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道桥专业毕业实习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土木工程道桥专业毕业实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道桥专业毕业实习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与要求毕业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以及道桥与渡河工程专业学生重要的工地现场教学环节。结合课堂所学的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交通工程等课程,通过深入工地现场,了解桥梁工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与道路桥梁施T等技术环节的关系,学习并掌握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感性认识。了解和学习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协助工地分析、解决工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创新见解和建议,以提高专业水平,培养创新能力。2.实习时间2014年2月242014年3月
2、9日3.实习地点中铁四局南京市江东路部分节点改造工程一经理部4.实习内容4.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南京江东路部分节点改造工程,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建设单位为南京城建项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由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建造,下设3个项目经理部。应天大街立交桥是南京江东路部分节点改造工程四个节点中的一个,包括主线高架和G、F 匝道。主线高架一期由所街通道北侧至积善新寓结束。G、F匝道分别由北向东,由东向北与原有应天大街高架拼接。桥梁下部结构及除钢箱梁以外的上部结构由我项目部实施,钢箱梁施工由中铁四局集团钢结构公司实施主线桥276.44米,G匝道桥全长731.79米,F匝道全长483.188米。下部结
3、构均采用柱式墩、组合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跨布置:除G匝道第六联、F匝道第二、五联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F匝道第四、五、八联、G匝道第二、五、七联为等高度连续钢箱梁,其余桥跨均为混凝土连续箱梁。主线桥现浇箱梁截面采用单箱多室,斜腹板,标准梁高2.0m;箱梁标准宽度段顶宽25.5m,底宽15.367m,悬臂长度4.2m,悬臂板端部厚0.2m,根部厚0.7m;顶板厚0.25m,底板厚0.22m,腹板厚度为0.450.7m。在端支点和中支点处设置横隔梁,厚度分别为1.8m 和2.5m。箱梁纵向预应力束设置了腹板束、顶板束和底板束,腹板束采用双排钢绞线,横梁及桥面板配有横向预应力束。F匝道及G匝
4、道桥箱梁截面采用单箱单室,斜腹板,标准梁高2.0m;箱梁标准段宽度顶宽9m,底宽3.367m,悬臂长度1.75m,悬臂板端部厚0.2m,根部厚0.4cm;顶板厚0.25m,底板厚0.22m,腹板厚度为0.450.7m。在端支点和中支点处设置横隔梁,厚度分别为1.5m 和2.0m。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纵向预应力束设置了腹板束、顶板束和底板束,腹板束采用双排钢绞线。采用满堂支架法进行现浇连续梁施工,跨越路口时采用预留门洞结合满堂支架进行施工。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建设单位:南京南京城建项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局指挥部:中铁四局江苏投资有限公司(代局指)设计单位: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
5、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南京国通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第三方监控量测单位:南京河海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4.2.施工技术其主要采用满堂支架法进行施工。其施工工艺为:施工工艺流程:支架基底处理-支架搭设-预压-底板、腹板外侧模板、翼缘板摸板-安装绑扎钢筋-内侧模板安装-浇筑砼顶板底模安装-绑扎钢筋(预埋件)-浇筑砼-砼养生-拆除模板和支架-桥面系。其施工过程为:测量放样: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样出箱梁在地基上的竖向投影线,并用白灰撒上标志线,现场技术员根据投影线定出单幅箱梁的中心线,同样用白灰线做上标记。根据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布设碗扣支架。 布设立杆垫块:
6、根据立杆位置布设立杆垫板,垫板采用5cm厚木板,使立杆处于垫板中心,垫板放置平整、牢固,底部无悬空现象。 碗扣支架安装:根据立杆及横杆的设计组合,从底部向顶部依次安装立杆、横杆。安装时应保证立杆处于垫块中心,一般先全部装完一个作业面的底部立杆及部分横杆,再逐层往上安装,同时安装所有横杆。立杆和横杆安装完毕后,安装斜撑杆,保证支架的稳定性。斜撑通过扣件与碗扣支架连接,安装时尽量布置在框架结点上。顶托安装:为便于在支架上高空作业,安全省时,可在地面上大致调好顶托伸出量,再运至支架顶安装。根据梁底高程变化决定横桥向控制断面间距,顺桥向设左、中、右三个控制点,精确调出顶托标高。然后用明显的标记标明顶托
7、伸出量,以便校验。最后再用拉线内插方法,依次调出每个顶托的标高,顶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为宜。 纵横梁安装:顶托标高调整完毕后,在其上安放1015cm的方木纵梁,在纵梁上间距30cm安放1010cm的方木横梁,横梁长度随桥梁宽度而定,比顶板一边各宽出至少50cm,以支撑外模支架及检查人员行走。安装纵横方木时,应注意横向方木的接头位置与纵向方木的接头错开,且在任何相邻两根横向方木接头不在同一平面上。 5.6注意事项:钢管支架的架设必须规范,横杆、斜杆、立杆均严格按照尺寸搭设,立杆必须竖直,横杆必须保证水平和间距均匀。支架均采用人工搭设,吊车配合吊运材料,在搭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施工组织和
8、保障安全。支架预压:为减少支架变形及地基沉降对现浇箱梁线形的影响,在纵横梁安装完毕后进行支架预压施工。预压采用砂袋,预压范围为箱梁底部,重量不小于箱梁总重的1.2倍。因悬臂板本身重量较轻,可根据实测的预压结果,对悬臂板模板的预拱度作相应调整。 预压位置:沿箱梁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分布,宽度为腹板中间部分,11m宽; 预压重量:347t; 预压形式:堆载,在外侧码一圈沙袋,中间放置松散砂土,根据密度和实际堆积体积计算; 预压材料:砂土,在模板与砂土之间用彩条布隔开; 材料来源:就近取土; 材料数量:采用抽样检测砂性土密度,以现场实际两侧体积计算。预压范围: 19m(长)11m(宽)h(高);预压时间
9、: 72小时;现浇箱梁只预压一孔,根据实际观测数据作为以后各孔的经验数据。沉降量观测:在预压段模板上,从箱梁中及中心线左、右各5米处,纵向以每6米设一组变形观测点。沉降和变形通过测量基础和模板顶标高确定。观测分三步:第一步、加载前(模板顶标高h模初);第二步、加载后24h, 48h、72h(模板顶标高h模前);第三步、卸载后(模板顶标高h模后)。卸载前后标高之差即为支架的弹性变性量h弹变,加载前和卸载前标高之差即为基础沉降和支架变形h沉降、h变形, h变形与h弹变之差值即为h永久。卸载:人工配合吊车吊运砂袋均匀卸载,卸载的同时继续观测。卸载完成后记录好观测值以便计算支架及地基综合变形。根据观测
10、记录,整理出预压沉降结果,调整碗扣支架顶托的标高来控制箱梁底板的预拱高度。 支架拼装:支架的拼装必须保证横平竖直,丝扣严密,纵横向斜撑必须按要求搭设,立杆竖直误差不得超过5cm,不同型号的立杆注意其组合。 安装后对平面位置、标高、节点联系及稳定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支架拆除:箱梁强度达到75%后,进行支架拆除,拆除顺序为:先拆除翼板支架,再拆底板支架,在翼板、底板支架拆除约1.5m高时,先对翼板、底板进行修饰,支架拆除从两端向箱梁中间进行。4.3张拉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张拉操作步骤预张拉、初张拉操作步骤0初应力(作伸长值标记)早期张拉控制应力(测伸长值,校核伸长值,持荷3min)回油
11、锚固(测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终张拉操作步骤 (1)经初张拉后的钢束张拉程序为: 0拉松夹片到早期张拉控制应力(作伸长值标记)控制应力(测伸长值,校核伸长值,持荷5min)回油锚固(测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2)未经初张拉后的钢筋束张拉程序为: 0初应力(作伸长值标记)控制应力(测伸长值,校核伸长值,持荷5min)回油锚固(测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 放张拉操作步骤 终张拉控制应力(伸长量到终张拉的伸长值)超张拉控制应力(作伸长值标记)缓慢回油(一边回油一边观察夹片,发现夹片松弛立即用细铁钩钩出夹片)。工艺步序说明预应力材料进场检验与保管 钢绞线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每盘标牌齐全,包装
12、完好。钢绞线进场后按供货批号分组堆放在预制场旁边下,堆放时搁置在枕木支垫上,离地高度不小于200mm,上面覆盖防雨布。钢绞线卸货时应逐卷登记的卷号,再查看检验报告是否齐全。钢绞线堆放后应按照预应力混凝土用(GB/T522495)的规定尽快取样送检。按照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的以60吨为一批,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三盘,从每盘端部正常部位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捻距和力学性能检验。 钢绞线的表面质量要求:成品钢钢绞线的表面不得带有润滑剂、油污等,表面允许有轻微的浮锈;的伸直性取弦长为1米的,其弦与弧的最大自然矢高不大于25mm。进行上述试验时,如果有一项不合格,则不合格盘报废,在
13、从未试验过的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检,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报废。锚板和工作夹片应达到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连接器(GB/T1437093)的要求。锚具和夹片应有出厂合格证,在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锚具和夹片以不超过1000套为一批,进场时按下列规定验收:(1)、外观检查:从每批中抽取10%但不少于10套锚具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或超过产品规定尺寸的允许偏差,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新进行检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或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2)、硬度检查: 从每批中抽取5%但不少于5套锚具,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多孔夹片式锚具的
14、夹片,每套至少抽取5片)。每个零件测试三点,其硬度应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如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不得使用或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3)、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经过上述两项检验合格后,应从同批中抽取锚具和夹片,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和夹具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锚具和夹片为不合格品。钢绞线下料与编束 下料时要进行料场清理,使料场无积水、脏物以免污染钢绞线,有被污染的钢绞线要将污手清扫干净。钢绞线一定要先按要求的下料长度在下料场做出明显下料长度标记,下料时要用轮片式砂轮机断料,严禁采用电焊或风割断料。 钢绞
15、线的下料长度按下式计算,并通过试用后进行修正:L=L1+(2L2+2L3+2L4)2式中: L钢绞线下料长度 (mm);L1管道长度 (mm);L2锚板厚度; L3千斤顶工作长度(油顶高度+限位板的有效高度);L4长度富余量,取100mm。按每束规定根数和长度,用22号铁线编扎,两头距端头510cm处用两根铁线绑扎。其余每隔1.5m绑扎一道,使编扎成束顺直不扭转。成束后,将钢绞线用人工抬移至堆放地点,以直线状态按梁跨分类存放于垫木上。搬运时,各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悬长度不得大于1.5m。钢绞线运送时采用工工或机械抬运,在运送钢束与穿孔过程中不允许钢绞线与地面直接接触,以免污染钢绞线。 由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木工程 专业 毕业 实习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