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pdf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目录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的案例.2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深化及启示.13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及其原因.21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概述.31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37 页 -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的案例大纲一、金融衍生品:锋利的“双刃剑”二、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的案例之一巴林银行破产1.里森与巴林银行2.里森的交易策赂3恶瘤膨胀4反思:巴林银行破产案的根源三、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的案例之二中国航油(新加坡 )股份有限公司的巨亏1.“里森第二”2.御风术何在: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四、反思:衍生品是避险工具,还是灾星?知识点汇总T01: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回顾与
2、展望T02: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的案例之一巴林银行破产T03: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的案例之二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的巨亏T04:反思:衍生品是避险工具,还是灾星?正文金融衍生品,是指由原生性金融商品或基础性金融工具创造出的新型金融工具。它一般表现为一些合约,这些合约的价值由其交易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衍生品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Swap)协议等。由于金融衍生品具有套期保值、防范风险的作用,衍生品的种类与数量在不断增加;衍生品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37 页 -同时也是一种投机的对象,其交易所带来的风险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金融衍生品
3、:锋利的“双刃剑”30 多年来,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一方面为风险管理提供了许多非常有力的工具,与此同时,由于其所具有的强大杠杆作用,也给金融衍生品交易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运用得当的话,它在风险管理领域可谓是“游刃有余”;然而一旦失手就会造成重大伤害,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后果。1995年 2月,具有 230多年悠久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因为金融衍生品交易(日经 225 指数期货交易)的失败而在顷刻之间倒闭。酿成这桩 125 亿美元巨亏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巴林银行派驻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的首席交易员尼克里森,灾难发生时年仅28 岁。事有凑巧,时隔 10 年,也同样是在新加坡,中国航
4、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也因为炒作金融衍生品失败而导致资金枯竭、资不抵债,最终不得不向新加坡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中航油(新加坡)在一系列的石油期权和石油互换交易中,累计损失高达 5.54 亿美元。导致这桩丑闻的罪魁祸音,是时任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的陈久霖,时年43 岁。表 1和表 2分别是 80年代以来衍生品交易亏损事件案例和与衍生品有关的金融危机案例。表 1:衍生品交易亏损事件案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37 页 -表 2:与衍生品有关的金融危机案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5、页,共 37 页 -二、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的案例之一巴林银行破产1里森与巴林银行巴林银行建立于 1763 年,是一家具有200 多年悠久历史的英国老牌银行。但是,由于一个名叫尼克 里森的年轻交易员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违规交易而造成 8.6 亿英镑的巨大亏损,巴林银行于 1995 年 2 月 26 日宣布破产。里森也因此而入狱,后被新加坡法庭判处6 年半的有期徒刑。在出事之前,里森可谓是巴林银行的一颗迅速上升的明星。1992 年之前,他只是巴林银行的一名普通职员。1992 年被巴林银行派到新成立的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分部工作,并很快升为该分部的主管。期间业绩令人瞩目:1993 年,他所创造利润为当
6、年巴林银行全球总利润的20。1994 年上半年,他所创造的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37 页 -收益为巴林银行总收益的50。辉煌的业绩也为里森赢得了丰厚的奖金和响亮的名声。除了5 万英镑的年薪之外,1993 年和 1994 年他的奖金分别达到了130,000 英镑和 450,000 英镑。那么,里森的辉煌业绩又是如何获得的呢?2里森的交易策略根据巴林银行的授权,里森的职责只是为巴林银行在新加坡期货交易所和日本大阪期货交易所进行低风险、回报适度的套利交易。但是,里森的交易却远远超过了其授权范围。里森的交易主要集中在日本股市指数日经225的期货和日本政府债券的期
7、货之上,尤其是以前者为重。进行期货交易除需要缴纳少量的保证金之外,不需要初始投资,因而具有很大的放大效果(即“财务杠杆作用”)。比如说,买卖一手日经 225 期货的合同只需要缴纳大约 300,000 日元或 3000 美元(为了描述方便,本节全都假设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为 1:100)的保证金。如果日经225 指数上升一个点,买家就会有500 日元的盈利,而卖家则会有500日元的亏损。反之,如果日经225指数下降一个点,卖家就会有 500 日元的盈利,而买家则会有 500 日元的亏损。假设目前日经 225 指数为 15000点,上述数字意味着,如果日经225指数有 1的变化,即升或降 150 个
8、点,合同的买卖双方就会有75000 日元的盈利或亏损,即相当于初始保证金 25的收益率或亏损率。由此可见期货交易的投机性之大。里森把赌注押在股市的上升上。从 1992年起,里森陆续买进了许多日经225期贷。如图 1 所示,在 1993年和 1994 年上半年,日本股市基本处于牛市,日经225 指数从 1993年 1 月的不到 17,000 点一度曾升到 2l,500 点,上升了 4500 点。这意味着,如果在1993 年 1 月你将 1 亿美元的资金投在日经225 期货上,买了大约 33,333 手期货合同,而且,你幸运地在指数达到最高点时平仓。那么,你就可以得到 750亿日元(JP¥5004
9、50033333JP¥75000,000,000),约合 7.5亿美元的盈利,你的资金将增加6 倍多。里森是幸运的,他赶上了这股大潮,股市的上升给里森的期货交易带来了辉煌的利润。3恶瘤膨胀然而,幸运之星并不总是照着里森。从1994年 6 月底开始,日本股市开始持续下降,里森的交易也开始出现亏损。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37 页 -但里森并没有因此而收手。相反地,出于以前的成功使他过分地自信,同时也为了奖金和维护自己在市场上的名声,他变本加厉,铤而走险,采取了三项更冒险的措施:图 1:日经指数历史曲线(1993 年 4 月 1994 年 4 月)首先,里森通
10、过做假账隐瞒亏损。可能是出于节省办公费用的考虑,巴林银行新加坡分部的前台和后台是不分开的。这意味着,里森不仅负责前台交易,而且同时负责结算、会计等后台业务。利用巴林银行的这一管理漏洞,里森开了一个叫做“88888”的特别账户。根据巴林银行的做法,“88888”账户是用来处理一些暂时有争议的款项的。然而,里森却利用该账户来隐瞒其亏损。每当其交易发生亏损,里森就将亏损打入该账户。因为银行不经常检查“88888”账户,里森利用该漏洞得以隐瞒亏损。随着股市的下降,里森的亏损越来越大,因而“88888”账户上的金额不断上升,一度曾达到1 亿美元。其次,里森实施了更加冒险的“赌注加倍”策略”。“赌注加倍”
11、是最先在赌场上使用的一种策略。其基本方法是这样的:首先你赌 l 块钱。如果输了,你接着再赌 2 块钱。如果这次你赢了,你不但翻了本,还赢了1 块钱;如果又输了,你接着再加倍赔 4 块钱。这次如果赢了,你翻了本,并赢一块钱;如果输了,你接着再加倍赌 8 块钱。如此类推,一直赌下去,一直到赌赢为止。这样,你最终只要赢一次,你就可以除了捞回所有的亏损之外,还有一块钱的盈利。这个策略初看起来似乎很好,似乎是个必赢的策略。但是,这种方法的成功需要足够多的资金,因为需要的赌本是呈指数上升的。比如说,你连续了10次,你就需要 2102,048 元的赌本去继续赌;如果你连输了20 次,你就需要 2202,09
12、7,52 元的赔本去继续赌。因此,该策略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资金链断了,巨大的亏损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37 页 -将无法挽回。里森采用这个策略来试图挽回亏损尤异于饮鸩止渴。采用这个策略,每当股市下降造成他在日经225 期货上的亏损,他就买入更多的日经225期货。因此,他的日经 225 期货的多头头寸随着日本股市的下降而迅速增大。截至1995年 2月,他已买进高达61,000 份期货合同。如此大的合同名义价值,日经225指数每下降个点,他就要亏 3000 多万日元,约合 30 万美元。不幸的是,日本经济颓势已成,加上 1995 年 1 月的阪神大地震,日
13、经225 指数大幅度下跌。在1995年 1 月 23 日这一天,Nekkei225 指数就下跃了 l,000点,意味着里森仅这一天在日经 225 期货上就亏损了 3 亿美元。由于期货多头头寸不断地在增加,加之日经 225 指数不断地在下跌,里森需要不断地注入资金来满足期货保证金的要求。为了获得资金,他又冒险走出了第三步。最后,里森采用卖空“跨式期权”的策略来为其“赌注加倍”策略融资。卖空“跨式期权”的策略是指同时卖空一种具有相同行权价格和相同到期日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以获得期权费收入。这种策略的盈亏结构如图2 所示。图 2 中的 K 是期权的行权价格,ST是期权合同到期时标的物或基础资产的价
14、格。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当期权的标的股票的市场价格保持稳定、或者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升降时,上述策略才会盈利;反之,如果标的股票价格的变动超过了该范围,不管是价格上涨还是价格下跌,“跨式期权”的空头策略都会导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37 页 -致亏损,而且其亏损的幅度是没有限制的。有人曾将此策略形象地比喻成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尖顶(利润)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约 l0)、而潜在水地下的部分(亏损)则是巨大的(约 90),并且是难以预料的。事实上,里森的上述期权交易策略不但没能止亏,反而由于日本股市的持续下跌,里森所卖出的看跌期权在交易对手行权时蒙受了很大的
15、亏损,这对里森在期货交易上业已形成的巨亏无疑是雪上加霜。就这样,巴林银行的亏损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大雪球以 8.6 亿英镑的亏损崩溃了,这直接导致了这家世纪名店的倒闭以及里森的入狱。图 2:“跨式期权”空头策略的利润曲线4反思:巴林银行破产案的根源巴林银行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1)巴林银行内部管理不善,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在新加坡分行,里森既是清算部负责人,又是交易部负责人,一身二职,说明巴林银行内部管理极不严谨。同时,巴林银行也没有风险控制检验机构对其交易进行审计。巴林银行管理层知道里森在关西大地震后仍在增加仓位,却继续在 1995 年 1 月至 2 月间将 10亿美元
16、以上资金调拨给新加坡分行,充分说明巴林银行风险意识薄弱。巴林银行设立新加坡分行,在组织形式上也欠周详考虑,如果注册为全资子公司而不是分公司,也就不会招致巴林银行全军覆没的后果。(2)新加坡交易所存在监管漏洞。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所持的未平仓期货合约占整个市场未平仓合约总数的三分之一。单一的经纪行为占有如此大的市场比重,新加坡交易所也没有采取措施制止,明显存在监管漏洞。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37 页 -(3)过度从事期货投机交易。稳健经营的机构,都应严格控制衍生品的投资规模,完善内部监控制约机制。许多投资衍生品遭受灭顶之灾的,都与超出自身财务承受能力从事过度
17、投机有关。三、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的案例之二中国航油(新加坡 )股份有限公司的巨亏1.“里森第二”历史往往会出奇地巧合。1995 年,也是在新加坡,巴林银行驻新加坡交易员里森在投机性外汇交易中损失8.6 亿英镑,导致这家老牌英国银行倒闭。差不多 10 年后,历史重演。2004年年底,新加坡爆出巨大新闻,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在石油衍生品交易中亏损5.5 亿美元,公司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顷刻间灰飞烟灭。中航油(新加坡)的掌门人陈久霖也成为了新加坡金融市场上的“里森第二”。由于陈久霖的操作过程与里森基本类似,这里不再详细描述。2御风术何在: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据称,陈久霖在
18、被警方拘捕时还说“再给我5 亿美元,我就能翻身。”也许他并不明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能否按规定交足保证金,而在于在瞬息万变、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市场上,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必然失败。国有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为有效控制金融交易风险,首先应有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风险监控机制,并利用内部监控系统来掌握、控制、降低整个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已成为“走出去”企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一个有效的金融风险内控机制除了包括完善的风险监督制度、风险评估制度、风险警戒制度外,还应包括良好的危机救援制度,这样的紧急对策也远非1 亿美元的资金贷款那么简单。国有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
19、争,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国际市场的多变性、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管理控制的复杂性等问题,企业自身必须有所准备并通过实行严格的内控制度来防范风险。四、反思:衍生品是避险工具,还是灾星?金融衍生工具的兴起与发展是因为市场对于规避金融风险的需求,金融衍生工具为市场提供了规避金融风险的新手段,它比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措施更加有效。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金融衍生工具其本身所具有的高风险性也是其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37 页 -他传统风险管理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高风险性使得许多涉足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玩家陷入了不可收拾的金融灾
20、难之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金融衍生品呢?美国前证监会主席阿瑟 李唯特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衍生品跟电很相似:如果误用就很危险,但它又非常有用。”我们不会因为有危险就不用电而生活在黑暗中;但我们也不会不懂电却随便触电,拿生命作儿戏。很显然,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正确、适当地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发挥其规避风险的作用,同时避免可能带来的高风险。21 世纪以来,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及衍生品运用中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加以实施以规避风险。然而,中国企业由于起步较晚以及制度原因,对于风险管理还缺乏基本的认识,风险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结果使得巨亏事件时有发生。巴林银行、中航油(新加坡)、国储铜事件有一
21、个相同之处:都是由职员个人的行为引起的企业损失事件,涉及到交易员恶劣违规操作行为的交易都属于纯粹的金融投机事件。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重演,需要企业在制度上加强风险管理的建设,尤其是要强调操作风险的管理,从制度上消除同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中盛粮油事件属于另一种情况。它在金融衍生工具操作上的失败,本质上不是由于过度膨胀的利益欲望驱使,也不涉及交易员的操守或道德风险问题,而主要是由于技术性问题。从中盛粮油事件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运用金融衍生工具需要厚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链接信息“赌注加倍”策略其基本方法是这样的:首先你赌 l 块钱。如果输了,你接着再赌 2 块钱。如果这次你赢了,你不但翻了本
22、,还赢了1 块钱;如果又输了,你接着再加倍赔4块钱。这次如果赢了,你翻了本,并赢一块钱;如果输了,你接着再加倍赌8块钱。如此类推,一直赌下去,一直到赌赢为止。这样,你最终只要赢一次,你就可以除了捞回所有的亏损之外,还有一块钱的盈利。这个策略初看起来似乎很好,似乎是个必赢的策略。但是,这种方法的成功需要足够多的资金,因为需要的赌本是呈指数上升的。返回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1 页,共 37 页 -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
23、,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第二种观点对比,这种定义也侧重于负债经营的结果。返回返回顶端名师
24、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2 页,共 37 页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深化及启示大纲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深化1.房地产泡沫破灭与RMBS 和 CDO 的价格下跌2.流动性短缺3.去高杠杆过程中的信贷紧缩4.金融危机的深化二、反思与启示1.启示之一:无论政府执行何种政策,无节制的负债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2.启示之二:限制衍生品的过度使用3.启示之三:必须限制过度投机4.启示之四:限制离谱的高额利润和高收入三、中国的战略调整:以内需为经济增长动力知识点汇总T01:流动性短缺危机:即指金融机构因信贷紧缩导致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金融机构之间互不信任,
25、都不愿借钱给对方。流动性短缺的后果是直接导致金融企业之间借贷成本提高,信贷数量和规模的萎缩。T02:杠杆率:所谓杠杆率是指金融机构的资产对其自有资本金的倍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均采用了杠杆经营模式,即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远高于自有资本规模。高杠杆率是当今资本市场金融交易的重要特点T03:信贷紧缩:是指经营贷款的金融机构提高贷款标准,以高于市场利率水平的条件发放贷款,甚至不愿发放贷款,从而导致信贷增长下降,信贷资金难以满足社会再生产的合理需求的现象。T04:次贷危机冲击下的实体经济的萎缩:在次贷危机的冲击和信用紧缩下,美国的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可能出现进一步下滑,引起实体经济的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2022 年金 创新 金融风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