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建设调研报告对策建议.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乡村振兴建设调研报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建设调研报告对策建议.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村振兴建设调研报告对策建议为深入了解掌握该乡村振兴实施情况,进一步推进*县该乡村振兴样板建设,摸清当前存 在的问题,更好地“对症下药二我本人通过外出考察、现场调研、听取汇报等方式开展了专 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一、主要做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 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农旅融合、 农民主体、机制创新原则,高标准探索打造“*”乡村振兴模式,健康有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取得一定成效。(一)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是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生态保
2、护和经济发展两手抓。该乡是*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的核心区,矿藏资源、动植物资源极其 丰富。为保护核心区自然资源,遏制“烧山砍伐”现象,20*年*县在全省率先实行生态补偿机 制,制定*族自治县关于该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山林管护合同制, 每年拨付专项补偿资金280余万元,将2万余亩生态公益林纳入生态补偿范围,每人每年发放 补偿金720元,惠及全乡3248人。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村民可以直接享受到保护森林 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红利,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二是开展环境整治,营造生态宜居乡村。*县通过开展“三清两改一建”行动,推动该乡 村庄道路全部硬化,建成污水处理中心10个,污水
3、排放管道覆盖98%以上村民,基本实现农 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全乡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效遏制农村面 源污染,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三是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及规划,严守生态红线。*县委县政府严控自然生态空间, 不断优化生活空间体系,规划形成该乡“一带、一心、三组团”的空间功能结构,严守生态红 线,增强管控力度,除政府已批复和审定的规划建设用地以外,禁止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建 设活动。同时,还落实生态管护制度,组建森林巡逻联防队,严禁乱砍乱伐,偷猎偷采等一切 破坏生态的行为。(二)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农村发展动力。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走绿色高效 致富路。通过“政
4、府+村集体+企业+科研院所+村民”联合发展模式,探索发展*产业,着力打 造“*之乡”。实施休闲田园农业精品工程,打造*村“田园里”采摘乡村旅游体验项目,助推 农业增效,农民富裕;搭建电商销售与乡村联结平台,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打造“网红” 线上销售渠道;大力发展橡胶、槟榔、黄花梨、沉香、益智等经济林,扶持农家山鸡等养殖产 业,形成以“经济林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林下绿色生态产业,打破单一的产业结构。二是深入践行“两山”发展理念,打造“生态+乡村旅游”新模式。近年来,*县依托*首 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着力打造该乡“*”文旅项目,充分挖掘*族人文 风情,大力培育生态旅游、文化
5、旅游、乡村民宿等新业态,不断将该乡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守住青山换“金山”,实现了从“贫困乡村”到“富美乡村”的蝶变。统计数据显示, 20*年“五一”以来,该乡共接待游客约15万人、旅游收入超1000万元,带动17户村民发展 农家乐和民宿实现户均增收13万元、21名群众实现本地稳定就业、83名群众实现本地灵活就 业,32户村民通过销售本地特色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形成产业发展带动 群众致富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政府、企业、村民多方共赢。三是积极盘活集体土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采取“政府 引导+龙头企业+科院院所+市场运作”的合作模式,把*村24.6
6、亩、*村16.4亩集体经营性建 设用地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入股企业打造特色民宿,明确村集体享30%的经营利润收益,形 成利益联结,实现共享、共赢。四是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在有针对性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注重加大对村 民*锦、藤编、牛皮凳等*族特色文化手工艺培训力度,扶持一批手工艺较好村民建设一批“流 动的*家非遗工坊”,形成一村一作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传承和发展*族文化。(三)实施“教育移民”工程,打断贫困代际传递。20*年以来,针对该乡等贫困边远地 区上学难问题,*县率先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投入9600多万元集中建设职业教育中心、 民族中学、思源实验学校、该乡中心学校等4所
7、教育移民学校。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实行包吃 包住包入学的“三包”惠民政策,14年来,该乡就有952人走出大山,实现上学梦。从连续 15年没有高中生到如今有118人考上大学、501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 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如今,通过教育移民走出大山的孩子们都立志成为一名致富带头人,回乡带领乡亲发展产 业,带动村民外出务工,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极大转变。此外,县委县政府2021推 出扶贫题材电影*,全面展示了十五年来通过“教育扶贫移民工程”、践行“两山”理论, 推动偏远地区实现历史性蝶变的生动场景。(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振兴发展后劲。交通建设滞后是制约发展的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振兴 建设 调研 报告 对策 建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