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三国演义(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我喜欢三国演义(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喜欢三国演义(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喜欢三国演义-第 6 页我喜欢三国演义1030 次点击0 个回复 于 2008-12-14 16:53:39 发布在 凯迪昨发有叶匡政先生文章:三国演义是今天必读的经典吗? 这我不知道。但说实话,我喜欢三国演义。中国四大名著中,我最爱读三国演义,有点喜欢西游记,不大喜欢水浒传,最不喜欢红楼梦。公子小姐丫环词儿曲儿读的没劲;据说它文学价值最高,也许曲高和寡。喜欢三国演义想来纯属偶然。小时候一次听出的兴趣。我们孩童时值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时农村没有三国演义书;连环画倒是流行,买不起。但有故事可听特别爱听打仗的故事。这天,父亲的一个朋友、山里的一个伯伯来家,他们聊起了过去看的三国皮影戏长坂坡,什
2、么赵子龙当阳大战曹兵,枪舞的水泼不进。曹操在山顶看了,连称“好将!好将!”,下令不准放箭,“只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结果让白袍将军赵云斩将杀敌而去大人谈的热闹,我在旁边听的过瘾,大脑当时就在我们后面的山上布景古战场。暗暗敬佩赵云,也觉得曹操不坏。以后,经常缠着父亲讲三国。父亲不识字未读三国,就拿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三国枝叶喂我。青少年开始读三国。十八岁上班不久,好友范国旭先生得知我好三国,特购了一套三国演义送我。上下两册,书暗绿面,题目毛笔行书竖排,书价格便宜,一套4.35元。真的很感谢他。20多年来特别是年轻任教时,这书我不知读了多少遍,精彩的上册肯定不止30遍。现在该书仍摆在我书架上,只是封
3、面胶带补丁累累,内页尽带黄浸痂。读多了书熟。家父在世时曾以三国“反哺”于他。记得1985年暑假回家,一个晚上的月光下,我讲述“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语句同书基本无误。父亲和弟弟听得津津有味。父亲当时说,终于相信是有人能把一整本书背下来。1987年,曾与同事打赌,写三国人物两百名。结果我以软笔花一个多钟头用四张白纸默写出三国人名223个。现在想来,我要是像陕西周老虎一样造假同事也不会知道。这不太容易。借用梁启超谦虚而自负的话来说:关于三国演义本人没有什么学问,但也有一些了。读三国的人喜欢比拼武功。三国谁人武功最高?据说民国时期就有说法: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
4、维。那么除了猛人吕布和早亡的典韦外,谁是武林至尊呢?历来争议很大。因同一数量级的武将太多,又没有公开循环淘汰赛,不好比。我不同意上述排名,坚持认为首推赵云。倒不是小时候听了故事先入为主大脑定型,赵子龙确实是超一流选手。第一,他是身手矫健的常胜将军,一生未有败绩没受过伤,不像关羽反应较慢经常中箭;第二,年轻时曾威震长坂坡,匹马冲阵,斩杀“曹营名将50余员”,请注意,杀敌时他怀里还抱着幼主!70岁时宝刀不老,杀入重围救被曹操二将围困的黄忠,“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那张郃可不是平庸之辈,敢视猛将张飞如小儿,曾与飞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可张郃原已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喜欢 三国演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