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22页).doc
《小学数学教案(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第 22 页小学数学说课教案: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三、教学准备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以小精灵明明带我
2、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16+9+8= 32-10-6= 25+20-10= 48-8+17=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
3、+38=67(人)。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
4、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小学数学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
5、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教学难点: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学具: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教学过程:(一)游戏新课,感知面积。1、黑板出示:面积关于面积你知道了些什么?游戏1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面向上,手心、手背、手背、手心、手背游戏2:好,接下来,请一个同学,到
6、讲台上来,闭紧眼睛,伸出你的手,找找老师的手是哪个面,对了,你是看到还是摸到的?(二)创设情境,理解面积的意义出示:现在,请大家看这个盒子,有面吗?师:是看到还是摸到的生:看到的师:再请你闭上眼睛,摸盒子的2个面,(指定)你有什么发现?还有想说的吗?生:面是光滑的生:我摸的两个面是一样大的生:上面大,右面小师:那就是说,物体的面有大有小(生说)(板书;面大小)面的大小就是面积(板书:面积)师;好,大家一起拿出数学书,和老师一起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引导: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国旗面的大小就是国旗的面积师,这些物体的面可以是看到的,也可以是摸到的在数学里,有没有什么面只能看到,不能摸到呢?生
7、;2个说(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一张纸有4个格子,另一张纸有8个格子,你认为可能一样大吗?理由。有没有可能8个格的纸面积大呢?理由师:如果一个格子是一个面积单位,那么这张纸有几个。在数学上,有专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师:有了面积单位,就可以量物体的表面的面积。请大家量一量书面的面积师:生汇报,你量了.3、思考,现在就用它6个小正方形去量黑板,好吗?不够,(生指)全班都接给你,你还想摆吗?太麻烦了,那怎么办呢?验证:请一个学生上台板演?怎么办?引导,用大的面积出示:平方米师:更大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师:请大家想像以下一平方米多大?请你用手比划比划师:到底怎样的正方形呢?生:边长是1米师:他讲得
8、对吗?谁会说出到底多大的图形?师:那我们一起来量一量。出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估一估,这么大的面积单位里面可以站多少人?请学生上台站一站师:出示小卡片,这张卡片,用面积单位来量这个卡片面积多大呢?思考:量这张小卡片,能用刚才的面积单位吗?生:不能,理由放手问:从中你想到什么?还有更小的面积单位?引导生说: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是1平方厘米(反复说)猜猜1平方厘米多大呢?(很小)屏幕出示(缩放)师:找找生活中的面积单位。哪些物品是1平方厘米,哪些是1平方分米,哪些是1平方米。.三、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的大小是面积边长1米的正方形1平方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1
9、平方分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里米2、小学数学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教学难点: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2.在操作中体
10、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学具: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教学过程:(一)游戏新课,感知面积。1、黑板出示:面积关于面积你知道了些什么?游戏1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面向上,手心、手背、手背、手心、手背游戏2:好,接下来,请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来,闭紧眼睛,伸出你的手,找找老师的手是哪个面,对了,你是看到还是摸到的?(二)创设情境,理解面积的意义出示:现在,请大家看这个盒子,有面吗?师:是看到还是摸到的生:看到的师:再请你闭上眼睛,摸盒子的2个面,(指定)你有什么发现?还有想说的吗?生:面是光滑的生:我摸的两个面是一样大的生
11、:上面大,右面小师:那就是说,物体的面有大有小(生说)(板书;面大小)面的大小就是面积(板书:面积)师;好,大家一起拿出数学书,和老师一起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引导: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国旗面的大小就是国旗的面积师,这些物体的面可以是看到的,也可以是摸到的在数学里,有没有什么面只能看到,不能摸到呢?生;2个说(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一张纸有4个格子,另一张纸有8个格子,你认为可能一样大吗?理由。有没有可能8个格的纸面积大呢?理由师:如果一个格子是一个面积单位,那么这张纸有几个。在数学上,有专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师:有了面积单位,就可以量物体的表面的面积。请大家量一量书面的面积师:生汇
12、报,你量了.3、思考,现在就用它6个小正方形去量黑板,好吗?不够,(生指)全班都接给你,你还想摆吗?太麻烦了,那怎么办呢?验证:请一个学生上台板演?怎么办?引导,用大的面积出示:平方米师:更大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师:请大家想像以下一平方米多大?请你用手比划比划师:到底怎样的正方形呢?生:边长是1米师:他讲得对吗?谁会说出到底多大的图形?师:那我们一起来量一量。出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估一估,这么大的面积单位里面可以站多少人?请学生上台站一站师:出示小卡片,这张卡片,用面积单位来量这个卡片面积多大呢?思考:量这张小卡片,能用刚才的面积单位吗?生:不能,理由放手问:从中你想到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教案 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