造;革命中图分类号 D821.1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 6470(2010)0500 520 5论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无产阶级新人思想袁洪亮近代以来,在“国民性改造”的口号下,众多具有忧患意识和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从国民素质(结构)的角度探求中国文明转型的方向和途径,希望藉此从根本上探求民族的新生之路,是为中国近代以来颇有影响的国民性改造思潮。五四运动后期,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结合中国国情,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深入分析批判中国传统国民性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建构了“无产阶级新人”思想,“无产阶级新人”具有全新的社会价值取向、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特
3、征,这种设想成功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国民性改造的几个重大问题,展现了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应有方向。一、“无产阶级新人”思想的时代背景五四前期的“立人”思想抓住了人的现代化这一文明转换的主题,但究其实质不过是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的“表层移植”,在根本缺乏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及其所决定的社会结构变动的中国社会,“立人”只能是进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种寄托和美好愿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严重的后果从根本上动摇了“立人”思想的大前提: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的信仰。战争的空前残酷,战后西方社会的极度混乱,使作为中国人心中偶像的西方文明破产了,“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一心
4、谋求西化的知识分子们一度陷入了极度的苦闷和彷徨,开始寻求改造国民、挽救国家的另外的道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逐渐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文明模式因其对资本主义文明重大制度缺陷的有效超越,更由于其契合了中国文化传统,也顺应了中国民族解放的时代任务,很快就得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们的认可和欢呼,他们相信俄国革命将“创造一种兼东西文明特质,欧亚民族天才之世界的新文明”1。开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到国民性的内在、本质层面,从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角度批判中国的传统国民性,并创造性地建构了具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新人形象,“无产阶级新人”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基本的社会取向,体现着团结、
5、互助的社会主义道德意识,它把人的解放和民族的解放有机统一起来,既昭示着人的个性解放和发展的文明前进方向,又切合了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因而反映了中国追求人的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五四以前,主张国民性改造的近代资产阶级思党的建设/Constructionof the CPC52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5 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 5/想家大都是坚定的个人主义者,他们普遍坚持个人本位的观点,坚决捍卫人的独立、自主与尊严,对侵害个体自由的任何行为与思想都表示不妥协的斗争。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逐步认识到,“彻底的个人的自由,在
6、现代的制度之下也是求不到的”2。他们否定了国民性改造的资产阶级个人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转而把关注的重心移向集体和社会,强调个体对社会所负的责任,“它(国民性改造)的倾向应当是集体主义,而不是个人主义”3。与社会价值观的转向相适应,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无产阶级新人树立团结、互助的新型道德观念,“我们所要求的新道德,就是适应人类一体的生活,世界一家的社会之道德”,它不是“古典的道德、私营的道德、占据的道德”,而是“大同的道德、互助的道德、创造的道德”4。二、“无产阶级新人”的主要特征与以往国民性改造的目标“新民”、“立人”不同,李大钊、陈独秀等五四运动后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
7、子所着力塑造的具有阶级意识的“新人”代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崭新国民性。“无产阶级新人”具有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特征。首先,“无产阶级新人”体现了个性解放与大同团结的有机统一。五四运动后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残酷社会现实让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们认识到以前照搬资本主义的国民模式,单纯强调个人至上,机械追求个性解放的“立人”思想是多么的不切实际,“我从前是尊重个性,景仰自由的人,但在最近一两年之内与水平下的悲惨社会略有所接触,觉得在大多数人完全不自主地失掉了自由,失掉了个性的时代,有少数的人要来主张个性,主张自由,总不免有几分谮妄”。他们转而注重人的社会性和民族责任感,阶级意识取代个性解放逐渐
8、成为五四后期国民性改造思想的主题,“最初,文学革命者的要求是人性的解放 大约十年之后,阶级意识觉醒了起来,前进的作家,就都成了革命文学家”5。郭沫若提出,“少数的先觉者勿宁牺牲自己的 个性 与 自由”,“以争回大众人的个性与自由”。6为着现实的民族解放而强调集体主义越来越成为国民性改造的主旋律。当然,这种社会价值趋向与目标模式的转换绝不是重又回归到封建的家族本位主义,也不同于梁启超、严复的民族主义性质的国民性改造,它是在实现人的个性自我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谋求集体、社会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个性解放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开端,追求人类的整体解放才是其最终目的。它体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
9、党宣言中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李大钊很确切地描述了这种思想,1923年他在论述个人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时说,“现在世界进化的轨道,都是沿着一条线走,这条线就是达到世界大同的通衢,就是人类共同精神联贯的脉络”。而“这条线的渊源,就是个性解放,个性解放,断断不是单力求一个分裂就算了事,乃是为了一切个性,脱离了旧绊锁,重新改造一个普通广大的新组织。一方面是个性解放,一方面是大同团结。这个性解放运动,同时伴着一个大同团结的运动”。这两种运动,似乎是相反,实是相成,因为“个人与社会并不冲突,而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亦决非矛盾”7。显然,这里的“社会”和大同决不是传统国民性基础上的传统家族本位的群体组织,
10、而是由真正解放和发展了的自由而独立的个体所组成的有机和谐的集体组织。在这里,他们追求的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崭新文明秩序,这种文明社会中的每个国民都是个性高度发达而又兼顾集体利益的“无产阶级新人”,这种主张体现了国情与时代相统一的崭新国民性的要求,展现了人的现代化应有的发展方向。其次,“无产阶级新人”是经由物心两面的改造而达于“灵肉一致”的完整现代人。五四以前的国民性改造思想片面局限于人的精神改造,而忽视了经济基础和社会组织结构改造的巨大作用,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认识到,“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效果”。他们尽力把精神层面的改造与
11、物质层面的改造结合起来,“我们主张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8。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他们首先从思想道德变迁和经济变革的关系的角度剖析了国民性改造的经济缘由。李大钊在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 和 由经济上党的建设/Constructionof the CPC53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5 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 5/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等文章中,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指出“孔孟伦理”之所以成为主导的伦理道德规范,全在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农业经济结构及其所决定的大家族的社会组织结构,“中国的社
12、会组织造成孔子以前及孔子的伦理观念”。中国国民性的精神因素千年不变,因为孔子学说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而根本的原因“全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经济没有大的变动,他的学说适宜于那样经济状况的缘故”9。近代以来,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上生了变动,他的学说就根本动摇,因为它不能适应中国现代的生活,现代的社会”。因此,构成了中国传统国民性主要内容的孔孟学说的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必然被反映时代要求的崭新内容取代,由此确立了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新人”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由此也看到了经济和社会的根本变革对于成功改造国民性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的意义。“经济的生活,是一切生活的根本条件
13、”,“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都可以解决”10。他们开始把以经济变革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变革看作是促进国民性改造和“无产阶级新人”建构的根本途径。这种通过物质与道德的双重改造而达成的国民性是灵肉一致、身心俱备的崭新国民性,体现了人的本质,代表了人的解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第三,“无产阶级新人”是自我改造的现代人。五四以前的国民性改造思想体现了一种被动型的精英改造模式,知识阶层以启蒙者自居,高高在上,带着同情与怜悯,对于一般民众施以教化、示以表率;他们关注着他们的改造对象,“觉世”、“度人”、“立人”、“达人”、“
14、树人”,以期改造中国日趋卑微的国民性,为中国人寻找一种健康而有尊严的人的生活方式。鲁迅就曾一度把改造的希望寄托在“不和众嚣,独 具 我 见”的“精 神 界 之 战 士”的 身 上,“还 是 准 备 思想革命 的战士,和目下的社会无关。待到战士养成了,于是再决胜负”。而且,“我以为除此没有别的法”11。显然,中国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少数先觉的知识分子身上。但是,国民性改造精英的这种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姿态把他们与他们的改造对象人为隔离开了,广大的民众并没有因为他们充满激情的呐喊而自觉投身到国民性的自我改造之中,知识精英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彷徨之中。五四运动时期,他们从俄国十月革命“庶民的胜利”中受到启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2022年论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马克思主义转向_无产阶级新人思想 2022 近代 国民性 改造 思潮 马克思主义 转向 无产阶级 新人 思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