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脚》四年级语文教案.doc





《《爬山虎脚》四年级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山虎脚》四年级语文教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爬山虎脚四年级语文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防止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WTT搜集整理的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的】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掌握“曲”这个多音字,会写“虎、操”等1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难点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
2、,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3个,会认的字有5个,其中有一个多音字。生字教学中,采取集中教学的方式,先引导学生对生字进展分类,再指导书写,如:“操、均”是左窄右宽,“占、叠、茎”上窄下宽。“曲”是多音字,让学生通过理解读音,理解不同读音对应的字义,并可以分别组词。2、阅读理解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用词丰富,语言生动。在教学中,要突出“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的构造以及功能。同时,在读中让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根本写法,为本单元习作练习打下根底。3、表达运用锻炼学生的表达很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我知道了”这样
3、的句式谈谈感悟和启示。【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1搜集有关叶圣陶的资料。2自学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的意思。3读课文,理解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的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掌握“曲”这个多音字,会写“虎、操”等1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爬山虎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出示:1、同学们,大家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爬山虎你们知道它是怎样爬到墙上的吗?肯定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种植物,看看它是怎样爬到墙上的。板书:爬山虎的脚2、作者简介。请同学们出示预
4、习中搜集到的有关叶圣陶的资料,并向大家介绍一下,看谁介绍得最全面、简洁。课件出示: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等。设计意图:用图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出示有关作者的资料,一方面检查预习情况,另一方面进步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识记这些生字,并把自己的识字方法和大家分享。课件出示:虎操占嫩顺均叠隙茎柄萎瞧固1生识记生字,师引导识字:我们可以把这些生字分类来
5、记。左右构造:操嫩顺均隙柄瞧上下构造:占叠茎萎全包围构造:固半包围构造:虎2老师指导书写:“操、均”是左窄右宽,“占、叠、茎”上窄下宽。3本课要求掌握多音字“曲”,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q”和“q”,要注意区分不同读音对应的意思。3、分小组合作读课文,互相检查读书情况,互相纠正读音,读顺句子。4、老师指名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设计意图:这篇文章生字词较多,夯实字词根底,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根底。三、把握内容,理清顺序1、课件出示问题,把握写作对象。课件出示:课文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2、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问题,在文中作出标记。师巡回指导。3、集体交流。4、课件出
6、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概括爬山虎叶子、脚的特点。课件出示:1认真观察叶子,说说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脚又有什么特点。2读一读描写叶子的段落,体会叶子的特点。读一读描写脚的段落,体会脚的特点。板书:叶子脚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写作重点,进而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四、布置作业1、掌握生字,认清字形,将每个生字书写三遍。2、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设计意图:让学生书写生字,有助于学生把字写标准、写美观,进步学生识字、写字的才能。熟读课文,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第2课时课时目的1、重点学习第25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
7、课文的表达顺序。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深化理解它们,看看它们有什么神奇之处。设计意图:总结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二、精读课文1、赏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课件出示:这一自然段中哪些地方表达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1生朗读第2自然段,考虑问题。2指名读第2自然段,集体交流。3引导学生抓住“嫩红、嫩绿、一顺儿朝下、均匀、不留一点儿空隙”等词句,体会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以及叶子浓密、均匀的特点,突出叶子给人的“舒适感”,从
8、而感受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的优点。2、赏读第3、4两个自然段,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1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通过抓重点词语把握爬山虎脚的特点。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进展评价。3指名答复,集体交流。师及时进展鼓励性评价。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课件出示:1、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2、假如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你觉得这两句话好在哪里?试着分析p 一下。预设:这两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以“蜗牛的触角”来表现细丝的特点,形象生动,让人容易理解;用“蛟龙的爪子”来形容爬山虎的脚,写出了爬山虎脚的形状,很形象。5爬山
9、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课件出示填空题。课件出示: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一步一步往上爬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交流自己的感受,完成填空。预设: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曲,使嫩茎紧贴在墙上一步一步往上爬。6师:在阅读这些重点段落的过程中,我们除了理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还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生动性,感受到作者观察的认真细致。我们也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学习他认真细致的观察,生动形象的描写。板书:细致观察设计意图:读悟结合,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作者介绍爬山虎脚的内容较为粗浅,如何让学生学会认真观察和形象描绘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句,打破重难点。三、赏读全
10、文,总结全文1、赏读全文。这篇文章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文章虽然是说明文,但是语言生动形象,兴趣横生。2、指名说读完课文后的感受。生:读了课文,我感受到作者那认真细致的观察,让人敬仰。生:说明文的语言还能这样生动形象,值得我们学习。3、老师总结:我们要擅长观察,擅长发现。愿你们人人都有一双擅长发现的眼睛,去挖掘大自然中蕴藏的奥秘吧!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学习后的感受,加深对文章主题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擅长发现,去捕捉、挖掘大自然中的奥秘!四、布置课外作业阅读类似课文爬山虎的脚这样的说明文,学习如何仔细观察,如何把事物写详细。【教学反思】一、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11、教学设计中通过展示爬山虎的画面,让学生认识爬山虎的同时,感受心情趋于舒适、平缓的过程,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品读课文流畅优美的语言,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语文课堂的喜欢。二、以读为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在读中明确写作对象;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生动形象;在诗意化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入情朗读、入境诵读,学习课文诗一般的语言,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三、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言,让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让快乐溢满整个课堂。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目的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爬山虎的特点;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
12、序的观察习惯。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教具准备1、实物展示台。2、学生准备水彩笔。3、爬山虎实物。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生字、词语。教学过程一、出示实物引入: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二、学生自读,老师巡视指导。三、反应读书情况。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
13、读音。四、初步理解爬山虎的特点。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详细?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详细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详细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欣赏一种植物爬山虎。读课题。一、请同学们看实物。1、你看到了什么?2、有什么特点?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爬山虎脚 爬山虎 四年级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