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12页).doc
《云南省曲靖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南省曲靖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云南省曲靖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题,其中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倔强(ju) 丰硕(shu) 慰藉(j) 头晕目眩(xun)B喑哑(yn) 咫尺(zh) 蓬蒿(go) 果实累累(li)C执拗(ni) 信笺(jin) 酝酿(ning) 毛骨悚然(sng)D炽痛(ch) 劫掠(l) 清吟(yn) 韬光养晦(hi)【考点】注音【分析】做好本题需要平时积累重点词语的音形义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A项“慰藉”的“藉”应读“ji”;B项“蓬蒿
2、”的“蒿”应读“ho”;D项“韬光养晦”的“晦”应读“hu”答案:C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卑微 猝然 惶恐不安 人声鼎沸B粗犷 真谛 杂乱无章 百废俱兴C蹒跚 吞噬 坚持不懈 怒不可遏D剽悍 侧隐 历尽心血 无可置疑【考点】常见易错字【分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解答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句意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正确与否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解答】A正确,不要把“猝然”写作“簇然”;B正确,不要把“百废俱兴”应写作“百废具兴”;C正确,不要把“吞噬”写作“吞食”;D有误,“侧隐”应写作“恻隐”故选:D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
3、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B为了迎接首届文化艺术节,小龙和小钱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话剧C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D中国驻马里维和部队突遭袭击,战士申亮亮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留异乡,他死得其所向英雄致敬!【考点】成语【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解答】A使用正确,之乎者也: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B使用有误,逢场作戏:原指卖艺人遇到合适的演习场地,就开始表演后指遇到机会,偶尔凑凑热闹;有时也指一种轻浮的生活态度,含贬义C使用
4、正确,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D使用正确,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故选:B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想静静B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届雨果最佳长篇故事奖C继两次承办中国女足热身赛后,曲靖又以唯一一个地级城市的身份加入了国足世界杯预选赛主场申办的行列D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
5、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解答】A表意不明,有歧义,“静静”可理解为安静,也可理解为一个人的人名,可以改为“我想自己静一静”;B表述正确;C表述正确;D表述正确故选:A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ABCD【考点】排列句子顺序【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
6、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前后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前面项列举了看不懂书的几种情况最后得出结论为总起句,由经验证明的几种情况,排除AC;在列举的四种情况中由的“也有”可以看出是承接前面所说内容来的,故应排在所列举情况的最后,即,排除B;故选:D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高尔基童年中的外祖母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
7、B智取生辰纲叙述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后来108好汉齐聚“八方共域,异性一家”的梁山,晁盖成为梁山第一任首领C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D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西游记以丰富想象描绘奇异神魔世界,同时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考点】名著综合【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名著综合,解答此题要结合名著内容,根据要求给出答案【解答】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名著的内容分析各选项A童年中的外祖母带给阿廖沙光明、温暖和希望,正确B晁盖是梁山第二任首领,第
8、一任首领是王伦故此题错C相对简单一些正确D考查西游记的写作手法:想象浪漫;主题:惩恶扬善答案:B7根据提示填空。(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奇特想象描写雪花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典故描写激烈战争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岳阳楼记中描写花草茂盛,充满生机活力的句子是:“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考点】古诗(词)文名句默写;常见易错字【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和情境默写的综合,答题
9、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答】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缘)无为在歧路(重点字: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重点字:霹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重点字:芷、郁)二、语文综合运用(第8题,含(1)(3)小题,共6分)8“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仅有嘉宾,德音孔昭。”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和张宝艳夫妻的颁奖词让人眼前一亮,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宋词等国学经典。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请完成下列任务。(1)识国学按要求
10、填写书名。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宋词,还有弟子规百家姓等。(2)赞国学完成下列对联。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下联:爱国学完善自我(3)荐国学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考点】综合读写【分析】对国学经典的认识,要识国学,并能用自己的理由给同学推荐经典著作【解答】(1)该题考查的是对国学经典的认识,要知道这些经典的作品,并能了解它们的常识(2)该题考查了以国学为主题的对联,注意要对仗工整,还要抓住关键词,赞国学的主题(3)该题考查了如何推荐经典作品,要有称呼,语言通顺,有理有据即可答案:(1)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书礼易春秋唐诗等
11、(2)爱国学完善自我 品美文润泽心灵 (对仗不工整酌情扣分)(3)小杨你好!中考结束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电视剧和网络小说是放松的好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抽时间多读国学经典,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你说对吧(有称呼,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三、阅读(本大题含924题,共44分)9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
12、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考点】思乡怀人诗;诗歌意境鉴赏【分析】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解答】
13、(1)“小桥流水人家”呈现清雅、安适的景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羁旅之苦、思乡之情,也是“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故选:C(2)本题考查诗歌意境的再现,注意抓住意象“古道”“西风”“瘦马”,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答案:(1)C(2)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参考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10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略无阙处 阙:通“缺”,空缺。虽乘奔御风 奔:奔驰的快马。(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虽乘奔御风小大之
15、狱,虽不能察C春冬之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不以疾也属予作文以记之(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B第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文言
16、实词;文言翻译;古代文化常识【分析】译文: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 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
17、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 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句意为: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阙:qu通“缺”,空缺句意为: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奔:bn名奔驰的快马(2)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项,前句句意为: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自,在从后句句意为: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自,如果B项,前句句意为: 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虽,即使后句句意为:大大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洞察得很清楚,虽,即使C项
18、,前句句意为: 每到春季和冬季之,的后句句意为: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前句句意为: 也不如船行的快啊以,认为后句句意为:嘱咐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以,来本题要求选择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综上,本题答案为 B项(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重点词语有:则:助无意义可不译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句意为: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激流,比率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
19、着各种景物的影子(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语句,分析其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注意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A正确B第段也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故B错C正确D正确故选B(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重点语句的理解与分析判别能力观点鲜明,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郦道元的三峡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描写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很多游客都是通过文章才了解并关注三峡,慕名而去,尽兴而归示例二:三峡风景优美,四季景色各异到过的游客无不惊叹于三峡自身的神奇秀美美景不用大肆宣传,喜欢游玩的人会想方设法寻找美景观赏【答案】(1)阙:通“缺”,空缺奔:奔驰的快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曲靖市 2016 年中 语文试卷 解析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