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硕士开题报告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硕士开题报告 .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农业推广专业学位 (领域:农村与生态发展 )石河子大学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新疆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研究学生姓名刘 新 成入学时间 2013-7 导师姓名职称龚 新 蜀教 授导师工作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培养管理学院石河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处制填表时间年月日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5 页 -2 石河子大学专业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单姓名刘新成学号2012311025 工作单位伊宁市正和建筑设计院单位邮编835000 联系电话单位:住宅:手机:课程名称成绩学分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成绩学分课程类别学分总计课程阶段分管学院课程学习情况审查结果
2、审查人:年月日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5 页 -3 培养管理学院石河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论文题目新疆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指导教师姓名职务工作单位龚新蜀教授石河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附主要参考文献,可加页)(一)选题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不但对物质需要的追求在提升,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也在提升,旅游作为一种大众娱乐的方式逐步走进人们的视线,而与传统旅游方式不同的生态旅游一出现,就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与喜爱。生态旅游的兴起加剧了广阔的市场需要,不断扩大的旅游市场蕴藏了无限的商机。与此
3、同时,全国各地上至各级政府,下到各种旅游开发公司,都对生态旅游这种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旅游方式进行大力推广,集中优势力量来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于是各类生态旅游景区相继出现。通过研究生态旅游开发理论及国内外生态旅游开发的经验教训,探索适合伊犁河谷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生态旅游开发以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环境为限制性前提,生态旅游开发强度和开发方式的选择在资源与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展开,强调保持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后劲;生态旅游开发强调社区参与,使目的地居民受益,增进目的地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开发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伊犁河谷地处新疆腹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是因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4、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因此当地面临着既要发展当地旅游振兴地方经济的任务,又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如何把当地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是摆在当地政府和人民当前的重大课题。正因为此,所以伊犁河谷发展绿色环保的生态旅游是创造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渠道,只有大力发展好生态旅游产业才能在与日竞争的旅游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加快推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本文正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伊犁河谷的实际出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定性阐述与定量分析方法旨在为伊犁河谷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希望通过研究,为伊犁河谷生态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二)选题意义生态旅游发展
5、以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环境为限制性前提,生态旅游发展强度和发展方式的选择在资源与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展开,强调保持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后劲,生态旅游发展所具有的全新发展理念,对于以河流、草原、山地等生态旅游资源为重要依托的伊犁河谷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5 页 -4(1)本论文面对新疆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力图找出科学、合理的应对之策,理论上将填补目前国内关于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的空白,为国家及新疆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有利于伊犁河谷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3)能够提供多种就业机会,给当
6、地居民带来经济收入,增强当地的经济实力,为农牧民创造保护资源的经济动力,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4)有利于促进旅游景点布局的合理化和旅游者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的不断提高。(5)对新疆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新疆伊犁河谷对新疆经济的贡献度,找出其战略缺陷,这对于政府对伊犁河谷生态旅游战略的制定以及发展战略措施的实施有很大的现实作用。(三)文献综述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的研究有不少学者,大多集中在新疆独有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上,多见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描述或对资源发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优化方案提出个人见解和意见。耿宝江(2005)对做好新疆伊犁旅游生态旅游,从旅游
7、管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伊犁河谷生态现状、市场状况以及建议。阎明(2002)在西部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探讨一文中借中国内地生态旅游发展迅速的趋势,以中国地理分界为线,分析了西部省市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西部生态旅游业资源的开发和发展提出了很好建议。任保平(2002)经济发展成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经济发展成本分析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经济发展成本、经济主体行为、制度安排”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种新的经济学解释框架。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低成本的经济发展,而实现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王耀东(2005)在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认为我国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迅猛,
8、旅游业作为新兴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新生经济产业。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旅游业发展理念问题,如何持续健康发展、旅游业的形成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又如何协调旅游产业内部之间以及和其他产业之间关系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问题。作者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从产业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李欣(2007)在承德市旅游发展研究一文中从承德市旅游发展的实际,运用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就旅游产品定位的问题对承德市旅游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董芙蓉(2008)在福建省旅游发展研究一文以福建省旅游产业资源发展为研究内容。利用
9、产业经济学经典理论,对福建省旅游发展的情况做了分析。国内对旅游业结构优化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分析旅游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和实践。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5 页 -5 周振华(1992)最早探究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他认为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包括合理化和高度化两方面。(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户外旅游活动在瑞士、英、德、法等欧洲国家兴起,各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旅游产业开始产生。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慢慢开始影响其经济发展。于是如何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工作也渐渐兴起。国外学者在旅游业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不但研究国内和国际旅游发展问题,而
10、且包括旅游统计、旅游业经营和管理等。进入 20 世纪后,旅游业已标志性的成为新兴的事业,国外专家学者对旅游业的管理方式、饭店经营管理、旅游经济、旅游市场、旅游心理等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为旅游经济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在旅游发展战略方面,国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出现在英、法等西方国家的旅游规划实践,当时政府主要是为旅游项目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更加符合和适应市场运营。1977 年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产业起步较早的成员国的旅游规划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成员国中有 80%以上国家都建立了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从 20 世纪末,旅游战略研究开始兴起并快速发展,对旅游战略规划的研究
11、也逐步深化,并且已经开始向亚洲、澳洲等地的国家和地区普及。21 世纪初,旅游战略规划和发展研究全面兴起,美国最著名的旅游规划专家 Edward Insdeep,提出了旅游规划的标准化程序,并出版了国家、地区旅游规划与旅游规划:一种系统的、可持续的方法两部代表作世界旅游组织也在同一时期出版了一本名为旅游业可持续开发:地方规划指南的著作。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逐步成熟,有关旅游战略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探索愈发成熟。1980年加拿大学者克劳德马丁在题为有当地居民与社区参与的生态与文化旅游规划一文中,提出了生态性旅游这一概念。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顾问、墨西哥专家卢西奥首次使用“生
12、态旅游”一词。作为一种迅速发展起来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而在此之后,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1990 年,在墨西哥召开了首届国际旅游学术研讨会。1991 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ES)在美国成立了。截止 1996 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已经发展到来自 74 个国家和地区、37 个不同领域的近 1000 名国际会员。1992 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有 160 多个国家首脑参加了该会议,并顺利签署了21 世纪议程。21 世纪议程作为一个广泛的生态保护行动计划,对生态旅游在自然资源的保护、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及提高
13、不发达地区经济收入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一些生态旅游性的国际组织也纷纷成立,联合国也将 2002 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期。很多地区及省市都将旅游业确定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龙头产业和先导产业。旅游业是多种产业融合的综合产业,涉及多行业。旅游业对其他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关联度大,有很好的产业集群带动效应。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也从最初的第三产业已经向产业上游和其他产业融合,已经融人现代社会整体经济体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11。随着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内旅游学界日趋活跃,一些研究学
14、者从实际出发,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5 页 -6 对旅游产业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旅游业发展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当今国内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随着国家实施工业化进程,发展与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一些学者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提出旅游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性等问题。目前在我国,已有众多学者对生态旅游这个新兴学科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使得生态旅游学科得以在我国迅速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各地旅游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旅游地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旅游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在生态旅游的规划
15、和管理模式的建立上,从生态旅游资源的分析调查、生态旅游开发原则的确定,到生态旅游区的功能分区、社区参与、游客和行业管理以及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开发设计方案。在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多是关于自然保护区的,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方面,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据此提出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原则、开发模式以及景区的管理方案。我国在生态旅游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探讨方面,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一致的观点,关于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的文献、学术成果大部分还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描述解释、特征的阐述、功能作用的研究
16、探讨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这些年来,对于生态旅游理论的研究已成为旅游界的热点,但在生态旅游开发、景区规划建设、景区管理、政策保障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伊犁河谷生态旅游资源现状:伊犁河谷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独具特色,雪山、森林、草原、湖泊等多种地貌类型,有“东方瑞士”之美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的伊犁曾是西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河谷境内,物产资源丰富,各类农作物均可生长,地下矿产资源富集,是新疆主要优质煤炭基地。河谷内现聚居着多民族,主要以哈萨克族和锡伯族为主要少数民族。伊犁河谷从宏观角度看,是自东向西开放的喇叭状谷地。北天山山脉的科古琴山、别珍套山、婆罗
17、科努山、依连哈比尔朵山与南天山山脉的哈拉周里山、那拉提山相夹持的西部宽、东部窄的三角形区域,两大山脉之间还有几条近东西走向的山脉-乌孙山、阿吾拉勒山。从而造就出“两山之间有条河,两河之间夹道山”的自然景观。伊犁河谷区域总面积约为 5.65 万平方公里,是新疆最大的河谷区域。伊犁河谷地貌以山地为主,为3.76 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 72.4%,山地平均海拔海拔 4.76 千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 7.444 千米,谷地海拔最低 500 米。丰富多样的的山地资源和地貌,为科学考察和户外登山探险等旅游活动提供了绝佳的环境。伊犁河谷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为生物物种、野生动物的生长和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
18、的环境,是新疆山地区重要的野生动物资源库,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伊犁鼠兔、雪豹、布尔根河狸、四爪陆龟、棕熊、高鼻羚羊、草原蛙蛇等。野苹果、野核桃、欧洲李、樱桃李、巴丹杏等都是新生代遗留下来的珍贵物种,特别是巩留县的野生核桃林,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的大面积野生果林,面积达 866.7 公顷。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保护濒临灭绝的珍贵物种工作得到重视,伊犁河谷区域内先后建立了四爪陆龟、雪岭云杉、黑蜂、小叶白蜡、巩留野生核桃林、那孜一确鹿特山地草原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大大促进了河谷生态环境的保护,为环境可持续利用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
19、共 15 页 -7(五)参考文献1 伊犁河谷旅游局.创建“旅游名州”及搞好“十一五”规划与实施方案,20102 伊犁河谷旅游局,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伊犁地区旅游资源普查及旅游业发展规划,2010 3 新源县旅游局,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源县旅游总体策划规划及详细规划,2010 4 那拉提景区管理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新疆新源那拉提旅游景区二期工程建设规划,2010 5 特克斯县旅游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新疆特克斯乌苏夏都旅游景区建设规划,2003 6 察布查尔县旅游局.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旅游事业“十一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200
20、5 7 昭苏县旅游局.昭苏县旅游业“十一五”规划,2005 8 尼勒克县旅游局.尼勒克县旅游策划,2003 9 李耕耘.新疆伊犁风物志四.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l0常西奎.西部大开发最具潜力的宝地伊犁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0 11 杨桂华.生态旅游景区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2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 杨桂华.生态旅游绿色实践M.14 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5 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6 张建萍.生态旅
21、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17David A.Fennell,Ross K.Dowing 主编,张广瑞等译.生态旅游政策与规划.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l8申元村,王久文,伍光和,韩德麟.中国绿洲 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19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0 马勇,舒伯阳,生态旅游规划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1 马耀峰等.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2 胡汝骥.中国天山自然地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3 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22、4 耿宝江,王晓蓉.伊犁河谷生态旅游资源形成背景及评价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 25 李兆瑞,杨萍,刘树华.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共伊犁河谷委党校学报,2005(4)26 石晓龙,谢彩红.伊犁河流域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新疆林业,2005(2)27 阎顺,张春明等.伊犁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构想IJl.干旱区地理,2000(1)28 王冬萍,阎顺.1998-2000年新疆国内游客调查分析一兼析新疆旅游市场的发展J.干旱区地理,2003 29 游海丽.伊犁地区旅游客源市场经营策略J.新疆职工大学学报2000(3)30 杨志琴.伊犁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
23、0(4)31 盛民,田新伟.伊犁地区生态经济问题及其对策fJ.青海农林科技,2000(3)32 王定中,竹效民.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伊犁河谷大旅游的浅思J.伊犁论坛,2000(3)33 孔淑梅.完善旅游教育培训促进伊犁旅游腾飞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3(4)34 金海龙等.伊犁河谷绿洲的形成演化与开发利用研究闭.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5 赵兴有.伊犁地区地貌基本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J.干旱区地理,2000(1)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15 页 -8 二、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论文大纲和预期
24、进展,可加页)(一)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研究。全文一共包括六个部分,且各部分内容之间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第一部 分:绪论。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内容: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生态旅游的相关理论及特征分析。首先,认识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其次,介绍生态旅游的特征;再次,了解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最后对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对比分析。第三部分: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首先,介绍伊犁河谷自然环境概况;其次,详细说明了解伊犁河谷社会经济概况及伊犁河谷旅游业发展概况;再次,分析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第四部分:伊犁河谷生
25、态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这部分采用问卷设计与研究方法及问卷分析等方式对伊犁河谷生态旅游资源及旅游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小结。第五部分: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原则及战略构想。首先。明确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原则;其次,提出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的战略构想。第六部分: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及建议。首先,积极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旅游精品;其次,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合理开发资源,促进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再次,加大生态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树立伊犁河谷生态旅游新形象;加强生态旅游人才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伊犁河谷生态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水平;最后,不断完善伊犁河谷生态旅游承载功能和配套产业体系
26、的建设。(二)研究目标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也是目前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旅游形式。本论文拟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预期达到如下目标:1.本文结合伊犁河谷旅游资源产业分布特点、类型特色、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通过综合分析,伊犁河谷气候、草原、民族文化最具特色,将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的主题进行定位,为对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依据。2.通过对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讨,通过实证分析和实地调研,并参照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进行构想,并提出一定的发展战略实施措施,为国家及新疆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3.通过对伊犁河谷
27、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相关措施,包括污染影响的调控和非污染影响的措施,为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建设及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的保障体系提供依据。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15 页 -9(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首先,通过论文学术期刊网、图书馆、资料室,搜集大量与本研究有关的期刊及学术论文,对与本研究有关的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最新的研究动态进行深入的分析,汲取其优秀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其次,通过各种渠道从旅游、统计、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广泛搜集关于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状况最新的、权威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比
28、较,以达到对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全面了解的目的。(2)问卷调查法。出于研究的实际需要,本文需对伊犁河谷旅游客源市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可获得第一手的数据资料,深化本文对伊犁河谷生态旅游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认识。(3)数理统计法。对本文所收集的数据,依据需要进行人工统计,计算机分类统计,所用的软件为 Microsoft Excel、SPSS 等。(四)技术路线文献及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导师沟通定题:新疆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生态旅游理论及特征及析新疆伊犁河谷生态旅游现状分析新疆伊犁河谷生态旅游需求(市场调查分析)新疆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原则及战略构想新疆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的对
29、策及建议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15 页 -10(五)论文大纲新疆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第 1 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1.2.2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现状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4 研究方法1.5 技术路线第 2 章 生态旅游的相关理论及特征分析2.1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2.2 生态旅游的特征2.2.1 自然性2.2.2 普及性2.2.3 多样性2.2.4 专业性2.2.5 保护性2.3 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2.3.2 生态经济学原理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2.3.4 人地
30、关系理论2.4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对比分析第 3 章 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3.1 伊犁河谷自然环境概况3.1.1 地理位置3.1.2 地质地貌3.1.3 气候水文3.1.4 自然资源3.2 伊犁河谷社会经济概况3.3 伊犁河谷旅游业发展概况3.4 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及其重要性3.4.1 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3.4.2 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性第 4 章 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4.1 问卷设计与研究方法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15 页 -11 4.2 问卷分析4.2.1 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4.2.2 行为特征分析4.
31、2.3 需求特征分析4.2.4 满意度分析4.2.5 其他特征分析4.2.6 单因素相关分析4.3 小结第 5 章 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原则及战略构想5.1 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原则5.1.1 突出独特性的原则5.1.2 注重景观协调原则5.1.3 注重保护环境原则.5.1.4 依据市场需求原则5.2 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的战略构想5.2.1 基于宏观视角的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开发构想5.2.2 水域休闲型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思路5.2.3 特种探险体验型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思路5.2.4 特色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思路5.2.5 城市观光型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思路第 6 章 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
32、游的对策及建议6.1 积极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旅游精品6.2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合理开发资源,促进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6.3 加大生态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树立伊犁河谷生态旅游新形象6.4 加强生态旅游人才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伊犁河谷生态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水平6.5 不断完善伊犁河谷生态旅游承载功能和配套产业体系的建设(六)预期进展本论文预期字数为3 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主要研究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的效益,更重要是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给当地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
33、将完成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研究指导作用的论文。现在本论文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半年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2014 年 2 月选定导师与导师见面,拟定题目2014 年 3 月-5 月根据题目查阅文献资料2014 年 5 月下旬拟定论文大纲并发于导师修改2014 年 6 月与导师电子邮件修改论文大纲、写开题报告、初步开始写论文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1 页,共 15 页 -12 2014 年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根据导师意见修改开题报告2014 年 7 月下旬开题报告答辩
34、2014 年 8 月至 2015 年 3 月写论文,进行实地调查、调查问卷收集论文所需资料和数据2015 年 4 月至 2015 年 6 月反复修改论文2015 年 7 月上交论文初稿2014 年 9 月上交论文定稿2014 年 11 月论文答辩三、研究基础(包括 与本论文有关的工作积累、已取得的工作成绩、研究条件、存在问题与解决的途径与措施)(一)工作基础通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基本保证。而且较全面地查阅了本选题的大量相关书籍,并通过对电子资源、图书馆馆藏书籍刊物以及经贸学院资料室的专业学术期刊进行检索,收集了大量的
35、相关文献,掌握了撰写学位论文所需的部分文献资料,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分析,还收集了大量研究所需的统计数据,对该论题的研究现状有了一定的认知。为完成论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二)工作条件1石河子大学图书馆与经管学院资料室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保证.石河子大学图书馆为疆内最大的藏书点,拥有图书近108万册,年订购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报纸 180 余种;经济贸易学院拥有专业资料室一个,内有藏书9400 余册,其中外文图书100 余册,专业期刊200 多种。2石河子大学拥有国家“863”数字化图书馆,是新疆自治区科技查新定点单位,馆内拥有比较先进的资料查阅系统,购买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
36、技文献数据库、MEDLINE等 20 多种中外文光盘数据库以及相当数量的声像、微缩复制品等,并且与国内1000 多个单位有资料交换关系.依托经贸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专业综合实验室的设备,能够快捷、高效地查询和搜索到各种信息资料,为完成本研究的预期目标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3经管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拥有硕士点一个、博士点一个,经济研究所一个,经过长期的发展,现拥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数人,均学有所长,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专业学识,在传道授业的同时乐意为学生解惑。这为本论文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智力支持。(三)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资料收集的广度和深度可能还不够,这有可能影响到论文完成的质量,在这方面
37、还需要再加大力气,提高效率,力争收集到更全,更实用的资料。拟通过伊犁河谷发改委、州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和其他高校的资源查找需要的资料。(四)解决途径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2 页,共 15 页 -13 1.通过实地调研来获得相关数据。为了所需一手数据资料的翔实性和全面性,不防分时期进行两次调研,通过不同时期的二次调研,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发展情况和动态的数据,进行查缺补漏。2.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图书馆等资源进行资料查新,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广泛借鉴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另外,要积极听取专家意见,集思广益,通过多种形式探讨该问题。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3 页,共 15 页 -14 四、导师意见导师签字:年月日五、论文选题评议(就选题的意义、实验设计方案、预期进展和成果、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做出评议,并提出是否通过的建议)考核小组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4 页,共 15 页 -15 考核小组成员姓名研究方向职称、职务工 作 单 位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签字(盖章):年月日备 注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5 页,共 15 页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