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原则课件.ppt
《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原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原则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原则第1页,此课件共79页哦 抗菌药物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引起感染的病原菌的特殊药物。它既要医治细菌性感染,又要保护感染者及其体表和体内的正常菌群,少受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第2页,此课件共79页哦n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有百余种,不合理的应用,导致病菌耐药性、治疗失败、不良反应增多,其中细菌耐药和耐药菌感染的传播对医院和社区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第3页,此课件共79页哦抗菌药物使用率n我国实际使用率三级医院 70%二级医院 80%一级医院 90%nWHO最新统计资料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为80%,高于30%的国际水准第4页,此课件共79页哦抗菌药物的销售额n2002年7月至2003年6
2、月,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杭州、武汉医院针剂抗生素销售额为37亿元n全国针剂抗生素销售额每年117亿元n仅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每年7亿元第5页,此课件共79页哦抗菌药物不良反应n我国每年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8万人死于抗生素(40%)n我国每年3万聋哑儿童,95%以上为氨基苷类抗生素所致第6页,此课件共79页哦抗菌药物应用现状n高应用率n高耐药性n高不合理率n高失败率n高经费开支第7页,此课件共79页哦 高应用率n住院病人应用率在70%90%之间者,约占全国医院的60%左右;n应用率在50%70%之间者,约占全国医院的30%以上;n应用率在50%以内者,仅占全国医院的10%以内。第8页
3、,此课件共79页哦一、细菌耐药性现状:高耐药率A.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产生 -内酰胺酶(大医院已占90%)出现低亲合力的 PBP-2a MRSA(呈增高趋势)MIC/MBC分离(自溶酶量减少)高耐药株对万古霉素仅70%奏效 VRSA/VISA第9页,此课件共79页哦n耐药性广泛存在 几乎涉及所有细菌 几乎涉及各个地区与各级医院n耐药率不断攀升n产生耐药性的背景复杂多样n食用动物中大量使用抗菌药物n遏制耐药性的任务 既十分困难又非常紧迫第10页,此课件共79页哦二、临床应用中遇到的其他困难n病原谱的变迁n临床表现的特异性低(条件致病菌)n细菌检验不能满足医疗需要n认识上的误区n
4、疗效下降,医疗质量下降,而医疗费上升第11页,此课件共79页哦认识误区认识误区n抗菌药物与退热n抗菌药物与消炎n对抗菌药物预防的期望值偏高n抗菌药物不是普通的商品 涉及对正常菌群的保护 特别是涉及细菌耐药性产生第12页,此课件共79页哦 遏制耐药性的基本要点第13页,此课件共79页哦 1.积极预防感染性疾病(包括医院感染)积极预防感染性疾病(包括医院感染)实施必不可少的隔离与消毒,减少感染的扩散与交叉感染 保护易感者,应接种相关疫苗,如23价肺炎链球菌疫苗、b型流感杆菌菌苗 控制感染的传播(如洗手,穿工作衣、戴口罩等)切实执行无菌技术与无菌管理措施第14页,此课件共79页哦 2.合理应用抗菌药
5、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药物的选择 有适应证(临床学、病原学)不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广谱药亦有其局限性 不随意使用特殊药物(如万古霉素、泰能等)第15页,此课件共79页哦 重视各类药物各自的治疗地位(半合成四环素、新一代大环内酯类)重视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的指导作用第16页,此课件共79页哦 (2)用药方案要合理)用药方案要合理 应能获得最佳的疗效 应充分注意到病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全身状况 应能尽量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应能把发生耐药性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 应该在花费上是合算的第17页,此课件共79页哦(3)建立药师参加抗菌药物应用方案的查房与会诊制度(4)倡导召开有多专业人员参加的耐药细菌性
6、感染的临床讨论会第18页,此课件共79页哦3.对医师与药师教育与培训工作内容:强化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对临床微生物学进行再学习;提高对耐药性的关注程度;学习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学;认识遏制耐药性的责任、意义与措施第19页,此课件共79页哦 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理解 不认同病人的不合理要求 熟知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造成的多方面危害正确对待药商促销活动的负面影响第20页,此课件共79页哦 总之,面对越演越烈的耐药性现实,医师只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义务,没有不合理应用(包括滥用)抗菌药物的权利第21页,此课件共79页哦合理用药的四条标准(WHO 2001)n费用合理n用药方案能产生最佳的临床疗效n尽可能
7、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n把耐药性形成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第22页,此课件共79页哦 WHO标准的意义n放在第一条的是“费用合理”,有极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性n放在第三条是关于不良反应的,也是当前的薄弱环节n放在第四条是关于遏制耐药性的,反映了它的紧迫性与战略性第23页,此课件共79页哦怎样界定应用“合理”?1.有适应证(细菌感染性疾病);2.选药有病原学依据;3.经验性治疗,有前人(书本、文献)、有本单位同事的、有使用者本人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以后经病原学证实的诊断为依据;4.用药方案充分注意药代学与临床药学的特点;第24页,此课件共79页哦5.充分考虑到病人生理、病理特点与整体状况;6.尽量避免不良反应
8、;7.预防性用药的目的明确(预防什么菌引起什么部位感染为主),方法合理(考虑到以上4、5、6点),有考核效果的客观指标;8.治疗过程中变更方案要有根据,取得疗效要有评价,治疗失败要寻找原因。第25页,此课件共79页哦 怎样界定应用“不合理”?n有适应证但选药不当,即为不合理;n凭个人局限性经验用药,忽视公认的经验性治疗原则,亦为不合理;n盲目选药广谱抗菌药物,亦为不合理;n不按药物本身特点选药(在感染局部该药不能达到有效浓度),亦为不合理;第26页,此课件共79页哦n每次或每日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短或过长,两次给药间隔不当,均为不合理;n从不借助病原学方法协助诊断、评价疗效,亦认为不合理;n
9、忽视不良反应,亦属于不合理。第27页,此课件共79页哦 滥用抗菌药物的表现n无用药指征,用药明显是为了“保险”n盲目追求广谱药新品种,却无临床学和病原学依据n有用药指征,住院期间却全程用药n受制于推销员的“激励”而用药第28页,此课件共79页哦不合理用药表现(一)不合理用药表现(一)n对发热性疾病,往往只是简单地按细菌性疾病对待,匆忙启用抗菌药物,未能争取在投药前采取标本做细菌学检查,也未能认真鉴别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病。第29页,此课件共79页哦发热性疾病病因分析(2796例,1990-1996)构成比(%)感染性疾病 410 肿瘤性疾病 180 风湿性疾病 119 其他疾病 1
10、44 病因未明 147 第30页,此课件共79页哦n在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疾病与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病,大约各占50%左右第31页,此课件共79页哦危 害1.误诊或漏诊了非感染性疾病,使某些疾病的重要治疗被贻误(医疗质量)2.增加了不必使用抗菌药物的人数和可以避免抗菌药物压力3.临床经验的积累被大打折扣,或被扭曲4.有可能增加医疗纠纷第32页,此课件共79页哦不合理用药表现(二)不合理用药表现(二)病原学诊断明显滞后于临床实际需要病原学诊断明显滞后于临床实际需要:n标本送检率低(8%-20%),重复送检率更低n标本质量合格率低n检验方法偏少、检验手段滞后n先进技术引用不够,投入不足n标本阳性率偏
11、低,时效性差n耐药信息传递未标准化第33页,此课件共79页哦较易完成的细菌培养标本n粪便 用于感染性腹泻n尿液 用于尿路感染n脑脊液 用于颅内感染n血液 用于菌血症n骨髓液 用于菌血症n脓汁 用于体表的化脓性感染 用于手术过程中获得的有关 化脓性感染标本第34页,此课件共79页哦 一旦培养出病原菌,应常规进行药敏试验;保留菌种,必要时做联合药敏试验、血清杀菌试验第35页,此课件共79页哦 据北京调查,门诊几乎不做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对住院病人,只有一半医生重视药敏结果,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应用率只有60%。健康报报道(2002年9月30日)第36页,此课件共79页哦危 害1.影响了诊断质量与医疗
12、水平的提高(病原学依据缺乏);2.经验性治疗最终得不到病原学支持,助长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3.无法进行抗菌药物治毕后,细菌清除率的评析;4.无法监测耐药性情况的变动;5.无法完成必要的临床微生物学-流行病学调查。第37页,此课件共79页哦不合理用药表现(三)在在“选药选药”方面的表现方面的表现n表现之一:习惯选用广谱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时如此,病原菌确定之后依然如此。第38页,此课件共79页哦 某教学医院报告,在头孢菌素类中某教学医院报告,在头孢菌素类中,以第三代头孢菌素最多。,以第三代头孢菌素最多。n 非手术科室 占59.5%n 手术科室 占72.6%第39页,此课件共79页哦危危 害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生素 临床 使用 原则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