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年)-信通院-20201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年)-信通院-20201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年)-信通院-202012.pdf(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中国 5G 发展和经济社会 影响白皮书 发展和经济社会 影响白皮书 (2020 年)年) 逆势起飞逆势起飞 开启变革开启变革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0 年年 12 月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 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 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 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 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前 言言 中
2、国经济已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在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 下,要在“十四五”期间持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必须充分释放前沿 数字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带动作用。 在众多前沿 数字技术中,5G 以划时代的技术能力、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及对其他 技术的带动作用,有望成为启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支点。 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一样,中国深刻认识 5G 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技术产业创新上走在了世界前列。2019 年 6 月,中国颁发 5G 牌 照,成为全球第一批进行 5G 商用的国家。尽管 2020 年遭受新冠疫 情冲击,中国 5G 产业发展仍逆势上扬。在一年多的商用时间里,网 络建设快速推进,手机终
3、端加速渗透,融合应用开始落地,技术产业 持续创新,多方面实现“从 0 到 1”的突破,初步展现了其庞大的潜 在市场空间和助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 5G 将正式开启产业互联网变革的新篇章。在本报告研究中,我 们深切感受到,5G 正在切实推动 ICT 产业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 网转型。在疫情加速数字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 5G 的高知名度 提高了产业用户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 吸引产业用户探索与 之有关的行业级应用场景,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云 服务供应商等正集结力量,以 5G 为驱动,推动基础设施的重构和变 革,探索新的产业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构造全新的
4、产 业生态体系。 与 4G 产业生态限于移动通信领域不同, 5G 产业生态需 要促进移动通信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5G 商用的进程不仅仅 是应用的创新进程,还是元器件、终端、网络、平台甚至制度的联动 创新进程,其创新的复杂度和难度要远高于 4G,开启的创新空间广 度和深度也将远远超过 4G。2020 年,将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未来 2-3 年 5G 产业发展将进入关键期。这一时期,既是 5G 应 用生态的培育期, 也是各厂商积蓄实力、 加速转型成长的重要窗口期。 产业转型之风已起,需产业界同仁齐心努力。鉴于此,本报告以向社 会各界和业界展示 5G 商用发展趋势为核心内容,客观梳理了 5
5、G 商 用一周年以来,产业的进展、成绩、经济社会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并 对未来 2-3 年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希望能为社会各界深入了解 5G 产 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白皮书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各界批评指 正。 目目 录录 一、5G 逆势增长,商用一年成绩可观 . 1 (一)多因素驱动 5G 逆势增长 . 1 (二)5G 网络发展初具规模 . 4 (三)5G 技术标准持续创新 . 7 (四)5G 移动产业链逐步成熟 . 8 (五)5G 应用发展进入导入期 . 9 二、5G 引领创新,经济社会影响潜力初现 . 12 (一)推动 ICT 产业步入增长新轨道 . 13 (二)打开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新空间
6、. 16 (三)推动就业结构调整升级. 21 (四)释放增长潜力仍面临诸多挑战. 23 三、未来 2-3 年 5G 发展阶段判断和发展趋势分析 . 25 (一)未来 2-3 年 5G 步入发展关键期 . 25 (二)5G 网络逐步实现广域覆盖 . 26 (三)消费级应用有望进入成长期. 27 (四)行业应用仍将处于导入期. 28 (五)行业应用技术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30 (六)更多新产品将迎来发展机遇. 32 四、促进 5G 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 34 (一)适度超前建设网络,打造创新扩散坚实基础. 34 (二)持续加强研发创新,保持技术产业支撑优势. 35 (三)积极构建融合生态,支
7、持行业应用培育推广. 36 附件:5G 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测算方法说明 . 38 图图 目目 录录 图 1 近年来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增速持续放缓 . 3 图 2 2020 年我国 5G 基站月度建设数量(单位:万个) . 4 图 3 14 城市各主要路段 5G 下载速率(单位:Mbps) . 5 图 4 14 城市各主要路段 5G 上传速率(单位:Mbps) . 6 图 5 5G 商业合作模式 . 11 图 6 国内 5G 手机出货量及占比 . 15 图 7 5G 融合应用产业支撑体系 . 17 图 8 5G 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 18 图 9 未来 2-3 年 5G 组网策略 . 27 图 1
8、0 移动应用消费及行业领域发展历程 . 29 图 11 5G 行业应用路径 . 29 图 12 促进 5G 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 37 图 13 5G 经济社会影响测算范围 . 38 中国 5G 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 年) 1 一、5G 逆势增长,商用一年成绩可观 2020 年中国 5G 正式进入规模商用时期。 春节期间突发的新冠肺 炎疫情使经济发展承压。3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 会议,要求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5G 作 为新型基础设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在央地政策的共同支持下, 中国 5G 网络建设在 3 月份迅速启动,并于
9、10 月初提前完成全年建 设目标。与此同时,5G 用户连接数、手机出货量等均放量大增。最 为可贵的是, 疫情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产业界共同努力下, 5G 创 新应用在疫情防控中发挥良好示范,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效能初步显现, 为 5G 后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多因素驱动(一)多因素驱动 5G 逆势增长逆势增长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了冲击,但中国的 5G 网络部署和 商用进展仍取得良好进展,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是中央和地方政策助力。2020 年以 5G 为代表的新基建按下 “快进键” 。2 月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 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10、等多个会议提出,要加快 5G 网络、 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各部委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动 5G 发展。工信部出台关于推动 5G 加快发展的通知 ,发改委、工 信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 2020 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 络和 5G 领域)的通知 ,全力推进 5G 发展。各地政府也积极出台支 持政策,截至 2020 年 9 月,各省市(区、县)先后共出台 5G 政策文 中国 5G 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 年) 2 件累计 460 多个,积极推进 5G 网络建设、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 二是企业寻找新增长空间。 近年来, 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移动用户增长红利见顶、上
11、网时间触及天花板、面向消费者应用创新 空间变小等原因,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增速持续放缓。例如,移动手 机自 2017 年起,连续 3 年出货量下降。电信业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 务收入增速自 2018 年起进入个位数区间, 2019 年更是降至 0.4%的水 平,失去了作为电信业务收入增长引擎的地位。上市互联网企业收入 增速从 2014-2016 年高达 40%以上的年增速,下降到了 2019 年的 20.1%。 ICT 产业急需借助 5G 新型基础设施, 提升移动互联网创新, 探索面向产业互联网的新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 使产业重新步入增长 轨道。 中国 5G 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 年
12、) 3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1 近年来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增速持续放缓 三是技术产业快速实现商用。5G 是我国移动通信产业数十年创 新积累的集中体现。从 1G/2G 时代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开始起步,到 3G 时代我国初步构筑覆盖系统、终端、芯片、仪器仪表等核心环节 的产业链, 再到4G我国主导的TD-LTE国际标准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和全产业链基础。 借助这一基础, 我国 5G 产业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标准冻结到商用产品成熟 的过程,基于 R15 标准的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等可以快速实现批量 上市,为 5G 的大规模商用提供了有利的
13、产业支撑。 四是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 新冠肺炎疫情在给经济社会带来重大 负面冲击的同时,也加快了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使 5G+多种新 兴技术得以更快地融合到千行百业之中。一方面,疫情防控让更多的 企业家、管理者认识到数字化的价值和投资的必要性。据清华大学的 调查报告显示, 企业在疫情结束后有意愿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比例 超过 53%,远超过去。另一方面,疫情激发了对 5G 的应用需求。疫 中国 5G 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 年) 4 情期间“宅”经济迅速发展,5G+高清视频、5G+远程医疗、5G+智慧 防控等应用也极大地提高了防疫效率。疫情激发了公众对更大容量、 更快速度信息通
14、信的需求,让 5G 的应用场景变得更加清晰可行。 (二)(二)5G 网络发展初具规模网络发展初具规模 适度超前的网络是 5G 商用发展的基础。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 效控制之后,电信运营企业迅速启动 5G 建设大规模招标,推进 5G 网络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建成全球最大规模 5G 商用网络。截至 2020 年 10 月,中国 已累计建设 5G 基站超 70 万个。 全球规模排名第二的韩国, 截至 2020 年 8 月底部署了 13.2 万个。5G 网络建设呈现出东部沿海领先于内陆 地区、南方领先于北方的特点。广东、江苏、浙江、河南、山东、上 海、 北京、 四川、 重庆等省市的 5G 基
15、站建设数量超 2 万个。 截至 2020 年 10 月 5G 终端连接数超过 1.8 亿。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2 2020 年我国 5G 基站月度建设数量(单位:万个) 中国 5G 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 年) 5 二是独立组网率先实现规模商用。中国电信 11 月 7 日宣布 5G 独立组网(SA)规模商用,将在全国超过 300 个城市规模商用 5G SA。中国移动 11 月 20 日也宣布实现 5G 独立组网(SA)规模商 用。中国联通正在加紧从 5G NSA(非独立组网)向 5G SA 过渡。 5G SA 为端到端网络切片技术以及面向行业的应用创
16、造了基础条 件。 三是网络性能显著提升。 与 4G 网络相比, 5G 网络的上下行速率 明显提升,用户体验获得明显优化。2020 年 8 至 10 月中国信息通信 研究院在全国 14 个重点城市开展了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结果显 示,14 个城市中有 10 个城市的下载均值速率超过 800Mbps、上传均 值速率超过 100Mbps。10 月 28 日发布的中国移动 2020 智能硬件 质量报告(第一期) 的评测结果也显示,在 5G 网络下直播类(4K 高清直播) 、 网盘类、 社交类、 应用市场类应用的用户体验大幅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3 14 城市各主要路段 5G 下载
17、速率(单位:Mbps) 中国 5G 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 年) 6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4 14 城市各主要路段 5G 上传速率(单位:Mbps) 四是虚拟专网探索取得积极进展。5G 行业应用对行业专网具有 巨大的需求。行业专网目前形成专用频率专网和虚拟专网两类典型 组网模式。其中,虚拟专网是指基于现有 5G 公网构建的,按需实 现软硬件隔离,同时向行业用户提供部分网络管理、监测、独立开 户等权力的虚拟网络,具有网络覆盖定制化、安全性高、性能精准 优化、运维管理自主化、成本经济等优势。我国尚未分配行业专网 频段,政府鼓励产业界积极探索 5G 行业虚拟专网。目前全国已
18、建 设 5G 虚拟专网约 800 个。 五是共建共享不断深化。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签署5G 网络共 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 ,历经 1 年双方累计建设开通 5G 基站超 30 万个,初步估算可为两家节省建设投资超 600 亿元。2020 年 5 月 20 日,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签订有关 5G 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伴随 着 4 家基础电信企业持续推动共建共享相关工作,我国 5G 网络建设 进程开始加快, 进而实现 5G 高速网络服务惠及广、 覆盖深、 时间快、 投资少的效果。 中国 5G 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 年) 7 (三)(三)5G 技术标准持续创新技术标准持续创新 5G 技术标
19、准沿着增强 5G 技术能力和支撑垂直行业应用两方向 持续演进发展,5G 增强技术标准、端到端网络切片技术、5G 行业虚 拟专网技术等取得阶段性进展。 5G R16 标准正式发布。 3GPP 于 2020 年 6 月正式发布 5G R16 标 准,相比 R15,R16 标准的关键性能、应用能力和网络基础能力均显 著提升。关键性能方面,R16 对低时延和高可靠性能进行了增强,实 现空口单向时延小于 1ms、可靠性达到 99.9999%。此外,R16 增强了 网络数据承载能力,特别是毫米波通信能力,扩展毫米波应用场景。 网络基础能力方面, R16 持续增强 R15 的若干基础功能, 显著提升网 络自
20、组织、自动化运营、米级定位等。应用能力方面,R16 完成后 5G 场景将扩大到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特别是低时延高可靠垂直行业 的应用,重点支持工业互联网及自动化、车联网、远程驾驶、智能电 力分配等应用场景,并通过支持时间敏感网络协议,实现微秒级的时 延抖动,为垂直行业应用提供灵活的网络部署模式。R16 标准阶段, 我国企业共提交无线和网络文稿2.1万余篇, 占3GPP总文稿的35%。 端到端网络切片技术完成总体架构。网络切片是 5G 的关键核心 功能,目前虽然 3GPP/IETF/ITU-T/ETSI/CCSA 等组织都在进行相关 标准化工作,但是跨域跨厂商的标准化节奏明显滞后于商用节奏。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发展 经济社会 影响 白皮书 2020 信通院 2020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