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学物 (2).ppt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学物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学物 (2).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9页一、放射性核素的选择:1 要不改变原化学物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2 要与化学物结合牢固稳定;3 要有合适的物理半衰期;4 射线容易测量;5 其它要求二、几个重要参数:1 放射性浓度;2 放化纯度;3 放射性比活度三、同位素与非同位素标记四、定位标记与非定位标记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9页1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制备技术的特点:a 原料;b 标记物的稳定性;c 超微量技术;d 进行冷试验;2常用的基本方法:a 同位交换法;b 化学合成法;c 生物合成法l放射性碘标记化合物的制备l放射性碘制备分析试剂以125I应用最广,现90的放免试剂盒中的示踪剂都是用125I标记的,因为12
2、5I具有二个重要的优点,用125I标记的化合物有足够的稳定性。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9页碘的同位素有29种,其中23种是放射性同位素,它们具有很不同的物理特性,制备分析试剂以125I应用最广,因为125I具有二个重要的优点,一是半衰期(60天)允许标记化合物可贮存应用一段时间;二是它只发射28Kev能量的x射线和5Kev的射线,无粒子,因而辐射自分解少,标记化合物有足够的稳定性。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9页 蛋白质、多肽碘化的基本反应式 Na125I+氧化剂 125I HO-CH2CH-COOH+125I2-HO-CH2CH-COOH-NH2 NH2 上式表示通过
3、氧化剂使碘化物(125I)氧化成碘分子(125I 2)与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碘化作用,所以只要含有酪氨酸的化学物或人工地接上酪氨酸基团的化合物都可用放射性碘标记。蛋白质分子中除含酪氨酸外,还有组氨酸和色氨酸残基,有时也可生成碘化物,但它们的反应性远不及酪氨酸,因此影响蛋白质碘化效率的因素,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残基的数量及其在分子中的暴露程度,另一方面,碘化物的用量、反应条件(PH、温度、反应时间等)及氧化剂的性质等也有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9页(1)氯胺-T法(2)乳过氧化物酶法(3)联接标记法(4)固相氧化法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9页 氯胺-T法具有标记效率高、重复
4、性好、试剂便宜易得、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标记方法。氯胺-T(Chloramine-T)是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它的化学名是 氯代对苯磺酰胺钠盐,在水溶液中产生次氯酸,可使碘阴离子氧化成碘分子,反应式如下: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9页在反应试管中依次加入 GH 50g 50l 125I 2mCi 50l Ch-T 100g 50l 室温反应1分钟 SM 200g 100l 1KI 1mg 100l 标记反应完成后用凝胶过滤等方法将125I-GH与游离的125I离子分离。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9页a.氯胺-T水溶液遇光或暴露至空气中很不稳定,需要在临用时配制;b.氯胺-T的用量,按氧化2mCi无载体的N
5、a125I只需要0.15g,而实际需要量大大超过此值,经验认为用2mCi新鲜无载体125I时,Ch-T用量约为100g。如用量过大,会明显降低标记化学物的免疫活性和生物活性,用量不足又降低标记率,甚至标记不上去,此外如碘溶液中含有保护剂(一般用Na2SO3等还原剂),因它需要消耗Ch-T,固用量就需要相应加大。c.加入Ch-T后必须迅速混匀,以防止标记不均匀,在0240C下,加入Ch-T 后的反应时间一般为一分钟左右,但也有延长至10分钟的。d.加入偏重亚硫酸钠(SM)终止碘化反应,SM的用量一般为Ch-T量的1.21.5倍就足够。e.反应体积要小,使微量的蛋白质保持高浓度,才能保证一定的碘化
6、效率,含中等量酪氯酸的蛋白质其浓度为300mg/ml时,碘化效率一般为80 90,而如含50mg/ml时,则碘化效率可降至6070f.PH对碘化效率的影响:碘化反应最适的PH依据蛋白质的性质而定,一般蛋白质所需的PH为7.37.8,通常Na125I溶液中都含有相当量的NaOH(可高达0.1M),因此所用的缓冲液必须具有足够的缓冲容量,如常用0.20.5M磷酸盐缓冲液。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9页 利用乳过氧化物酶(LPO)有促进微量过氧化氢对125I-的氧化作用,生成125I+并标记在蛋白质酪胺酸分子上。标记方法如下:在反应试管中依次加入:蛋白质 10g 50l Na 125I 12mCi
7、50l LPO 20100ng 50l H2O2 80150ng 50l(可分二次加入间隔710分钟)室温下反应1020分钟 疏基乙醇 10mmol 500l 或PB 0.05M 1ml 终止反应后用凝胶过滤法分离125I-蛋白质与游离125I。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9页a.乳过氧化物酶的用量应少于总蛋白质用量的1,以减少酶自身碘化而带入放射性杂质,b.过氧化氢应保持低浓度,如浓度高于0.1mM,则对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c.该法的主要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过氧化氢只需极低浓度(0.01mM),能保持标记化学物原有的生物活和免疫活性。不足之处是标记率较低,一般为2040。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
8、共39页 该法是先用Ch-T法将酰化剂(3-(对羟基苯)丙酸-N琥珀亚胺脂 Bolton-Hunter试剂)碘化,然后再用此酰化剂与蛋白质分子中游离氨基酸相缩合而引入蛋白质分子中,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9页方法如下:125I-酰化剂 510mol 吹干 蛋白质 510g 50l 缓冲液 PH88.5 100l 水浴反应1530分钟 加入过量的甘氨酸,使剩余的125I-酰化剂消耗掉而终止反应。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9页优点是:避免了蛋白质与氧化剂直接接触,可防止碘源中的有害物质对蛋白质的损伤,适用于标记缺乏酪氨酸的蛋白质或因酪氨酸在蛋白质的活性中心,引入碘原子后会使其失活。缺点是:操作较
9、麻烦,需要二步反应,125I的利用率较低,不宜标记短肽,只适用于标记分子量大于10000的蛋白质。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9页 本法是将氯甘脲(Iodogen)制成固相氧化剂,氯甘脲的化学名为1,3,4,6-四氯3a,6a-二苯-甘脲。它与氯胺-T同属氯酰胺类化合物,二者使I-氧化的化学反应本质相同,但Iodogen在一定的PH及温度范围内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极低,固可制成固相催化剂,方法是取Iodogen 1mg用二氯甲烷1ml溶解后分装成50l/管,放置反应试管底部,微微加热,使溶剂挥发后,在反应试管底部就形成一层Iodogen薄膜,盖上塞子放入有干燥剂的塑料袋中于20c保存,可使用半年。
10、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9页取涂有Iodogen管 1支 0.5M PB PH7.6 100l Mc-Ab 50g 50l 125I 0.5mCi 10l 200C室温反应15分钟 0.5M PH7.9 PB 150l终止反应 反应液用Sephadex G-100分离纯化,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9页 Iodogen法是一种简便、高效、广谱的碘标记方法,由于Iodogen被固定在试管壁上,与溶液中的标记蛋白质不直接接触,这就减少了氧化剂对标记物的损伤,使反应更加温和,简化了操作步骤,每次标记前无需配制氧化剂溶液,省去了用还原剂终止反应一步,Iodogen法延长了反应时间(15分钟),这样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学物 2 放射性 核素 标记 化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