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关于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全市食品药品平安监视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全市食品药品平安监视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食品药品平安监视管理工作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建议。一、20_年食品药品平安工作情况20_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视下,我市食品药品平安监管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化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和市“两会”及全省食品药品监视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以保障全市食品药品平安和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平安事件为目的,把食
2、品药品平安作为健全公共平安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作为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根底性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立置合理、运转高效的监管格局;积极创新监管理念,加快形成食品药品平安社会共治格局;围绕突出问题抓整治,努力消除重大平安隐患;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平安示范县创立活动,打造餐饮食品平安示范街和示范店;坚持以提升产业程度、进步产品质量为目的,加快食品药品产业的转型晋级,全市食品药品平安成效明显。特别是在景谷发生“6.6级”强烈地震等重大灾害的情况下,没有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平安事故,全市食品药品平安总体形势稳中向好。一体制改革工作根本完成。20_年是食
3、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开局之年。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屡次召开政府常务会、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全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组建已完成,人员划转已到位,全市划转到位行政事业编制143人。全市10个县区的103个乡镇全部成立食品平安委员会办公室,32个区域性乡镇监管所分别采用政府购置效劳的方式,聘用“一专五员”乡镇专干和村监视员、协管员、信息员、联络员和义务监视员1039人,局部县区落实公益性岗位16人。本轮机构改革完成后,一是整合了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和机构。二是逐步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三是职能调整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新增了食品消费、流通监管职能,“四品
4、一械”监管对象由15000余户增至38474户,其中:药品使用单位1405户、药品消费企业4户、药品批发企业15户、药品零售企业835户;医疗器械消费企业1户、医疗器械专营企业11户、兼营企业649户;食品消费企业447户;食品流通企业20535户;餐饮效劳单位13191户;化装品消费企业1户、经营企业609户;保健食品经营企业771户。二食品药品平安工作“五个到位”。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屡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食品药品平安作为重大公共平安问题。市政府屡次召开食品药品平安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实在重视加强食品药品平安工作。二是工作部署到位。将食品药品平安工作写入市委全
5、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市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全市食品药品平安工作会议进展部署,列入市政府对县区、市直相关部门年度工作目的考核内容。三是责任落实到位。市政府与各县区和市直各成员单位,各县区与乡镇政府、监管部门、行政相对人层层签订了食品药品平安工作目的责任书,建立健全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平安责任体系。四是监管机制到位。我市及时调整了食品药品平安委员会组成人员,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为副主任,食药监局局长任食安办主任、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明确了食品药品平安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领导责任制。五
6、是根底保障到位。各级政府均建立了食品药品平安监管保障机制,食品药品平安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局部县区落实了乡镇、村食品药品平安监管员工作经费,保障了食品药品平安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三强化“四个建立”,构建统一的食品平安监管体系。一是加强协调机构建立,构建覆盖市、县、乡三级食品药品平安综合监管网络。在成立了市、县区两级食品平安委员会的根底上,建立了乡镇级食品平安委员会,有效解决了基层食品平安综合监管“缺腿”、少“抓手”的难题。二是加强责任体系建立,构建权责一致、责任明晰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格局。市政府对市食品平安委员会成员单位逐一明确了职责分工,与10个县区签定了食品药品平安目的责任书,监管机构与
7、企业法人代表签订了食品药品平安承诺书,分别明确了部门、基层政府、企业责任。三是加强迫度体系建立,初步形成食品药品综合监管的根底性框架。制定了食品药品平安工作规划、全市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规划,使食品药品平安工作做到超前谋划、有的放矢;制定了食品平安委员会工作规那么,对食安委会议制度,案件举报受理与查处制度,信息搜集、发布及报告制度,食品药品平安事故督察督办制度等做了明确规定;出台了食品消费答应办理程序指南、普洱市流通环节市场准入答应管理制度等20余项制度。四是加强信誉体系建立,着力提升食品药品产业信誉程度。制定了普洱市食品药品平安信誉体系建立工作方案,把肉类、蔬菜、乳制品和食品消费、流通和餐饮作为
8、信誉体系建立重点。四建立“四项机制”,完善全方位监管运行机制。一是抓网络建立,构筑食品药品平安信息沟通机制。盘活现有资,将效劳延伸至“八小时”以外,坚持“有诉必接、有报必查、有查必果”。建立健全消费警示发布机制,开通电视台、网络、报纸、挪动 预警发布,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二是抓标准自律,完善食品药品平安的可追溯机制。加大政策宣传,强化经营业户自律。指导大中型商场超市做到食品平安监管人员和制度落实;针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小型食品经营业户散、进货渠道杂等特点,指导食品药品经营业户建立“商品档案”,确保有备可查,做到商品来路清、去向明。三是抓处置演练,建立食品药品平安的应急反响机制。
9、修订了普洱市食品药品平安事故应急预案,食药监、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在全市应急预案的大框架下,也分别制定了部门专项预案,初步形成了总分结合的食品药品平安应急预案体系。各县区也制定了本辖区的应急预案。四是抓协同作战,形成食品药品平安的联动协作机制。针对问题频发环节、高风险食品和跨领域违法等问题,采取统一部署、集中行动、互联互动的方式,惩治非法,打假治劣,正本清,着力净化食品药品市场。20_年食药监部门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365件,罚没款182.7万元。公安机关共查获速冻牛肉166.22吨,查扣车辆22辆,涉案金额800余万元,查扣问题大米4.5吨,查封取缔米干米线消费加工“黑作坊”、“
10、黑窝点”3个,捣毁中药饮片窝点1个,立案调查17件。缉私部门共查获牛肉、鸡肉等各类冷冻食品620余吨,办理食品走私案件17件,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 五食品药品平安保障才能进一步增强。建立了定期沟通、联席会议、信息通报、结合检查、行刑衔接等食品药品平安制度,构建了农业、工商、质监、教育、卫生、食药监、公安等部门间的协作机制,不断强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深化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大力开展“监管才能提升工程”,全市30%的乡镇街道建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所。争取上级专项及配套资金800多万元,进一步改善了监管部门执法、检验装备。六检验检测才能大幅提升。市食品药品平安检验监测才能建立工程通过审
11、评立项;澜沧、景东两县食品检验检测标准化建立稳步推进;11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才能提升工程纳入试点建立;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获得食品检验资质及检测工程341项。食品药品科技支撑根底不断夯实。七示范创立工作成效明显。深化开展省级食品药品平安示范县、示范街、示范单位等创立活动。景谷县列入省级食品平安示范县创立序列,努力打造标准化消费和依法监管的样板区,整体提升食品平安监管程度。全市推行以树一批示范店,标准一批合格店,关停一批不合格店等详细监管措施,建成省级食品示范县5个,餐饮效劳示范单位76个、示范街1条。同时,坚持日常监管与量化分级相结合,全面推行餐饮效劳食品平安量化分级管理,全市持证餐饮效劳
12、单位12538户,已评定11458户,评定率达96.4%。八以施行GAP、GMP和新版GSP为主线,建立质量可控的药品供给链保障体系。以施行GAP、GMP和新版GSP为载体,从中药材种植GAP到药品消费企业GMP再到药品销售GSP认证,有效实现监管方式由“标准控制”向“控制标准”变革。对监视施行GAP、GMP和GSP工作进展整体谋划、理清职责、明确程序、统一标尺,点对点提供质量管理根底效劳、技术创新效劳和审评认证、专业培训等跟踪效劳。注重抓示范,强化典型引路,集中打造一批软硬件标准的示范企业,抓点、连线、扩面,全市药品质量认证工作全面有效推进。九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一是开拓“对话普洱”食品药
13、品平安电视宣传和“法制普洱”专栏,开展科普知识大讲堂、发放宣传单册、媒体播报平安监管新闻以及发布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等。二是通过“食品平安宣传周”、“社管综治暨平安建立宣传月”、“食品平安主题日”系列宣传活动,食品平安宣传教育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厂矿、进入千家万户。三是进一步完善了“12331”投诉举报平台建立,普及公众食品药品平安知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药品监管热情。四是行业协会和社团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成立普洱市食品药品专家委员会,为重大决策咨询、地方标准制定、技术审评指导、平安风险评估、突发事件应对等提供智力支持;成立米干米线消费协会、进出口食品行业分会、美食协会等食
14、品行业协会,逐步建立“行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视”的食品平安共治机制。十应急风险管控工作妥善有效。一是强化风险监测。20_年对23类食品、31项指标开展风险监测,上报食性疾病监测报告293例,药品不良反响报告病例994份,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371例,药物滥用监测报告369份。二是开展食品药品平安舆情监测。每两个月召开一次食品药品平安舆情会,确保及时发现食品药品平安隐患。三是举行食品药品平安应急演练。熟悉食品药品平安事故应急预案,掌握食品药品平安事故应急处置中各种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发现和解决应急部门间互相协作和职责划分等问题。四是在景谷地震中及时启动应急响应,以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保证抗震救灾
15、期间饮食用药平安,灾区未发生一起食品药品平安事件。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食品药品平安仍处于问题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影响食品药品平安的深层次因素仍然较为突出,食品药品平安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食品药品平安根底还非常薄弱。我市是农业大市,但不是农业强市,更不是食品医药产业强市。食用农产品品种多,产量大,但是种养殖的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农业投入品的管理还不够标准。食品药品消费环节规模以上企业占比不到20%,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点多、面广、量大,问题突出,食品头污染与末端平安问题交织并存。监管工作根底仍然薄弱,突出表达在监管力量缺乏,监管手段缺乏,监测才能缺乏。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存在着人员
16、、装备、场所、思想认识、业务才能不到位的情况,食品药品平安监管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特殊性得不到凸显,食品药品平安系统性风险可能会有增无减。二是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支撑才能不强。由于我市经济欠兴旺,检验检测资金投入明显缺乏,食品药品抽检频次低、批次少,间隔 建立食品药品平安市的目的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各县正在整合组建县级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目的是整合资,但由于县区财力限制,投入普遍缺乏,食品药品专业检验检测才能短期内很难得到进步。同时,作为监管执法辅助手段的快检设备各县区总量约为60余台,总价值缺乏50万元,抵不上一台标准配置的快检车,靠眼看、手摸、鼻子闻根本无法满足食品药品平安监管工作的需要。三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全市 食品药品 安全 监督管理 工作情况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