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总规划(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部县总规划(29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部县总规划-第 29 页目 录第一部分、规划修编相关要素分析2一、原规划剖析2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背景分析4三、发展条件分析6四、发展策略及对策分析9第二部份、县域村镇体系规划15一、县域生产力布局15二、县域交通系统布局16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17第三部分、中心城市规划18一、南部县城城市性质的确定18二、城市规模及规划年限19三、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19四、中心城区发展思路及策略:21五、城市功能布局结构形态23六、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25第四部分、新“五城”建筑全面启动26南部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构思第一部分 规划修编相关要素分析一、原规划剖析 (一)原规划要点1、城市性质:南充市一级中
2、心城市,以重点发展商贸、轻工为主的山水园林城市。2、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近期:人口为30万人,用地15.19k,人均62.17远期:人口为40万,用地达35.02 k,人均83.39远景:人口为80万人,用地达60 k,人均1003、形态布局结构:“一轴、两片、三心、四区”的功能结构。一轴:嘉陵江生态轴两片:主城片区和江东片区三心:城市新区中心、老城传统商业中心和江东组团中心四区:2个工业产业区、一个仓储区、一个风景区。4、城市发展方向:北延、西拓、南进、东补 北延向北延伸至五面山脚下,濠口村和江东岸的长滩河一线,与红岩子风景区的满福坝景区内的农民新村及旅游服务设施相呼应,交融发展。 西拓因兰
3、渝铁路和高速公路均在县城西端由北至南通过,加之西向用地情况良好,无不良地质灾害,地势较平坦,故此区有很强的吸引力。将兰渝铁路“97规划”中的位置向西移至金星镇大刀山后梁家湾黑石崖一线,以拓出大片可建设用地。在此重点发展公共设施和居住。 南进将唐巴公路向南移,大幅度向南进军至枣儿。在此重点发展工业。 东补河东镇在原基础上适当扩充,东至河东收费站,北达长滩河北侧,此区主要进行自身完善。5、生产力布局:以县城为中心形成一主、两副的生产力轴线。6、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等级结构:一级中心城市:南隆镇;二级片区中心城镇:升钟、东坝、伏虎;三级区级重点城镇:建兴、定水、楠木、王家、盘龙、大坪等6个城镇
4、 其余建制镇为四级,乡镇为五级,中心村为六级。(2)城镇空间结构:以县城南隆镇为极核,以定水、建兴、伏虎、升钟、楠木、王家为发展极点,主要交通为轴线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镇空间结构。(二)原规划剖析1、原规划的长处及优点城市规划区范围的确定及城市空间发展政策规划的制定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上版规划制定的规划范围在维持远景发展用地,城市生态格局以及农副产品基地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城市规划理念、指导方针以及规划重点具有远瞻性:以 “经营城市的观点,深化土地经济分析,树立土地价值观念,以级差地租为指导,优化城市土地利用和用地布局”的指导思想在城市功能分区及旧城的更新与新城的建设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
5、原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1)上版总体规划缺少总体城市设计的内容,城市各景点、开敞空间、城市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景观元素整合不够充分,“山水格局”不能充分的显现。(2)在区域分析上,虽将南部县定位为南充市二级中心城市,但未从川东北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的角度对南部的产业布局进行研究和定位。(3)在 “嘉陵江” 生态轴的开发利用方面,缺少具体的措施。(4)对城市规划区内的远景城市空间形态提出了“主城区+组团”的发展模式,但缺少进一步深化,没有明确提出城市远景具体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背景分析1、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工业向内地转移的趋势给南部带来了发展第二产业的良好机会;招
6、商和县内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给南部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2、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研究、中国成渝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给成渝经济圈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兰渝铁路、兰渝高速公路的建设给川东北地区融入成渝经济圈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位于成渝经济圈中部的南充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南部地处南充北部区域,生产力布局、城镇体系结构必将发生重大的调整。3、兰渝铁路、兰渝高速公路、南巴高速公路的规划和即将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南充市的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市域经济及城镇发展轴线将进行重新组合和构建:由原来沿达成铁路的东西向主轴演变为沿兰渝高速(铁路)及沿达成铁路的“十字”型发展主轴,且沿兰
7、渝高速(铁路)的发展主轴将更为重要和突出,该主轴从南部县域南北通过,并途经县城西侧。南部、阆中、仪陇以各自的优势形成了南充北部“金三角”,南部以其工业的强劲力和特色生态旅游在该“金三角”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阆中(古城游)、仪陇(天然气资源)形成了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这将导致南部县城产业布局及县城空间布局结构形态发展重大变化,因此,需对县域生产力布局及县城定性,规模及空间布局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4、南部县城人口及用地增长速度已明显超过原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尤其随着行政中心西移等变化因素,县城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及县域的城镇等级结构、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都有待优化完善。5、在“工业
8、强省、工业强县”及工业向园区集中的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借沿海地区加工业逐步向内地转移的机会,南部不失时机地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内部企业结构调整升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河西工业集中区和河东科技工业园区初具规模,不仅使县城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三、发展条件分析(一)优势条件分析1、区位优势(1)宏观区位优势:南部地处成渝经济圈、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成渝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形成两条东西向发展轴线:成都遂宁南充重庆发展轴(成渝北线);成都资阳内江重庆发展轴(成渝南线)。南部位于成渝北线上,随着成渝中部地区的崛起南部将成为成渝城镇群北部区域的重要极核。(2)中
9、观区位优势:南部地处嘉陵江生态旅游发展轴及即将形成的南充市南北向产业发展轴线上,是南充市域二级中心城市和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兰渝高速与嘉陵江平行自南充市域由南向北通过,兰渝高速沿线为产业发展轴,嘉陵江沿岸为旅游发展轴,两轴线共同构成南充综合发展轴,南部处于该轴线北部,中观区位优势十分突出。(3)交通优势:兰渝铁路在南部建有客、货运站,兰渝高速,南巴高速在南充“T”字交叉,兰渝高速及兰渝铁路将使南部起到一定区域内的交通枢纽作用。2、政策优势(1)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调整:沿海发达地区加工工业逐步向内地转移,有利于南部工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点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2)西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南
10、巴高速、兰渝高速公路和兰渝铁路的建成,有利于南部对外联系的改善,消除县域东南部发展瓶颈,强化南部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3)四川扩权强县政策:南部是四川省27个扩权强县之一,享有经济管理相对独立的权限等政策,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为其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自主权。3、周边区域比较优势(1)仪陇:天然气资源、旅游资源、资金、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但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缺乏,不利于工业的规模发展。(2)阆中:旅游资源好、经济基础好;但是交通不如南部方便,且古城保护也将限制工业的发展。(3)西充:交通便利,但水资源缺乏,不利于工业规模发展。(4)南部:具有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用地条件好、水资源丰富,工业
11、基础较好,且位于南充阆中古城游、川东将帅故里及红色旅游、嘉陵江生态游三条旅游线上,突出错位发展和区域协调的发展思路,其区域职能应突出第二产业和旅游业。4、资源优势(1)经济优势:近几年内,全县GDP总值位居全市第二,增长速度第一,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势头。(2)原材料优势:境内农产品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县城形成了以纺织、食品、酿造为主的工业体系。(3)生态资源优势:南部县是全国绿化文化先进县,县域生态环境好,绿化覆盖率高;尤以升钟水库、红岩子风景区、嘉陵江流域、西河流域最为突出,为构建以“生态”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二)不利条件1、产业层次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民营经济
12、经营型多,生产型少,粗放型多,缺乏核心企业;民营企业普遍产品老化、单一,适应市场能力差,专业化、协作化水平不高,经营传统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少,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2、南部县人口众多,给县域经济发展增加了巨大压力,土地后备资源极为有限,这种人地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阻力。3、县域科技力量薄弱,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加之发展资金严重短缺,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增长机制尚未形成。4、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较低。城镇化密切相关的工业经济薄弱,城镇化动力机制不足。另外,易地城镇化现象普遍,且数量较大,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富民,但不能强县。(三)结论南部区域地位的提升,区位优势的凸现,将
13、成为成渝城镇群北部区域的重要极核;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突出自身资源优势和固有的自然环境特色,强调与周边地区错位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加工工业及休闲旅游业,突出“生态”特色,打造南部独具特色的生态工业、生态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工业、农业、旅游业三者以“生态”为特色相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四、发展策略及对策分析1、积极融入成渝城镇组群,提升南部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1)成渝城镇组群北部区域重要极核的构建:借助城际轨道列车连通成都、遂宁(南充)、重庆的区域基础设施,将南充与遂宁两市合并打造成渝中部地区双核枢纽,以遂宁市为“锚固点”,使“遂、南城镇组群”融入成渝经济走廊,以提高南充在成渝镇组群中的
14、地位;借助兰渝铁路、兰渝高速、南巴高速公路的带动,使南部融入“遂、南城镇组群”,随着成渝城镇族群中部区域的崛起,南部在成渝城镇组群北部区域重要极核的地位将凸显出来。(2)南充市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构建:在成渝城镇群中,南部位于成都向东出川二通道与兰渝高速(铁路)交汇处,是成渝北轴线上的重要极点,是即将形成的市域生产力布局北部区域重要的一极,其作为南充市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越来越明显。2、重大基础设施对城镇发展的影响(1)南充生产力纵向延伸,“一区”变“两极”高速公路、铁路的修建将促进北部资源的开发、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南部(工业)、阆中(旅游)、仪陇(天然气开发)共同形成北部的发展极核。南充
15、的生产力布局也由“一区(南充城区)、一江(嘉陵江)、两线(达成铁路、成渝高速)”变为“一江(嘉陵江)、两极(南充城区为一极;阆中、仪陇、南部共同形成的一极)三线(兰渝铁路、兰渝高速共同构成一线,达成铁路为一线;南巴高速公路为一线)”。(2)消除县域东南及西北部交通死角兰渝、南巴高速的兴建,县域内多处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确立,县域北部交通轴线的规划解决了两片区交通瓶颈的问题,加强了两片区与外部之间的联系,消除了两片区长期以来交通死角的问题。(3)强化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的联系高速公路的修建必然加强中心城区与沿线城镇之间的联系,使得中心城区流马、中心城区东坝、中心城区铁佛塘、中心城区楠木、中心城区阆中、
16、中心城区定水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建议南巴高速公路在楠木增设出入口以带动河东科技工业区的发展。另外,主城区与各城市组团之间应加强联系,形成主城区外围快速交通,再通过与周边城镇的放射交通联系,从而加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城市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应,使其成为川东北经济圈中的重要极核。(4)促使生产力轴线的横向延伸通过中心城区与外部联系分析,上版规划确定的生产力将在建兴处进行横向延伸,延伸至流马、东坝、铁佛塘至仪陇新政。(5)依托高速公路出入口建立产业园区中心城区与高速公路连接的主要通道有:通过枣儿、肖家,在流马处连接兰渝高速;通过定水连接兰渝高速公路;通过盘龙,在铁佛塘连接南巴高速公路。因此,
17、为了充分发挥各高速路出入口对县城产业的带动,在中心城市的南边建立了河西工业区,在东岸建立了河东科技工业区,为了加强河东科技工业区通过高速与外部的联系,强调唐巴公路与南巴高速公路的衔接,并建议在楠木增设立南巴高速出入口。3、城乡统筹发展策略(1)跳出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思维框架,建立“城乡网络非均衡”模式。向上,通过兰渝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使其融入“遂、南城镇组群”,再通过城际快速通道,使其融入“成都城镇组群”与“重庆城镇组群”;向下,通过县城及中心城镇的建设,统筹城乡经济增长极;建立起一种自上而下的“城乡网络非均衡”发展模式。(2)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依托工业向园区集中,
18、搭建工业发展的载体,做大南部工业,实现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之目的;建立“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实现工业化带动农业化,最终达到城乡统筹发展之目的。4、旅游发展策略(1)凸显嘉陵江生态旅游轴的作用、强化载体与纽带的功能,突出“嘉陵江上森林”与“嘉陵水上部落”的建设。南充市旅游规划确定了嘉陵江流域(南充境内)四大核心旅游区:嘉陵第一江山嘉陵第一曲流嘉陵第一桑梓朱德故里琳琅山但这四大核心旅游区目前均未得到较好的开发。位于嘉陵江流域南部县城内的红岩子库区,满福坝休闲度假区、火峰山公园、灵云山公园、石岭子生态园以及滨江带,通过嘉陵江这条纽带将其进行整合,以及一
19、些服务设施的建设,共同形成“嘉陵江上森林”;通过西河流域生态农业观光带与升钟水库风景区的整合,共同形成“嘉陵水上部落”,使升钟水库成为部落中的“垂钓天堂”。“嘉陵江上森林”与“嘉陵水上部落”的形成使南部县成为嘉陵江流域的“第一颗启明星”。(2)区域协调、错位发展县域西北部拥有南部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升钟水库,其位置处于阆中与剑阁之间,阆中、剑阁两城市在旅游上主要以三国文化为载体、仪陇为将帅故里,均属人文景观。南部旅游资源与上述周边县市有异质性、属自然风光,因此,南部旅游应加强升钟水库风景区与阆中、剑阁的交通联系,侧重自然风光的打造,走生态的道路,强化升钟水库下游西河沿岸生态观光农业的开发,凸现嘉
20、陵江生态旅游轴的作用,强化红岩子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形成县域北部旅游线,该旅游轴线的开辟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整合,促进县域西北部经济社会发展。(3)县城北部旅游轴线的形成:通过升钟水库风景区的带动,西河沿岸生态观光农业的串联,南部县城红岩子休闲旅游度假区的点缀,碑院的回味,朱德故里将帅文化的熏陶,阆中古城的辐射,构造出南部县域北部富有特色的旅游轴线。5、县域交通发展策略(1)强化县域北部剑阁(阆中)大坪升钟大桥定水县城楠木金城交通轴线的构造,这条交通轴线消除了县域西北部的交通死角,加强了与剑阁、阆中、仪陇旅游资源的串联和整合,形成县域北部的旅游轴线,带动县域北部经济社会的发展。(2)突出县域南部
21、城镇的整体联动和消除西南部发展瓶颈,强调盐亭伏虎建兴流马东坝铁佛塘新政交通轴线,同时,这条交通轴线也是农业发展轴线。(3)突出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南充、阆中的联系,强调兰渝高速、南渝铁路及212国道交通轴线,同时,该交通轴线亦是县域工业产业轴线。(4)强化阆中、盐亭、剑阁对升钟水库旅游的带动作用,强调阆中升钟大坪盐亭交通轴线。(5)加强东部区域的纵向发展,完善县域交通网络,强调南巴高速公路交通轴,建议在楠木增设南巴高速出入口。6、工业发展战略(1)利用资源,构建载体利用劳动力资源与原材料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加工业,带动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通过城镇总体布局的调整,基础设施的延伸,为工业的发
22、展搭建载体产业园区,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做大南部工业经济规模之目的。(2)提升县城工业集中区的地位:南部区域地位的提升、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工业区与外界联系的便捷,工业集中区规模及效益的提高,必将提升其地位,规划建议将河东科技工业区建成四川省级工业区。(3)工业与旅游相结合的策略:改变工业与旅游不相融的观念,发展工业旅游,找准工业与旅游的最佳结合点。“生态”是南部工业与旅游两大产业结合的最佳纽带,也是南部产业特色所在。通过嘉陵江、长滩河风光的打造、内部景点的串联以及工业区自身的建设,使东科技工业区成为嘉陵江沿岸集工业、旅游为一体的亮丽风景线。7、结论 通过以上战略分析,南部未来的发展思
23、路为:“工业富县、旅游兴县、文化强县、生态立县”;人居环境建设目标为:“生态与产业相融,人与环境相依”;城市建设主题为:“阆中体验历史、南部回归生活、仪陇熏陶文化”。第二部份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一、县域生产力布局南部县域生产力布局以县城为极核,沿主要交通干线,城镇密集区,旅游资源分布,形成“两横一纵”的生产力发展轴线。1、两横(1)旅游发展轴线北部的主要交通、西河、嘉陵江等旅游资源共同构成的旅游发展轴: 剑阁三国文化旅游线(阆中古城 )升钟水库风景区西河两岸生态农业观光带县城红岩子休闲旅游度假区碑院大佛观光区琳琅风景区(朱德故里)(2)农业产业发展轴线:南部为农业大县、通过县域南部主要交通干线带
24、动沿途农业产业发展,构成县域南部农业产业发展轴:盐亭伏虎建兴流马东坝铁佛塘仪陇新政2、一纵工业发展轴线: 212国道、兰渝高速(铁路)交通干线及沿途城镇工业及仓储物流共同构成的县域工业发展轴线。二、县域交通系统布局根据县域交通现状、县域交通发展的需要、县域生产力布局、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确定南部县域“两横三纵“的交通体系结构。1、两横:剑阁大坪升钟大桥定水县城楠木金城为一横,起联系县域北部城镇的作用,并向西联系剑阁,向东联系仪陇金城。盐亭伏虎建兴流马东坝铁佛塘新政为一横,起联系县域南部城镇的作用,向西联系盐亭,向东联系仪陇新县城(新政)。2、三纵:阆中升钟大坪盐亭为一纵,起联系盐亭县城升钟风景区
25、阆中县城的作用,为消除县域西北交通死角起重要作用。兰渝高速、国道212线为一纵;构成县域中部南北向产业发展轴的作用。南巴高速公路为一纵;起沟通县域东部城镇的作用。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1、县域城镇等级结构(1)县城:南隆镇;(2)中心镇片区级中心镇:升钟、东坝、建兴、楠木一般中心镇:大坪、大桥、伏虎、流马、楠木,王家,定水 (3)一般建制镇:其他26个镇;(4)集镇:全县41乡;(5)中心村:各级城镇根据经济情况,选择23个作为中心村(6)基层村:略2、县域城镇职能结构综合型南隆镇工贸型定水、建兴、升钟、楠木、王家、盘龙、东坝、铁佛塘、黄金交通型建兴、东坝、王家、流马、铁佛塘、定水旅游型升钟、碑
26、院农贸型大桥、大坪、富利等发生变化的乡镇:流马(农贸交通),铁佛塘(增加交通职能),黄金(农贸工贸)3、 县域城镇空间结构根据南部县域城镇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分析,结合县域综合经济分区、生产力布局、周边区域空间开发战略、城镇等级、规模和职能结构安排,规划期内以极核(各片区中心)发展阶段为主,逐步向集聚扩散阶段过渡,城镇空间格局组织以“点轴”开发模式比较适宜,形成以县城城南隆镇为极核,以虎伏、升钟、楠木、东坝为极点,以大坪升钟大桥定水县城楠木及南渝高速公路沿线为东西与南北向“十字”型城镇发展主轴,以伏虎建兴流马东坝铁佛塘为城镇发展次轴的“一核、四极、三轴”点、线、面结合的县域城镇空间网络体系。4、县
27、域人口及城镇化水平2010年:总人口133.88万,城镇人口33.47万人,城镇化水平25%;2015年:总人口138.16万,城镇人口40.06万人,城镇化水平29%;2025年:总人口147.67万,城镇人口70万人,城镇化水平45%;第三部分 中心城市规划一、南部县城城市性质的确定(一)影响南部县城城市职能及性质的要素分析1、南部县域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1)成渝城镇群东北部区域重要极核;(2)四川省K字型发展轴东北部地区性中心城市;(3)南充市二级中心城市,南充市域北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2、固有的自然环境特色山水相映,山城相依,山、水、城融为一体,自然环境独具特色,嘉陵江生态轴上的一
28、颗明珠;3.阆中古城游、仪陇将帅游、嘉陵江生态游线上重要节点和交点;4错位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工业强县的典范;5.四川扩权强县的佳作;6.发展基础:形成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商贸、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城市经济基础;(二)城市性质成渝城镇群北部区域的重要极核,市域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工业经济(加工业)为主导,商贸、旅游协调发展的山水园林城市。二、城市规模及规划年限1近期:2010年城市人口达到22万人,用地规模为22.5平方公里;2中期:2015年城市人口达到28万人,用地规模为29.0平方公里3远期:2025年城市人口达到38万人,用地规模为45.3平方公里三、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一)城市用地条件
29、分析1、向东(1)河东科技工业区的建设,嘉陵江二桥的修建,中心城区已跨过了嘉陵江这条门槛向东发展;(2)南巴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修建,红岩子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嘉陵江生态轴线的开发,工业与旅游结合的策略已经和正在加快城市向东发展的速度;(3)河东片区用地平坦,无较大的地质灾害;(4)嘉陵江二桥宽度不足、嘉陵江一桥已成危桥,城市向东发展需增建跨河桥梁;2、向南(1)南巴高速在流马设置出入口,经枣儿进入城南,将带动河西工业集中区的发展,使依托高速公路入口建立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河西工业区在现有的基础上将得到更大的发展;(2)该发展方向内用地平坦,无较大的地质灾害;(3)现状高压走廊
30、的存在对该方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束缚;3、向西(1)该方向是上版规划确立的重点发展方向,随着近几年的建设,该片区已取得了一定的绩效;(2)该方向进一步发展将受山体与铁路的限制;4、向北(1)火车站场的修建,该方向将发展成为仓储物流区;(2)该方向山体较多,位于河流上游,多为生态敏感地带,且与红岩子风景区相毗邻,故不宜作大的开发,宜结合红岩子库区及西山风景区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区;(二)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的确定根据上述分析,确定南部县城发展方向为:“东跨、南进、西补、北延”。1、东跨(1)城市主要发展方向;(2)新建桥梁,打破交通瓶颈,联系城区,带动发展;(3)依托高速,在楠木增设出入口,结合生态,发展
31、工业,综合配套,提升河东科技工业区地位,打造为城市综合区;2、南进(1)城市次要发展方向;(2)迁移高压走廊,消除限制因素;(3)借高速公路的带动,发展工业,建设河西工业集中区;3、西补(1)注重自身功能的完善,加快城北新区建设4、北延(1)结合铁路站场发展仓储物流(2)整合红岩子库区、满福坝、火风山等旅游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红岩子休闲旅游度假区。四、中心城区发展思路及策略1、沿江发展策略(1)突出南部特有的山水格局,将满福坝生态农业观光区、红岩子库区、火峰山公园等景点及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嘉陵江上森林”,使其成为具有南部特色的嘉陵江生态旅游轴上的精品旅游点。2、沿主要交通轴发展策略(
32、1)通过212国道幸福路嘉陵江新建桥唐巴公路,将新城区、旧城区、河东科技工业区串联起来,构建城市东西向发展主轴线。(2)通过212国道二环路儿办事处,将仓储物流区、城北新区、河西工业区串联起来,形成城市南北向西纵发展轴。(3)通过河东科技工业区南北向主干道嘉陵江二桥盘龙道路,将南巴高速铁佛塘出入口与河东科技工业联系起来,构成城市南北向东纵发展轴。3、相对集中,全面发展策略城市扩展在相对集中的基础上,城市各片区建立自己的优先发展区,最终形成点、线、面全面发展的趋势。4、城市特色发展策略(1)打破板结形态,构建宽松宜居的城市。通过中心城市周围山体、生态廊道的楔入,农产品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的建立
33、,实现“从外围营造城市”的目的;通过中心城市城市机理的构建,实现“从内部发展城市”的目的。(2)城市固有特色山水格局的体现充分利用城市生态环境优势和良好的山水格局,构建优美而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规划将城市山水格局从原规划的“三山两园一水”(五面山、灵云山、火峰山;石岭子公园、满福坝)拓展为“四山一水楔四带”的格局,将南部县建成为“山水相映、水城相依、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环境优美而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的城市。(3)城市色调绿树灰瓦白墙嘉陵江沿岸及城市周边山体的良好植被为城市提供了绿色基调,城市内部灰瓦白墙建筑镶嵌在绿色大背景中,在红岩子休闲旅游度假区内及周边地段点缀红
34、瓦白墙的一类建筑,形成诗情画意的城市风貌。5、错位发展的思路南部县城产业发展采取与周边县城错位发展的思路,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及生态旅游业。五、城市功能布局结构形态1、几个概念界定中心城区南部县城建成区用地及近郊区城市组团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镇定水组团、肖家组团、盘龙组团主城区=中心城区+城市组团2、主城区功能结构根据城市扩展需要将老鸭组团、永定组团纳入中心城区,将定水、盘龙、肖家作为城市组团,主城区形成“三星龚月”的发展格局。中心城区:以工业商业、金融业、旅游业等为主要支柱产业;定水组团:以现代物流业为支柱产业;盘龙组团:以食品,对外加工以及交通为支柱产业;肖家组团:以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业、集市
35、贸易为主;3、中心城区功能布局结构形态中心城区发展形成以“老城及北城新区为城市中心、河东科技工业区为城市副中心,沿两嘉陵江及城市东西向主干道轴线展开的组团式布局结构形态。具体概括为“两心、两轴、六区”。(1) 两心城市主中心:由“老城传统商贸中心”与“北城新区行政、文化中心”共同构成。城市副中心:由河东科技工业综合区构成;(2) 两轴嘉陵江生态旅游轴;起整合旅游资源作用,强调嘉陵江上“生态森林”的作用,实现生态立市的思路。城市发展主轴:由国道212幸福路新华路嘉陵江新桥唐巴公路组成,起带动城市东西两岸协调发展的作用。4、城市功能分区根据城市用地布局现状、地形地貌特征,用地布局结构形态,将规划城
36、市建成区分为六个功能区:(1)老城区以传统商贸,居住作为其主要功能;(2)城北新区以行政、商贸、居住作为其主要功能;(3)老鸦仓储物流区结合铁路货站,以仓储物流作为其主要的功能。(4)河西工业集中区以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丝绸纺织、机械加工为其主要功能的城市综合区;(5)河东科技工业区区以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丝绸纺织、建筑建材为主,机械加工、电子工业为辅,并配以居住、商业、文化娱乐设施、旅游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区,并形成为城市副中心。(6)红岩子休闲旅游度假区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休疗养为其主要功能。六、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1、对外交通规划(1)南部对外交通体系根据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南部县城未来交通体
37、系将由铁路、公路、水运三部分组成,其中,铁路、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铁路。兰渝铁路自县城西侧通过,设有客、货运站,不仅服务南部,还将服务于仪陇,西充等周边地区。公路。兰渝高速自县城以西的定水通过,分别在定水、流马设有出入口,建议在楠木增设出入口。212国道及唐巴公路 “十字”交叉通过县城(2)南部与周边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对象向北与阆中县城联系,向东南与仪陇县城(新政)联系,向东北与仪陇金城(巴中)联系,向南与南充联系。(3)城市对外交通组织中心城区快速外环的构建西外环(平行兰渝铁路)老鸦过嘉陵江北外环(河东科技工业区北侧)东外环(河东科技工业区东侧)过嘉陵江南外环(河西工业集中区南侧)与周边城市
38、和高速公路衔接外环路在老鸦向北至阆中外环路在永定向东至巴中,在楠木与南巴高速相联系。外环路在北城新区向西至南充,在定水与兰渝高速相联系。外环路在枣儿向南在流马与兰渝高速相联系。外环路在盘龙向南至仪陇县城(新政),在铁佛塘与南巴高速相联系。2、主城区道路系统规划为实现城市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加强主城区的辐射作用,强调中心城区与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系,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系,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放射+环状系统。(1)放射中心城区定水中心城区盘龙 中心城区楠木中心城区肖家(2)环状定水肖家盘龙永定老鸦定水。起加强城市组团之间的横向联系。3、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加强中心城区各片区之间的联系,主动接受高速公路
39、对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 “两横、三纵、两环”的道路系统。(1) 两横国道212幸福路新华路新嘉陵江桥唐巴公路为一横,起联系定水、新城区、老城、河东科技工业区的作用。 长滩河北片区东西向主干道满福坝东西向主干道为一横,起联系河东科技工业区与红岩子旅游休闲度假区的作用,实现旅游与工业的相融和相互促进。(2)三纵以枣儿中心城区国道212为一纵,起联系河西工业区、北城新区、老城区、仓储物流区的作用。 以盘龙嘉陵江二桥河东南北向主干道为一纵;突出依托高速公路出入口建立工业园区的理念,起联系河西工业区、河东科技工业区的作用。 以振兴街南段振兴街改善后的金洞巷滨江路为一纵,起加强老城区与北城新区纵向联系的作用。(3)三环 城市快速外环,起对外交通的作用,避免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 红岩子大道滨江路河西工业集中区东西向干道二环路组成河西城区内环,起改善旧城交通作用。第四部分 新五城城市建筑规划全面启动1、“桂花城、饮品城、钓鱼城、板材城、机电城”正式启动全面建筑,目前以初显规模,2、在2020年之前把南部县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强县、名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