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 细胞生物学复习提纲(3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科 细胞生物学复习提纲(32页).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科 细胞生物学复习提纲-第 31 页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细胞学cytology: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细胞学的确立是从Schleiden(1838)和Schwann(1839)的细胞学说的提出开始的,而大部分细胞学的基础知识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的。在这一时期,显微镜的观察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详细地观察到核和其他细胞结构、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受精时的核融合等,细胞内的渗透压和细胞膜的透性等生理学方面的知识也有了发展。对于生殖过程中的细胞以及核的行为的研究,对于发展遗传和进化的理论起了很大作用。 细胞学说:18381839年, 和 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
2、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答: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细胞学说的创立对当时生物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其意义在于:明确了整个自然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即动、植物的各种细胞具有共同的基本构造、基本特性,按共同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推进了人类对整个自然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的进步。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 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由原核细胞
3、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 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核仁和核基质; 遗传信息量大,并且有特化的膜相结构。真核细胞的种类繁多, 既包括大量的单细胞生物和原生生物(如原生动物和一些藻类细胞), 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一切动植物)的细胞。试论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答: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生物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真核细胞以生物膜分化为基础,分化为结构更精细、功能更专一的基本单位细胞器,使细胞内部结构与职能的分工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重要标志;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化:由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复杂化,遗传信
4、息量相应扩增,即编码结构蛋白与功能蛋白的基因数首先大大增多;遗传信息重复序列与染色体多倍性的出现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一个重大标志。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的装置和程序也相应复杂化,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有严格的阶段性与区域性,而在原核细胞内转录与翻译可同时进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区别(从细胞结构、基因组结构和遗传过程分析)主要差别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从细胞结构】1.真核细胞具有由染色体、核仁、核液、双层核膜等构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核膜、核仁,故无真正的细胞核,仅有由核酸集中组成的拟核2.真核细胞有内质
5、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等细胞器,原核细胞没有。真核细胞有发达的微管系统,其鞭毛(纤毛)、中心粒、纺锤体等都与微管有关,原核生物则否。3.真核细胞有由肌动、肌球蛋白等构成的微纤维系统,后者与胞质环流、吞噬作用等密切相关;而原核生物却没有这种系统,因而也没有胞质环流和吞噬作用。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为80S型,原核生物的为70S型,两者在化学组成和形态结构上都有明显的区别。4.原核细胞功能上与线粒体相当的结构是质膜和由质膜内褶形成的结构,但后者既没有自己特有的基因组,也没有自己特有的合成系统。真核生物的植物含有叶绿体,它们亦为双层膜所包裹,也有自己特有的基因组和合成系统。与光合磷酸化相关的电子传递系
6、统位于由叶绿体的内膜内褶形成的片层上 。原核生物中的蓝细菌和光合细菌,虽然也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膜结构,称之为类囊体,散布于细胞质中,未被双层膜包裹,不形成叶绿体。【从基因组结构】1.真核生物中除某些低等类群(如甲藻等)的细胞以外,染色体上都有5种或4种组蛋白与DNA结合,形成核小体 ;而在原核生物则无 。2.真核生物中除某些低等类群(如甲藻等)的细胞以外,染色体上都有5种或4种组蛋白与DNA结合,形成核小体 ;而在原核生物则无 。3.真核细胞含有的线粒体,为双层被膜所包裹,有自己特有的基因组、核酸合成系统与蛋白质合成系统,其内膜上有与氧化磷酸化相关的电子传递链【从遗传过程】1.真核细胞的转录在
7、细胞核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而原核细胞的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交联在一起进行。2.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原核细胞所没有的。3.真核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有专门的DNA复制期(S期);原核细胞则没有,其DNA复制常是连续进行的 。 最原始的真核生物的直接祖先很可能是一种异常巨大的原核生物,体内具有由质膜内褶而成的象内质网那样的内膜系统和原始的微纤维系统,能够作变形运动和吞噬。以后内膜系统的一部分包围了染色质,于是就形成了最原始的细胞核。内膜系统的其他部分则分别发展为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按照美国学者L.马古利斯等重新提出的“内共生说”(见细胞起源),线粒体起源于胞内共生的能进行氧化磷酸化的
8、真细菌,而叶绿体则起源于胞内共生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蓝细菌。三、细胞的基本共性 1.所有的细胞都有相似的化学组成2.具有脂-蛋白体系的生物膜3.相同的遗传装置:所有细胞都有DNA与RNA的遗传装置4.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细胞都以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分裂繁殖5.细胞都有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四、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一、 原核细胞二、 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三、 原核细胞的两个代表类群细菌和蓝藻(一) 细菌细胞1. 细菌细胞的表面结构(1) 细胞壁(2) 细胞质膜(3) 中膜体(4) 荚膜2. 细菌细胞的核区与基因组3. 细菌细胞核外DNA4. 细菌细胞的核糖体5. 细菌细胞内生孢子6. 细菌细胞的
9、增殖及其调控(1) 细菌细胞的增殖(2) 细菌细胞增殖的调控(二) 蓝藻细胞1. 细胞结构2. 细胞分裂3. 异形胞四、 古核细胞(古细菌)(一) 古细菌的细胞壁(二) 古细菌的质膜(三) DNA与基因结构(四) 核糖体支原体 是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支原体的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直径为0.10.3 um, 约为细菌的十分之一, 能够通过滤菌器。支原体形态多变,有圆形、丝状或梨形,光镜下难以看清其结构。支原体具有细胞膜,但没有细胞壁。它有一环状双螺旋DNA,没有类似细菌的核区(拟核), 能指导合成700多种蛋白质。支原体细胞中惟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每个细胞中约有8001500个。支原体可以在
10、培养基上培养,也能在寄主细胞中繁殖。古细菌 一类特殊细菌,在系统发育上既不属真核生物,也不属原核生物。它们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细胞核及细胞器),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还具有它们独有的一些特征(如细胞壁的组成,膜脂质的类型)。因之有人认为古细菌代表由一共同祖先传来的第三界生物(古细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它们包括酸性嗜热菌,极端嗜盐菌及甲烷微生物。可能代表了活细胞的某些最早期的形式。五、 电子显微镜技术一、 电子显微镜(一) 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知识1. 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区别2.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与有效放大倍数3. 电子显
11、微镜的基本构造(1) 电子束照明系统(2) 成像系统(3) 真空系统(4) 记录系统(二) 主要电镜制样技术1. 超薄切片技术(1) 固定(2) 脱水(3) 包埋(4) 切片(5) 染色2. 负染技术3. 冷冻蚀刻技术4. 电镜三维重构与低温电镜技术5. 扫描电镜技术分辨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D=0.61/N sin/2q 其中 为入射光线波长;q N = 介质折射率;q = 镜口角(样品对物镜镜口的张角)电子显微镜按工作原理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 _ 和 。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包括 _、 、 _ 、 等四个步骤。透射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以电子束作光源,电磁场作透镜。电子
12、束波长与加速电压( 通常50120KV)的平方根成反比;由电子照明系统、电磁透镜成像系统、真空系统、记录系统、4 部分构成;分辨力0.2nm ,放大倍数可达百万倍; 用于观察超微结构(小于200nm)。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是用一束极细的电子束扫描样品,在样品表面激发出次级电子,次级电子的多少与样品表面结构有关,次级电子由探测器收集,信号经放大用来调制荧光屏上电子束的强度,显示出与电子束同步的扫描图像。试比较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区别。答案要点:光学显微镜是以可见光为照明源,将微小的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光学仪器;而电子显微镜则是以电子束为照明源,通过电子流对样品的透射或反射及电磁透镜的多级放
13、大后在荧光屏上成像的大型仪器。它们的不同在于:照明源不同:光镜的照明源是可见光,电镜的照明源是电子束;由于电子束的波长远短于光波波长,因而电镜的放大率及分辨率显著高于光镜。透镜不同:光镜为玻璃透镜;电镜为电磁透镜。分辨率及有效放大本领不同:光镜的分辨率为0.2m左右,放大倍数为1000倍;电镜的分辨率可达0.2nm,放大倍数106倍。真空要求不同:光镜不要求真空;电镜要求真空。成像原理不同:光镜是利用样品对光的吸收形成明暗反差和颜色变化成像;而电镜则是利用样品对电子的散射和透射形成明暗反差成像。生物样品制备技术不同:光镜样品制片技术较简单,通常有组织切片、细胞涂片、组织压片和细胞滴片等;而电镜
14、样品的制备较复杂,技术难度和费用都较高,在取材、固定、脱水和包埋等环节上需要特殊的试剂和操作,还需要制备超薄切片。六、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 一、 细胞培养(一) 动物细胞培养(二) 植物细胞培养二、 细胞工程(一)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二) 显微操作技术细胞培养:把机体内的组织取出后经过分散(机械方法或酶消化)为单个细胞,在人工培养的条件下,让其在培养瓶或培养基上继续生长与增殖。 原代细胞培养:直接从有机体取出组织,通过组织块长出单层细胞,或者用酶消化或机械方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在首次传代前的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传代细胞培养:原代培养形成的单层培养细胞汇合以后,需要进行
15、分离培养(即将细胞从一个培养器皿中以一定的比率移植至另一些培养器皿中的培养),否则细胞会因生存空间不足或由于细胞密度过大引起营养枯竭,将影响细胞的生长,这一分离培养称为传代细胞培养。 细胞株:从原代培养细胞群中筛选出的具有特定性质或标志的细胞群,能够繁殖50代左右,在培养过程中其特征始终保持。 细胞系: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有的细胞发生了遗传突变,而且带有癌细胞特点,失去接触抑制,有可能无限制地传下去的传代细胞。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双核细胞或多核细胞的现象。一般通过灭活的病毒或化学物质介导,也可通过电刺激融合。 单克隆抗体:通过克隆单个分泌抗体的B淋巴细胞,获得的只针对某一抗原决定
16、簇的抗体,具有专一性强、能大规模生产的特点。显微操作技术:是指在高倍复式显微镜下,利用显微操作器(micromanipulator)进行细胞或早期胚胎操作的一种方法。显微操作器是用以控制显微注射针在显微镜视野内移动的机械装置。显微操作技术包括细胞核移植、显微注射、嵌合体技术、胚胎移植以及显微切割等。杂交瘤是通过 和 两种细胞的融合实现的,由此所分泌的抗体称为 。体外培养的细胞,不论是原代细胞还是传代细胞,一般不保持体内原有的细胞形态,而呈现出两种基本形态即 和 。七、 膜骨架 细胞质膜相关的膜骨架(一) 膜骨架(二) 红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三) 红细胞质膜蛋白及膜骨架膜骨架: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
17、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细胞质膜形状的维持,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血影:红细胞经低渗处理后,质膜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和其他胞内可溶性蛋白后剩下的结构,是研究质膜的结构及其与膜骨架的关系的理想材料。 红细胞膜骨架蛋白主要成分包括_ 、_、_ 和 _ 等。4、红细胞质膜蛋白及膜骨架的成分是什么?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血影蛋白成分,红细胞膜蛋白主要包括血影蛋白(或称红膜肽)、锚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和肌动蛋白,还有一些血型糖蛋白。膜骨架蛋白主要成分包括:血影蛋白、肌动蛋白、锚蛋白和带4.1蛋白等。八、 生物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目
18、前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归纳:(1) 含极性头、非极性尾的磷脂分子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头朝外,尾相对(2) 蛋白质镶嵌在脂双层中:不同的方式(3) 生物膜=蛋白质在脂双层分子中的二维溶液(4) 生物膜可弯曲、折叠、延伸,处于动态变化中流动镶嵌模型:1972年Singer 和Nicolson 总结了当时有关膜结构模型及各种研究新技术的成就,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球形膜蛋白分子以各种镶嵌形式与脂双分子层相结合, 有的附在内外表面, 有的全部或部分嵌入膜中, 有的贯穿膜的全层, 这些大多是功能蛋白。流动相嵌模型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蛋白质不是伸展的片层,而是以折叠的球形镶嵌在脂双层中,蛋白质与膜脂的
19、结合程度取决于膜蛋白中氨基酸的性质。第二个特点就是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再是封闭的片状结构,以适应细胞各种功能的需要。这一模型强调了膜的流动由性和不对称性,较好地体现细胞的功能特点,被广泛接受,也得到许多实验的支持。后来又发现碳水化合物是以糖脂或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膜的外侧表面。单位膜模型: 1959年J.D.Robertson所提出。主要是根据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发现细胞膜是类似铁轨结构(“railroad track”), 两条暗线被一条明亮的带隔开,显示暗-明-暗的三层,总厚度为7.5 nm,中间层为3.5 nm,内外两层各为2 nm。并推测:暗层是蛋白质, 透明层是脂,并建议将这种结构称为
20、单位膜。单位膜也有一些不足首先该模型把膜看成是静止的,无法说明膜如何适应细胞生命活动的变化;其二,不同的膜其厚度不都是7.5 nm,一般在510 nm之间;其三,如果蛋白质是伸展的, 则不能解释酶的活性同构型的关系。还有,该模型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膜蛋白很容易被分离,有些则很难。脂筏: 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microdomain)。大小约70nm左右,是一种动态结构,位于质膜的外小页。由于鞘磷脂具有较长的饱和脂肪酸链,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强,所以这些区域结构致密,介于无序液体与液晶之间,称为有序液体(Liquid-ordered)。在低温下这些区域能抵抗非离子去垢剂的抽提,所以又
21、称为抗去垢剂膜(detergent-resistant membranes,DRMs)。脂筏就像一个蛋白质停泊的平台,与膜的信号转导、蛋白质分选均有密切的关系。3、试比较单位膜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优缺点。答案要点:单位膜模型的主要内容:两暗一明,细胞共有,厚约7.5nm,各种膜都具有相似的分子排列和起源。单位膜模型的不足点:膜是静止的、不变的。但是在生命系统中一般功能的不同常伴随着结构的差异,这样共同的单位膜结构很难与膜的多样性与特殊性一致起来。膜的厚度一致:不同膜的厚度不完全一样,变化范围在510nm。蛋白质在脂双分子层上为伸展构型:很难理解有活性的球形蛋白怎样保持其活性,通常蛋白质形状的变
22、化会导致其活性发生深刻的变化。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或镶在表面或部分或全部嵌入其中或横跨整个脂类层。优点:强调膜的流动性:认为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细胞膜是由流动的脂类双分子层中镶嵌着球蛋白按二维排列组成的,脂类双分子层像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能够迅速地在膜平面进行侧向运动;强调膜的不对称性:大部分膜是不对称的,在其内部及其内外表面具有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脂类双分子层,内外两层脂类分子也是不对称的。九、 膜的流动性 (一) 膜脂的流动性(二) 膜蛋白的流动性(三) 膜脂和膜蛋白运动速率的检测脂质体: 将少量的磷脂放在水溶液中,它能够自我装
23、配成脂双层的球状结构,这种结构称为脂质体,所以脂质体是人工制备的连续脂双层的球形脂质小囊。脂质体可作为生物膜的研究模型,并可作为生物大分子(DNA分子)和药物的运载体,因此脂质体是研究膜脂与膜蛋白及其生物学性质的极好材料。在构建导弹人工脂质体时,不仅要将被运载的分子或药物包入脂质体的内部水相,同时要在脂质体的膜上做些修饰,如插入抗体便于脂质体进入机体后寻靶。简述细胞膜的基本特性。答案要点:细胞膜的最基本的特性是不对称性和流动性。细胞膜的不对称性是由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所决定的。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表现在:膜脂双分子层内外层所含脂类分子的种类不同;脂双分子层内外层磷脂分子中脂肪
24、酸的饱和度不同;脂双分子层内外层磷脂所带电荷不同;糖脂均分布在外层脂质中。膜蛋白的不对称性表现在:糖蛋白的糖链主要分布在膜外表面;膜受体分子均分布在膜外层脂质中;腺苷酸环化本科分布在膜内表面。膜的流动性是由膜内部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性所决定的。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使得细胞膜成为一种动态结构;膜脂分子的运动表现在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摆动运动;翻转运动;膜蛋白的分子运动则包括侧向扩散和旋转运动。十、 膜蛋白(一) 膜蛋白的类型A 外在膜蛋白与膜脂结合的方式(1) 水溶性蛋白(2) 离子键其它弱键与膜表面蛋白、脂分子结合(3) 提高温度、离子强度,脱离B脂锚定膜蛋白与膜脂结合的方式:(
25、1) 脂酸蛋白N端甘氨酸残基(2) 烃链蛋白C端半胱氨酸残基(3) 糖脂锚定在脂膜上B 内在膜蛋白与膜脂结合的方式(二)(1) 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疏水核心作用:最主要、最基本(2) 跨膜结构域两端的带电荷残基磷脂分子极性头带负电离子键直接作用:正电荷残基间接作用:负电荷残基(由ca2+、Mg2+介导)(3) 胞质侧半胱氨酸+脂酸插入脂双层跨膜结构域膜脂 具体作用方式:a. 螺旋-跨膜区-20个疏水AA -外部疏水侧链与脂肪酸连作用b. -折叠片-主要组成跨膜结构域c. 双性螺旋-外侧非极性-内侧极性链(二) 去垢剂整合蛋白: 又称内在蛋白(intrinsic protein)、跨膜蛋白(tra
26、nsmembrane protein), 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细胞膜中或内外两侧,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分子层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实际上,整合蛋白几乎都是完全穿过脂双层的蛋白,亲水部分暴露在膜的一侧或两侧表面; 疏水区同脂双分子层的疏水尾部相互作用;整合蛋白所含疏水氨基酸的成分较高。跨膜蛋白可再分为单次跨膜、多次跨膜、多亚基跨膜等。跨膜蛋白一般含25%50%的螺旋, 也有折叠,如线粒体外膜和细菌质膜中的孔蛋白。外周蛋白 :又称附着蛋白(protein-attached),或外在蛋白。这种蛋白完全外露在脂双层的内外两侧,主要是通过非共价健附着在脂的极性头部, 或整合蛋白亲水区的一侧,
27、 间接与膜结合。外周蛋白可用高盐或碱性pH条件分离。实际上,有时外周蛋白与整合蛋白是难以区分的,因为许多膜蛋白是由多亚基组成的,其中有的亚基插入在脂双层,有些亚基则是外周蛋白。脂锚定蛋白: 又称脂连接蛋白(lipid-linked protein),通过共价健的方式同脂分子结合,位于脂双层的外侧。同脂的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蛋白质直接结合于脂双分子层,另一种方式是蛋白并不直接同脂结合,而是通过一个糖分子间接同脂结合。去垢剂: 是能使蛋白质变性的一类化学物。 去垢剂(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即具有亲水基又具有疏水基的物质,一般具有乳化、分散、和增溶作用,可分阴离子、阳离子和中性去垢剂等多种类型,中性去
28、垢剂在蛋白提取钟应用的较多。十一、 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 (一) 被动运输1. 葡萄糖转运蛋白2. 水孔蛋白:水分子的跨膜通道(二) 主动运输1. ATP驱动泵 P型泵Na+K+泵结构与机制主要生理功能(1) 维持膜电位(2) 维持渗透平衡Ca+泵其它P型泵结构与功能P型H+泵 V型质子泵和F型质子泵 ABC超家族ABC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工作模式ABC转运蛋白与疾病2. 协同转运蛋白3. 光驱动泵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被动运输:物质通过自由扩散或促进扩散,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运输动力来自运输
29、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载体蛋白:是一类膜内在蛋白,几乎所有类型的生物膜上存在的多次跨膜的蛋白质分子。通过与特定溶质分子的结合,引起一系列构象改变以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 简单扩散:物质直接通过膜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没有膜蛋白的协助。协助扩散(促进扩散):物质在特异膜蛋白的“协助”下,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特异蛋白的“协助”使物质的转运速率增加,转运特异性增强 通道蛋白:由几个蛋白亚基在膜上形成的孔道,能使适宜大小的分子及带电荷的溶质通过简单的自由扩散运动从膜的一侧到另一侧。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异同。答案要点:运输方向不同:
30、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是否需要载体的参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参与,被动运输方式中,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参与,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参与;是否需要细胞直接提供能量: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被动运输是减少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差别,而主动运输则是努力创造差别,维持生命的活力。十二、 协同转运协同运输:协同运输又称偶联主动运输,它不直接消耗ATP,但要间接利用自由能,并且也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运输时需要先建立电化学梯度,在动物细胞主要是靠钠泵,在植物细胞则是由H+泵建立的H质子梯度。同向转运: 由于协同运输能够同时转运两种物质,如果两种物质向同
31、一方向运输,则称为同向转运,例如葡萄糖和Na+的偶联运输,它是由Na+离子梯度驱动的。异向转运:如果同时转运的两种物质是相反的方向,则称为异向转运,如心肌细胞中Na+与Ca2+的交换,也是由Na+离子梯度驱动的。十三、叶绿体的主要功能 光合作用(一) 原初反应1. 光合色素2. 光化学反应(二)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1. 电子传递(1) PS的结构与功能(2) Cytb6f 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3) PS的结构与功能2. 光合磷酸化(1) CF0-CF1ATP合酶(2) 光合磷酸化的类型(3) 光合磷酸化的作用机制(4) ATP合成机制(三) 光合碳同化1. 卡尔文循环(1) 羧化阶段(2)
32、还原阶段RuBP再生阶段2. C4阶段3. 景天酸代谢叶绿体: 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围成,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间质中悬浮有由膜囊构成的类囊体,内含叶绿体DNA。光合磷酸化: 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将腺二磷(ADP)和无机磷(Pi)结合形成腺三磷(ATP)的生物学过程。是光合细胞吸收光能后转换成化学能的一种贮存形式。非循环光合磷酸化:PS电子传递系统接收红光后,激发态P680*从水光解得到电子,传递给NADP+,电子传递经过两个光系统,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H+梯度驱动ATP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电子传递是一个开放的通道,故称为非循环式光和磷酸化。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可分为三步: _ 、 _
33、和 _ 。十四、 线粒体的功能 氧化磷酸化(一) ATP合酶(二) 质子驱动力(三) 电子传递链(四) 电子传递复合物(1) 复合物:NADH-CoQ还原酶(2) 复合物:琥珀酸- CoQ还原酶(3) 复合物:CoQ-Cytc还原酶(4) 复合物:细胞色素氧化酶线粒体: 线粒体由两层膜包被,外膜平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两层膜之间有腔,线粒体中央是基质。基质内含有与三羧酸循环所需的全部酶类,内膜上具有呼吸链酶系及ATP酶复合体。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有细胞动力工厂(power plant)之称。另外,线粒体有自身的DNA和遗传体系, 但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数量有限,因此
34、,线粒体只是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氧化磷酸化: 在活细胞中伴随着呼吸链的氧化过程所发生的能量转换和ATP的形成, 称为氧化磷酸化。化学渗透假说: 英国生物化学家P.Mitchell 于1961年提出的解释释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的假说。该学说认为: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 伴随着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里层向外层转移, 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梯度,这种势能驱动了氧化磷酸化反应(提供了动力), 合成了ATP。这一学说具有大量的实验证明,得到公认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奖。化学渗透学说可以很好地说明线粒体内膜中电子传递、质子电化学梯度建立、ADP磷酸化的关系。呼吸链: 又称电子传递链, 是线粒体内膜上一组酶的复合体。
35、其功能是进行电子传递,H+的传递及氧的利用, 最后产生H2O和ATP。ATP合成酶:ATP合成酶广泛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异养菌和光合细菌中,是生物体能量转换的核心酶。该酶分别位于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或质膜上,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催化合成ATP。 线粒体中,氧化和磷酸化密切偶联在一起,但却由两个不同的系统实现的,氧化过程主要由 _ 实现,磷酸化主要由 _ 完成。十五、 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信号假说:1975年G.Blobel和D.Sabatini等根据进一步实验依据提出,蛋白合成的位置是由其N端氨基酸序列决定的。他们认为:分泌蛋白在N端含有一信号序列,称信号
36、肽,由它指导在细胞质基质开始合成的多肽和核糖体转移到ER膜;多肽边合成边通过ER膜上的水通道进入ER腔。这就是“信号假说”。 蛋白质分选:细胞中绝大多数蛋白质均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开始合成,随后或在细胞质基质中或转至糙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然后,通过不同途径转运到细胞的特定部位并装配成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的过程。又称定向转运。信号肽:分泌蛋白的N端序列,指导分泌性蛋白到内质网膜上合成,在蛋白合成结束前信号肽被切除。 信号斑:在蛋白质折叠起来时其表面的一些原子特异的三维排列构成信号斑,构成信号斑的氨基酸残基在线性氨基酸序列中彼此相距较远,它们一般是保留在已完成的蛋白中,折叠在
37、一起构成蛋白质分选的信号。信号识别颗粒: SRP是一种核糖核酸蛋白复合体,沉降系数为11S,含有分子量为72kDa、68kDa、54kDa、19kDa、14kDa及9kDa的6条多肽和一个7S(长约300个核苷酸)的scRNA。SRP上有三个功能部位: 翻译暂停结构域(P9/P14)、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P54)、SRP受体蛋白结合位点(P68/P72)。因此, SRP能够识别刚从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出来的信号肽,并与之结合,暂时中止新生肽的合成,同时与内质网上的停靠蛋白结合,使核糖体附着到内质网膜上,并进行新生肽的转移。SRP对正在合成的其它蛋白质无作用,这些游离核糖体也就不能附着到内质网膜上。
38、停靠蛋白: 即SRP在内质网膜上的受体蛋白,它能够与结合有信号序列的SRP牢牢地结合,使正在合成蛋白质的核糖体停靠到内质网上来。停靠蛋白含有两个亚基,一个亚基暴露于细胞质的亲水部分,由640个氨基酸组成;另一个亚基是嵌入膜内的疏水部分,由300个氨基酸所组成。SRP受体蛋白除了同SRP结合将核糖体引导到内质网, 同时,它的亚基与SRP一起催化GTP水解释放能量,帮助信号肽转位。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如果存在 _ ,将转移到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如果该蛋白质上还存在 .信号假说中,要完成含信号肽的蛋白质从细胞质中向内质网的转移需要细胞质中的 _和内质网膜上的 _的参与协助。信号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
39、:分泌蛋白在N端含有一信号序列,称信号肽,由它指导在细胞质基质开始合成的多肽和核糖体转移到ER膜;多肽边合成边通过ER膜上的水通道进入ER腔,在蛋白合成结束前信号肽被切除。指导分泌性蛋白到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是N端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SRP)和内质网膜上的信号识别颗粒受体(又称停泊蛋白docking protein, DP)等因子协助完成这一过程。十六、 细胞内膜系统及其功能 一、 内质网(一) 内质网的两种基本类型(二) 内质网的功能1. 蛋白质合成是糙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1) 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质(2) 膜的整合蛋白(3) 细胞器中的可溶性驻留蛋白2. 光面内
40、质网是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3. 蛋白的修饰与加工4. 新生多肽的折叠与组装5. 内质网的其他功能(三) 内质网应激及其信号调控1. 内质网腔内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超量积累,引发未折叠蛋白质应答反应(UPR)2. 固醇调节级联反应是指胆固醇缺乏引发的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质(SREBP)信号通路调节基因转录的反应3. ERS反应引发的细胞凋亡二、 高尔基体(一) 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与极性4种常用的标志细胞化学反应:(1) 嗜锇反应:顺面膜囊染色(2) 焦磷酸硫胺素酶(TPP酶):反面的1-2层膜囊(3) 胞嘧啶单核苷酸酶(CMP酶)和酸性磷酸酶:靠近反面膜囊和反面管网结构(CMP酶是溶酶体标志酶
41、)(4) NADP酶:中间几层扁平囊高尔基体由4个部分组成:(1) 顺面膜囊或顺面网状结构(CGN)(2) 中间膜囊(3) 反面膜囊或反面管网结构(TGN)解释高尔基体结构组织及囊膜间蛋白转运的两种可能模型:膜泡运输模型膜囊成熟模型(二) 高尔基体的功能1. 高尔基体与细胞的分泌活动TGN区是蛋白质包装分选的关键枢纽,至少3条分选途径(1) 溶酶体的包装与分选途径(2) 可调节性分泌(3) 组成型分泌2. 蛋白质的糖基化及其修饰蛋白质糖基化的生物学功能:促进折叠,增强温度携带不同标志,利于分选包装,保证糙网高尔基体单向转移没有,会导致胚胎死亡影响蛋白水溶性和电荷性质3. 蛋白酶的水解和其他加工
42、过程高尔基体中酶解加工的的类型(1) 蛋白原切除N端或两端活性(2) 糙面合成时,含多个相同序列水解,形成同种多肽(3) 前体中含有不同信号序列,加工成不同的产物三、 溶酶体(一) 溶酶体的形态结构与类型(二) 溶酶体的功能1. 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2. 防御功能3. 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1) 消化器官,提供营养(2) 摄入分泌颗粒,参与分泌调节(3) 退化发育中,参与程序性死亡和细胞的清除(4) 参与受精过程:顶体 特化的溶酶体(三) 溶酶体的发生(四) 溶酶体与疾病四、 过氧化物酶体(一) 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的区别(二) 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三) 过氧
43、化物酶体的发生十七、 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与膜泡运输 一、 蛋白质分选转运的基本途径与类型2条分选途径(1) 后翻译转运途径(2) 共翻译转运途径4类转运方式(1) 蛋白质跨膜转运(2) 膜泡运输(3) 选择性的门控转运(4) 细胞质基质中蛋白质的转运二、 蛋白质向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分选(一) 蛋白质从细胞质基质输入到线粒体(1) 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2) 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3) 胞质基质线粒体膜间隙(二) 叶绿体基质蛋白与类囊体蛋白的靶向输入(三) 过氧化物酶体蛋白的分选 细胞内膜泡运输一、 膜泡运输概观二、 COP包被膜泡的装配与运输三、 COP包被膜泡的装配与运输四、 网格蛋
44、白/接头蛋白包被膜泡的装配与运输五、 转运膜泡与靶膜泡的锚定和融合六、 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各种类型的装配具有以下重要生物学意义:(1) 减少和校正蛋白质合成中出现的错误(2) 大大减少所需的遗传物质信息量(3) 通过装配与去装配更易调节与控制多种生物学过程披网格蛋白小泡: 由网格蛋白形成的被膜小泡。从反面高尔基体网络出芽形成的选择性的分泌小泡,包括溶酶体酶运输小泡, 以及细胞质膜中由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形成的内吞泡都是由网格蛋白参与形成的,这些小泡的表面都包裹一层聚合的网格蛋白。网格蛋白小泡参与反面高尔基体和质膜之间的选择性分泌和内吞活动,但是从高尔基体反面网络形成的披网格蛋白小泡与从细胞质膜形
45、成的披网格蛋白小泡所用的衔接蛋白(adaptin)是不同的。在披网格蛋白小泡形成过程中, 网格蛋白同膜受体结合, 形成被膜小窝, 并逐渐使被膜小窝下陷, 最后同膜脱离形成一个包有网格蛋白外被的小泡。据估计, 在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 每分钟大约有2500个披网格蛋白小泡从质膜上脱离下来。COP被膜小泡: 由外被蛋白(coat protein , COP )包裹的小泡。外被蛋白是一个大的复合体,称为外被体(coatomer)。这种类型的小泡介导非选择性运输, 它参与从ER到顺面高尔基体、从顺面高尔基体到高尔基体中间膜囊、从中间膜囊到反面高尔基体的运输。COP被膜小泡:由外被蛋白(coat protein , COP )包裹的小泡。主要介导蛋白质从高尔基体运回内质网,包括从反面高尔基体运向顺面高尔基体,以及将蛋白质从反面高尔基体运回到内质网。何为蛋白质分选?细胞内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分选类型是怎样的?答:蛋白质的分选:细胞中绝大多数蛋白质均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开始合成,随后或在细胞质基质中或转至糙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然后,通过不同途径转运到细胞的特定部位并装配成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的过程。又称定向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