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代谢课件.ppt
《第二节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代谢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代谢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代谢第1页,此课件共33页哦第二章 昆虫的体壁一、初级代谢一、初级代谢 氧化代谢:氧化代谢: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microsomal mixed function oxidase,MFO)还原代谢:还原代谢:水解:水解:酯酶(esterases)脱卤化代谢:脱卤化代谢:第2页,此课件共33页哦第二章 昆虫的体壁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microsomal mixed function oxidase,MFO):是分布于动物某些细胞的光滑内质网上的一种氧化酶系,在还原型辅酶及分子氧的参与下,催化各种各样的外源物和内源物氧化。氧化代谢氧化代谢分布:脊椎动物中
2、主要分布于肝、肺、肾、肠等器官中,在昆虫体内则主要分布于中肠、脂肪体、马氏管等器官中。组成:多功能氧化酶的主要组分包括二种类型的细胞色素(细胞色素P450和细胞色素b5)、二种黄素蛋白(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和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及磷酯等。第3页,此课件共33页哦第二章 昆虫的体壁催化机制:单氧加氧酶RH+NADPH+O2 NADP+ROH+H2OMFO催化的反应类型:羟基化反应、脱烷基反应、硫醚氧化及酯氧化反应、环氧化反应 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 MFO第4页,此课件共33页哦第二章 昆虫的体壁 农药在动物体内进行还原形式的代谢较多地发生于那些含硝基苯核或含卤
3、原子的化合物中。它们经细菌或酶的作用,被转化为相应的氨基化合物及脱卤的代谢物。不过农药结构上卤原子的脱除,还原并非是唯一的途径。还原还原 第5页,此课件共33页哦第二章 昆虫的体壁 在农药的初级代谢中,以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最为重要,但也有一部分农药的初级代谢是水解作用。特别是有机磷农药中有许多种是以水解为主的,其他如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谢也涉及水解。下面将根据化合物的类别及相关酶系分别加以叙述。酯酶(esterases)是催化水解代谢的主要酶系,但酯酶的分类比较混乱。有时所用的术语仅描述某些反应。如“磷酸酯酶”水解P-O-C键,“酰胺酶”水解酰胺键,“羧酸酯酶”水解羧酯键等。水
4、解水解 第6页,此课件共33页哦第二章 昆虫的体壁 很多农药都是含卤素的化合物,在动物体内脱卤素反应的解毒代谢非常普遍。例如已证明在昆虫体内DDT由脱氯化氢酶的作用而变成DDE,而在哺乳动物体内则变成DDD和DDA。又如林丹,在昆虫体内,先在谷胱甘肽转移酶作用下和谷胱甘肽作用,然后再脱去HCl而生成苯硫酚。而在哺乳动物体内则逐步脱氯化氢形成三氯苯,再羟基化成三氯苯酚。脱卤化代谢脱卤化代谢 第7页,此课件共33页哦第二章 昆虫的体壁二、次级代谢二、次级代谢 动物体内的初级代谢产物往往仍没有足够的水溶性,尚需经过次级代谢,生成完全溶于水的轭合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轭合作用是一种生物合成过程,具
5、有下述几个特点:(1)与轭合作用有关的酶系分布广泛,因此,轭合作用在胞液、线粒体或内质网中都可发生。(2)轭合作用是合成反应,要消耗能量,需要ATP、乙酰辅酶A等的供应。(3)一般被轭合的化合物都含有OH,NH2,COOH等基团。不带这些基团的化合物需先经氧化、水解、还原等初级反应后才能被轭合。动物体内主要的轭合作用有:葡萄糖醛酸轭合、葡葡糖轭合、硫酸盐轭合、谷胱甘肽轭合及氨基酸轭合等。第8页,此课件共33页哦谷胱甘肽(GSH)轭合是农药在动物中解毒代谢的重要途径,与前述4种轭合作用不同的是,谷胱甘肽并非一定要和强极性的初级代谢产物反应,而是可以直接参与农药的初级代谢,和亲脂性强的农药直接轭合
6、,尤其在有机磷酸酯农药的解毒代谢中,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作用下脱烷基反应。一般来说,脱去甲基比较容易,脱去乙基、丙基就比较困难,而且往往只脱去1个甲基,2个甲基同时脱去就十分困难。谷胱甘肽轭合过程如下:首先是底物(RX)与谷胱甘肽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作用下轭合形成一个轭合物。这个轭合物由谷氨酰转移酶作用转变为半胱氨酸轭合物,半胱氨酸轭合物再依次经半胱氨酰转移酶和乙酰转移酶作用,最后形成硫醚氨酸。谷胱甘肽轭合作用中关键酶称为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简称GST)。在哺乳动物中,G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中。在昆虫中,GST主要分布在脂肪体中。GST实际
7、上是一酶系,按其底物特异性可分成:(1)谷胱甘肽)谷胱甘肽S-烷基转移酶烷基转移酶该酶转移的烷基包括硝基烷烃、卤代烷或烯烃、烷基有机磷化合物。例如甲氧基有机磷农药转化为去甲基有机磷。(2)谷胱甘肽)谷胱甘肽S芳基转移酶芳基转移酶该酶转移的芳基包括简单的、复杂的芳环、硝基呋喃、三嗪等。如二嗪农的代谢。第9页,此课件共33页哦第三节第三节 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与作用机理概述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与作用机理概述 作用方式:作用方式:指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并到达作用部位的途径和方法。作用机理:作用机理:指杀虫剂进入虫体后与靶标的作用,即对昆虫的酶系、受体及其他物质的作用,及由此对虫体产生的影响和后效应。第10页,
8、此课件共33页哦第二章 昆虫的体壁一、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一、杀虫剂的作用方式 触杀作用胃毒作用熏蒸作用 内吸作用常规杀虫剂常规杀虫剂 特异性杀虫剂特异性杀虫剂 拒食作用忌避作用引诱作用不育作用生长发育调节作用第11页,此课件共33页哦第二章 昆虫的体壁二、杀虫剂的作用机理二、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杀虫剂杀虫剂 神经毒剂神经毒剂呼吸毒剂呼吸毒剂消化毒剂:消化毒剂:B.t等生长调节剂生长调节剂 生殖毒剂:生殖毒剂:喜树碱等行为干扰剂行为干扰剂轴突毒剂:DDT、除虫菊酯类 前突触膜毒剂:环戊二烯类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乙酰胆碱受体毒剂:烟碱类、沙蚕毒素类GABAGABA受体毒剂:锐劲特、A
9、vermectin、环戊二烯类章鱼胺受体毒剂:杀虫脒类其它外呼吸毒剂:矿物油、砷素剂等内呼吸毒剂:磷化氢、鱼藤酮等保幼激素类似物:双氧威、灭幼宝等抗保幼激素类似物:早熟素等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磺酰脲类、噻嗪酮蜕皮激素类似物:虫酰肼等信息素: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等拒食剂:印楝素忌避剂:某些植物源物质拒产卵剂:某些植物源物质其它其它类:其它类:吡蚜酮等第12页,此课件共33页哦第四节第四节 昆虫的神经生理昆虫的神经生理 作用方式:作用方式:指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并到达作用部位的途径和方法。作用机理:作用机理:指杀虫剂进入虫体后与靶标的作用,即对昆虫的酶系、受体及其他物质的作用,及由此对虫体产生的影响和
10、后效应。第13页,此课件共33页哦第五节第五节 神经毒剂神经毒剂 杀虫药剂中绝大部分是神经毒剂,均是阻断神经传导,而不是直接杀死神经细胞。张宗炳按照神经毒剂的毒理机制分为六大类:(1)影响轴突传导的药剂,如DDT及除虫菊酯类化合物;(2)影响突触的乙酰胆碱传导的药剂,又可分为四类:(a)引起乙酰胆碱过度释放的,如六六六、狄氏剂等;(b)抑制胆碱酯酶的,如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等;(c)抑制胆碱乙酰化酶导致乙酰胆碱消耗尽的药物;(d)占领乙酰胆碱受体的药物,如烟碱、沙蚕毒素等;(3)影响突触其他神经传导体的,可能还涉及到膜的敏感性的药物,如杀虫脒等。第14页,此课件共33页哦第三节 神经的传导机制
1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 离子在神经细胞膜内、外分布的不均一性和神经细胞膜对离子通透的选择性,使神经细胞膜在无外来刺激时,处于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膜内外这时的电位差叫静息电位(rest potential)。动作电位动作电位 当神经细胞接受到传入信号刺激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产生去极化,从而引发了瞬时的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神经活动的基础是神经细胞的跨膜电位,刺激使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引起动作电位的发生。神经传导包括轴突传导和突触传导。神经生理神经生理 轴突传导轴突传导 第15页,此课件共33页哦第三节 神经的传导机制动作电流动作电流去极化区去极化区极化区极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杀虫剂 昆虫 体内 代谢 课件
限制150内